第121章 皇室春遊,卻被一碗煎餅俘獲了

字數:9336   加入書籤

A+A-


    萬曆三十七年,三月上旬。
    天破曉。
    天津行宮角樓,浸在淡青晨霧裏。
    偏殿燭火,已亮了大半個時辰。
    朱徵妲披月白綾襖,坐紫檀木桌前。
    指尖劃過宣紙,墨跡未幹。
    條陳密密麻麻,每項事務旁,都標著負責人、時限。
    她抬手揉眉心,指腹沾了點墨,嘴角卻悄悄揚。
    昨夜忙到三更,值了。
    “都妥了?”
    朱常洛踏晨露而入,寒氣裹著他的身。
    目光掃過案上條陳,拇指蹭著下巴,頷首時鬢發微動,讚許藏不住。
    朱徵妲起身行禮,裙擺掃過地麵,窸窣輕響。
    抬眼時,眼底亮得像盛了晨光:“爹爹過獎,按規矩分派罷了。”
    指尖撚了撚綾襖盤扣,語氣輕快,“皇爺爺、爹爹連日操勞,母妃與王娘娘悶在行宮裏,趁春和景明,出去走一趟?歇歇腳。”
    “朕正想透氣,你這丫頭倒先提了!”
    萬曆的笑聲撞開殿門。
    常服裹著暖意,身後跟著郭氏、王才人。
    郭氏快步上前,攥住朱徵妲的手,掌心溫熱:“春日天津最熱鬧,漕運正好,帶孩子們見世麵。”
    王才人拍了拍袖口褶皺,眉眼帶笑:“娟兒、由校總纏著要出去,這般安排,再合適不過。”
    萬曆坐定,指節叩桌麵,咚咚響:“天津衛是漕運咽喉,朕去看看民生。”
    “依你,今日便走。”
    “隨行的,安排妥當。”
    朱徵妲腰杆挺直,聲線篤定:“已讓人知會張清芷、黃善娘,照看姐姐和太孫哥哥。”
    “沈煉、沈硯護駕,綽綽有餘。”
    “沈煉機敏,沈硯沉穩,妥。”朱常洛補充,轉頭吩咐,“備點心茶水,孩子們耐不住餓。”
    辰時三刻。
    十餘騎護衛,皆著便裝,不事張揚。
    馬車碾過青石板,軲轆聲平穩。
    朱徵妲與萬曆、朱常洛同車,掀簾望外。
    春風撲臉,帶著草木鮮氣。
    她深吸一口,鼻尖翕動,眼底映著田埂新綠。
    田埂上,野草冒芽。
    楊柳垂軟枝,風一吹,綠浪晃。
    遠處麥田青黃相間,農人牽耕牛走過,吆喝聲蕩在曠野。
    “姐姐你看!花!”
    朱由校扒著另一輛車的窗,小手拍車壁,眼睛瞪得溜圓。
    朱徵娟探出頭,指尖指野花,聲線細軟,帶著雀躍。
    朱徵妲揚聲笑,風卷著她的話:“天津衛花更多!還有畫舫、糖人,保管你們玩盡興!”
    馬車入天津衛。
    城門上“天津衛”三字,遒勁發亮。
    城門口,人聲鼎沸。
    小販推獨輪車,蔬果清香混著塵土氣。
    腳夫扛扁擔,汗珠子滾臉頰,腳步匆匆。
    商賈穿綾羅,仆從緊隨,步態從容。
    萬曆放下茶盞,指腹摩挲杯沿,掃過熙攘人群。
    喉結滾了滾,低聲讚:“漕運通,商旅聚,這才是盛世。”
    朱常洛頷首,指尖輕點膝蓋:“永樂設衛至今,天津已是漕運樞紐。”
    “商船滿港,貨物如山,百姓日子,越發富足。”
    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
    幌子迎風招展,紅的、黃的、綠的,晃得人眼暈。
    綢緞莊夥計吆喝:“蘇繡杭綢!新花色!”
    糧油鋪門敞開,米香、油香漫出來。
    小攤販前,圍滿孩童。
    糖畫、捏麵人、吹糖人,笑聲此起彼伏。
    “糖人!我要糖人!”
