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風暴前夕,暗流洶湧
字數:5263 加入書籤
浙東小縣的冬日,與京城的幹冷凜冽截然不同,那是一種無孔不入、纏綿悱惻的濕冷。
寒意仿佛能穿透厚重的棉袍,直接侵蝕人的骨骼與意誌,陰沉的天空總是壓得很低,鉛灰色的雲層飽含水分,卻遲遲不肯落下酣暢的雪,隻是偶爾飄灑著冰冷入骨的雨絲,將青石板路浸潤得光滑如鏡,也將屋簷牆角染上深色的水漬,空氣裏永遠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混合著泥土與腐朽草木的氣息。林霄在此已滯留半月有餘,時間在表麵的平靜與內心的焦灼中緩慢流淌。
表麵上的公務進展“順利”且“枯燥”,完美符合一個翰林官外派公幹的常態。他每日準時往返於縣衙存放檔案的陰冷廨房與下榻的、同樣彌漫著淡淡黴味的客棧之間,如同一台上緊了發條的機器,埋首於那些散發著濃鬱黴味和蠹蟲氣息、紙頁脆黃卷邊的陳年冊籍之中。
他與幾位同樣鬱鬱不得誌、隻能陪著他這位京官耗時間、磨日子的老書吏探討著黃冊上某戶田畝數字的細微增減、魚鱗圖上一處地界的模糊不清、或是某個姓氏的寫法演變。他表現得極有耐心,甚至有些過分較真,常常為了一個數字的差異或一個地名的訛誤,反複核對、追問不休,完全沉浸其中,完美契合了一個鑽牛角尖、不諳世務、隻知與故紙堆打交道的翰林清流形象。
當地縣令最初還頗為緊張,唯恐自己的邊邊角角東窗事發,但幾日仔細觀察下來,見這位年輕的京官似乎真的隻對發黴的檔案感興趣,對地方政務、人事應酬、乃至上司的暗示提點都毫無興趣,甚至顯得有些遲鈍,也就漸漸放鬆了警惕,隻吩咐屬下好生招待,滿足其一切查閱需求,便不再過多關注,隻當他是個無害的書呆子。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近乎凝滯的學術核查水麵之下,林霄的“暗布後手”從未停歇,如同水下暗流,洶湧激蕩。他像一隻經驗豐富的獵犬,敏銳地嗅探著任何可能隱藏著線索的氣味。
通過幾日“虛心請教”史學疑難和偶爾付出的幾杯廉價黃酒,他與縣衙一位管理倉庫、早已被邊緣化、終日與酒壺為伴的老吏迅速熟絡起來。此老吏在縣衙廝混一生,須發皆白,升遷無望,滿腹牢騷,卻恰因其位置低微且長久,知曉無數官場隱秘和本地豪強不為人知的陳年舊事。
幾杯劣質黃湯下肚,他那雙昏花的老眼便會泛起渾濁的光,舌頭也失去了把門的。
“......大人您還在查那個九年前的折色銀賬目?”老吏眯著眼睛,壓低了聲音,帶著濃重的口音和撲鼻的酒氣,“嘿,那筆賬...從根子上就糊塗著呢!當時經手的戶房司吏姓錢,那可是個八麵玲瓏的精明人,賬目做得漂亮!可您猜怎麽著?沒過半年,就突然暴病死了!好好一個人,說沒就沒了,死得蹊蹺啊...老婆孩子沒多久也悄沒聲息地搬走了,說是回娘家了,嘿,誰知道呢,像是怕被什麽纏上似的...後來接手的張司吏,屁股還沒在那位置上坐熱乎,沒兩年,也就因為查出來的‘虧空’被革職查辦了,現在都不知道流落到哪個犄角旮旯自生自滅去了......嘖嘖。”他搖著頭,一副看盡世態炎涼的模樣。
林霄心中凜然,仿佛觸摸到了冰山隱藏在水下那危險的一角,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適時地露出惋惜和好奇的神色,歎道:“竟是如此曲折?看來其中果有蹊蹺,隻是年代久遠,人物凋零,線索中斷,難以查證了。可惜,可惜,否則或可澄清一樁舊案。”
“查證?”老吏嗤笑一聲,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湊得更近,混合著酒氣和口臭的氣息幾乎噴在林霄臉上,聲音壓得極低,如同鬼魅私語,“怎麽查?誰還敢查?不要命啦?聽說...聽說那筆銀子,壓根就沒進過府庫!當時...好像是上麵有人打了招呼,直接‘借’給寧波府一位致仕榮歸、手眼通天的老大人‘應急’去了...嘿嘿,這應急,一借可就沒影兒嘍!泥牛入海,連個響動都聽不見!”
