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入職大會
字數:6639 加入書籤
8月22號,周一,八點五十分。
錦紅無線電廠的大禮堂內,牆皮斑駁,紅色的絲絨幕布也褪了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舊的灰塵味。
台上空無一人,台下稀稀拉拉地坐著二百多號職工,互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新來的廠長,就是上個月來廠裏搞調研那個大學生,官二代!”
“早都知道了,二十出頭,林業局長的兒子嘛,下來鍍金的…但嘴上毛都沒長全,能幹個啥?年紀比咱們廠最年輕的學徒工還小呢!”
“唉,陳書記恐怕是老糊塗了,從哪找來這麽個玩意兒。”
“何副廠也是,會上把那小子吹得天花亂墜,專業強、懂管理,就是沒說人家多大歲數。這不坑人嗎?”
角落裏,幾個年輕工人一邊抽煙,一邊閑聊,聲音不大,但足夠讓周圍的人聽見。
老師傅們則大多沉默著吸煙,有的小聲交流著各自最近找了什麽營生養家,未來廠子要破產倒閉,你我的下崗補償能有多少錢?
三萬到十萬的標準一聽就他媽扯淡的,羅誌餘李東升和宋忠寶他們都以為全世界是傻比,就他們仨聰明了……
會場內空著不少座位,前排更是大片留白。
各車間主任雖然三令五申,甚至到家屬樓挨個敲門提醒,但臨近會議開始前十分鍾,全廠566位職工隻來了二百多個左右,勉強剛到一半。
廠裏不僅欠了一年多的工資,也停工十個月了。
缺席中的人中有一半是長期不在單位,去外地打工找到新工作或者回老家務農了,另一半是幹脆在家屬樓裏躺著也不願來開會……缺席的還有位廠領導:常務副廠長羅誌餘。
“人還真不多啊。”
高誌遠目光銳利,一直搜尋著會場,看常務副廠長一直沒來,再看眼簽到簿,也沒有“羅誌餘”的簽名。
“改變策略了?”
高誌遠心下狐疑,想了想,對旁邊的王輝試探道:“王書記,秩序不太好…陳愛軍局長他們馬上要過來了,是不是維持一下?”
王輝嗯了一聲,老神在在道:“等人到了就好了,見到陳局長大駕,沒人不敢給麵子。”
高誌遠微微點頭,倒是這麽回事。
昨天周末,他就印證了自己的猜想,明確得到了羅誌餘他們準備要在今天的會上搞事的消息,三人不僅在廠內傳了一些風言風語,還準備煽動職工擾亂會場秩序。
高誌遠知道了,陳玉彬自然也察覺到了苗頭,為此,他特意在昨天周末中午開了個黨委會,傳達了周一的任職大會將會由財政局長陳愛軍親自陪同的消息,用來敲山震虎,委婉提醒羅李宋三人不要玩火自焚。
黨委會一結束,高誌遠便看羅誌餘他們仨窩在一個辦公室嘰嘰咕咕,去串聯員工了。
結果這個點羅誌餘海沒來,估計今天在會上,陳愛軍局長當麵他們不敢鬧得太過分,但等大會結束…那就說不好了!
高誌遠思緒萬千,還是上台拍了拍話筒,嚴肅道:“大家肅靜一下,會議馬上開始了!後排的,往前坐一坐!”
高誌遠管理後勤,人緣不錯,也沒人想得罪他,話語權還是比較重的,所以他一發話,大部分也都聽了,將前排的空座都填滿了,場麵也好看了些。
台下聲音漸小,兩分鍾後,時間來到上午九點整,市國資局局長陳愛軍、陳玉彬,江振邦三人走上台前,依次落座。
江振邦今天穿的蠻正式,黑西褲白襯衫,踩腳皮鞋,麵容肅穆地坐在了最中間。
但他一出現,台下本就嗡嗡的議論聲又大了起來。
“還真是他啊?也太年輕了吧!”
“這小子人還行,調研時跟我聊過天,還送了我包煙呢。”
“看著比我兒子大不了幾歲,誒,老張,他跟你聊啥了……”
台上的陳玉彬拿起話筒,清了清嗓子,聲音通過音響傳遍禮堂。“同誌們,安靜!”
他率先介紹了一下陳愛軍局長,並帶頭鼓掌歡迎。
不算熱烈,但也不算太寒磣。
接著,陳玉彬介紹起江振邦的履曆和廠長外的職務,然後強調這次向外聘請廠長,是通過了職工代表大會的聘任,也是市委市政府領導經過慎重考慮做出的英明決定。
江振邦來了,錦紅廠就會振興。
江振邦來了,錦紅廠就會發展。
全體職工要統一思想,全力支持新廠長的工作!
接著,是陳愛軍講話。他代表上級單位國資局,表達了對錦紅廠改革的重視和對新廠長的支持,講了一些提振信心的官話,言辭懇切,但台下工人們的反應依舊平淡。
最後,輪到了江振邦。
他調整了一下話筒的高度,平靜的目光掃過台下。那一張張或麻木、或譏誚不屑、或好奇的臉,盡收眼底。
“同誌們,工友們,大家好。”
江振邦四平八穩地講述任前表態發言:“首先,我要感謝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感謝全體職工的認可……”
沒講多久,台下第三排靠近中間的位置,忽然響起一陣竊竊私語,接著是幾聲嗤笑。
“誰認可了?”
