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開會、要錢、要人!

字數:7190   加入書籤

A+A-


    八月十七號,周四,早八點半。
    “誒,章老師,傳真您都收到了吧?”
    江振邦坐在國資局的企業發展與改革科內,撥通了母校的電話。
    “收到了。”
    電話那頭傳來章景行老師熟悉的聲音,語氣驚奇:“振邦啊,你可真是……不聲不響就幹了件大事。昨天和你通過話後,我就跟咱們自動控製係係的王主任講過了,他這會兒就在我旁邊。”
    “啊,王主任您也在?我還上過您的課呢……”
    實際上江振邦對這人早就沒印象了,但不影響他換上一副恭敬又熱情的語氣。
    “嗯,振邦同學,恭喜你了,剛畢業就當上了國營大廠的廠長,這是我們奉陽工業學院的榮譽啊。”
    王斌主任的聲音傳來,帶著標準的官腔,“以前你以母校為榮,今後母校要以你為榮了。”
    “王主任您過獎了,這跟母校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王斌話音一轉:“不過,昨天聽章老師說完你的事兒,我側麵了解了一下錦紅廠現在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我們擔心,就算老師們過去了……恐怕也幫不上什麽大忙。”
    看來王斌是真做過功課了,把錦紅廠的現狀掌握的很清楚,人家不太願意來!
    江振邦立刻道:“但機會也恰恰在這裏,主任,我先跟您交個底,我已經結合市場需求,初步設計出了幾款新產品,非常具有市場潛力,獲得了廠內陳書記和技術科的一致好評。隻是苦於錦紅廠目前沒有把圖紙變成樣品的技術實力,這才火燒眉毛地向母校求援。”
    他頓了頓,不等對方細問,又道:“另一方麵,我也不是單純的以學生身份向母校求援的,作為錦紅廠廠長,我誠摯邀請奉陽工業學院與我們錦紅廠共建一個‘生產、教學、科研’的平台。隻要這次貴校願意派專家來技術支持,錦紅廠立刻掛牌成為‘奉陽工業學院定點教學科研基地’。以後咱們學校老師的科研成果轉化、學生的畢業設計,都可以來這裏。這是把一個完整的工廠,變成了咱們學校延伸出來的實驗室。”
    “至於這次產品研發的費用,目前廠裏現在確實拿不出高額的專家費。但我和廠裏研究了兩種更有價值的回報方式:一是技術幹股,對於能帶來核心技術、幫助開發出新產品的老師團隊,我們可以從未來利潤中拿出一定比例,作為技術分紅!二是成果共享,所有在改造中產生的專利、科技成果,在署名上都會加上母校以及研發人員的名字。”
    江振邦的語速不快,但字字都敲在關鍵點上,“退一萬步說,就算這幾款產品市場預期不好,各位老師和同學來興寧就當是來旅遊了,從奉陽到興寧,三百公裏,坐火車一個上午就到。所有差旅、食宿,我們錦紅廠全程高規格接待,絕不讓各位老師們白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技術分紅、科研署名、教學基地……這一連串的條件,都把這件事上升到了高度,而且後麵還有著實實在在的利益,保底也是一次免費旅遊哇!
    “嗯……”王斌沉吟著,語氣明顯鬆動了,“振邦,你說的這些很有想法,很有新意。但是咱們學校作為兵工學校,選擇什麽企業做合作對象,與企業一起生產什麽產品…這都是比較敏感的問題,領導要全盤考慮,慎重思量啊。”
    江振邦叫屈:“我們錦紅廠可是國企啊,而且過去錦紅廠也是軍工企業,隻是因效益不好,不知怎麽被甩給了地方。但不管這個廠子,還是我這個廠長,生是軍工的人,死是軍工的鬼,主任你再這麽講,我要拉著全廠566名員工徒步去學校抗議,你嚴重傷害我們感情……”
    “你看你,急什麽急?說什麽氣話?!”
    王斌連忙打住,又問江振邦的產品具體是軍工還是民用,得知是民用後,語氣緩和:“民用的好,民用產品大概沒什麽問題。這樣吧,這個事我馬上向周校長本人匯報一下,你等我電話。”
    “好的。”江振邦剛答應下來,又想起什麽似得,道:“但九點我有個會,估計一、兩個小時內都回不來…等我回來,第一時間再給您回一個電話吧。”
    “嗯?”王斌用鼻音長嗯了一聲,似乎有點不快:“什麽會啊?”
