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營銷
字數:4975 加入書籤
真的?!省長想要走我?
因為調研報告上了內參,自己因此被關注到了?
看劉學義的反應,江振邦心中一驚,舉杯喝了口茶想冷靜下來。
但根本冷靜不下來,江振邦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我艸…這才半年不到,我還想在興科再幹兩年,趁著VCD的風口賺一筆,把小靈通搞出來呢,項目組都落地了,怎麽這麽快啊?!”
劉學義不知道小靈通是什麽產品,但估摸著也是個像VCD一樣的金蛋。
“你把興科做成了香餑餑,半年不到,產值過億了…加上那場風波,還有這個。”
劉學義拍了拍內參刊物,長吐出一口香煙,又歎息:“都是大動靜,接連三個,一個比一個硬…省裏的領導,很難對你不關注啊。”
三個動靜?
調研報告——省內參。
錦紅廠——興科技術有限公司。
國企改革——殺得人頭滾滾!
江振邦腦海中思緒萬千,回想重生後的這些日子,他做出的事業和取得的成績,都是奔著往上去的。
自廠長的正科級沒扶正,江振邦心裏就憋著一股勁,一直為此努力。
但沒想到,這麽快就要走了……
“我還沒做好準備。”
江振邦臉色陰晴不定:“能不能往後推一推?”
劉學義抿嘴道:“這個事兒還不確定,我隻是個人分析,方省長這次來興寧,大概是因為他對你應該比較青睞。同時,我也建議你要抓住這個機會…興寧這個舞台太小了,已經不適合你了。”
最後半句話,劉學義說的語速很慢。
江振邦瞬間明白過來,低聲嗯了一下,認真思索著什麽。
劉學義在省委政研室有人脈,那麽他分析省長對自己比較青睞,應該是他的同學聽省長說了些什麽,所以才能得出這個結論的。
房間內沉寂了十餘秒,劉學義開口安撫道:“行了,別想太多,人還沒來。就算來了,方省長親自開口要你走,一時半會你也走不了。興科離不開你,興寧市的其他國營廠也離不開你。”
“至少你要帶領著興寧市其餘十四家國營廠一一完成改製,再用你點石成金的手段,幫助部分企業渡過困境,重新煥發生機。”
聽他這麽說,江振邦的緊迫感才降低不少,鬆了口氣:“嗯,我明白。”
劉學義又換了個話題:“過兩天,我這下個文,興科公司將由興寧市政府直接管理,除國資局外,不再受其他部門掣肘。”
“你不是一直說缺資金嘛,海灣市計劃給你們興科注資,一千萬打底。”
江振邦聽了不僅沒開心,反而皺起眉頭:“他們想摘桃子?”
“攔不住啊,至少也要給海灣市一點股權。”
劉學義歎了口氣,話鋒一轉:“不過這事兒也沒定死,一切要等方省長的視察後才能有個結果,搞不好省裏也想要呢?”
江振邦立刻想到了解決辦法,不憂反笑道:“那海灣市可以出局了。”
劉學義也微微一笑:“你自己想辦法吧,我和國強書記不好講,隻能暗地裏支持你,懂吧?”
“懂!”
劉學義放心了,看了眼手表:“先這樣,不耽誤你出差了,去忙吧…爭取年底再拿下一個九千萬甚至破億大訂單!”
江振邦笑著說好,劉學義掐滅煙頭,起身和他鄭重其事地握了握手。
已經不像是對待下屬的樣子了,而是盟友,或者是同誌。
“一路順風,盡快做好一切準備!”
……
火車況且況且地駛向奉陽,窗外的景色飛速倒退,皚皚白雪覆蓋著北國大地。
江振邦靠在臥鋪上,腦子不時回想著方才自己和劉學義的對話,不斷思索著種種事件的利弊,與即將到來的博弈。
其實都不算意料之外。
興科這塊蛋糕做得太大了,大到興寧市完全托不住,上級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投了過來。
注資,既是海灣市要“摘桃子”,也是興科發展的必經之路。
海灣市注資給興科後,無疑會給興科更多的資源傾斜,隻憑興寧這個縣級市,對興科的幫助有限。
但隨著海灣市的注資,到時江振邦的話語權肯定要分出去一部分。
不過,這要等方省長的視察結果而定,其他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一是孫國強和劉學義能否比前世提前進步。
二是興科的歸屬和未來發展。
三是自己的去留。
就像劉學義說的,眼下想太多也沒意義,江振邦閉眼假寐片刻,很快穩定了心神,開口與下屬聊起了此行的工作安排。
他的當務之急,還是為興科VCD開疆擴土。
興科的成績越耀眼,江振邦也就越有底氣。
後續無論事態如何變化,都能讓江振邦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嗚嗚~”
當天晚上六點三十分,火車抵達奉陽市。
江振邦讓其他下屬們去賓館休息,明天一早散布到奉陽各縣區的百貨大樓繼續地推,尋找新的經銷商。
而他自己則和新任秘書馮子豪、保鏢王浩打了出租車,直接前往奉陽工業學院附近的天都酒店。
出租車穿過奉陽市華燈初上的街道,最終停在了一棟頗具蘇式風格的雄偉建築前。
“振邦,這兒呢。”
江振邦帶著二人走進富麗堂皇的大堂,就看到之前的輔導員章景行,坐在沙發正等著。
“老師,校長們都來了?”
“嗯,就差你了,牡丹廳。”
江振邦擺了擺手,讓馮子豪他們去到大堂用餐等自己。
他和章景行上樓,來到一間裝潢典雅的包房門前。
推門而入,溫暖的空氣撲麵而來。
包房裏有五個人,還沒入座,而是在待客區的沙發上一邊喝茶水,一邊閑聊。
為首的是一位戴著頭發稀疏,但眉毛又濃又黑的男子,約莫五十來歲,此人正是奉陽工業學院的一把手,黨委書記張博文。
他身邊那位看起來四十出頭,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女性,則是工業學院的校長:李蘭芝。
其餘三人,都是學校的副校長,周明德也在其中。
“哎呀,振邦來了!”
周明德一看到江振邦,立刻滿臉笑容地站了起來,並為其互相介紹。
“張書記,李校長…各位老師好!”
江振邦第一時間道歉,甭管是否遲到,都說火車晚了點,讓各位老師等自己實在罪該萬死。
張博文等校領導也沒在意,笑眯眯地說著沒關係,看著江振邦的眼神,滿是長輩對晚輩的欣賞與喜愛。
“來,振邦,坐我和書記旁邊。”
一番客套的寒暄和熱情的介紹後,李蘭芝校長溫和拉著江振邦,在飯桌旁落座。
江振邦被安排在了書記張博文和校長李蘭芝的中間,這位置說明了學校對他的重視。
不單單是因為江振邦個人所取得的成績,而是興科公司現在已經成為了奉陽工業學院的一塊金字招牌,加上雙方的利益捆綁和緊密合作關係。
產、學、研一體化平台,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了,米國已經玩了很多年。
但在國內,真正落地並實踐的例子不多,奉陽工業學院和興科的合作算是先行典範。
因此,工業學院的就業率也都跟著水漲船高,不少用人單位都點名要參與過興科項目的學生。
當然,大部分參加過項目的學生,都被興科留下了。
而江振邦這次來奉陽,想讓校領導們幫個小忙,聯係下媒體資源,為興科公司做宣傳,給VCD造勢,他們自然也是全力以赴的幫忙。
這就是江振邦這次出差的目的:搞營銷,把自己和興科廠捆綁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