這笑聲在相對安靜的會場裏,顯得格外刺耳,而且那句‘誰認可了’的嘲諷,聲音不大不小,不少人聽得清楚,目光都瞟了過去。
江振邦的話停頓了一下,視線在那個方向落了半秒,再開口時,話題已經拐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彎。
“在這我就不講工作思路了,先宣布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錢。”
江振邦的聲音沒有加大,音調也沒拔高,但一個錢字,足以讓台下所有人的耳朵都豎起來。
“我上任之前,向市財政申請到了三十萬的專項經費,用於我們廠的重啟和對新產品的研發。市領導對我們錦紅廠的改革與振興非常之重視,所以這筆錢已經批了下來,現在就在財務部門。”
“經過我和陳書記研究,決定先用這筆錢的一部分,為全廠職工補發一個月的工資!”
“轟——!”
整個禮堂瞬間炸開了鍋。
“真的假的?發工資了?”
“就發一個月的?欠了我們15個月呢,啥時候全發下來啊?”
“能發就不錯了,我艸,終於有錢了!”
工人們激動地站了起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狂喜。
江振邦雙手虛按,示意大家安靜。
“資金有限,所以隻能補發一個月的工資讓大家應急,這項工作,由閆曉芳同誌帶領財務科的同誌,會後就按照會議簽到簿上的名字發工資。”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特別是在那些空座位上停留了一下。
“有一點要說明白,今天到場參會的同誌,有工資拿。沒來的,簽到簿上沒有名字的,沒錢。沒來又想拿工資的,寫一份說明材料交到廠辦,說明今天不能來參加全廠大會的原因,廠裏會酌情考慮。”
這話一出,台下先是一愣,但也沒太大反應,掌聲依舊。
他們都來了,也簽到了,自然是有工資拿的,別人沒錢拿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但少部分人鼓掌之餘,眼睛滴溜溜轉,琢磨著是不是以上廁所借口為由,跑到外麵通知其他今天沒來的,關係好的同事趕緊過來開會。
可是簽到簿已經被閆曉芳收起來了,這時候補簽大概來不及了。
“大家要知道,市財政也是非常緊張的,全市的幹部的工資也被拖欠了四個月。”
江振超語重心長地繼續道:“在這種情況下,市領導還能頂著壓力,為錦紅廠擠出一筆款子。大家說,市領導對我們錦紅廠的職工好不好?”
“好!”工人們此起彼伏的叫好,並同一鼓掌。
“還有陳愛軍局長。”江振邦抬手指向對方,問:“大家說,陳局長好不好?”
“好!是好領導!”
“誰給發錢,誰就是好領導!”
台下工人嬉笑調侃,陳玉彬帶頭鼓掌,並給了台下幾個廠領導一個眼神,大家一起用掌聲將不和諧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主席台上的陳愛軍也撫掌而笑,聽著工人們對自己的誇獎,心道他媽的,用三十萬換來的,好聽是好聽,但…貴啊!
“這是第一件事。”江振邦等掌聲稍歇,繼續說道:“第二件事,人。”
“針對錦紅廠內技術工人緊缺,研發能力薄弱的問題。我也聯係了我的母校,奉陽工業學院。經過雙方友好協商,我們錦紅廠已和對方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將一起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今天下午三點,由奉陽工業學院的一位副校長將親自帶隊,帶領共計三十人的專家教授、青年教師和碩士研究生團隊,抵達興寧火車站,對我們錦紅廠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技術援助…而且,時間還可以視情況延長!”
台下又是一片驚呼和掌聲。
“為了表示重視,劉學義市長會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專家團隊。我們廠的領導班子成員,也要到場歡迎。請行政副廠長高誌遠同誌,抓緊安排一批能歌善舞的職工,組織一場高規格的歡迎活動,並做好後續接待工作,一定要讓專家們感受到我們錦紅廠鬥誌滿滿的精神麵貌與合作誠意。”
“啪啪~”
掌聲繼續。
陳玉彬老書記說的還真沒錯。
新廠長來了,錢就有了,工資也發下來了。
新廠長來了,技術專家也有了?
隻要研發出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重新開工,廠子是不是就能起死回生了?
大家也不用下崗或背井離鄉地跑到玄安市去了?
本來心中並不對廠子抱希望的職工們,心中也逐漸激動起來。
“現在,我們廠有了技術專家,也有了研發經費,就等於有了槍和炮。我相信,隻要大家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振興錦紅廠指日可待。”
江振邦話鋒一轉,語氣沉重,“但是啊,同誌們,要想擰成一股繩,達到真正的團結,我認為我們明顯還缺一樣東西。”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三件事兒,也是我作為新廠長對你們提的第一個要求;守規矩!”
“沒有規矩,每個人都隨心所欲,我們怎麽團結一致?”
話音落地,江振邦目光淩厲地看向第三排,那兩個剛才小聲說話甚至發出嗤笑的男人身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就是一盤散沙,打不了勝仗。”
“剛才極個別人在底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你以為台上聽不見嗎?平常就罷了,但今天陳局長也在場,意義這麽重大的會,居然如此散漫。你還有沒有一點組織紀律性?還有沒有規矩?”
禮堂裏瞬間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集中在了那二人身上。
錦紅廠的員工內都知道,那個三角眼的瘦子,是管經營的副廠長李東升。
另一個圓臉發福的是工會主席宋忠寶!
這兩貨撞槍口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