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奶奶的最後預言
字數:3079 加入書籤
臘月二十八,我拖著行李箱站在老家門前時,院裏的臘梅開得正盛。奶奶拄著拐杖站在門口,銀白的頭發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
小遠回來啦!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快進來,外頭冷。
我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扶住她,發現她的手比往年更加枯瘦,像是一把幹柴裹在皺巴巴的皮裏。但她的精神卻出奇地好,眼睛亮得驚人。
奶奶,您怎麽又自己出來接我?讓爸媽來就行。
我身子骨硬朗著呢!奶奶拍拍我的手背,再說,我這把老骨頭,能接一回是一回。
這話讓我心頭一緊。奶奶今年八十六了,村裏這個年紀的老人已經不多。進屋後,我發現家裏格外熱鬧——大伯一家、二姑、三叔全都到齊了,連遠嫁廣東的小姑都帶著孩子回來了。
今年人怎麽這麽齊?我悄悄問母親。
母親正在廚房炸年貨,油鍋裏的滋滋聲蓋過了她的話:你奶奶非讓大家都回來,說今年必須團圓。
年夜飯比往年豐盛,奶奶卻吃得很少。她坐在主位上,目光從每個人臉上掃過,像是在記下什麽。飯後,她神秘兮兮地把我們叫到裏屋,從床底下拖出一個老舊的樟木箱。
這些東西,你們各自挑一件。箱子裏是些老物件——褪色的繡花鞋墊、銅製的長命鎖、幾枚磨得發亮的銅錢。奶奶堅持要我們每人拿一樣,說是用的。
按照習俗,過年我們要去村裏各家拜年。奶奶堅持要一起去,盡管她走路已經不太穩當。我們先去了村頭的李嬸家,剛坐下寒暄,奶奶突然轉頭對著空蕩蕩的門口說:你們也想吃啊?進來啊,你們別站在外麵了!
屋裏頓時安靜下來。李嬸尷尬地笑了笑:老太太跟誰說話呢?
父親連忙解釋:老人家年紀大了,有時候會...
話沒說完,奶奶又開口了:你要吃蘋果啊?你來拿啊!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門口,那裏明明什麽都沒有。
我後背一陣發涼。桌上確實擺著一盤蘋果,但還沒人動過。更奇怪的是,奶奶接著又說:你要吃橘子啊?這裏沒有橘子呢。
話音剛落,李嬸的女兒端著果盤從廚房出來:媽,我把橘子洗好了。
果盤裏赫然是黃澄澄的橘子。全桌人麵麵相覷,李嬸的手明顯抖了一下。
老太太真是...真是有福氣。李嬸幹笑著,把橘子往奶奶麵前推。
奶奶卻沒接,而是對著空氣繼續說:你要吃西瓜子啊?端來啦?還沒有看到呢!
這次連李嬸都愣住了:我...我確實炒了西瓜子,還在廚房...
她女兒立刻跑回廚房,果然端出一盤黑亮的西瓜子。我的汗毛都豎了起來,這太詭異了。奶奶像是能預知接下來會上什麽零食,而且她明顯是在和什麽人對話——我們看不見的人。
離開李嬸家後,全家人都不說話了。隻有奶奶神色如常,拄著拐杖慢慢走著,偶爾對著路邊的空氣點頭微笑。
奶奶,我鼓起勇氣扶住她,您剛才在和誰說話?
奶奶停下腳步,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清明:小遠啊,人老了,就能看見那邊的人了。他們知道我要走了,都來接我呢。
您別胡說!父親突然提高了聲音,您身體好著呢,大過年的說這些不吉利。
奶奶隻是笑笑,沒再解釋。我們又去了幾家拜年,每到一處,奶奶都會提前主人要端上來的食物,有時還會和討價還價:今天不行,我得陪孩子們過年。
最詭異的是在張伯伯家。奶奶站在他家門前的土坡上,突然對著遠處的山林大喊:你別來了,我今天忙!然後轉向我們,平靜地解釋:是老周頭,他說轎子都準備好了,非要今天來接我。
張伯伯手裏的茶杯地掉在地上。老周頭是村裏十年前去世的老支書,就埋在那片山林裏。
回家的路上,奶奶走得很慢,時不時停下來喘氣。我扶著她,能感覺到她的生命像沙漏裏的沙子一樣在流逝。路過村口的老槐樹時,奶奶突然抓緊我的手:小遠,奶奶給你的銅錢還在嗎?
在的。我從口袋裏摸出那枚磨得發亮的銅錢。
收好它,奶奶的聲音突然變得異常清晰,記住,不管發生什麽,都不要怕,那邊的人...其實都很和善。
除夕的鞭炮聲中,奶奶坐在堂屋的藤椅上,看著我們貼春聯、包餃子。零點鍾聲響起時,她突然說:他們答應多給我三天。
什麽三天?我問。
過完初三。奶奶笑著說,他們答應等我們過完初三再來接我。
母親突然紅了眼眶,轉身進了廚房。父親低頭猛抽煙,火星在夜色裏明滅不定。隻有奶奶最平靜,仿佛在討論明天早飯吃什麽。
初四早上,奶奶沒有像往常一樣早起。我們推開她的房門時,發現她已經穿戴整齊地躺在床上,雙手交疊在胸前,嘴角帶著微笑,像是睡著了。枕邊放著一張紙條,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他們來接我了,別哭。
葬禮上,村裏的老人說,奶奶是,能預知自己死期的人都是有福氣的。下葬時,我摸了摸口袋裏的銅錢,卻發現它不見了。就在棺木入土的那一刻,一陣風吹過,我仿佛聽見奶奶的聲音:小遠,銅錢我帶走啦,它能幫我過路...
直到現在,每當我路過那棵老槐樹,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有時,我會覺得奶奶就站在樹下,微笑著看我。而我的口袋裏,似乎總有一枚看不見的銅錢,在提醒我:有些聯係,從未真正斷開。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