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參會
字數:3992 加入書籤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陸續又有幾位副市長趕到。
八點半,八位副市長盡數到齊。
劉學義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同誌們都到了,正式開會,但文件很長,我就不念了。大家先看,看完的可以小聲討論,沒看完的挑重點,選擇自己分管的領域盡快看。”
一時間,會議室裏隻剩下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又過了十幾分鍾,討論聲漸漸響起……
“這個‘一鄉一品’的思路是好的,報告中舉的幾個例子也比較貼合實際情況,但隻靠市場引導,憑借那什麽果蔬超市來與各地農戶對接、成立農業合作社的合作,見效會不會不太慢?這真能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嘛?形成產業規模嗎?”
“不然還能咋辦?咱們市裏財政這個情況,怎麽支持?”
一位分管農業的副市長皺著眉:“報告裏說得很好,要是用行政命令強壓,萬一市場有個風吹草動,老百姓罵娘是輕的,搞不好要出大事。先試點,那個果蔬超市的老板不就在豐台嗎,從豐台鎮開始,不能一上來就全麵鋪開。找一兩個鄉鎮,集中資源,做出個樣板來,以點帶麵。”
主管文旅的副市長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旅這部分,我看了很受啟發。從興寧古城的文化內涵上下功夫,深度挖掘古城曆史典故,在此創辦明代文化節、興寧民俗節……”
“選取一條街,集中布置特色商鋪、小吃攤、傳統作坊。鼓勵居民按傳統風貌修繕自家院落,同時引進幾家有品質的茶館、手工作坊…思路非常好,但還是要投入啊,投入多少錢?又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呢?報告上的預期過於理想化,還是要進一步算細賬。”
“成立泳裝協會沒問題,但國企改革的事兒是不是再緩一緩?我看省內大部分城市都沒有動,咱們現在連個借鑒都沒有,這文件上寫的思路看似條條是道,但這事兒畢竟涉及幾千個家庭的飯碗呐……”
一時間,會議室裏議論紛紛。
各位副市長都是在各自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看問題的角度刁鑽又實際。
他們認可報告的宏大構想和具體規劃,但在執行層麵的困難,也看得一清二楚。
江振邦坐在末位,靜靜地聽著,手中的筆偶爾在筆記本上劃過。
這些問題,他早已預料到,甚至在報告的腹稿中,對這些問題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但他現在隻是個記錄員,輪不到他發言。
什麽級別做什麽事兒,江振邦寫那篇調研報告的最初目的,就是在劉學義麵前證明自身價值,拉近二人的關係,在對方眼中掛上號,進入提拔快車道……如今目的達到了,那就夠了。
如果他進一步在會上對幾位副市長指點江山,侃侃而談,那就是恃才傲物、蠢不知足。
劉學義已經委婉地提醒過了:我知道你的才華了,以後你要學會藏!
“同誌們說的都非常好,困難是現實存在的,問題也都是我們必須麵對的。但是……”
劉學義沒有打斷他們的討論,他需要的就是這種碰撞。等討論聲漸小,他才抬手往下壓了壓,語氣陡然加重: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幹事,不能因為怕擔風險就畏縮不前!這份報告內容詳實,調研方法靈活多樣,對基層調研情況進行了全麵梳理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調研結果真實可靠,報告中的指出的問題,給出的對策,為我們興寧市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
“它在我市原發展計劃的基礎上,描繪出了一個更清晰的戰略目標,一個差異化、內生型的縣域發展道路!思路決定出路,我們不能再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
劉學義環視一圈,目光銳利:“今天,我們討論的也是大方向,先把調子定下來!”
“我認為,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把這篇報告的核心思想,融合到興寧市政府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的經濟發展工作當中去!為什麽呢?我有三個理由。”
“第一、這篇報告中針對我市三大產業的現狀情況,是客觀真實的,並且以全球宏觀經濟的角度,以興寧市為例,對全國縣域經濟的種種病灶根源進行了梳理,剖析的入木三分。”
“第二、報告中的主題和解決問題的對策,都在強調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並且有所拓展創新,這些對策不僅符合中樞指示,也符合省級市級的相關文件精神。最關鍵的是,投入成本不大,非常適合我們興寧現在的財政情況。”
“第三,報告中的具體規劃,和我們興寧第八個五年規劃也是不謀而合,甚至有所補充完善……所以,讚同我這個提議的請舉手。不讚同的,請你講講反對的原因。”
軍人出身的劉學義不擅長講官八股的廢話,該是什麽就是什麽,三點簡潔地講出來,話音落地,劉學義自己率先舉手。
然後立刻有三個副市長也跟著舉手,接著是第四個,第五個……
“市長,全票通過。”李青鬆查了一下,做出匯報。
劉學義嗯了一聲:“既然大家達成了一致,那我再強調一下,這是政治任務,是曆史責任。我們要高度重視。當下經濟環境大家都知道,我們興寧幹部工資經常拖欠,底下人背地裏罵娘。我們這些領導安慰自己,不止興寧一家,全國大部分縣城都是如此,但總有能開出工資的城市,我們怎麽不和人家比呢?”
“開不出工資,說穿了這就是我這個市長無能,我有責任,但是,同誌們,你們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八位副市長眼觀鼻,鼻觀心。
劉學義語重心長道:“你們不想被罵娘,我也不想,所以我們得扭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用盡一切辦法迅速改變現狀,把興寧的經濟搞上去!”
“若是對報告中規劃能夠理解的,要馬上執行;不理解的,要在執行中加深理解!”
一番話擲地有聲,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下麵,我布置具體工作。”
劉學義拿起筆,開始點名,根據八位副市長的不同分工,逐一布置任務,責任到人,限時限量。
整個會議,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一場高效的戰前動員。
最後,劉學義要求他們立刻將會議精神傳達到分管部門,將報告中的規劃迅速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方案。
十一點半,會議結束。
眾人散去,有的去了市長辦公室要與劉學義繼續交流,有的在和江振邦搭話。
梁寶文,五十二歲,身寬體胖,是分管農林水、海洋漁業、交通等工作的副市長,也是江大鷹的直係上司。
此刻梁寶文就特意慢了幾步,主動對江振邦問道:“小江啊,分到市委辦了?”
“是的,梁市長。”
看江振邦認得自己,梁寶文滿意地點頭:“不錯,這篇報告的事兒你爸跟我提過,你有大發展,以後好好幹。”
江振邦禮貌道謝,各自混個臉熟。
然後江振邦跟隨人流,最後一個走出會議室,不做任何停留,快步前往食堂。
報告雖然是他寫的,但小江現在就是個卒子,不需要太操心,吃飯最重要,再晚點肉都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