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九月回家
字數:1852 加入書籤
那天晚上,他接到母親的電話:你爸的腰傷又犯了,田裏的稻子還沒收完......電話那頭,母親的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疲憊。掛斷電話後,他翻出手機裏存著的家鄉照片——金黃的稻田,蜿蜒的田埂,還有父親站在田埂上抽煙的背影。
九月的一個周末,小楊辭工回到江西老家。推開院門,看見父親正蹲在屋簷下修理農具,腰上纏著厚厚的繃帶。母親端出熱騰騰的南瓜粥,絮叨著:你爸非要去收稻子,結果摔了一跤,現在走路都費勁。
爸,我回來幫忙。小楊放下行李,徑直走向倉庫。父親抬起頭,額頭的皺紋在陽光下格外明顯:你回來幹嘛?城裏工作不好找。
我辭了工作。小楊說得很平靜。
什麽?父親手裏的扳手一聲掉在地上。
那天晚上,父子倆坐在院子裏乘涼。父親抽著旱煙,說:你爺爺當年就是種田的,後來我去了城裏打工,現在你又回來了,這是不是又兜回去了?
小楊望著星空:爸,我覺得種田不是兜回去,是回家。
回到村裏的第一天,小楊就遇到了難題。現代農機操作與目前傳統的耕作方式存在巨大差異。他堅持要用收割機,父親卻堅持要人工收割,說機器會浪費糧食。
爸,現在都什麽年代了,還用手工?小楊指著田裏轟鳴的收割機。
你懂什麽!機器收的稻子,碎米多,賣不上價!父親氣得直跺腳。
最終,小楊妥協了,他跟著父親學習手工收割的技巧。彎腰、握鐮、割稻、捆紮,每一個動作都讓他腰酸背痛。晚上躺在床上,他望著天花板,想起辦公室裏的空調和咖啡,突然有些懷疑自己的選擇。
但第二天清晨,當他站在田埂上,看著朝陽從地平線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稻穗上,聽著稻田裏此起彼伏的蟲鳴鳥叫,心中又湧起一股莫名的寧靜。
小楊開始嚐試將現代理念融入傳統農業。他上網查資料,學習有機種植技術,說服父親減少化肥使用量。父親起初強烈反對,認為這是瞎折騰,但看到小楊種植的有機稻米在市場上賣出了高價,態度逐漸轉變。
爸,你看,這種有機稻米,價格是普通稻米的三倍!小楊興奮地舉著手機給父親看。
父親接過手機,眯著眼睛看了半天,終於吐出一句:還行,還行。
小楊還建立了自己的銷售渠道,通過電話銷售家鄉的農產品。起初,訂單寥寥無幾,但他沒有放棄,不斷優化產品包裝,拍攝精美的產品照片,撰寫吸引人的產品描述。漸漸地,訂單多了起來,甚至接到了來自省外的訂單。
2008年的秋天,小楊收獲了回鄉後的第一季稻穀。站在金黃的稻田裏,他望著父親欣慰的笑容,突然明白,自己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爸,明年我們再擴大點種植麵積,試試種些特色品種。小楊說。
父親點點頭,眼中閃爍著認可的光芒:行,聽你的。
夜晚,小楊躺在院裏的竹床上,望著滿天繁星,聽著稻田裏的蛙鳴,心中充滿了踏實感。他不再懷念城市的霓虹,因為他知道,這裏才是他真正的家。
2008年,對小楊來說,是人生轉折的一年。他放棄了城市的工作,回到了家鄉,重新紮根於土地。這一年,他經曆了從城市到鄉村的轉變,從工人到農民的蛻變,從迷茫到堅定的成長。
喜歡楊建輝傳請大家收藏:()楊建輝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