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合道之體
字數:4916 加入書籤
孫可望與孫有期離去後,李逋著手準備前往孫家陵園。約定的時間是冬至,之所以選定這天,是因為冬至乃陰陽流轉,陰極而陽生之時。
道門常言‘冬至一陽生’,此時陽氣雖微,卻象征著天地正道的回歸與不可阻擋的勃發之勢,大部分蠱蟲在這個節點,凶性往往會收斂許多。
此行,李逋決意帶上林疾、杜長纓和山君。
眼下距冬至約有一月之期,林疾有靈玉髓傍身,安危有保障。但杜長纓卻讓他有些不放心。
李逋特意喚來杜長纓,問:“你如今修為到了那個境界?”
杜長纓道:“主公,自棄蠱道轉修靈武以來,我已凝結金丹,步入第五境。”
李逋有些詫異:“才第五境,未築靈台?”想當初他駕馭逆炁蠱,一路勢如破竹,直接躍入第六境,築就靈台,沒想到杜長纓這麽慢。
杜長纓尷尬的點點頭。
紫府內,問蠱道:“你借蠱蟲之力修行,一日千裏,自然非靈武正道可比。”
李逋問杜長纓:“我手中尚有靈玉若幹,不知能否助你快速破境?”
杜長纓苦笑道:“不敢隱瞞主公,屬下乃是‘水火惡靈根’。”
李逋皺眉,他尚未聽過“惡靈根”之說。
正疑惑間,問蠱的聲音再次響起:“所謂惡靈根,實為相克之雙靈根,諸如水火、金木、土水相悖之屬。身負此類靈根者,修行極為緩慢,蓋因靈力屬性內在相衝,難以調和。然福禍相倚,一旦驅動,兩股相克之力結合,卻常能爆發出遠超同階的威能。
譬如其水火靈根,若運用得法,或可將水係神通與火係神通結合,衍化出‘蒸煞’之類的獨特法門,藉高溫氣浪焚敵,殺傷力極強。”
李逋想起陳屠,當初那家夥好像也是水火雙靈根。
正自苦惱間,他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了什麽。迅速從儲物袋中取出兩件物品——一是從齊王司馬博那坑來的若木劍,另一件則是斷成半截的扶桑木槍杆。
杜長纓看著暗紅色的槍杆,隻覺得一股莫名的熟悉湧上心頭。
李逋道:“這是你兄長的舊物,忘了麽?我之前用戰刀與你交換。原來這槍杆是扶桑木所製,屬性為陽。而此劍為若木所製,屬性為陰。正好對應水火靈根,這二者皆是靈武士製作‘靈伐’的極品寶材。”
注:靈伐是靈武士以心神淬煉、收於靈台之中日夜滋養的本命法寶,伴隨主人成長,威力非尋常武器可比。)
杜長纓曉其珍貴,臉上湧現驚喜,但隨即又黯淡下來。
從第五境金丹期突破至第六境靈台期,談何容易?
莫說他身負相克的水火惡靈根,修行本就較常人艱難數倍;即便是身懷木土、金水這等相輔相成的靈根,想要構築靈台、邁入此境也絕非易事。
靈武之道,曆來有兩條路徑。
第一條路,需一步一個腳印,憑借堅韌不拔的意誌,夯實根基,不麻木,不懈怠、不悲觀、不耍滑、不放棄,不斷前進、前進、前進!
所謂天道酬勤,亦是如此,此路重在水磨工夫,貴在堅持。
借佛門一首詩偈闡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第二條路,則在於頓悟,講究機緣一閃,豁然開朗。
同樣以詩偈闡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然而,這條路僅適用於那些擁有大智慧、大天賦的絕世之才。
杜長纓有自知之明,他走的從來都是勤能補拙的路子。若短時間內強行提升實力,即便能夠辦到,恐怕也是根基不穩,對未來有害無益。
杜長纓將自己的顧慮和情況向李逋和盤托出。
李逋聞言,一時也沒了主意。
就在這時,問蠱卻嗤笑一聲,道:“哼,這小子,倒是過於看低自己。他的資質絕非自以為的那般不堪。轉修靈武之後,身懷惡靈根,卻能在短短幾年間便達到第五境,此等速度,已然超越世間九成的修士。”
李逋心中一動,忙問道:“那你可有既能快速提升,又不損根基的法子?別賣關子,快說!”
