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雙方共同解題
字數:6340 加入書籤
第二十三章 物理競賽雙方共同解題
林修宇的加入,如同一顆質量足夠大的天體墜入徐卓遠原本封閉、自轉的宇宙,產生的引力擾動遠超封瑤最初的預估。集訓結束後的日子裏,那種被頂尖對手銳利目光穿透、在團隊協作中不得不將內部思維外化展示的過程,仿佛在徐卓遠內心堅硬的冰層上鑿開了一道細微卻持續的裂隙。
封瑤最先察覺到這種變化。她耐心講解題目時,徐卓遠不再僅僅是沉默的接收器。他會在她邏輯轉換的間隙,插入極簡短的詞語,像精準的坐標定位:“這裏,邏輯跳躍。”或者“假設,邊界條件未明。”有時,他會直接伸手拿過她手中的筆,在草稿紙的空白處,利落地勾勒出另一條更為精煉、直達核心的模型路徑。他的筆尖劃過紙麵,發出沙沙的輕響,在封瑤聽來,宛如冰層下開始流動的水聲。她心中暗喜,明白這是他在艱難地嚐試構建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橋梁,盡管這座橋梁目前還簡陋得隻有他自己能理解的符號和路徑。
這天下午自習課,陽光透過窗欞,在攤開的書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封瑤正對一道綜合了電磁感應、力矩平衡與能量守恒的複雜應用題凝神思考。題目模型繁瑣,物理過程交織,需要極強的邏輯串聯能力和對細節的敏銳把握。她剛剛梳理完一遍自認為清晰的思路,正準備側頭與徐卓遠討論,卻意外地發現他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沉浸在自己的理論物理書籍中,而是目光落在她攤開的草稿紙上,眉頭微微蹙起,那專注的神情,像是在審視一幅存在瑕疵的星圖。
“怎麽了?有哪裏不對嗎?”封瑤放輕聲音,生怕驚擾了他的思路。
徐卓遠修長的手指伸出,指尖準確地點在她推導過程的一個銜接處,那裏涉及剛體轉動的初始條件設定。“力矩分析,”他聲音低沉,卻異常清晰,“漏了軸承處的微小摩擦力矩。因此,初始角速度的估算值偏大百分之三。”
封瑤心下一凜,立刻重新驗算。果然,在一個極其隱蔽的環節,她忽略了一個通常可以近似處理,但在此題精確模型中卻不可忽略的阻力項。修正之後,之前那一點微小的滯澀感頓時消失,整個推導流程順暢如水銀瀉地。她長長舒了口氣,由衷讚歎:“太感謝你了,卓遠!你這個觀察力,簡直像高精度探測器。”
徐卓遠沒有回應她的誇獎,目光卻依舊焦著在那道題上,仿佛被某種未盡的思緒牽引。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了大約十幾秒,他忽然再次開口,聲音比剛才更低沉幾分,卻帶著一種下定決心的意味:“還有一種解法……可以繞過繁瑣的動力學方程,直接用虛功原理處理,更直接。”
說罷,他不等封瑤反應,便拿起自己的筆,在旁邊一張空白的a4紙上,開始書寫。他的筆跡依舊帶著那種獨特的、近乎刻板的整潔,仿佛每個字符都占據著預先設定的位置。但這一次,步驟卻異常清晰,每一步的關鍵物理思想,他都用極其精煉的文字在旁邊標注出來——不再是隻有他自己能懂的思維跳躍符號,而是一條雖然簡練,卻足以讓同行者循跡而上的理性路徑。
封瑤幾乎是屏住呼吸看著他寫完。虛功原理的運用確實巧妙,它直接從能量和虛位移的角度出發,避開了中間複雜的受力分析,直擊問題本質,展現出一種數學與物理結合的美感。她心中湧動的暖流不僅源於獲得了更優的解法,更源於她清晰地看到,他正在為了“交流”這件事本身,努力地調整著自己根深蒂固的表達方式。
“我明白了!”封瑤眼睛一亮,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虛功原理在這裏應用,簡直是神來之筆!它直接抓住了係統能量轉換的核心,跳過了那麽多中間變量!卓遠,你對物理本質的理解,真的讓人佩服!”
