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競賽緊密的合作
字數:4558 加入書籤
第三十二章 競賽緊密的合作
陳爍的出現,如同一顆意外投入湖麵的石子,雖輕,卻切實地擴展了徐卓遠與他人連接的漣漪。圖書館那次短暫的書籍借閱後,陳爍似乎鼓起了更大的勇氣。他開始偶爾在徐卓遠獨自於實驗室驗證某個理論模型時,抱著一疊草稿紙,遠遠地站著,直到徐卓遠察覺到他存在,投去詢問的一瞥,他才敢上前,磕磕巴巴地提出幾個思考良久、頗具深度的疑問。
令人意外的是,徐卓遠並未拒絕。他或許依舊言簡意賅,點出的關鍵詞甚至有些冷酷,卻總能精準地切中問題核心,為陳爍撥開迷霧。這種純粹建立在知識層麵的交流,仿佛為徐卓遠豎起的高牆開了一扇窄窗,允許一絲來自外界的、不帶任何情感索求的清風吹入。
封瑤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那個以“學術為橋梁”的想法愈發清晰。她不再僅僅滿足於自己埋頭鑽研,試圖以問題引起徐卓遠的注意,而是開始有意無意地,在四人小團體或許現在可以勉強算上偶爾加入的陳爍,成為四點五人了)的學習交流中,引導更深層次的討論。
一個周末的午後,陽光透過圖書館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林修宇正對著一段複雜的程序代碼抓耳撓腮,裴雲深在一旁用平和的語調分析著邏輯結構。封瑤則和徐卓遠討論著一道涉及多維空間概念的物理難題,陳爍坐在稍遠一點的位置,豎著耳朵聽,時不時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
“所以,這裏的度規張量引入後,時空彎曲的效應是否可以被類比於某種拓撲變換?”封瑤提出一個假設,目光清亮地看向徐卓遠。
徐卓遠尚未開口,一旁的陳爍卻忍不住小聲插話,帶著幾分不確定:“那個……我、我前幾天看到一篇預印本文章,好像提到過類似的觀點,但他們是從信息熵的角度切入的……”
他的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林修宇和裴雲深也暫時從代碼中抽身,好奇地望過來。徐卓遠的目光第一次在非答疑時間,主動落在了陳爍身上,雖然依舊沒什麽溫度,卻帶著審視和探究。
“信息熵?”徐卓遠重複了一遍,手指在桌麵上無意識地敲了敲,“具體。”
陳爍受寵若驚,連忙翻出自己的平板電腦,手忙腳亂地調出那篇論文的摘要,結結巴巴地解釋起來。他的敘述起初有些混亂,但在徐卓遠幾個關鍵問題的引導下,逐漸變得清晰。封瑤適時加入,從自己理解的角度進行補充。原本兩人間的討論,不知不覺擴展成了三人間的學術碰撞。
林修宇看得目瞪口呆,用手肘碰了碰旁邊的裴雲深,壓低聲音:“哇哦,這就是學霸的世界嗎?我感覺他們好像在發光,還是那種我理解不了的光。”
裴雲深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帶著一絲笑意和了然:“很好的現象,不是嗎?”他樂於見到這個團體因為共同興趣而更加凝聚,更樂於看到徐卓遠身上那層堅冰,被這種純粹的智力激蕩悄然融化一絲。
討論暫告一段落時,陳爍因為激動和緊張,額頭都冒出了細汗,但眼睛裏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彩。徐卓遠雖然沒再多說什麽,卻破天荒地將自己手邊一份相關的參考資料推到了桌子中央,示意大家可以傳閱。
這個細微的舉動,讓封瑤心中一動。她意識到,徐卓遠並非不需要同伴,他隻是無法處理複雜的情感羈絆和社交規則。但在一個由知識和邏輯構建的、規則清晰的世界裏,他是有可能接納“同行者”的。
契機很快到來。學院即將舉辦一年一度的“星暉”學術科技競賽,鼓勵跨學科合作。消息公布後,校園裏頓時熱鬧起來。
晚自習後,四人並肩走在回宿舍的林蔭道上。月光皎潔,樹影婆娑。林修宇率先打破了沉默,語氣興奮:“‘星暉杯’!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我們組隊吧?老徐負責物理數學核心模型,雲深負責數據分析和邏輯架構,封瑤心思縝密可以負責文獻整合和部分實驗設計,我嘛……”他拍了拍胸脯,“負責搞定所有硬件連接、程序調試,以及——給大家加油鼓勁!”
