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暗訪
字數:4267 加入書籤
次日8月8日上午九點,一台白色的普桑悄無聲息地駛入政府大院,在主樓前不遠處的樹蔭下停穩。
車沒有熄火,也沒有下人。
片刻後,主樓的玻璃門被推開,劉學義和市府辦主任李青鬆一前一後走了出來。車內的人看到這一幕,主駕駛和副駕駛的車門先後應聲打開。
從主駕位置下來個三十多歲的男幹部,五官端正,年紀不大卻有些少白發。此人是的是市委辦副主任,張大鵬。
從副駕駛位置下來的則是一個四十六七歲的男人,顴骨高聳,眉間刻著兩道深深的紋路,那是長期蹙眉留下的痕跡。眼神沉靜如深潭,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國強書記。”劉學義打了個招呼。
“嗯,走,去那看看吧。”孫國強點點頭,沒有多餘的寒暄,抬腳便朝著市醫院的方向走去。
劉學義與他並肩而行,李青鬆和張大鵬則默契地落後幾步,跟在後麵。
一行人步行了約莫兩三百米,在“老兵精品果蔬”的店麵前停下了腳步。
店麵不大,一眼看去不足八十平米,裏麵卻熙熙攘攘,擠了不下十幾個顧客。
“人還不少,看來生意真挺不錯的。”孫國強看著店裏熱鬧的景象,開口說道。
“是啊。”劉學義應了一聲。
“走,進去瞅瞅。”
兩人說著,邁步走進店內。一個穿著紅色短袖的小姑娘立刻迎了上來,臉上掛著熱情的笑容:“幾位老板,想買點什麽?”
孫國強的目光在女孩的短袖上停頓了一下,上麵用醒目的黑字印著【老兵精品果蔬】,另外兩個店員也穿著這件紅短袖,顯然是店內的統一製服。
“我們隨便看看。”
孫國強嘴上隨口一說,眼睛打量起店內的布置。
明亮、幹淨,一排排木質貨架上,水果和蔬菜分門別類,擺放得整整齊齊。黃澄澄的橙子、紅彤彤的蘋果、翠綠的黃瓜,每一樣都顯得格外新鮮。
白牆上掛著幾幅裝裱好的照片,有的是果園豐收的景象,有的是丁建國穿著舊軍裝的個人照。
最引人注目的,是收銀台旁邊的冰櫃和牆上掛著的一塊小黑板,上麵用粉筆寫著“今日特價”和“會員福利”。這種布置,對九五年的興寧小城而言,確實新奇。
那年輕女店員見他們光看不買,也不催促,轉身從冰櫃旁邊的桌上端起一個白瓷盤,盤裏是切成小塊的西瓜。
“老板,嚐嚐西瓜吧,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她熱情地將盤子遞到二人麵前,盤子邊上還放著一個裝著牙簽的小桶。
孫國強微微一怔:“免費嚐的?”
“是啊!”女店員理所當然地答道,“不嚐怎麽知道我們的水果好不好呢?!”
劉學義笑了笑,帶頭拿起一根牙簽,紮了塊西瓜放進嘴裏。冰涼甜潤的汁水瞬間在口中化開,他不由稱讚了一句:“確實是冰鎮的,甜。”他又問:“你們這樣免費讓人嚐,萬一有人臉皮厚,一直吃,不會虧本嗎?”
女店員道:“不會的,那種還是少數,最多吃光一盤也就不好意思再吃了。”
孫國強見狀,也拿起牙簽嚐了一塊,女店員立刻追問:“大叔,甜不甜?要不要買兩斤?”
孫國強唔了一下:“不花錢當然甜。”
身後的李青鬆則說:“小妹妹,我們不是來買東西的,你們老板在哪兒呢?”
女店員正要回答,眼神忽然瞟向門外:“就在那兒呢!”
眾人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隻見一台貨車停在了店門口,三個同樣穿著紅色短袖的男人正從車上往下搬貨。其中一個男人正在費力地架設一個遮陽棚。
幾人走出店外,丁建國正忙著手裏的活,無意間一抬頭,看見店裏走出的幾個人在自己麵前站定,待看清為首兩人的麵孔時,整個人直接愣住了。
李青鬆上前一步,開口問道:“你是這家店的老板?”
