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文候孽獸
字數:5108 加入書籤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不知是誰突然嚎了一嗓子,方才還道貌岸然的讀書人頓時作鳥獸四散。
杜長旗跳下馬,鐵尺拍拍那儒生的臉:“認識這是什麽嗎?”
那儒生雙目無神,隻是機械地重複著:“我的功名,我的豆腐……”
崔玉歎道:“這人真是讀書讀傻了。”
“我看未必。”李逋拿出一錠銀子,在他眼前晃晃,那儒生立刻刹住哭音,渾濁的眼珠突然聚焦,隨著銀錠左右轉動。
杜長纓笑道:“心是假的,銀子可是真的。”
李逋問:“你叫什麽?乖乖回答我的問題,這銀子便是你的。”
那儒生連連點頭:“我說,我全都說!小人名叫周文定,是本縣生員。”
李逋問:“沒問你這個,我問你這裏的人為何舉止都如此奇怪?”
周文定詫異道:“本縣士子們一言一行皆循古禮,此乃是聖人之道,何談奇怪?”
李逋拿鐵尺敲了下他的腦袋:“當街調戲婦人,也是聖賢教的?別跟我打馬虎眼,凡是一言一行,皆為心中所求。”
杜長旗厲聲喝道:“再不說實話,我就請你去大牢裏耍耍。”
周文定臉嚇得慘白,神經質地左右張望,壓低聲音道:“這…這都是縣尊大人的規矩!本縣士子近千,隻有通過三年一度的縣學大考,才能獲得功名,成為寒士,躋身士林。”
崔玉道:“怪哉,先帝即位後,就已確立高門世譜,廢除科舉取士,你們考功名有什麽用?”
杜長旗沒說話,看樣子並沒覺得奇怪。
周文定回答:“這位大人有所不知,考是本縣四百年的習俗,從未更改。雖說朝廷廢除科舉,但還有之製。在頡文縣,唯有考取前三甲者,才能當地大族舉薦為‘孝廉’,獲得當官的資格。”
“你說什麽?”崔玉忽然有些失態。
“行了,你滾吧。”李逋將銀子拋給他,周文定如獲大赦,撿起銀子,連滾帶爬地逃走。
李逋瞥見崔玉臉色陰晴不定,但在大街上,實在不便多問。
“幾位客官麵生得緊。”豆腐娘湊過來:“本縣城內不接待外鄉人,客官若不嫌棄,奴家可引薦你們去城南郊外的清雅居投宿。”
李逋有些戒備,還沒開口,就聽柳氏展顏笑道:“那就有勞妹妹了。”
杜長旗掏出碎銀,遞給豆腐娘:“勞駕,別忘給我們每人捎上一塊豆腐。”
豆腐娘一愣,不想這個外鄉人竟也知道豆腐的作用:“應該的。”
李逋看這意思,杜長旗是來過頡文縣。
眾人跟隨豆腐娘出城,李逋一路走一路觀察,眉頭越皺越緊。此時麥收已畢,田野中隻餘麥茬。路過農田,李逋特意跳下馬抓了把土,隻覺土壤肥沃濕潤。
要知道景國本年春,大旱!
許多地方的麥子都隻有尺許高,焦黃枯槁,可以說是顆粒無收。但這頡文縣的麥茬就有一尺有餘,完全不像遭災的樣子。
豆腐娘看出李逋的心思,笑道:“本縣有文聖人庇佑,因此每年都是風調雨順。”
李逋不信她的話,但也沒有多問。
很快一行人來到清雅居客棧。客棧背靠鳥羽山,山上兩側古柏參天,枝葉蒼翠欲滴,偶爾風停時,還能聽到山澗中溪水潺潺流淌聲。
安頓好房間後,李逋終於忍不住開口:“老杜,你之前來過這鬼地方?”
杜長旗神色凝重地點點頭:“五年前我和幾位同伴,押送要犯時途經此地,也是在這間客棧住了一夜。”
他說著,將幾塊豆腐,小心翼翼地擺在每人床頭。
“你這是做什麽?”李逋不解。
“習俗,不放豆腐會有災禍發生。”
“災禍?”
“當時我們隊伍裏有個愣頭青,不信邪沒擺豆腐,第二天醒來時,那小子躺得筆直,身體完好無損,卻沒了氣息。我們把屍體帶回司內解剖,才發現他的腦漿,被什麽東西一點點嘬幹淨了。”
李逋打個寒顫,下意識看向崔玉。
崔玉玩味一笑:“害怕?要不連夜走?”
