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征帆

字數:6222   加入書籤

A+A-


    第六十二章 征帆
    秦風的u盤像一枚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封瑤心中漾開層層漣漪。機會與壓力並存,欣喜與忐忑交織。
    接下來的幾天,她在完成“星橋”核心算法迭代的間隙,爭分奪秒地閱讀了u盤裏的資料。那幾篇關於分布式係統共識算法優化的論文艱深晦澀,涉及大量數學證明和底層係統架構知識,遠遠超出了她目前的專業範疇。秦風的手寫筆記更是字跡淩厲,觀點犀利,直指當前研究中的瓶頸與可能的突破口。
    封瑤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但奇異的是,並沒有被壓垮的感覺。前世的她,麵對超出舒適區的難題,第一反應往往是退縮和自我懷疑——“我做不到”、“這太難了”。但今生,在經曆了“星橋”從無到有的磨礪,在徐卓遠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下,她的心態已然蛻變。
    “不懂,就去學;落後,就去追。”這成了她心中默念的信條。
    \新的挑戰與盟友\
    她主動聯係了秦風,坦誠地表達了自己對課題的興趣以及目前知識儲備的不足,並詢問了周教授課題組的基本情況和加入要求。秦風的回複依舊簡潔,卻提供了關鍵信息:周教授的課題組氛圍嚴謹,每周有固定的研討會,強調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暗示,封瑤目前在“星橋”項目中展現出的跨學科思維和將理論模型數據化的能力,正是周教授看重的潛力。
    同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在了封瑤的視野裏。
    為了更快補足知識短板,封瑤在徐卓遠的建議下,去旁聽計算機係高年級的《高級分布式係統》課程。在一次課後,她鼓起勇氣向授課的李教授請教一個關於raft算法在異步網絡環境下活性保證的問題。
    李教授尚未回答,旁邊一個清朗的男聲插了進來:“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引入弱一致性階段和樂觀響應的角度來考慮,犧牲部分場景下的強一致性以換取係統的最終可用性。”
    封瑤循聲望去,看到一個穿著幹淨白襯衫、戴著細框眼鏡的男生。他個子很高,氣質斯文,眼神卻透著一種技術宅特有的專注和直接。
    “這位是陸星辰,計院大三的,也是周教授課題組的成員。”李教授笑著介紹,“星辰,這是封瑤,電子係的,對分布式係統很感興趣。”
    陸星辰看向封瑤,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隨即又將話題拉回技術本身:“我看過你們‘星橋’項目早期開源的部分架構設計,很有意思。將心理學模型與路由算法結合,本身就會麵臨分布式環境下狀態同步和共識的問題。周教授的這個新課題,其實和你們的需求在底層有共通之處。”
    封瑤心中一動。她沒想到對方不僅知道“星橋”,還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潛在的技術關聯。兩人就著白板討論了十來分鍾,陸星辰思維敏捷,知識淵博,總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議,雖然言辭直接,甚至有些技術性的固執,但並無倨傲之色,隻有對技術純粹的熱忱。
    這次偶遇,讓封瑤在陌生的領域找到了一個可以交流的“向導”。陸星辰就像一本行走的分布式係統參考書,邏輯清晰,信息密度極高。在隨後的幾天裏,封瑤通過郵件和線下又向他請教了幾次,他都給予了詳盡的解答,並分享了一些入門必讀的文獻清單。
    徐卓遠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並無任何芥蒂。他了解封瑤,知道她此刻全身心投入學習的狀態有多麽迷人。他欣賞陸星辰在技術上的純粹,甚至私下對封瑤說:“陸師兄在這個領域造詣很深,他的思路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多和他交流是好事。”