徐卓遠垂下了眼簾,濃密的睫毛在眼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陰影。他嘴角幾不可察地微微牽動了一下,像是被那過於熾熱和直接的讚賞熨燙過,泛起一絲幾乎難以捕捉的漣漪。他將那張寫滿了解題過程的紙默不作聲地往封瑤那邊推了推,隨即重新拿起了那本厚重的《經典電動力學》,將自己半張臉隱在豎起的書後。但封瑤敏銳地捕捉到,他露出的耳廓邊緣,正悄然漫上一層淡淡的緋紅。
這細微至極的變化,落在封瑤眼中,卻如同在寂靜的深空聽到了冰河解凍的第一聲清脆迸裂。她知道,她小心翼翼嗬護、日日澆灌的那顆種子,終於開始積蓄足夠的力量,頂破了覆蓋在其上堅硬而寒冷的凍土,怯生生地窺見了一絲來自外界的星芒。
然而,成長的引力場並非隻有溫暖的牽引。幾天後的一個課間,一個意想不到的訪客出現在了教室門口——徐卓遠的母親,楊婉琴女士。
她穿著質地精良的米色套裝,妝容得體,卻難掩眉宇間深鎖的疲憊與憔悴。她的眼神像探照燈一樣在教室裏掃視,最終精準地定格在角落裏的徐卓遠身上,那目光混合著焦慮、擔憂,以及一種近乎偏執的期待。她的出現,瞬間讓教室後排那片區域的氣壓驟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卓遠,”楊婉琴的聲音刻意放得輕柔,卻依然帶著一絲常年累月形成的、不容置疑的掌控感,“媽媽順路過來,給你帶了點蛋白粉和維生素,你最近用腦過度,需要補充營養。”她的目光隨即落到封瑤身上,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那眼神銳利得像手術刀,仿佛要剝離封瑤的友善外表,剖析出內裏可能存在的“不良影響”。
徐卓遠的身體在母親聲音響起的瞬間便僵硬如鐵。剛剛在封瑤麵前流露出的那一點點微弱的柔和氣息頃刻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深沉、更徹底的冷漠與抗拒。他沒有去看母親遞過來的那些包裝精美的營養品,也沒有回應她關切或者說控製)的話語,隻是將目光死死地鎖定在攤開的書本上,仿佛周遭的一切,包括他母親的存在,都隻是無關緊要的背景噪音。
楊婉琴臉上努力維持的笑容變得有些僵硬,她轉向封瑤,語氣是一種刻意營造的、疏離的客氣:“這位同學,謝謝你平時對我們家卓遠的‘照顧’。”她在“照顧”二字上加了不易察覺的重音,“不過他這孩子性格比較獨特,喜歡安靜,不太習慣和人走得太近。希望沒有因為他的緣故,打擾到你的正常學習。”
這話語裏的潛台詞如此明顯,幾乎等同於直接劃清界限。封瑤在心中輕輕歎息。前世的記憶浮上心頭,楊婉琴便是如此,將兒子視為自己生命中唯一的寄托和所有物,用無微不至卻又令人窒息的愛,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徐卓遠緊緊包裹,也將他越推越遠。
封瑤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怯懦或不滿。她從容地站起身,姿態不卑不亢,迎著楊婉琴審視的目光,語氣平和卻堅定地回應:“阿姨您好,我是封瑤。卓遠同學在物理方麵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深刻的見解,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學術問題,是互相學習、共同促進的關係。所以,談不上誰打擾誰。”
她刻意強調了“互相促進”,並將兩人的互動嚴格定義在“討論學術問題”的範疇內,既巧妙地撇清了可能引起家長誤會的過度親近,也明確地肯定了徐卓遠自身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價值和能力。
楊婉琴似乎沒料到這個看起來溫婉安靜的女孩會如此從容不迫,言語間還帶著不容小覷的分量。她愣了一下,嘴唇動了動,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麽來鞏固自己的“主權宣言”。然而,就在這時,徐卓遠猛地合上了手中的書本,發出一聲不輕不重的脆響。他依舊沒有看自己的母親一眼,而是側過頭,對著封瑤,用隻有兩人能聽清的音量低聲道:“這裏太悶,我出去透透氣。”
說完,他便徑直從楊婉琴身邊擦過,仿佛她隻是空氣一般,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教室。楊婉琴看著兒子決絕冷漠的背影,眼圈瞬間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混合著尷尬、傷心和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她最終什麽也沒再說,提著那袋精心準備的營養品,匆匆轉身離去,背影顯得有些倉皇。
封瑤看著這短暫卻衝突激烈的一幕,心情複雜難言。她知道,來自家庭,尤其是母親這種扭曲沉重的愛,是徐卓遠內心厚重陰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自我否定、逃避外界的重要源頭。彌補青春的遺憾,絕不僅僅是收獲愛情和友情,同樣包括幫助他解開親情的死結,或者至少,讓他擁有麵對這份扭曲親情的勇氣和能力。但這需要恰到好處的時機,更需要徐卓遠自己內心先生長出足夠強大的力量。