    奉陽工業學院,行政級別是正廳級。
    王斌作為直屬學校的係主任,也有著正處級的行政級別。
    而他要匯報的周校長則是正廳級幹部,在王斌看來,你一個剛畢業的學生,讓你等周校長電話,你就應該推掉其他事老老實實等著嘛,而且你還是有求於母校,這點基本的禮貌必須要有的呀!
    江振邦略帶歉意地解釋:“是這樣的,我傳真過去的那些文件裏,有一張是《關於成立興寧市國企改革與振興領導小組的通知》。組長是我們劉學義市長,我也是成員之一。今天這個會,就是領導小組成立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意義重大。我作為之前那份國企改革方案的起草人,可能還要上台講幾句。”
    “……”電話那頭傳來翻閱紙張的聲音。
    “而且,關於錦紅廠和母校合作的事,我計劃在會後單獨向劉市長匯報一下。市裏對這件事非常重視,很可能會由興寧市政府、甚至海灣市政府再單獨給咱們學校發一封正式的公函,邀請各位老師前來指導。所以,一會我實在是抽不出身守在電話旁。”
    “啊,是這樣啊。”電話中的王斌語調微變,帶著笑意:“行,我看到文件了……秘書、主任、廠長,豁,振邦同學你後麵的頭銜很長啊,好,你先去忙,兩個小時後你再回一個電話。”
    “好嘞。”
    掛斷電話,江振邦嘴角鬆了口氣。
    大餅畫出去了,魚兒終於要上鉤了!
    ……
    九點整,市政府東樓大會議室。
    興寧市國企改革與振興領導小組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準時召開。
    主席台上是劉學義和夏朗常務副市長,台下則是興寧市各大實權部門的一把手,市府辦、計劃發展委、財政局、土地局、工商局……
    江振邦自覺坐在了最後一排。
    會議由常務副市長夏朗主持,他沒有講太多客套話,開門見山地強調了成立這個領導小組的意義和重要性。
    接著,夏朗宣讀了由江振邦起稿,市府辦修改完善的《興寧市深入國營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意見》。
    最後,劉學義做總結發言:“這份文件,名叫意見,其實就是一份國企改革的試行方案,我們興寧市算是開了全省的先河。事先,我和國強書記分別向市裏做了匯報,上級領導允許我們興寧試點先行,並鼓勵我們,要大膽地搞,放心地搞!”
    “搞得好了,我們興寧是大功一件,在座的各位都是功臣,搞得不好,那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為其他縣市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會後,此《意見》由市府辦整理後,向全市國有企業傳達發文。”
    “同時,各部門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及時跟進,幫助企業解決它們改革時遇到的種種困難。如遇到問題,要立刻反饋。誰誤了事,誰因為個人工作不力延緩了改革進度,市委和市政府就要打誰的板子!”
    這是個波瀾壯闊、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國企改革怎麽搞,連中樞都沒個具體方案,隻是通過發布一係列重要的決定、法律和條例,逐步推進。
    所以江振邦的改革方案,最終還是慎重地更名為“意見”。
    江振邦全程安靜地做著記錄,沒有發言,但他能感覺到,一道道或審視、或好奇的目光,不時地落在他身上。
    會議結束後,眾人離場。劉學義卻叫上了夏朗、陳愛軍以及江振邦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繼續開小會。
    “今天這個會,調子是定下來了,文件也發下去了。但改革的阻力一定很大,一是涉及利益問題,二是部分領導和工人水平不夠,不能理解方案內容,不知道具體怎麽搞,不知道這麽搞有什麽好處。”
    劉學義的目光掃過三人,沉吟道:“因此,錦紅廠第一炮必須打響,有了樣板,後續其他國企的改革工作才好開展…所以,振邦的工作,你們要全力支持啊,也要讓其他成員配合好。”
    常務副市長夏朗四十歲出頭,搭配短寸發型,麵容清臒,鼻梁上架著眼鏡,斯斯文文的,聞言隻是猶豫地點點了頭。
    但他心裏卻歎氣,我的大市長,你讓我怎麽支持?拿什麽配合?
    除了錢以外,我能給任何支持和配合!
    可如果江振邦一張嘴,就向市裏撥款千八百萬,理由是為廠子引進新技術、新生產線,那我也要支持?
    那不是扯淡嘛,哪有錢啊。
    就算有錢也不能投,一個二十一歲的娃娃,筆杆子確實是牛,但再厲害還能厲害到哪去?!