    這份毫無保留的信任,讓封瑤內心暖融融的。她主動挽住徐卓遠的手臂,聲音帶著依賴:“但他的思路太天馬行空了,有時候跟不上。還是你講得最清楚,最能抓到我的困惑點。”
    徐卓遠笑著揉了揉她的頭發:“那是因為我了解你。術業有專攻,互相學習而已。”
    \親情的微光:一封家書\
    就在封瑤忙於平衡“星橋”與新課題,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之際,她收到了母親寄來的一個包裹。裏麵是幾件換季的衣物,一些她愛吃的家鄉特產,還有一封薄薄的信。
    前世的封瑤,與父母的關係疏離而僵硬。她總覺得父母不理解她內心的敏感和掙紮,那些關切的話語在她聽來也常常變成壓力和指責。尤其是母親,總是念叨著她要更開朗、更合群,卻從未真正走進過她封閉的內心。
    重生後,她刻意減少了與家裏的聯係,一方麵是忙於改變自身的軌跡,另一方麵,也是不知該如何麵對這份曾經讓她感到沉重和無措的親情。
    她拆開信,母親的字跡一如既往的工整,卻少了幾分前世的焦灼,多了些小心翼翼的問候。
    “瑤瑤,天氣轉涼,記得添衣。寄來的東西收到了嗎?你總說學校食堂吃不好,這些家鄉小吃給你換換口味。最近看你在朋友圈發的照片雖然很少),感覺你比以前忙了很多,但氣色看起來很好,眼神也亮亮的。媽媽很為你高興。無論你在做什麽,注意身體,勞逸結合。家裏一切都好,勿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信很短,言語平淡,卻讓封瑤的視線瞬間模糊了。
    她翻出手機,點開幾乎從不更新的朋友圈。最近唯一一條動態,是前幾天蘇瑾抓拍的一張實驗室窗邊的照片。夕陽的餘暉灑在桌麵的資料和她的側影上,她正低頭和旁邊的徐卓遠討論著什麽,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配文是蘇瑾搞怪的:“看看我們宿舍的技術擔當和她的神級搭檔!認真工作的樣子最美!”
    就是這樣一張不經意流出的照片,卻被遠在千裏之外的母親敏銳地捕捉到了她狀態的變化——“氣色很好,眼神亮亮的”。
    原來,那些她以為無人理解的掙紮和蛻變,那些她獨自承受的壓力和成長,一直都被親人默默關注著。隻是前世的她,用冷漠和抗拒築起了高牆,將所有的關心都隔絕在外。
    一種混合著酸楚與釋然的情緒湧上心頭。她拿起手機,第一次主動且認真地給母親回了很長一條信息,沒有抱怨忙碌,沒有訴說困難,隻是分享了最近項目取得的一點小進展,提到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和夥伴,讓家裏放心,也叮囑父母保重身體。
    信息的最後,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加上了三個字:“想你們了。”
    這是重生後,她主動邁出的,與過去和解、與親情重建的第一步。不再是負擔,而是成為了她前行路上,另一道溫暖而堅韌的力量。
    \抉擇與分工\
    一周的時間在緊張的學習和實驗中飛逝。封瑤對周教授的課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自己能否勝任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她找到徐卓遠、林皓和沈雨凝,開了一個小會,坦誠地說明了情況。
    “周教授的課題機會很難得,方向也和‘星橋’未來可能遇到的擴展性問題相關,我確實很想嚐試。”封瑤目光清澈,語氣堅定,“但我向大家保證,‘星橋’永遠是我的第一優先級。全國大賽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絕不會因為任何事分散對它的核心投入。”
    她拿出自己精心規劃的時間表:“我已經和秦風師兄、陸星辰師兄溝通好,課題組那邊的任務,我會利用碎片時間和周末集中攻堅。‘星橋’核心算法的迭代,尤其是心理學模型的動態優化部分,我負責的設計和關鍵代碼絕不會落下。一些前期的、模塊化的測試和數據處理工作,可能需要大家分擔一部分。”
    林皓首先表態:“瑤妹你放心去!咱們團隊不就是互相兜底的嘛!那些重複性的測試交給我,保證完成任務!”