“致仕的老大人?”林霄適時露出驚訝和探究的神色,身體微微前傾,一副被勾起極大興趣的樣子。
老吏卻像是突然被無形的冷水潑醒,猛地打了個寒顫,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真切的恐懼,連連擺手,差點打翻桌上的酒碗,酒醒了大半:“哎呦!瞧我這張破嘴!醉了醉了!全是胡言亂語!屁話連篇!大人您千萬千萬別當真,就當小老兒放屁!放屁!晦氣,真是晦氣!”他無論如何也不再往下說,眼神躲閃,慌忙給自己倒酒,手卻微微發抖,顯然對那位“老大人”及其代表的勢力諱莫如深,恐懼到了骨子裏。
林霄冰冷地記錄下這一切:“關鍵線索:九年前折色銀虧空。數額應不小。手法:賬麵掩蓋,實物截流。疑似與寧波府致仕高官,極大可能為胡黨餘孽或重要關聯者有關。經手人接連‘意外’身亡或落魄失勢。滅口?撇清?手法專業、隱蔽且狠辣。王庸糧案運作手法與此似有傳承?或為同一張網絡的不同環節?需高度關注,深挖寧波府線索。”這條意外的收獲,仿佛在黑暗中擦亮了一根火柴,雖然微弱,卻可能照亮一片未知的領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一方麵,林霄通過車夫和驛館係統,也斷續收到來自京城的消息。傳遞速度因距離和嚴查而異常緩慢,且為了絕對安全,信息被壓縮到極致,極其簡略隱晦,如同密碼,需要仔細解讀,有時甚至需要結合猜測才能理解其含義。
一枚蠟丸中隻有冰冷的、令人不安的兩個字:“韓危,侯狂。”
另一枚稍晚些的,則寫著更顯沉重的三個字:“病篤,閉門。”
每收到一次這樣的信息,林霄的心就向下沉淪一分,如同墜入無底的冰窖,寒意徹骨。迅速而冷靜地解析著這些碎片:
“‘韓危’:韓宜可處境極度危險,可能受到胡黨餘孽的瘋狂反撲,或更可能的是,皇帝開始了新一輪的平衡與敲打,清流領袖首當其衝。
‘侯狂’:永嘉侯更加猖狂,是在絕望中最後的瘋狂反撲?還是因其掌握兵權,皇帝暫未動他,使其氣焰更盛?
‘病篤’:最令人擔憂。是指蘇正清禦史病情因連日憂憤而加重?還是指...胡惟庸案牽連擴大,有重要人物病死於詔獄或家中?
‘閉門’:是蘇府被迫徹底隔絕外界以自保?還是其他涉案大臣府邸被查封的信號?”
信息過於模糊簡略,反而更添無窮的焦慮與想象空間。京城的局勢正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急速惡化!胡黨的反撲和皇帝的清算比他離京時預想的更為猛烈、複雜且混亂!他幾乎能想象到蘇婉此刻承受的巨大壓力——父親可能病重,門外危機四伏,家族聲譽和安危係於一線,消息隔絕,舉目茫然...
