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西苑覲見 天威凜凜

字數:3469   加入書籤

A+A-


    沉重的鐵門在身後“轟隆”關閉,隔絕了詔獄那令人窒息的黑暗與絕望氣息。然而,林霄的心跳非但沒有平複,反而在踏上西苑土地的那一刻,驟然加速,如同擂鼓般撞擊著瘦弱的胸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無形的刀尖之上。
    冰冷的觸感,如同毒蛇的信子,從膝蓋下那堅硬光滑的金磚地麵絲絲縷縷地滲入體內,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幾乎要將血液都凍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胸腔裏那顆瘋狂擂動的心髒,每一次搏動都如同戰鼓轟鳴,震得他耳膜嗡嗡作響,仿佛下一秒就要掙脫肋骨的束縛破膛而出。林霄保持著最標準、最恭順的跪姿,額頭幾乎要觸碰到冰冷得能映出人影的地麵,眼角的餘光竭力收斂,隻能勉強瞥見不遠處那雙繡著精致雲紋的明黃色靴尖,以及曳地的赤色袍角,那抹濃烈的色彩,在這肅殺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刺眼,仿佛是用鮮血染就。
    他被兩名麵無表情、眼神如同鷹隼般銳利的錦衣衛一路沉默地押送,穿過一道道戒備森嚴的宮門,繞過重重殿宇樓閣。沿途所見,無論是披甲執戟的宿衛,還是垂首屏息、步履匆匆的內官,無一不透露著一種刻入骨髓的敬畏與壓抑。最終,他被帶入這處位於西苑、名為“武英殿”的偏殿。
    殿內遠比外麵看起來更加深邃空曠。數排粗大的紅燭在兩側牆壁的鎏金燭台上靜靜燃燒,跳躍的火光勉強驅散了部分陰影,卻讓殿柱和穹頂的黑暗顯得更加濃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奇異而沁人心脾的香氣,林霄依稀辨認出那是極為名貴的龍涎香。然而,這股象征著至尊地位的禦用香氣,此刻吸入肺中,卻隻讓他感到無端的窒息與沉重,仿佛每一縷幽香都化作了無形的枷鎖,捆縛住他的呼吸,壓迫著他的神經。
    時間在這片死寂中仿佛被無限拉長,每一秒都如同在油鍋中煎熬。林霄能清晰地聽到自己血液在太陽穴突突奔流的嗡鳴,以及那完全失控、幾乎要撞破胸膛的心跳聲。他不敢抬頭,甚至不敢大幅度地呼吸,全部的意誌力都用來對抗身體本能的顫抖,努力維持著表麵的鎮定。腦海中,關於朱元璋的各種記載——那些塵封於史書中的血淋淋的文字:剝皮實草、廷杖至死、株連蔓抄、動輒屠戮上萬……像失控的走馬燈一樣瘋狂閃過,每一個畫麵都讓他脖頸後的寒毛根根倒豎,一股冰冷的寒意從尾椎骨竄起,直衝天靈蓋。
    “嘩啦——”
    一聲輕微卻異常清晰的紙張翻動聲,在這落針可聞的絕對寂靜中,不啻於一道驚雷炸響。
    林霄的心髒猛地一縮,幾乎驟停。他知道,決定命運的時刻降臨了。那份他嘔心瀝血、賭上性命、字字斟酌的《陳時弊十事疏》的抄本,此刻正被那隻掌握著天下生殺予奪大權、沾滿無數鮮血的手隨意地翻閱著。那輕飄飄的紙張摩擦聲,在他聽來,卻比沙場的金戈鐵馬更令人膽寒。
    沉穩而極具壓迫感的腳步聲響起,那雙明黃色的靴子在他眼前有限視野內的金磚地麵上來回緩慢踱了兩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他的心尖上,最終停在了他正前方不足一丈之處。一股難以形容的、沉重如山嶽般的威壓感當頭罩下,仿佛實質一般,讓林霄的呼吸驟然一窒,肺部像是被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覺到那兩道自上而下的審視目光,如同最鋒利的冰錐,正一寸寸地刮過他的脊背、他的脖頸,試圖剖開他的皮肉,直視他內心最深處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絲恐懼與算計。