    陳愛軍心裏也犯愁,不知道市長到底怎麽想的,但江振邦在場,不好細問,明麵上隻能模棱兩可地說:“國資局和財政局會盡力為錦紅廠做好保障工作。”
    劉學義轉頭看向江振邦,眼神裏帶著期許和壓力。
    江振邦明白機會來了,順勢道:“謝謝各位領導的支持,我這有一個好消息要匯報,也有一個小困難,需要領導幫助。”
    “先說好消息。”
    “是這樣的,為了盡快讓廠子恢複研發能力,我聯係了我母校奉陽工業學院自動控製係係的老師。他們初步同意,派一個專家組來廠裏免費進行技術支援。”
    “哦?”劉學義眼睛一亮,“這是好事啊!你還真把你學校那群教授都請來了?”
    江振邦連連點頭:“是的,會前我剛和母校的自動控製係係王斌主任通了電話,爭取讓雙方合作共贏……”
    他順勢將‘產學研’的平台、奉陽工業學院定點教學科研基地等計劃,以及和章景行、王斌二人具體的通話內容都說了出來。
    “好好好。”
    劉學義連道三聲好,然後肯定道:“讓李青鬆去發函,海灣市那邊我打電話協調,讓他們也出一個,問題不大!”
    然後,他指著江振邦,對夏朗和陳愛軍笑道:“你們看看,小江廠長這還沒正式上任呢,短短兩天時間就迅速為錦紅廠找到了一批免費給他打工的技術專家,也為廠子的長遠發展做出了規劃。”
    “這個廠長,他不來當誰來當?年齡完全不是問題,市委市政府沒有選錯人,他就是最合適的!有些幹部啊,工作是不會幹的,嘴巴一張,隻會在政府大院裏傳播謠言!”
    夏朗心中一緊,知道自己剛才的表態比較含糊,市長話裏也在敲打自己,立刻笑道:“主要是學義市長您慧眼識珠,大膽用人!坦白講,我之前在常委會上雖然對小江任是否廠長投了讚成票,但心裏還比較猶豫,沒有聯想到小江和母校的這層關係…是我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啊!”
    劉學義擺擺手:“人之常情,隻是你過去沒和振邦接觸過,現在不就好了嗎?”然後對江振邦道:“這是你的問題,你以後要多跟夏市長和陳局長多匯報工作,他們不知道你在幹啥,不知道你的能力,怎麽支持你?”
    江振邦點頭稱是,並承認錯誤。
    陳愛軍則笑道:“這真是個大好事,一旦奉陽工業學院的師生們願意達成合作,錦紅廠眼下最關鍵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能研發出一款新產品,獲得一定盈利,振邦你這個廠長的位置立刻也就坐穩了,改革也能順利推行…但,振邦你剛才說的小困難是什麽?”
    江振邦如實道:“沒錢!”
    艸,我就知道!
    夏朗的心瞬間一緊,陳愛軍也抿起嘴唇。
    江振邦繼續道:“師生們的差旅食宿費,加上研發新產品的費用…我估計至少要三十萬,這筆錢廠子拿不出來。”
    “所以我想,這三十萬能不能先由市裏墊付,算借給廠子的,等以後廠子盈利了,我們連本帶息還給市財政。”
    三十萬……還真不算多!
    夏朗內心舒了口氣,微微點頭,並與劉學義一起看向陳愛軍。
    陳愛軍看到二位市長的神色,便明白了他們的態度,爽快地應道:“沒問題,振邦你上任當天,就帶著這三十萬過去!”
    “太好了,感謝領導支持!”
    江振邦連連道謝,接著又幹咳一聲:“我鬥膽,再提出最後一個小困難……”
    “講,趕緊講!”劉學義大手一揮:“能解決的現在就給你解決了。”
    江振邦沉吟道:“目前國資局的企業發展與改革科隻有我自己,我以後的主要精力肯定是在錦紅廠那邊,但其他國營廠的改革和振興工作也不能落下,我得給他們出謀劃策,就需要一個幫手。
    但是坦白講,國資和財政那邊的同事我不熟悉,他們也不熟悉我,時間上也來不及讓我們熟悉。所以我想從外邊補充一個人,可以是暫時借調,後續視情況再決定……”
    劉學義打斷問:“你有合適的人選?誰?”
    江振邦道:“慶雲鄉中學的一個老師,叫孟啟辰,是我的高中同學,文筆好,腦子靈,踏實又肯幹。”
    劉學義問陳愛軍:“行不行?”
    陳愛軍半點磕巴都不打:“必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