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善報2

字數:2227   加入書籤

A+A-


    那天送走縣裏的幹部後,周老漢覺得渾身輕快,像是卸下了一副擔子。晚飯時,鐵柱媳婦炒了一盤雞蛋,金黃的蛋液裹著翠綠的蔥花,香氣撲鼻。小孫子圍著桌子轉圈,嘴裏喊著爺爺吃蛋蛋,逗得一家人笑個不停。
    今天是個好日子。周老漢抿了口地瓜燒,臉頰泛起紅暈,咱家這事,總算有個圓滿交代。
    夜深人靜,周老漢躺在炕上,聽著窗外蟋蟀的鳴叫。月光透過窗欞,在泥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他迷迷糊糊剛要睡著,忽然覺得屋裏亮堂起來。
    睜眼一看,月光竟如流水般漫進屋內,在地上匯成一片銀色的池塘。一個峨冠博帶的老者從月光中走來,麵容清臒,雙目如炬,一襲絳紫色長袍無風自動。
    周老漢想坐起身,卻發現動彈不得。那老者走到炕前,拱手作揖,長須飄飄:多謝君子保全吾舊物。
    您...您是?周老漢聽見自己的聲音發顫。
    老夫司馬昭,字子上。老者聲音如古鍾回蕩,建安年間為避戰亂,將隨身印信與夫人首飾埋於東山之陽。不想滄海桑田,竟為君子所獲。
    周老漢心頭一震,這不正是他們挖到的那枚印章的主人嗎?
    司馬昭繼續道:那枚印章乃魏帝所賜,上有鷹揚將軍四字,背麵刻有永鎮東土篆文。那些首飾中有一對金鳳銜珠步搖,是吾妻羊氏心愛之物。
    周老漢聽得目瞪口呆,這些細節文物局的人都沒說這麽詳細。
    月光中,司馬昭的身影越發清晰,連衣袍上的雲紋都看得分明:千年來,這些物件幾經易手,沾染貪念者,皆遭橫禍。唯君子父子,貧而不貪,誠可貴也。
    周老漢想起王富貴說的留下幾件也沒人知道,背上冒出冷汗。
    君子之德,當有厚報。司馬昭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展開,上麵金光流動,吾已奏請泰山府君,佑汝家五穀豐登、人丁興旺、逢凶化吉。
    話音剛落,窗外忽然傳來聲響。周老漢轉頭看去,隻見院中那棵百年老槐竟在月光下抽枝發芽,轉眼間開滿白花,香氣如浪湧進屋內。
    記住,非分之財不可取,本分之福不可辭。司馬昭的身影漸漸淡去,汝孫輩中將有讀書種子,當善加栽培...
    爹!爹!鐵柱的喊聲把周老漢驚醒。他猛地坐起,發現天已微亮,鐵柱站在炕前,滿臉驚異。
    咱家老槐樹開花了!鐵柱聲音發顫,而且...我夢見個古代大官,說是什麽司馬...
    司馬昭?周老漢接口道,兩人麵麵相覷。
    他們衝到院裏,隻見那棵向來隻長葉子不開花的老槐樹,此刻滿樹銀白,花瓣上的露珠在晨光中晶瑩剔透。更奇的是,那花香清冽異常,聞之令人神清氣爽,左鄰右舍都聚在院外圍觀。
    王富貴擠在最前麵,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這...這槐樹我爺爺那輩就沒見開過花啊!
    周老漢和鐵柱對視一眼,心照不宣。鐵柱媳婦抱著孩子出來,小孫子突然指著樹梢喊:白胡子爺爺!眾人抬頭,卻隻看見一朵白雲飄過。
    那天之後,村裏人看周家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有人傳言周家得了仙人庇佑,有人說那棵槐樹成了精。隻有周老漢知道,這是守住了良心的福報。
    秋收時,周家的自留地畝產比生產隊的還高;鐵柱在農機站連升兩級;就連家裏養的母豬,一窩都下了十二個崽,個個活蹦亂跳。
    王富貴有天夜裏偷偷來到周家院外,對著老槐樹拜了三拜,第二天就把多占的宅基地還給了生產隊。村裏人問他怎麽突然轉性了,他支支吾吾地說:做人...還是厚道點好。
    臘月裏,縣文化館來人給周家送了塊文物保護模範家庭的牌子。周老漢把它和那張獎狀並排掛在堂屋正中,下麵擺著個小香爐,逢年過節敬上一炷香。
    大年三十守歲,周老漢抱著孫子講古:這人呐,就像種地,你往地裏下什麽種,就結什麽果...窗外,老槐樹的枝丫在風雪中輕輕搖曳,隱約可見點點嫩芽,仿佛春天已經迫不及待地要來了。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