問蠱老神在在地回答:“簡單。你去找陳三,讓他來指點杜長纓。”
“陳大哥?”李逋驚愕:“他…他如今那般狀態,如何能指點長纓?”
李逋心中滿是不解與酸楚。當初陳三就是為了救他,被白羊蠱元所害,心智便退化如七八歲的孩童,整日癡癡傻傻。
“笨蛋!世間萬事萬物,從來都是福禍相依。白羊蠱元的力量的確抹除陳三後天形成的‘智慧’,但那些所謂的智慧,不過是經驗、算計和雜念的堆積罷了。”問蠱道:“世間至寶,莫過赤子之心。
據本座所知,白羊蠱元有極小的幾率,能洗練修行者,消除後天所沾染的偏執妄念,淨化元神。你別看陳三的言語行動看似幼稚可笑,但暗合天道,一舉一動皆蘊含自然天真之理。
這種人,或許無法用語言係統地傳授什麽,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指引。古修士將這種狀態尊稱為——合道之體。相傳武王曾立下誓言,凡合道者,執武王令,即可請神降身,代天行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武王令,李逋想起趙臣大哥,當初在對抗女屍謝久時,他所持的那塊令牌,正是武王令!
問蠱道:“不錯!據本座分析,趙臣之所以能破格位列第八位驛差,正是因為他就是合道之體!隻是他表現的形式與陳三不同,並非癡傻,而是另一種層麵的純粹。”
經過問蠱開導,李逋這才恍然大悟。
讓陳三來指點杜長纓,並非傳授具體的功法技巧,而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杜長纓去貼近那種合道的狀態,從而激發內在潛力,實現一種自然而然的、毫無副作用的突破。
這確實是一條安全的捷徑!
想到這,李逋他對杜長纓道:“你的擔憂很有道理,但我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快隨我來,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陳三、團團和魯老,都住在隔壁院子。
自從到豐都後,李逋就沒再讓陳三參與任務。一是陳三的心智在退化。二是李逋希望他能多陪陪女兒團團,緩解心病。
李逋帶著杜長纓穿過小門,來到隔壁院落。
一進院,就見魯良正坐在院中石桌旁,就著午後的陽光,處理印刷工坊的用工和錢糧冊子。
《豐都郵抄》自開辦來,其發行量遠超朝廷官辦的《大景邸報》,最高峰時一日便可刊印十萬份。奉天司每年光讚助費就高達幾十萬兩白銀。
這巨大的成功,主要源於《豐都郵抄》敢說真話,關注民生疾苦,且內容豐富多彩,不僅有時事評論,更刊載大量通俗小說、趣聞軼事,深得市井百姓喜愛。反觀《大景邸報》,內容多是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且禁止刊載小說,上麵不是晦澀的詩詞就是清談文章,漸漸隻在士大夫階層中流傳,普通百姓不再購買。
“快入冬了,魯老要當心風寒。”李逋笑道
“公子,您怎麽來了?”魯良起身行禮。
李逋扶住他:“魯老,您還跟我客氣什麽。”他隨手拿起桌上一本賬冊:“最近工坊生意如何?”
魯良道:“托公子的福,生意是越來越好,規模不斷擴大,用工的人也越來越多,隻是…”
“隻是什麽?”李逋放下賬冊。
魯良指著賬冊上一項道:“隻是青槐村的紙價又漲了。如今一刀紙100張)要八十文錢。咱們的《豐都郵抄》一份才賣一文錢,刨去印刷、人工、運送的成本,幾乎賺不到什麽。”
李逋聞言,並未在意。
自孔潛改過自新,修佛以來,常混跡於士林和商賈之間,借助士林間的罵戰炒作,以及給商家刊登廣告,賺取的讚助費頗為可觀。扣除所有成本,工坊一個月淨利潤能達到四萬貫錢。
魯良見他走神,提醒道:“公子,鬥米恩升米仇,不可對他們太好。”
李逋笑道:“世道不太平,糧食都在漲價,青槐村的鄉親們造紙也不容易,漲點就漲點吧,咱們還能支撐。”
見此,魯良不再談這事。
他從桌上拿起一本裝訂好的書稿,遞給李逋:“公子請看,這是剛編校好的全本《水滸傳》,校對完畢,預計這兩日就能在秦家書鋪上架發售。”
“改日我再細看。魯老,我今天來是找陳大哥的,他在哪?”
“在後院東廂房呢,陪團團讀書認字。”
喜歡蠱道無常請大家收藏:()蠱道無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