“對,對!”丁建國如夢初醒,連忙在衣服上使勁擦了擦手上的灰,臉上堆滿了笑容迎上去,“領導好,歡迎各位領導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啊!”
他手忙腳亂地從兜裏掏出煙,雙手遞給孫國強等人,幾人都接了。
孫國強和劉學義對丁建國認出自己這件事也不意外,二人經常在興寧電視和報紙上出現,而且之前丁建國的廠子改製,劉學義還親自到場,給這批下崗職工開過會。
李青鬆開口問道:“丁老板,你之前是在紡織廠保衛科工作的吧?”
“沒錯!”丁建國連連點頭,慷慨激昂地起高調,“這都得感謝政府,我們下崗了,政府還惦記著我們,給我們找了出路。林業局的江局長也對我們這些下崗工人非常照顧,不僅把山頭低價承包給我們,還免費提供樹苗、菜籽和技術指導。以前我是做夢都沒想到,下崗後這日子比以前還要好了!”
李青鬆夾著煙調侃:“看出來了,中華煙啊!”
眾人輕笑,他繼續搭話,“今天是你這店開業的第三天吧?我聽說你用兩天時間,就把投入的成本都賺回來了?”
丁建國心裏一緊,哈哈笑著打馬虎眼:“沒有的事,小本生意。主要還是黨的政策好,要是沒有有書記和市長這樣的好領導關心我們老百姓,我飯都吃不上啊。”
李青鬆又問:“這個店的模式很新穎,在咱們興寧是頭一份。是不是有高人給你出主意了?”
這次,丁建國倒是痛快地承認了:“對,就是江局長的兒子,江振邦。之前江局和他去我那山溝裏搞農業調研,我留他們吃了頓飯。人家是大學生,有文化,見多識廣,在他的建議下,我才下開了這家店。不瞞各位領導,這店從選址、裝修到怎麽賣東西,都是人家給出的主意。”
他越說越起勁,指著店裏:“我這二店也快開業了,隔壁這個門臉我也打算盤下來,把一店擴建一下。接下來我準備繼續按照振邦老弟給我提的建議,再搞個合作社,把原來廠裏那幫下崗的老哥們,還有村裏種地的鄉親們都拉進來,大家夥兒一起幹,跟著黨和政府的號召,共同致富!這都得感謝黨的領導,感謝書記和市長,還有各位領導的關愛!”
孫國強聽著丁建國這番發自肺腑又極有水平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口道:“你這個想法很好。這個店的規模現在雖然很小,但它連接了農民和市民,是搞活農產品流通的一個好嚐試。你作為下崗職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還想著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這種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勵。”
丁建國聽到興寧一把手如此高度評價,咧嘴傻笑了一會兒,反應過來後立刻謙虛道:“我沒想那麽遠,主要是振邦老弟給我指點迷津,他如果不點醒我,我恐怕還在山溝裏喂豬呢。”
劉學義忽然道:“你對江振邦很推崇嘛,既然他那麽有能力,當初怎麽沒有自己開這樣一個店呢?反而讓你來開?”
丁建國不假思索道:“振邦是大學生,誌不在此,以後肯定是要當幹部,為國家做貢獻的。”
言罷,他猶豫了一下,又道:“說實話,當時我聽完振邦老弟的建議,我非常激動,加上考慮到江局之前對我們這些下崗職工的照顧,直接提出要送他三成幹股,可他們爺倆說什麽都不要。還有張山三哥,為了我這個下崗職工,跑前跑後,勞心費力……總之,我這個果蔬店能站穩腳,全靠了書記和市長您二位領導下清正廉潔又一心為民的黨員幹部!”
丁建國那張嘴馬屁不斷,雖然有些生硬,但情感不作假,孫國強和劉學義聽著也很是順耳。
眾人在門口又聊了五分鍾,領導們這才轉身離開。
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街角,丁建國抹了一把額頭的細汗,從兜裏摸出根煙點上,深深吸了一口,這才又自言自語地罵了一句:“艸,振邦老弟猜的真準,說這幫當官的最近可能會來,還真就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