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亡靈接引之托夢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A+A-


    葬禮結束後的第三天,小芳才開始整理父親的遺物。老李的木工工具整齊地排列在工作室的架子上,每一件都磨得發亮,仿佛在等待主人再次使用。小芳輕輕撫過那些鑿子、刨刀,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卻再也感受不到父親手掌的餘溫。
    她拉開父親床頭櫃的抽屜,裏麵整齊地放著幾本泛黃的木工圖譜,一盒薄荷糖,還有——一張折疊的紙條。小芳展開紙條,上麵的字跡比父親臨終前留下的更加工整有力,顯然是早些時候寫的:
    小芳,七月十五,梨樹下等。爸爸媽媽留。
    小芳的手指微微顫抖。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民間俗稱,據說是陰陽兩界通道打開的日子。父親為何要她在這一天去梨樹下等待?難道...
    她想起父親臨終前那些自言自語的日子,想起他說能看見已故親人的情景。當時她半信半疑,可現在這張字條,似乎印證了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可能真的存在。
    傍晚時分,小芳再次來到王奶奶家。老人正在院子裏曬草藥,見小芳來了,笑眯眯地招手讓她坐下。
    王奶奶,我找到了這個。小芳拿出那張字條,爸爸讓我中元節去梨樹下等。
    王奶奶接過字條,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了然:老李這是給你指路呢。
    指路?
    中元節那天,陰間的門會打開,逝去的親人可以回來看看。王奶奶的聲音低沉而神秘,你爹這是告訴你,那天晚上他們會回來看你。
    小芳的心跳加速了:真的能見到他們嗎?
    王奶奶神秘地笑了笑:見不見得到,得看緣分。不過...她湊近小芳,壓低聲音,我可以教你幾個老法子,幫你引路。
    接下來的幾天,小芳按照王奶奶的指導準備起來。她買了上好的黃紙,學著剪成衣服的樣子;買了父親愛喝的高粱酒和母親喜歡的桂花糕;還特地去鎮上買了嶄新的紅繩和銅錢。
    這些東西都要在中元節前一天準備好,王奶奶叮囑道,衣服是給你父母在那邊穿的,酒食是他們愛吃的,紅繩和銅錢是用來引路的。
    中元節那天,天氣出奇地好。傍晚時分,小芳在院子裏的梨樹下擺了一張小桌,上麵放著準備好的祭品:兩套紙衣、酒食、三炷香,還有一對小小的紅燈籠。按照王奶奶的說法,燈籠是為父母引路用的。
    天色漸暗,村裏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小芳點燃香燭,對著梨樹輕聲說:爸,媽,我在這兒等你們。
    香煙嫋嫋上升,在暮色中畫出神秘的軌跡。小芳坐在梨樹下的藤椅上,眼皮漸漸變得沉重。王奶奶說過,如果緣分到了,她可能會在夢中見到父母。
    朦朧中,小芳感覺有人輕輕拍她的肩膀。她睜開眼,驚訝地發現自己站在一條霧氣彌漫的小路上,兩旁是開滿野花的田野,遠處有柔和的光亮。
    小芳。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小芳猛地轉身,看見父親和母親並肩站在那裏。父親穿著她燒去的那件紙衣,精神矍鑠,腰板挺直,完全不像生病時的樣子;母親則穿著她記憶中的那件淡藍色旗袍,頭發挽成簡單的發髻,笑容溫柔如初。
    媽!爸!小芳衝過去,想要抱住他們,卻發現自己的手穿過了他們的身體。
    傻孩子,母親的聲音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我們現在是你碰不到的。
    但是能看到,能說話,這就夠了。父親補充道,眼裏滿是慈愛。
    小芳的眼淚奪眶而出:我好想你們...
    我們知道,母親輕聲說,所以我才讓你爸給你留了字條。中元節是唯一能這樣相見的時候。
    父親指了指前方霧氣中若隱若現的一座小橋:我們的時間不多,過了子時就得回去了。
    小芳跟著父母沿著小路慢慢走,聽他們講述的生活。奇怪的是,夢中一切感覺都那麽真實——她能聞到野花的香氣,能感受到微風吹過臉頰的清涼,甚至能聽到遠處潺潺的流水聲。
    你種的月季開得很好,母親突然說,就在我墳的右邊,那株粉色的。
    小芳驚訝地睜大眼睛。上個月她確實在母親墳前種了幾株月季,其中一株是粉色的,這事她沒告訴任何人。
    你怎麽...
    母親神秘地笑了:我們雖然不在了,但一直都在看著你呢。
    父親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小布包:這個給你。是你媽的發簪,當年我親手做的,埋在梨樹下了。
    小芳正要伸手去接,突然一陣風吹來,霧氣變得濃重,父母的身影開始模糊。
    時間到了,父親的聲音漸漸遠去,記住,我們永遠愛你...
    別走!小芳急切地喊道,伸手想抓住他們,卻抓了個空。
    一陣急促的狗吠聲將小芳驚醒。她發現自己仍然坐在梨樹下的藤椅上,天已經完全黑了,桌上的香燭已經燃盡。她的臉頰濕漉漉的,顯然在夢中哭過。
    隻是個夢嗎...小芳失落地喃喃自語,正準備起身,突然感覺手裏握著什麽東西。
    她攤開手掌,在月光下看清了那件物品——一支木製的發簪,簪頭雕刻著精致的梅花,正是母親生前最喜愛的那支!小芳清楚地記得,這支發簪隨母親一起下葬了,怎麽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猛地想起夢中父親說的話,衝到梨樹下,借著月光查看樹根處的泥土。果然,有一小塊地方的泥土明顯被翻動過。小芳顫抖著手撫摸著發簪,上麵的紋路和氣味都那麽熟悉。
    這不是夢。父母真的回來過。
    第二天一早,小芳帶著發簪去找王奶奶。老人聽完她的講述,一點也不驚訝,隻是欣慰地點點頭:緣分到了,自然就見到了。
    可是這發簪...小芳困惑地看著手中的物件。
    靈界的東西,有時候能帶到陽間來。王奶奶神秘地說,這是你父母給你的信物,證明他們真的來看過你。
    從那天起,小芳不再為父母的離去而終日悲傷。她將發簪小心地收藏在梳妝盒裏,每當思念父母時,就拿出來看看。有時候,夜深人靜時,她會感覺有人輕輕撫摸她的頭發,或者聞到一陣熟悉的桂花香——那是母親生前最愛的味道。
    村裏人發現小芳變了,她開始像父親生前那樣,給村裏的孩子們講那些古老的民間故事,包括關於生死、關於靈魂的傳說。有些年輕老師覺得這些迷信思想不該教給孩子,但小芳隻是笑笑說:這不是迷信,這是我們的根。
    又一個中元節來臨,小芳像去年一樣在梨樹下擺好祭品。這一次,她多準備了一份——給王奶奶的。老人上個月安詳地離世了,享年九十七歲。
    點燃香燭,小芳輕聲說:爸,媽,王奶奶,今晚我等著你們。
    夜風吹過,梨樹的葉子沙沙作響,像是在回應她的話。小芳微笑著閉上眼睛,期待著又一次的重逢。
    她知道,生死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愛,永遠是最堅固的橋梁。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