    沈雨凝也溫柔笑道:“數據清洗和部分界麵交互的優化我可以接手。瑤瑤,能接觸到更底層的技術是好事,對你的成長、對‘星橋’未來的發展都有利無弊。”
    徐卓遠最後開口,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封瑤身上,帶著毋庸置疑的支持:“技術路線我們已經共同確認,大的框架不會改變。封瑤負責的核心部分,我會協助她進行代碼審查和難點攻關。團隊協作的意義就在於優勢互補,動態調整。我們是一個整體,信任是基礎。”
    他沒有說“我幫你”,而是“我會協助你”,他將她放在主導的位置,自己則穩穩地站在她身後,做那個查漏補缺、保駕護航的同行者。
    封瑤看著眼前這三張真誠而可靠的麵孔,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力量。這就是她前世渴望而不可得的“夥伴”。今生,她擁有了。
    \並行的軌道\
    從那天起,封瑤的生活進入了更加高速、卻也更加有序的節奏。她的時間被精確分割,像兩條並行的軌道,一條通向“星橋”的最終打磨,一條通向分布式係統的新知識海洋。
    白天,她大部分時間依然投入到“星橋”的完善中,與徐卓遠默契配合,解決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傍晚,她會背著厚厚的資料,前往周教授的實驗室參加研討會,或者與陸星辰等人進行技術討論。夜深人靜時,實驗室裏常常是她和徐卓遠各自對著電腦屏幕,鍵盤聲此起彼伏,偶爾抬頭相視一笑,遞上一杯熱茶,便是無聲的鼓勵。
    徐卓遠果然如他承諾的那樣,成為了她最堅實的“錨點”。他不僅幫她梳理複雜算法的邏輯,更在她因課題壓力而偶爾流露出疲憊時,及時地拉她出去散步,或者隻是安靜地陪著她,用他的沉穩化解她的焦慮。
    他就像是她專屬的定海神針,無論她這艘小船想要探索多麽遙遠的海域,都知道身後有一個永遠不會傾覆的港灣。
    而封瑤,也在這種高強度的雙線作戰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她的技術視野被極大地拓寬,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更加係統化和底層化。她甚至開始嚐試將分布式係統中關於“共識”和“容錯”的一些思想,隱喻性地應用到“星橋”的心理學模型設計中,思考如何讓係統在麵對用戶矛盾或模糊的需求時,能更具“彈性”和“智能”。
    這種跨領域的思維碰撞,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靈感火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破曉之前\
    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校內選拔賽日期日益臨近。“星橋”項目迎來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所有的功能模塊已經整合完畢,進行了多輪內部測試和優化。封瑤負責的核心算法,在徐卓遠的協助下,穩定性和適應性都達到了預期目標。林皓和沈雨凝負責的部分也完成得相當出色。
    在最後一次項目組內部預演的前夜,封瑤獨自一人留在實驗室,做最後的檢查。她一遍遍運行著演示程序,檢查著每一個交互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安靜的實驗室內。封瑤看著屏幕上流暢運行的“星橋”原型,心中百感交集。
    從重生回來時那個內心荒蕪、敏感自卑的女孩,到如今能夠從容麵對挑戰、統籌項目、把握機遇的團隊核心;從與徐卓遠前世擦肩而過的遺憾,到今生彼此支撐、共同成長的篤定;從與父母的隔閡疏離,到開始嚐試理解與溝通……
    這一路走來,有磨礪的疼痛,有成長的艱辛,但更多的是新生帶來的充盈與喜悅。
    她不再是那個隻能被動承受命運、蜷縮在角落裏的封瑤。她的世界,因為自己的勇敢、因為徐卓遠的愛、因為夥伴們的支持、因為親情的回歸,而變得無比廣闊且堅實。
    實驗室的門被輕輕推開,徐卓遠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手裏提著兩份宵夜。
    “就知道你還在。”他的聲音在靜謐的夜裏格外溫柔。
    封瑤回過頭,對他展露一個明媚而安心的笑容,那笑容裏,充滿了對過往釋然的坦然,和對未來無限的期待。
    “都檢查好了。”她說,“明天,一定會順利的。”
    徐卓遠走到她身邊,將宵夜放下,然後輕輕握住了她的手。兩人並肩而立,望向窗外沉靜的夜色。
    破曉將至,屬於他們的華章,即將翻開嶄新的一頁。他們已做好準備,攜手迎接那必將到來的光芒。
    喜歡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