    “抬起頭來。”
    一個聲音響起。並不如何洪亮,甚至帶著一絲屬於老人的、曆經滄桑後的沙啞,但其中蘊含的那種不容置疑的、仿佛鐫刻著鐵與血的威嚴和冰冷,卻瞬間穿透了空氣,穿透了耳膜,直抵靈魂最深處,讓人興不起絲毫反抗的念頭。
    林霄依言,極其緩慢地、小心翼翼地抬起頭,但目光依舊謙卑地、恭敬地垂視著前方那片明黃色的袍角,不敢越雷池一步去直視天顏。視線所及,是精致繁複的龍紋刺繡,以及一雙骨節異常粗大、青筋微凸、顯然並非養尊處優而是曆經風霜打磨的手。那雙手正漫不經心地撚著奏疏的紙頁,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牽扯著林霄全部的神經。
    “林霄,”那聲音再次響起,平淡無波,像是閑聊,卻又字字千鈞,“江寧秀才。你這奏疏裏寫的,‘民有倒懸之苦,國有累卵之危’…口氣不小,野心也不小。”
    林霄喉頭劇烈地滾動了一下,極力壓製住聲音的顫抖,強迫自己發出聲音,盡管那聲音幹澀得如同兩片生鏽的鐵片在摩擦:“學生…學生惶恐萬分。並非學生膽大包天,危言聳聽,實是…實是眼見民生之多艱,心中如烈火烹油,日夜難安,這才…這才甘冒斧鉞之誅,泣血上陳…”
    “眼見?”朱元璋打斷了他,聲音裏聽不出喜怒,卻帶著一種洞穿一切的嘲諷,“你一個鄉下秀才,整日裏無非是守著幾本破聖賢書,之乎者也,能眼見多少天下事?說來聽聽,讓咱也好好聽聽,在這洪武盛世之下,你到底看見了何等‘倒懸之苦’?又是什麽,讓你覺得這大明江山有了‘累卵之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來了!第一道,也是最基礎的考驗!回答得好,或許能多活片刻;回答不好,立刻就是萬丈深淵!
    林霄心神緊繃到了極致,腦中那根弦幾乎要斷裂。他知道,此刻絕不能空泛而談,必須言之有物,但又絕不能涉及任何自己無法解釋來源的核心機密。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那彌漫著龍涎香的、令人窒息的空氣都吸入肺中,轉化為勇氣,然後將早已在腹中反複推演、融合了前身記憶、隔壁老丈訴說、茶棚聽聞乃至自己穿越前對明初吏治了解的諸多實例,用一種飽含悲憫與憤懣、卻又極力保持克製與恭敬的語氣,緩緩道出:
    “回陛下,學生雖身處鄉野,愚鈍不堪,亦知聖天子在位,掃蕩群雄,廓清寰宇,海內承平,乃千古未有之盛世。”他先小心翼翼地墊上一句必不可少、但毫無營養的頌聖,“然…日月之光華,亦有照拂不及之角落;盛世之華章,難免夾雜悲苦之弦音。學生…學生於鄉間曾親眼所見,縣衙皂隸為催繳所謂‘鼠耗’、‘腳錢’,竟將村中一孤寡老嫗家中唯一一口用以煮飯活命的鐵鍋強行奪去抵債,老嫗哀泣於道,苦苦哀求不得,三日不食,竟…竟活活餓死於破屋之中,無人問津…”
    “學生亦曾見,裏甲糧長征收秋糧,所用之鬥,竟是陰陽兩般!大鬥進,小鬥出,盤剝百姓血汗,中飽私囊,百姓稍有微詞,便拳腳相加,誣陷其抗稅,鄉民敢怒而不敢言…”
    “去歲冬日酷寒,江寧城外土地廟中,一夜之間凍斃乞兒三人,官府胥吏互相推諉,遲遲不予收殮,任其屍身曝露於荒野寒風之中,為野狗啃噬,慘狀…慘不忍睹…”
    他刻意挑選的並非那些驚天動地、牽扯廣大的大案,反而都是些看似瑣碎、卻最能體現底層吏治腐敗黑暗和民生艱辛無奈的小事,細節力求生動,語氣沉痛而真切,極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因目睹種種不公而義憤填膺、熱血上湧、不惜犯顏直諫的“耿直書生”形象。他一邊說,一邊用極細微的、幾乎無法察覺的餘光觀察著那雙靜止不動的明黃色靴子。靴子的主人似乎隻是在靜靜地聽著,隻有那翻動奏疏紙頁的手指偶爾會微微停頓一下。
    殿內一時間隻剩下林霄那低沉而略顯沙啞的敘述聲,以及燭火偶爾爆開的輕微劈啪聲,愈發襯得這西苑偏殿幽深寂靜,恍若隔絕於世。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