李逋想起趙臣的話:“算了,夜路難行。有崔公子在,諒邪祟也不敢來觸黴頭。”
崔玉白玉扇在掌心輕敲:“現在知道賣乖?”
李逋嘿嘿一樂,湊上前:“崔大人,你是不是知道點什麽?”
崔玉沉吟片刻道:“頡文縣我倒不曾來過。隻是我師尊的一位故交,也算是我的師叔,就葬在鳥羽山峰頂的明經書院。”
李逋追問:“那方才聽周文定說到孝廉之事,您為何神色有異?”
崔玉道:“也沒什麽,就是奇怪。朝廷雖未明令廢除孝廉製,但自先帝確立高門世譜以來,十幾年來所謂出身者,無一不是世家子弟。這已是朝中不成文的鐵律。”
他走到窗前,望向遠處隱在暮色中的書院輪廓:“若真如周文定所言,縣學三年一考,按製每個縣,一年隻能推薦一人。可我在風信堂監察百官多年,卻從未見過有頡文縣出身的官員——那些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最後都去了哪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山風驟起,燈籠劇烈搖晃,忽明忽暗。
李逋關上窗戶:“不說了,你們先睡,我來守夜。”
幾人各自在鋪位睡下。
李逋坐在桌前,點亮燭火,翻看王猛的那疊資料。
隻見其中寫道:頡文縣,福地也。
自景國初年,奉天司南鬥六星,人稱‘神筆’的侯明經歸鄉,於鳥羽山創立明經書院。侯公在世時,此地文風鼎盛,風調雨順,出仕者近百人,可謂盛極一時。然侯公逝世不久,先帝即位,廢除科舉製度,書院日漸沒落。
然:明德至善,經世致用,之訓猶存,候氏宗族仍堅守教化之責,延續書院香火。
及至今日,頡文一縣已有士子千餘,然朝廷每年僅取孝廉一人。士子為爭此唯一進身之階,猶如千軍競渡獨木橋。為求出眾,學問漸趨僵化,後又轉為苛求細枝末節——如:冠必三寸,步必方矩……
如此經年累月,終使這群儒生,淪為隻知拘泥形式、不通世務的廢物,為江南士林所嘲。
李逋看完後,心中不由一歎:真他娘的卷!
他打個哈欠,一隻手托住腮,耳聽山風呼呼,不知何時迷迷糊糊睡過去。
朦朧間忽聽有人喚他:“醒醒,快醒醒!”
這聲音是從神識空間中傳來的,李逋這才意識到是問蠱。
他睜開眼,就看見床頭蹲著隻巴掌大小的怪物。這怪物形似獼猴,背生雙翼,麵上光溜溜隻嵌著對眼珠子,鋼針似的尾巴正紮在放在床頭的豆腐裏。
“咕唧、咕唧!”
吮吸聲在靜夜裏格外清晰,那塊豆腐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幹癟下去。
李逋心念電轉,將乾坤錐握在掌中。
怪物似有所察覺,眼珠骨碌碌轉動,鋼針般的尾巴仍插在豆腐裏,猛然一百八十度回頭,死死盯著李逋。。
李逋大驚,還未起身,那怪物驟然彈射而起,沾滿豆腐渣的鋼針尾刺直取他的眉心。
李逋揚手擲出乾坤錐,怪物發出一聲淒厲哀嚎,重重摔落在地。
“好寶貝。”黑暗中傳來慵懶的聲音。
李逋扭過臉,見崔玉抱臂斜倚牆角,衣冠齊整,顯是醒來多時:“裝神弄鬼,既醒了為何不捉住那怪物?”
崔玉不答,信手抽出匕首,挑起怪物屍身細細端詳。
這東西長著猴子的軀幹,蚊子的翅膀,尾部有一根針管狀的口器。腹部半透明,能看到裏麵未消化的豆腐。
“這難道是孽獸。”崔玉猶疑道。
“孽獸是什麽?”李逋問。
“蠱蟲的最佳宿主是人,但少數也會選擇寄生獸類。被蠱寄生的人類產子多殘缺,多夭折。然而被蠱寄生的獸類,因靈智未開,欲望橫行,會不斷發情,故而子嗣極多,但產下來子嗣,皆是被蠱蟲異化的怪物,這類怪物奉天司就稱之為孽蟲、孽獸。可是……?”
“可是什麽?”
“可是孽獸、孽蟲在大荒雖屬常見,但據上一次出現在人世間,還是在兩百年前,大燧國滅之時。”
崔玉想不通,隻得歎道:“也許真的是天下將亂,人如草芥,故而蠱孽叢生。”
喜歡蠱道無常請大家收藏:()蠱道無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