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菩薩入夢
字數:5690 加入書籤
林曉宇站在普陀山法雨寺的大殿外,手中緊握著三柱清香,望著絡繹不絕的香客進進出出。他本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但生活的重壓已讓他喘不過氣來,這才在朋友的勸說下,來到了這座海天佛國。
三十五年的人生,仿佛一場接一場的暴風雨。三個月前,他傾注了全部心血的科技公司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相伴八年的妻子在一次次爭吵後終於提出了離婚,而最讓他心痛的是,年邁的母親被診斷出晚期肝癌,醫生坦言剩下的時日不多。
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太過密集,像一記記重拳,打得他毫無招架之力。多少個夜晚,他睜著眼睛直到天明;多少個白天,他機械地重複著毫無意義的工作。朋友們勸他看開些,他隻能苦笑——那些安慰話輕飄飄的,如何能承載他心中的千斤重擔?
走進大殿,檀香的氤氳撲麵而來,觀音菩薩的寶相莊嚴而慈悲。林曉宇點上香,在蒲團上跪下。起初他隻是默默地祈禱,但不知為何,當他抬頭望向菩薩那悲憫眾生的雙眼時,心中那道堅固的堤壩突然潰決了。
淚水不受控製地湧出,他俯下身去,肩膀劇烈地顫抖。四周的香客來來往往,但他渾然不覺,隻是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中,低聲訴說著這些日子以來的種種不幸。
“菩薩,我真的撐不下去了…為什麽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我身上?我到底做錯了什麽?”他哽咽著,幾乎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一位老和尚走過來,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施主,菩薩聽到了。放下執著,方能得自在。”
林曉宇抬起頭,淚眼模糊中,老和尚遞給他一張紙巾,眼神中滿是理解與慈悲。
“師父,我真的好痛苦…”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每個人都在經曆著各自的苦難。”老和尚溫和地說,“但你要知道,痛苦不是永恒的,就像海上的波浪,來了又會散去。”
林曉宇擦了擦眼淚:“道理我都懂,可是…”
“可是心裏還是難受,對嗎?”老和尚微微一笑,“回去好好休息吧。菩薩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給你指引。”
離開法雨寺,林曉宇在普陀山又停留了兩天。他漫步在千步沙海灘,聽著潮起潮落;他登上佛頂山,看雲霧繚繞中的寺院鍾樓。海風拂麵,梵音嫋嫋,他的心確實平靜了不少,但那些沉重的問題依然懸在心頭,沒有答案。
回到城市後,生活依舊。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照顧病重的母親。表麵上,他似乎已經接受了現實,但內心深處,那份痛苦和迷茫依然如影隨形。
就這樣過了十天。
那是一個平靜的夜晚,林曉宇像往常一樣,在母親的病床前守到很晚,直到她睡熟後才回到自己的房間。疲憊不堪的他幾乎是一沾枕頭就進入了夢鄉。
然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他發現自己站在一片無邊無際的蓮海上,千萬朵蓮花在腳下綻放,散發著柔和的光芒。遠處,七彩雲霞緩緩流動,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清香。這與平常的夢境完全不同,一切都異常清晰、真實,他甚至能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的輕柔,能聽到遠處傳來的若有若無的梵音。
正當他驚訝不已時,三道身影從雲霞中緩緩顯現。
中間是觀音菩薩,卻不是寺廟中常見的寶相,而是一尊白衣觀音,手持淨瓶楊柳,眉目間是無盡的慈悲與智慧。左側的善財童子穿著紅色衣衫,麵容清秀,手持寶珠;右側的龍女亭亭玉立,頭飾寶冠,手持青蓮。
林曉宇愣住了,他從未見過如此栩栩如生的菩薩聖像,仿佛他們就是活生生的存在。
“林曉宇,”觀音菩薩開口,聲音如同最柔和的音樂,直抵心靈,“你在法雨寺的祈求,我聽到了。”
林曉宇跪了下來,淚水再次湧出,但這一次不是出於痛苦,而是因為一種莫名的感動。
“菩薩,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麽我要經曆這麽多痛苦?”
觀音菩薩微笑道:“你看這蓮海中的蓮花,哪一朵不是從淤泥中生長?沒有淤泥的滋養,又何來蓮花的清淨美麗?人生的苦難,就是那淤泥啊。”
善財童子上前一步,手中的寶珠發出柔和的光芒:“林居士,你可知道我的故事?”
林曉宇搖了搖頭。
“我本是富家子弟,卻看破紅塵,四處參訪善知識,曆經五十三參,才最終得道。”善財童子微笑道,“若我貪戀家中富貴,不願經曆求道之苦,又怎能有今日的成就?”