晚自習時,徐卓遠比平時更加沉默,周身籠罩的低氣壓幾乎實質化。封瑤沒有刻意地去安慰或開導,她知道此刻任何言語都可能適得其反。她隻是在他偶爾因翻書而抬眼時,遞過去一個溫暖而平靜的眼神,那眼神裏沒有憐憫,沒有好奇,隻有無聲的理解和支持。隨後,她將一本翻到特定頁麵的物理期刊輕輕推到他手邊。那上麵刊登著一篇關於宇宙學中“引力透鏡”效應的科普文章,生動地闡述了巨大天體的引力如何彎曲其背後更遙遠星係的星光,從而揭示出那些本身不發光、但卻擁有巨大質量的暗物質的存在。
徐卓遠的目光在那醒目的標題——《引力:扭曲時空的畫筆與揭示隱秘的明燈》——上停留了數秒,然後抬起眼,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詢,看向封瑤。
封瑤迎著他的目光,微微一笑,聲音輕柔如耳語:“你看,有時候,過於沉重的引力場雖然會扭曲光線的原始路徑,造成觀測上的偏離,但也正因為這種扭曲,天文學家才能借此窺見那些原本隱藏在黑暗之中、無法被直接觀測到的宇宙質量。或許,某些看似扭曲我們前行路徑的力量,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們意外地看到了生命風景的另一麵。”
徐卓遠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有什麽東西極其微弱地閃動了一下,像是一顆遙遠的星辰在雲隙間眨了一下眼睛。他低下頭,第一次,並非純粹出於對物理知識本身的好奇,而是帶著某種隱約的、關乎自身的思考,開始逐字閱讀那篇與眼前競賽並無直接關聯的文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林修宇那邊也傳來了新的動向。他似乎真的將封瑤上次開誠布公的談話聽了進去,不再執著於在每次碰麵時都必須發起正麵挑戰,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感”。他改變了策略,開始通過幾位共同認識的集訓隊隊員,作為一種“學術資源共享”,分享一些他費心搜集到的、涉及前沿領域或構思巧妙的物理難題、有趣的論文思路,並“不經意”地讓這些資料流轉到徐卓遠和封瑤這裏。
起初,徐卓遠對這些經由“第三方”轉交的、帶著林修宇印記的資料嗤之以鼻,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但有一次,林修宇分享的一篇關於拓撲絕緣體邊界態新奇輸運性質的預印本文章,其處理手法恰好微妙地觸及了徐卓遠最近在思考的、關於表麵態魯棒性的一個關鍵難點。那疊打印紙被放在桌角,徐卓遠的目光幾次不經意地掃過,最終,他還是破天荒地拿了起來,對著那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圖表凝神研究了很久。
封瑤察覺到他那不同尋常的、持續的關注,心中一動,試探性地輕聲問:“林修宇這次分享的這篇東西,切入點好像挺特別的?你要不要……看看他後麵附的那段思路備注?”
徐卓遠沉默著,既沒有讚同也沒有反對,但那是一種默許的姿態。
封瑤於是拿起手機,第一次主動給林修宇發去了信息,沒有寒暄,直接針對那篇文章中的一個關鍵物理概念,提出了一個探討性的疑問。林修宇的回複來得很快,同樣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直接切入了物理的核心,觀點犀利,論證邏輯清晰嚴謹,甚至還附帶了一個簡短的數值估算來佐證自己的看法。
封瑤將手機屏幕遞到徐卓遠麵前。徐卓遠的目光快速掃過那長長的、充滿數學推演和物理洞見的回複,沉默了許久,久到封瑤幾乎以為他不會回應時,他才用極低的聲音,像是不情願地承認某個客觀事實般說道:“他這裏……處理散射矩陣時,引入了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比傳統散射理論的處理,更簡潔,適用範圍也更廣。”
這是他對林修宇能力的第一次正麵認可,盡管依舊是通過評價其學術觀點的方式,並且語氣保持著最大限度的客觀與疏離。
但封瑤知道,這已經是一個裏程碑式的突破。一條新的、基於純粹智力激蕩與物理思想交流的紐帶,正在以一種緩慢卻無比堅定的姿態建立起來。林修宇這個曾經的“鏡像”挑戰者,正在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轉化為拉動徐卓遠封閉內心向外窺探、甚至可能與之連接的另一個強大的“引力源”。
青春的宇宙正在這細微的擾動中悄然加速膨脹。徐卓遠這顆曾經固執地沿著孤獨軌道運行的內向之星,其封閉的引力圈內,開始清晰地映照出來自封瑤的、溫暖而恒久的恒星光暈;也開始感受到來自林修宇的、帶著競爭意味卻又不失尊重的脈衝星式的定期閃爍;甚至,那來自家庭星雲的、由暗物質主導的、沉重而扭曲的引力拖拽,也依然存在,並持續施加著影響。各種性質不同、強弱不一的引力相互拉扯、製衡,在他內心的宇宙中產生著細微卻不可逆的時空漣漪。這些擾動帶來了不安,卻也帶來了改變的契機,推動著星軌的遷移。
封瑤看著身旁重新沉浸入書本世界的少年,他側臉的線條依舊冷峻分明,緊抿的唇線卻似乎不再像從前那樣,蘊含著對整個世界全然的排斥與抗拒。她靜靜地相信,在這些複雜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在這片逐漸變得活躍的內心宇宙中,他終將積蓄起足夠強大的能量與動量,掙脫舊有軌道的強大束縛,調整航向,奔向那片她一直為之默默守護的、無比璀璨而自由的星海。
而即將到來的市級物理競賽決賽,無疑就是檢驗這所有努力與變化的第一次重要舞台,也是這片初展的星芒將要麵對的第一次真正試煉。
喜歡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