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匯報、肯定!

字數:4524   加入書籤

A+A-


    海灣市的兩位主官匯報完,陳平將接力棒遞給了孫國強和劉學義。
    他們倆就比較和睦了。
    孫國強從黨建、幹部隊伍建設、國企反腐、聘任製國企幹部、思想統一等宏觀角度做了簡短的報告,為後續政府工作的經濟成績做了一定鋪墊。
    接著是劉學義,他也沒有長篇大論,隻是匯報了幾個興寧市的關鍵經濟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係標準,我們對興寧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進行了認真核算。”
    “1995年,興寧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4.4億元,較1994年的17.2億元,同比增長41.8%……”
    第一個數字報出來,會議室裏落針可聞。
    盡管在座的大部分領導都提前看過這份報告,但當著省長的麵,由劉學義親口說出,依舊為這個數字所帶來的衝擊力而震撼了。
    坐在末席的江振邦也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
    這增長裏,有興科的貢獻,但更多的是他那份調研報告在其他領域引發的連鎖反應。
    “除了GDP總量的突破,我市的經濟結構也得到了顯著優化。”
    “其中,地方財政總收入,由1994年的6850萬元,增長至1.12億元,同比增長63.5%。這為我們後續的城市建設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這個數字一出,前排幾位海灣市的陪同幹部竊竊私語起來。
    GDP增長可能有水分,可以續表,但財政收入是真金白銀,做不了假。
    這個增幅,太嚇人了。
    劉學義繼續匯報。
    “在工業領域,我市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1.5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110%,這主要得益於以興科集團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異軍突起,以及傳統企業改製後煥發的活力。”
    “在商業領域,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5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85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20元,分別增長了30.1%和41.2%……”
    報告中,劉學義針對興寧市的泳裝產業、特色農業、老兵超市、文旅開發…等方方麵麵進行了簡單的匯報。
    每一個數字,都與他那份調研報告上的章節一一對應。
    泳裝產業帶動了出口和地方輕工業。
    老兵超市盤活了商業,增長了農業。
    文旅開發讓沉睡的古城牆和濱海資源變成了真金白銀。
    而興科,則是這一切的發動機和壓艙石。
    劉學義的匯報結束了,他微微鞠躬,坐回了位置。
    會議室裏安靜得可怕。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匯集到了主位上那個一直沉默不語的男人身上。
    方清源省長。
    從劉學義開始匯報起,他就放下了手中的筆,身體微微前傾,十指交叉放在桌上,一言不發地聽著。
    此刻,他緩緩靠回椅背,抬起手,輕輕鼓了兩下掌。
    “啪、啪…嘩~”
    下一刻,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七八秒後,掌聲才停歇。
    方清源開口道:“同誌們講得都很好,尤其是興寧的同誌們,你們不僅講得好,做的更好!”
    “41.8%的GDP增長,63.5%的財政收入增長,這個成績,在全省,甚至全國,都是名列前茅的。”
    “這是你們興寧班子敢想敢幹,敢於碰硬,敢於擔當攻堅,最終,把經濟體製改革真正落到實處的結果!”
    方清源的調門不高,但語氣很重,字字千鈞,讓在座的興寧幹部們腰杆又挺直了幾分。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是要動真刀真槍的。這個過程必然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
    “你們能頂住壓力,把中樞的精神,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始終如一的貫徹下去,實在難得!”
    總之,方清源對興寧市委市政府進行另一番高度肯定,充分讚揚,最後話音一轉:“但是,我們不能隻在會議室聽數字,接下來三天,我們還要實地看看你們的工作成果,給興寧市的同誌們添麻煩了,謝謝大家,我就講這麽多。”
    掌聲過後,方清源望向台下的省委組織部長王誌成和副省長羅少康。
    “誌成同誌,少康同誌,你們有沒有想說的?”
    王誌成扶了扶眼鏡,溫和地開口:“省長總結得很全麵了,而且從組織工作的角度出發,興寧的幹部隊伍建設確實有亮點,國企幹部的聘任製度,很有新意,值得研究。”
    副省長羅少康則笑道:“我對接下來的實地考察非常期待。”
    “好。”方清源點點頭,抬腕看了眼手表。
    “現在十一點二十,離午飯還有點時間,我們早上在路上墊過肚子,還不餓。”
    他放下手,忽然話鋒一轉,帶上了幾分好奇。
    “我倒是對學義市長報告裏提到的‘老兵超市’很感興趣。這個超市,在奉陽也開了分店,省裏的不少幹部都買過他們家的水果禮盒,口碑很不錯。”
    “剛才來這兒的時候,我好像看到你們市政府旁邊就有一家,門口掛著大招牌,那家是總店嗎?”
    無論是江振邦的調研報告,還是剛才劉學義的工作報告,都提到了“老兵超市”,將其作為盤活農產品流通、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拉動內需消費的典型案例來寫,省領導會關注,是意料之中的事。
    劉學義顯然也早有準備,立刻回應道。
    “省長您沒看錯,那是老兵商貿集團在我們興寧開的第一家店。”
    當初那個不足八十平米的小門臉,早已經成為了曆史。
    在江振邦的指點,與江大鷹、張山的幫助下,創始人丁建國這個退伍老兵,把軍人雷厲風行的作風發揮到了極致。
    去年八月開業當天收回成本,迎來了孫國強和劉學義的暗訪視察。
    九月份,丁建國便拿著江振邦幫忙整理好的商業計劃書和盈利報表,成功從銀行申請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擴張貸款。
    有了資金,後續的事情便水到渠成。
    張山協調了工商、土地、城建等多個部門。
    丁建國不僅順利買下了當初租賃的那兩個門市,更是將旁邊相連的一整排老舊平房全部收購。
    推土機的轟鳴聲中,一片破敗的老城區建築被夷為平地。
    如今,一棟嶄新的三層乳白色商業樓便拔地而起,這一整棟樓都是“老兵超市”。
    一樓是生鮮果蔬、糧油副食。
    二樓是日用百貨、煙酒糖茶。
    三樓則是服裝鞋帽和小型家電。
    這棟樓,已經成了興寧市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綜合超市。
    不止如此,老兵超市比興科更早注冊成了商貿集團,旗下成立了多家農業公司,並成功將觸角伸向了海灣市和省會奉陽,還準備向省內更多經濟發達的城市開設分店。
    短短五個多月,老兵商貿集團總營收達兩千五百萬,刨除各項成本、稅收以及瘋狂擴張帶來的巨大開銷,淨利潤依舊超過了三百萬。
    這個項目,比興科更加貼近民生,也更具備可複製性。
    方清源道:“既然離得這麽近,那咱們先去看看,再吃飯也不遲。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