龍女也輕盈地走上前來:“我本是龍宮公主,八歲時聽文殊菩薩說法,瞬間發菩提心,成就菩提。看似輕易,實則多生累劫修行,方有此果。”
觀音菩薩點頭:“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業力不同,故此生所經曆的境遇也不同。但無論如何,苦難不是懲罰,而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林曉宇若有所思:“可是菩薩,我失去了一切——事業、家庭、健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看到的隻是表象。”觀音菩薩輕輕一揮楊柳枝,眼前的蓮海突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鏡子,映照出林曉宇的一生。
他看到了自己創辦公司時的意氣風發,看到了與妻子相戀時的甜蜜時光,看到了母親健康時的歡聲笑語。然後畫麵一轉,他看到了自己在商場上的剛愎自用,看到了對妻子的忽視冷漠,看到了因忙碌而很少回家看望母親的遺憾。
“這…”林曉宇低下了頭。
“我不是在指責你,”觀音菩薩的聲音依然慈悲,“而是想讓你明白,一切果必有因。重要的是從經曆中學習,而不是沉溺於痛苦。”
菩薩又揮楊柳枝,鏡中的畫麵變了。林曉宇看到自己在一家普通的公司勤懇工作,幫助了許多同事;看到自己細心照顧母親,陪她走完最後的時光;看到自己在未來某天,遇到一個真正懂他的人,組建了一個溫馨的家庭…
“生命的河流不會因為一段湍急就停止流動,”菩薩說,“你看那大海,容納百川,不拒汙流,故能成其大。你的心量越大,能承載的就越多,痛苦相對就越小。”
善財童子上前補充道:“佛經有雲:‘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你的心念,正在創造你的世界啊。”
龍女也微笑道:“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迷時是苦,悟時便是修行的資糧。”
三位聖者的言語如同晨鍾暮鼓,敲醒了林曉宇沉睡的心靈。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新的光芒:“我明白了,菩薩。我不應該執著於過去的失去,而應該珍惜當下,創造未來。”
觀音菩薩欣慰地點頭:“正是如此。記住,我永遠在你心間,任何時候,隻要你提起正念,我就在你身邊。”
夢境開始漸漸淡去,蓮海、雲霞、三位聖者的身影都慢慢模糊,但那種慈悲、智慧的力量卻深深烙印在林曉宇的心中。
“謝謝菩薩開示…”林曉宇在夢中喃喃道。
當他醒來時,天已大亮,陽光透過窗簾灑進房間。與往常不同,他感到一種久違的輕鬆與平靜,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那個夢如此清晰、真實,與平常的夢完全不同,他確信,那就是觀音菩薩特意來點化他。
起床後,他先去看望母親。令他驚訝的是,多日來因疼痛而難以安眠的母親,這一晚卻睡得格外香甜,醒來後精神也好了許多。
“曉宇,我昨晚做了一個夢,”母親微笑著說,“夢見觀音菩薩來看我,說我的兒子已經開悟了,她讓我不要擔心。”
林曉宇愣住了,隨即熱淚盈眶。他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媽,菩薩說得對,您不用擔心了,我已經想通了。”
從那天起,林曉宇像是換了一個人。他不再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坦然接受一切。他勤懇工作,用心照顧母親,甚至在空閑時間開始做義工,幫助那些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朋友們都驚訝於他的變化:“曉宇,你像是脫胎換骨了。”
他微笑著回答:“我隻是學會了放下,學會了轉念。”
一個月後,林曉宇去了一趟佛教藝術品博物館,他想請一尊觀音菩薩聖像回家供養。在眾多的菩薩聖像中,他一眼就認出了那尊——白衣觀音,手持淨瓶楊柳,眉目慈悲,與夢中一模一樣。
請回菩薩聖像的那天,林曉宇虔誠地將其安置在家中清淨處。每天早晚,他都會在菩薩麵前靜坐片刻,不是祈求什麽,隻是提醒自己保持那顆覺悟的心。
奇妙的是,自從菩薩入夢並請回聖像後,林曉宇的生活確實發生了改變。不是突然的奇跡,而是漸進的轉變。他的心態平和了,處事更加圓融,工作也越發順利,半年後竟然得到了晉升。母親的病情雖然依舊嚴重,但在精心的照料下,痛苦減輕了許多,精神狀態一直很好。
最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一天他在醫院照顧母親時,遇見了一位中學時代的女同學李悅,她的父親也住院治療。相似的境遇讓兩人有了更多共同語言,漸漸地,一種微妙的情感在兩人之間滋生。
李悅後來告訴他:“那天我看見你細心照顧伯母的樣子,就被打動了。一個對父母如此孝順的人,心地一定不會差。”
一年後的清明節,林曉宇再次來到普陀山。這一次,他不是來訴苦的,而是來感恩的。
在法雨寺的大殿,他再次跪在觀音菩薩麵前,眼中含著淚光,但那是感恩的淚水。
“謝謝菩薩點撥,讓我明白了苦難的意義。”他低聲說,“我不再害怕生活中的挑戰,因為我知道,那都是修行的功課。”
走出大殿,他意外地又遇見了那位老和尚。老和尚看著他,會心一笑:“施主,看來你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林曉宇雙手合十,深深一拜:“感謝師父當年的開示。”
老和尚搖搖頭:“我不過是給了你一張紙巾,真正的點撥,來自菩薩,也來自你自己的心啊。”
夕陽西下,林曉宇漫步在千步沙海灘上,海風拂麵,潮聲陣陣。他想起《華嚴經》中的一句話:“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確實,一切唯心造,轉變心念,就能轉變世界。
他望著無垠的大海,心中充滿了感恩。苦難沒有消失,但它已經轉化為生命的力量;迷茫依然會有,但他知道如何找回方向。
因為菩薩不僅在夢中,更在他心裏;不僅在普陀山,更在每一個覺悟的當下。
海天一色,梵鍾遠揚,林曉宇知道,他的人生已經開啟了新的篇章。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