    朱由校拽著朱徵娟的手,小腳在車廂裏蹬,急得直蹦。
    “沈先生,去買兩個。”朱徵妲吩咐,“再挑些不甜膩的點心。”
    沈硯應聲而下,片刻歸返。
    一個老虎糖人,威風凜凜。
    一個蝴蝶糖人,翩躚欲飛。
    朱由校搶過老虎,張嘴就咬,糖汁沾了嘴角、鼻尖,笑得眼睛眯成縫。
    朱徵娟捧著蝴蝶,指尖碰了碰糖衣,小心翼翼舔一口,臉頰泛紅。
    張清芷掏帕子,輕柔擦去朱由校嘴角糖漬。
    黃善娘開食盒,遞上棗泥糕、杏仁酥,指尖帶溫:“墊墊肚子,前麵是三岔河口,看漕運去。”
    一行人步行。
    煎餅餜子的香氣,鑽鼻而來。
    攤主轉鏊子,攤麵糊、磕雞蛋、撒蔥花,滋滋作響。
    薄脆一夾,甜麵醬一刷,卷成卷,噴香撲鼻。
    “這吃食,倒新奇。”
    萬曆俯身,指尖捋胡須,眼神新奇。
    “皇爺爺想吃,便嚐嚐。”朱徵妲笑。
    攤主遞上煎餅餜子,萬曆接過,觸到溫熱餅皮。
    咬一口,外軟內脆,鹹香滿口。
    他眼睛一亮,喉結滾動,連讚:“民間滋味,竟這般好!”
    三岔河口,河麵寬闊。
    南運河、北運河、海河交匯,水波蕩漾。
    陽光灑水麵,碎金跳躍。
    漕船龐大,船帆林立,船夫穿短衫,吆喝號子,臂膀用力搖槳,汗珠滾進河裏。
    畫舫小巧,雕梁畫棟,絲竹聲、笑語聲,隨春風飄來。
    漁船之上,漁網劃出弧線,“嘩啦”落入水中,濺起漣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熱鬧的河!”
    朱徵娟踮腳,小手抓著王才人衣袖,呼吸急促,滿眼好奇。
    沈煉上前:“郡主,漕船運的是江南糧食,經天津轉運京城、北方。”
    “天津衛繁盛,全靠這漕運。”
    萬曆望著往來船隻,雙手背在身後,肩膀繃緊,指尖攥起。
    聲線沉:“漕運是國之命脈,關乎天下糧倉。”
    轉頭瞪向朱常洛,目光銳利:“太子,日後多關注,半分懈怠不得!”
    朱常洛躬身,腰杆彎得筆直,額角青筋微動:“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朱徵妲望著岸邊忙碌身影,指尖敲掌心:“皇爺爺,天津衛鹽業也旺。”
    “靠渤海,鹽場多,是北方產鹽重地。”
    “鹽商往來,市井更繁。”
    畫舫上傳來悠揚笛聲,清越動人。
    朱由校拽朱徵娟衣袖,臉蛋漲紅:“皇爺爺,我們也去畫舫坐!”
    萬曆點頭。
    眾人登畫舫,船夫撐篙,船身緩緩離岸。
    朱徵妲被沈硯抱著,風拂發絲,貼在臉頰。
    她抬手別發,眼底映著兩岸楊柳,依依翠綠。
    郭氏推窗,指尖拂窗欞:“這建築,南北融合。”
    “北方的規整,南方的精巧,都占了。”
    王才人望宅院:“朱漆大門是北方樣式,院裏卻種芭蕉、竹子,別有風味。”
    畫舫行至河心,船夫停篙,船身隨波蕩。
    萬曆端杯抿茶,眉頭舒展,肩膀放鬆,嘴角揚:“許久沒這般愜意了。”
    朱常洛陪坐,指尖摩杯沿:“皇爺爺操勞半生,該歇歇。”
    “朝政漸穩,有徵妲幫忙,您能鬆口氣。”
    朱徵妲擺手,指尖劃果盤:“孫兒隻是盡綿薄之力,治國安邦,還得靠皇爺爺、爹爹。”
    萬曆笑,眼神慈愛:“你聰慧能幹,有主見,將來定能為大明出力。”
    “由校、娟兒,也被你帶得靈秀了。”
    朱由校立刻挺小身子,攥緊拳頭,昂首挺胸:“皇爺爺!孫兒以後也要像妹妹一樣,為大明做事!”
    眾人笑。
    朱徵娟點頭,臉頰泛紅,攥緊衣角:“我也幫著,照顧太孫弟弟。”
    未時,腹中空空。
    朱徵妲提議:“嚐嚐天津特色菜?”
