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罷戰息兵

字數:5284   加入書籤

A+A-


    這晚,興寧市黨委核心成員,加上江振邦這個始作俑者,在書記辦公室開了個小會,終於為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國企風波的處理方式定了最終的調子。
    接著,興寧市委立刻召開常委會,決議通過後的第一時間,孫國強將處理方式整理好文件,與劉學義連夜坐車前往海灣市,向王洪澤書記和陳平市長匯報情況。
    當天晚上十點半,孫國強給張大鵬打來電話,語氣很疲倦:“辦吧。”
    於是乎,興寧市紀委、監察局、組織部,兩辦等部門開始全速運轉。
    一份份卷宗被調出,一枚枚紅色的印章被重重蓋下。
    次日12月13日周三,早上九點,第一批紅頭文件正式下發。
    《關於對王長海、鄭奇誌等四十三名同誌違紀違法問題的處理決定》的文件,如同一陣寒流,迅速席卷了興寧官場。
    名單長得嚇人,囊括了興科之外十四家國營廠的幾乎所有核心領導。
    處理決定分為三檔。
    第一檔,以朝陽山釀酒廠廠長王長海為首的班子,因涉嫌巨額貪腐、侵吞國有資產,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正式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檔,以原罐頭廠廠長鄭奇誌為首的五名畏罪潛逃人員,同樣是“雙開”處分,並由公安機關展開追逃。
    第三檔,也是人數最多的一檔。他們在本次國企整頓風暴中,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上繳違紀所得。
    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經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分別給予留黨察看、撤銷黨內及行政職務等不同處分,免於追究刑事責任。或開除,或調任至其他廠降級使用,或擔任普通職工。
    鍘刀,終究是落了下來。
    雖然大部分人保住了飯碗,沒有像王長海一樣被移交司法,但政治生命基本宣告終結,利用職權鯨吞國資的念想也被徹底斬斷。
    與此同時,工業局局長以及主管工業的副市長朱玉成也被處理了。
    經興寧市委常委會研究,報海灣市委組織部備案,因朱玉成同誌在主管工業期間,對下屬單位疏於監管,用人失察,收受下屬禮品,給予朱玉成同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去其興寧市副市長職務,調任至海灣市檔案局。
    朱玉成原有工作暫時由夏朗暫時代理。
    這些幹部的處理結果一出爐,海灣市紀委魏副書記便立刻帶著工作組打道回府,連午飯都沒吃。
    但餘震未消!
    第二天,興寧市便又有了新動作。
    由組織部牽頭,國企督察組融入,再從國資、紀委、審計三個部門抽調精兵強將。
    共計三十二人,分了四個聯合考察小組,每組八個人,浩浩蕩蕩地開赴除興科外的十四家國營廠。
    一場決定了至少未來十年興寧工業版圖和人事格局的暗戰,就此拉開序幕。
    他們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十四家國營廠空缺的四十三個廠級、副廠級領導崗位,提出建議任命名單。
    江振邦作為發改科科長和興科董事長,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考察組,並且,被任命為第二考察小組的組長。
    張大鵬是第三組。孟啟辰在第四小組。
    國資局的崔浩副局長、委辦秘書一科的老同事侯宇、王倩……這些熟悉的麵孔,都被分散到了各個小組裏。
    出發前,組織部長於峰召集所有人開了個簡短的動員會,強調了考察的紀律和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唯才是舉,不拘一格。
    江振邦不管那套,他私下已經和孟啟辰、崔浩、張大鵬他們通過氣了。
    他手下的青年軍確實太年輕,資曆尚淺。
    但是,十四家國營廠中,他必須要一個廠長、十個副廠級的位置。
    那個廠長,也一定得是釀酒廠的廠長,江振邦要推馬超上去,後續讓他和孟啟辰主持釀酒廠與罐頭廠的合並。
    這是他的底線。
    做不到?那就繼續鬧。