他搞怪的樣子衝淡了討論學術時的嚴肅氣氛。裴雲深輕笑出聲,表示讚同:“跨學科合作是趨勢,我們四人組合,確實能覆蓋多個領域。”
封瑤的心跳微微加速,她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徐卓遠。她知道,這種團隊項目對他而言是一種挑戰。他習慣了一個人掌控所有環節,不信任,也似乎不需要他人的協作。
“徐卓遠,”封瑤輕聲開口,聲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我記得競賽指南裏有一個方向,是關於利用量子糾纏原理優化經典通信模型的基礎研究,這和你之前提到過的,對現有通信協議局限性的思考很契合。”她沒有直接邀請,而是指出了項目與他個人興趣的高度相關性。
徐卓遠腳步未停,目光落在前方被月光照亮的路麵上,似乎在思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裴雲深適時補充,語氣平和理性:“這類項目工作量不小,獨自完成耗時耗力。團隊合作可以優勢互補,效率更高。而且,”他頓了頓,看向徐卓遠,“最終的成果署名,會按照實際貢獻度來,清晰明確。”
這句話,似乎觸動了徐卓遠內心深處的某個原則。他厭惡模糊不清,厭惡不公,厭惡被侵占。裴雲深精準地提供了他所認可的“規則”。
良久,就在林修宇快要按捺不住再次開口時,徐卓遠低沉的聲音響起,隻有一個字:
“好。”
封瑤懸著的心悄然落下,唇角漾開一抹溫柔的笑意。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參賽的同意,更是他向著他們的世界,又小心翼翼地邁出了一小步。
組隊消息不知怎的被陳爍知道了,他鼓起畢生勇氣,在實驗室門口堵住了徐卓遠,臉漲得通紅,聲音細若蚊蠅:“徐、徐同學……你們隊伍……還、還需要人嗎?我、我可以負責資料檢索和部分計算驗證……我、我很擅長這個……”
徐卓遠看著他,眼神依舊沒什麽波瀾,就在陳爍快要絕望時,他開口:“明天下午三點,物理實驗室302,帶上前沿通信協議優化相關的綜述報告。”語氣公事公辦,像是在布置任務。
陳爍卻如同聽到了天籟,連連點頭,激動得幾乎同手同腳地跑開了。
於是,一支略顯奇特,但潛力無限的競賽小隊正式成立。徐卓遠作為毋庸置疑的核心,負責理論框架搭建和關鍵難題攻關;裴雲深是冷靜的架構師,將天才的構想轉化為嚴謹的邏輯和數據模型;封瑤是細膩的整合者,穿梭於浩瀚文獻與實驗細節之間,查漏補缺,調和思路;林修宇是行動力極強的工程師,將代碼和硬件完美結合,讓想法落地;而新加入的陳爍,則成了不知疲倦的資料庫和人形計算器,默默承擔了大量基礎卻繁瑣的工作。
在一次次討論、爭辯、調試、失敗的團隊協作中,變化在悄然發生。徐卓遠依舊話少,但他開始傾聽。當林修宇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時,他不再完全無視;當裴雲深提出不同方案時,他會基於邏輯進行權衡;當封瑤指出他某個假設過於理想化時,他會沉默,然後在下一次討論中給出更完善的考慮。
最讓封瑤觸動的是一個深夜,他們為了調試一個關鍵的幹涉儀參數,在實驗室熬到很晚。連續幾次失敗後,氣氛有些沉悶。林修宇累得癱在椅子上,哀歎道:“完了,我感覺我的腦子已經和這堆電路一樣,短路了。”
一直緊盯著屏幕數據的徐卓遠,眉頭緊鎖,周身氣息比平時更冷。封瑤遞給他一杯溫水,輕聲道:“休息一下再看,也許隻是個小問題。”
徐卓遠沒有接水杯,也沒說話,忽然站起身,走到實驗裝置前,手指極其精準地調整了一個微小得幾乎可以忽略的旋鈕。然後,他回到電腦前,重新運行程序。
屏幕上,原本雜亂無章的噪聲波紋,瞬間穩定下來,呈現出清晰、優美的幹涉條紋。
“哇!成功了!老徐你神了!”林修宇瞬間滿血複活,跳了起來。
裴雲深也露出了放鬆的笑容。
封瑤看著徐卓遠,他依舊沒什麽表情,但緊抿的唇角線條似乎柔和了那麽一絲絲。在眾人歡呼時,他極快地瞥了她一眼,那眼神深處,似乎掠過一抹極淡的、類似於“順利解決了”的平靜滿足感。
那一刻,封瑤清晰地感覺到,他內心那座冰封的城牆,在那道名為“同伴協作”與“共同目標”的微光持續照耀下,又有一小塊堅冰,悄然融化成了涓涓細流。
競賽的壓力和團隊的緊密合作,如同一個高效的催化劑,加速著徐卓遠內心堅冰的消融。然而,封瑤也明白,學術上的認可與團隊協作的默契,所能觸及的,或許還隻是他心海的表層。那更深處的,關乎家族、親情認同的冰川,依然巍然矗立,等待著更強大的暖流,或許,也等待著某個意想不到的契機。
但無論如何,橋梁已經架起,微光已成星火。他們正在以一種緩慢卻堅定的步伐,向著彼此,也向著更好的自己,不斷靠近。夜色漸深,實驗室的燈光卻溫暖而明亮,映照著五個年輕的身影,也映照著一段正在被悄然改寫的未來。
喜歡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