    沈硯早打聽好“聚福樓”,掌櫃親自迎上二樓雅間。
    推窗見街景,菜肴陸續上桌。
    罾蹦鯉魚,金黃酥脆,淋酸甜醬汁,香氣撲鼻。
    貼餑餑熬小魚,玉米麵餑餑焦脆,小魚鮮嫩,湯汁濃鬱。
    扒通天魚翅、軟溜魚扇、酸沙紫蟹,道道色香味俱全。
    萬曆夾塊鯉魚,外酥裏嫩,眼睛亮了,咀嚼時嘴角上揚。
    郭氏咬口餑餑,清香混鮮味,連連點頭。
    朱由校捧著糖卷果,一口一個,腮幫子鼓鼓的。
    張清芷攔住他,他撅嘴,眼神仍黏著盤子。
    席間,沈煉講天津風土:“百姓多靠漕運、鹽業為生,還有商賈匠人。”
    “性格豪爽,說話帶‘天津話’,親切得很。”
    “正月十五花燈會,三岔河口燈火通明;天後誕辰,漁民祭祀,祈求平安。”
    萬曆指尖敲桌麵,聽得專注,頻頻點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民俗風情,是大明繁榮的縮影。”
    飯後散步,街上人更多。
    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嬉笑聲,織成市井交響曲。
    朱徵妲帶朱徵娟、朱由校到捏麵人攤前。
    攤主捏出白胖小兔子,紅眼睛,朱徵娟接過來,指尖摸兔耳,笑得眉眼彎彎。
    朱由校要了小將軍麵人,攥在手裏,模仿將軍昂首邁步,腳步鏗鏘。
    筆墨紙硯鋪內,朱常洛拿起狼毫,在宣紙上劃了劃,筆鋒流暢。
    他頷首,對朱徵妲說:“挑幾支,回去好好練。”
    萬曆駐足三岔河口春景圖前,目光久久未移。
    “這幅畫,把天津春日畫活了,有大家風範。”
    吩咐侍從買下,指尖拂過畫卷,滿是珍視。
    夕陽西下,天邊染紅霞。
    行人漸少,小販收攤。
    萬曆望晚霞,抬手揉眼角,聲線悠遠:“時辰不早,返程。”
    馬車上,朱徵娟、朱由校捧著麵人,小聲議論今日見聞,雀躍不已。
    朱徵妲掀簾,望遠去的天津衛城樓。
    晚風拂臉,帶花香、泥土氣。
    她靠車壁,閉眼,嘴角噙笑。
    指尖似還留著宣紙觸感,鼻尖縈繞煎餅餜子香,耳畔響著孩童笑、船夫號子。
    這些鮮活的觸感、氣味、聲響,暖了心底。
    她知道,回宮便是繁忙政務。
    但此刻,隻想沉浸在春日美好裏,享這份寧靜。
    馬車漸行漸遠,天津衛輪廓模糊在暮色中。
    朱徵妲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夕陽餘暉灑大地,為這場春日之旅畫下圓滿句號。
    而那份來自民間的溫暖力量,將伴著她,護這大明江山,守這萬家燈火。
    “江山安穩,百姓安樂,才是真正的盛世。”
    萬曆的話,在晚風裏,輕輕回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殊不知,暗處有一雙眼睛,正盯著這溫馨一幕.。
    【本章金句】
    1. “漕運通,商旅聚,這才是盛世。”
    ——萬曆皇帝望著熙攘人群的低語,道出了治國之本。
    2. “民間滋味,竟這般好!”
    ——咬下一口煎餅餜子的萬曆,眼中閃過驚豔,帝王在煙火氣中尋回了人的溫度。
    3. “江山安穩,百姓安樂,才是真正的盛世。”
    ——晚風中回蕩的結語,點明了所有人奮鬥的終極理想。
    4. “孫兒以後也要像妹妹一樣,為大明做事!”
    ——朱由校挺直的小身子和攥緊的拳頭,是大明未來最動人的希望。
    5. “短暫歇息,是為更好前行。”
    ——朱徵妲的心聲,也是所有負重前行者的共鳴。
    【小劇場:大明一家親的午後】
    地點:返程的馬車上
    朱由校:舉著糖人)妹妹,這個給你!
    朱徵妲:輕笑)太孫哥哥,你的糖汁沾到皇爺爺衣服了。
    萬曆:大手一揮)無妨!今日不論君臣,隻論祖孫!
    朱由校:舉著快化掉的小將軍麵人,愁眉苦臉)皇爺爺,我的將軍……要變成一攤泥了。
    萬曆:哈哈大笑,用指尖抹去他鼻尖的糖漬)無妨!朕明日讓禦廚用糖漿給你澆鑄一個金盔金甲的,放在你案頭,永世不朽!
    朱徵娟:小心翼翼護著自己的小兔子麵人,對朱徵妲小聲說)妹妹,我的兔子……想留給母妃看。
    朱徵妲:溫柔一笑,取出一個小錦囊)早備好了,放進來,保管完好無損。
    朱常洛:看著這幕,對萬曆低聲感慨)父皇,兒臣忽然覺得,這市井的甜,比宮裏的蜜更能暖人心。
    萬曆:頷首,目光悠遠)所以,你我更要守好這江山,讓這甜味,飄進萬家燈火。
    預告
    郡主給自己放假一日
    喜歡大明養生小帝姬請大家收藏:()大明養生小帝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