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深潛與礪刃
字數:2768 加入書籤
廢棄倉庫暫時成為了新的據點。獲得了“定魂璧”和“尋蹤盤”,並成功驗證了其功效後,林筱三人並未冒進,反而更加沉下心來,進入了下一階段的準備。
首要任務是深度破譯手稿。陳景明在確認自身安全暫時無憂後,也展現了其作為學者後代的底蘊,與南宮朔一同投入了對剩餘“觀星會”筆記的攻堅。筆記內容艱深晦澀,涉及大量自創的能量理論模型和意識映射概念,遠非之前找到的簡單用法說明可比。
“筆記裏提到了‘意識深潛’和‘能量播種’的概念。”幾天後,南宮朔指著屏幕上整理出的關鍵段落,眼中帶著興奮與凝重,“‘定魂璧’不僅可以穩定和放大意念,在條件具備時,還能輔助使用者的意識,沿著已有的精神聯係,進行極微弱的‘投射’,如同深海潛水,將特定的‘秩序’能量印記,直接‘播種’到目標意識核心附近。這或許……就是我們滋養璟言鋒真靈的關鍵!”
林筱心中劇震。這意味著,她或許不需要直接闖入那個龍潭虎穴,就能遠程為璟言鋒的真靈提供幫助!
“但筆記也強調,‘深潛’極其危險。”陳景明補充道,語氣嚴肅,“對使用者精神負荷巨大,且一旦目標意識核心處於狂暴或充滿敵意的環境中(比如‘母體’內部),‘深潛’意識很容易受到汙染甚至反噬。需要使用者有極強的精神定力和純粹堅定的意念。”
這無疑是為林筱量身定做的方向,但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我可以嚐試。”林筱沒有任何猶豫。與直接闖入相比,這種方式的風險相對可控,而且是她目前唯一能主動、直接幫助到璟言鋒的方法。
在南宮朔和陳景明的護法下,林筱開始了“深潛”的練習。她首先需要在不連接璟言鋒真靈的情況下,熟練掌握利用“定魂璧”將自身意識細微投射的技巧。這過程極其耗費心神,最初幾次嚐試,她僅僅能將意識延伸出體外數米,便感到頭暈目眩,難以為繼。
但她沒有放棄,憑借著柳老先生呼吸法打下的堅實基礎和自身堅韌的意誌,她一次次嚐試,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重新開始。趙大雷默默守護在旁,確保她不受外界幹擾;南宮朔則密切監控著她的生理數據和能量波動,及時調整方案。
與此同時,趙大雷和南宮朔自身的提升也未曾停下。趙大雷將訓練重點放在了對抗精神幹擾上。他讓南宮朔利用設備模擬出逐漸增強的、類似“母體”威壓的精神噪聲,他在這種環境下進行高強度體能和格鬥訓練,錘煉自己的意誌,讓自己習慣在精神壓力下保持戰鬥本能。效果顯著,他對精神幹擾的耐受性明顯增強。
南宮朔則一邊研究手稿,一邊著手改進他的裝備。他利用從手稿中獲得的一些能量場幹擾思路,嚐試改造現有的電磁脈衝設備,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針對“母體”能量場和合成體的非致命武器。同時,他也開始研究那枚從陳景明處得來的扳指,試圖複製其穩定的“秩序場”,製作成便攜式的精神防護裝置。
冰凰那邊也傳來了新的消息。議會內部的鬥爭愈發激烈,支持“熵增會”理念的元老活動頻繁,冰凰承受著巨大壓力,但她仍設法提供了一些關於“熵增會”外圍據點和新一輪人員調動的模糊情報,並提醒林筱他們,“熵增會”似乎正在加速某個“重要項目”的進程。
時間變得愈發緊迫。
經過近十天近乎不眠不休的練習,林筱終於取得了突破。在一次深度冥想中,她手握“定魂璧”,成功將一縷極其細微、純粹承載著“守護”與“喚醒”意念的意識絲線,沿著那清晰的真靈聯係,遙遙投射出去!
她的“視野”瞬間穿越了遙遠的距離,再次“看”到了那處於狂暴暗綠能量核心中的白色光斑。這一次,她的感知更為清晰。她能“感覺”到光斑周圍那無時無刻不在的侵蝕壓力,也能“感覺”到光斑本身那頑強的“存在”以及內部一絲極其微弱的、正在緩慢壯大的“秩序”特質。
沒有猶豫,林筱操控著那縷意識絲線,小心翼翼地避開周圍狂暴的能量流,如同春風化雨般,將“定魂璧”轉化而來的精純的、充滿生機的秩序能量,輕柔地注入到那白色光斑之中。
就在能量注入的瞬間,白色光斑明顯亮了一下!一股微弱的、卻清晰無比的喜悅和依賴情緒,順著聯係反饋回林筱的意識!
成功了!
雖然這注入的能量對於整個“母體”來說微不足道,對於璟言鋒真靈的完全複蘇更是杯水車薪,但這確確實實是一次有效的滋養!證明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
林筱強忍著激動和巨大的精神消耗,維持著這脆弱的連接,持續輸送著能量,直到感覺自身精神力即將枯竭,才緩緩斷開了連接。
意識回歸,林筱臉色蒼白,渾身被汗水濕透,但眼中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光彩和希望。
“他收到了……他需要這個……”她虛弱地對守在一旁的南宮朔和趙大雷說道。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為之振奮。遠程滋養真靈的成功,為他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也使得璟言鋒的重生從純粹的渺茫希望,變成了一個可以通過努力逐步推進的目標。
然而,他們也清楚,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每一次“深潛”都伴隨著風險和巨大的消耗,真靈的複蘇需要海量的能量和漫長的時間。而“熵增會”的威脅,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高懸頭頂。
他們必須更快地提升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對手,在風暴徹底降臨之前,積蓄足夠的力量。礪刃的過程,仍在繼續。而那顆深埋於黑暗中的種子,終於在遙遠的滋養下,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緩慢而堅定的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