    我的人上不去,你們的人也別想上,大家都別玩。
    考察工作曆時三天,八個小組在興寧市的各個角落裏穿梭。
    表麵上,大家都是按程序辦事,開座談會,搞民主測評,查閱檔案,一派公事公辦的景象。
    但暗地裏,卻是刀光劍影,寸土必爭。
    組織部帶隊的小組,看好某個廠裏德高望重的老車間主任,認為可以提拔上來穩定人心,結果馬上就有職工代表聯名上書,反映這位老主任思想僵化,抵製技術革新,還搞一言堂。
    孟啟辰這邊主張推薦某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有人認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立刻就有人陰陽怪氣地頂回去:“你罵誰呢呀?興科的江董事長不也才二十一?人家幹的事,在座各位誰幹得了?”
    經過一番暗戳戳的較量,到了周一下午,結果基本塵埃落定。
    江振邦的目的也圓滿達到了,雖然他位置不高,吃相很難看,僅一個人便要去了四分之一的人事權,比其他市委常委、甚至比孫國強占的還多。
    但其點石成金的能力,眾人均是信服的。
    你如果否決了江振邦的人,廠子經營不起來怎麽辦?
    考慮到這個要命的因素,孫國強和劉學義也捏著鼻子認了,考察組也沒有設置過多的障礙。
    就剩下最後一個候選人——國資局發改科科員,張佳莉。
    由組織部帶隊的第一考察組負責考察,這純粹是走個過場。
    張政平書記的千金,又是主動要求下企業,誰敢不讓她過?
    考察地點就在國資局的小會議室裏。
    江振邦作為張佳莉的直屬領導,也被考察組談話了。
    一番公式化的提問和回答後,考察順利結束。
    江振邦準備走人,卻被張佳莉叫住了。
    “江科長。”
    張佳莉今天穿了一件米色的羊絨衫,頭發依舊紮著利落的馬尾,臉上帶著幾分笑意;
    “我來發改科還不到一個月,這就直接下廠了。”
    張佳莉的語氣半是玩笑,半是埋怨:“還沒來得及在你身邊多學習學習呢,以後你還能教我嗎?”
    “幹中學吧。”
    江振邦答道:“全市所有國營廠的發展方案你都看過了,以後不論去哪個廠,你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隨時向科裏求助,發改科永遠是你娘家。”
    “娘家”這個詞,讓張佳莉愣了一下。
    她隨即抓住了話裏的重點:“科長,您的意思是,我下廠之後,發改科的職務就要免掉了?”
    “當然。”
    江振邦的回答理所當然:“哪有既在國企任職又在國資局工作的,那不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嗎?”
    你不就是嘛?!
    張佳莉一時語塞。
    她很想問,那你為什麽就能在國資局和企業同時擔任職務?
    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整個興寧市的國企改革都是人家一手挑起來的,興科更是他親手締造的傳奇,自己拿什麽跟他比?
    她換了個問題:“科長,如果這次考核通過了,我大概會被安排到哪個廠?”
    國營廠內部職工是自然是在原廠提拔,但像張佳莉這種機關下派到企業的,就需要組織上綜合考慮,適材適所了。
    “你個人有什麽想法?”
    “我其實……更想去興科。”
    江振邦認真思考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
    “你這個年齡,我這個歲數。你這個長相,我這個模樣。再加上咱倆的家庭背景……不好,容易有緋聞。”
    “緋聞?你談戀愛了?”
    “對。”
    江振邦大方承認。
    張佳莉一時有些局促,擺弄著衣角,不知該說什麽。
    江振邦想了想,給出了一個建議:“你去釀酒廠做個副廠長吧。那裏正在和罐頭廠合並,未來要開發女士果味酒,是個全新的市場,很有前景。”
    “而且釀酒廠的班子剛被端了,空出來的領導崗位多,你過去能有施展的空間。如果你有想法,我幫你打聲招呼,基本沒什麽問題。”
    張佳莉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那就麻煩科長了。”
    她像是想起了什麽,又說:“之前一直說要請您吃飯,結果您就出差了。哪天有時間,把這頓飯補上吧。”
    “行啊。”
    江振邦答應下來,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