一種強烈的焦灼感和鞭長莫及的無力感再次死死攫住了他。他遠在千裏之外,縱然知曉一些秘密,手握一些線索,卻難以立刻轉化為破局的力量,無法將利刃遞到需要的人手中。這種隔岸觀火卻又心係其中的感覺,幾乎令人窒息。
他必須做點什麽,必須設法攪動眼前的渾水,哪怕隻能製造一絲微小的混亂,或許就能為遠在京城的她分擔一絲一毫的壓力,創造一個喘息之機!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份關於“折色銀”的模糊記錄,和那個偶然從老吏醉話中聽來的、關於本地最大米行東家與漕幫頭目過往甚密、常有巨額銀錢往來的傳聞。一個冒險而大膽的計劃在他腦中迅速成形。
是夜,萬籟俱寂,隻有窗外淅淅瀝瀝的冷雨敲打著瓦片。他沒有點燈,任由房間被濃稠的黑暗吞噬,借著窗外微弱黯淡、偶爾被雲層縫隙透出的月光,用那支特製的炭筆,在一張質地粗糙、邊緣不齊、仿佛是從某個廢棄賬本上隨意撕下的紙頁上,以一種刻意模仿的、略帶顫抖和笨拙、仿佛出自某個恐懼又憤怒的小吏之手的筆跡寫道:
“寧波府諸公台鑒:鄙人偶聞一舊事,心緒難平,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九年前,某縣折色銀萬兩,賬目蹊蹺,疑點叢生,經手者接連橫死,下落不明。今聞漕幫與米行巨賈往來甚密,銀錢湧動,數目驚人,其手法路徑,似與昔年舊案相類。恐碩鼠複生,結黨營私,蛀蝕國本,遺禍地方。鄙人人微言輕,唯恐禍及己身,特此匿告,望諸公明察秋毫,則社稷幸甚,百姓幸甚!”
他沒有提及任何具體人名、縣名,隻點了“折色銀”、“漕幫”、“米行”這幾個關鍵詞,並將矛頭隱隱指向寧波府層麵,語氣模仿著一種底層胥吏既憤慨又畏懼的心態。這封信的目的並非真的要查清那筆陳年舊賬——那幾乎不可能——而是要製造恐慌!將這封匿名信通過之前埋下的漕運暗樁阿亮,“恰好”投遞到寧波府按察使司某位素以剛直、喜好清查積案聞名的官員手中。
“禍水南引,圍魏救趙。寧波府是浙東重鎮,胡黨勢力盤根錯節,利益關係複雜。此信一到,無論真假,必會在其內部引起猜忌、排查和緊張氣氛。王庸案涉及漕糧,與此地關聯甚深,一旦寧波方麵因這封匿名信而啟動自查或變得緊張,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牽扯其黨羽的精力,或許能延緩其某些動作,甚至可能引發內部矛盾,互相撕咬。若能如此,或能間接緩解京城方麵的部分壓力,為那邊爭取一絲喘息之機,或是創造一個微小的突破口。”
這是一步險棋,可能毫無作用,石沉大海;也可能打草驚蛇,引來更瘋狂的報複;甚至可能引火燒身,被順藤摸瓜。但林霄顧不了那麽多了。他不能坐視京城的風暴將他在意的人吞噬而自己卻無所作為。
他必須行動,哪怕隻是在黑暗中投出一顆微不足道的石子,期待它能激起一絲意料之外的漣漪。
他小心地將信用火漆封好,沒有留下任何標記,如同處理一件危險的毒物。次日,交給那名可靠的車夫,囑咐其借采買之機,送往碼頭區指定的聯絡人手中,並強調了隱秘與安全。
做完這一切,他推開客棧房間那扇吱呀作響、略顯沉重的木窗,冰冷潮濕、帶著濃鬱水汽和泥土腥味的空氣猛地湧入,讓他因熬夜而有些昏沉的頭腦為之一振。
遠處漆黑的山巒輪廓在迷蒙的雨夜中沉默地起伏,連綿不斷,如同蟄伏的、看不清麵目的巨獸,正冷漠地注視著人世間的紛擾。
京城的風暴正在瘋狂升級,而他在這遠離漩渦中心、看似平靜的小縣城裏,能做的唯有繼續潛伏,繼續織網,繼續在這盤錯綜複雜、生死攸關的棋局上,落下自己的棋子,等待局勢的變化。
風暴前夕,壓抑得令人窒息。暗流從未停止洶湧,反而在寂靜的表象下積蓄著更可怕的力量。他感受到一種巨大的、無處不在的壓抑感,仿佛整個天地都被無形的力量繃緊到了極限,連空氣都凝固了,隻待那最終撕裂一切、摧毀一切的驚雷時刻到來。
他低頭,從懷中貼身處取出那枚蘇婉所贈、觸手溫潤、仿佛還帶著她指尖溫度的羊脂玉環,指腹反複地、輕輕地、一遍又一遍地摩挲著上麵細微的、獨特的紋路,仿佛那是唯一的慰藉與支點。無聲卻堅定,如同立下的誓言,穿透重重雨幕,飛向遙遠的北方:“堅持住...一定要堅持住。等我回來。我一定會回來。”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