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股權談判!
字數:6191 加入書籤
次日,1月18號,周四。
一個由省國資局、財政廳、經貿委、體改委、計委等多個部門的工作小組,正式進駐興科集團,在集團內部專門騰出的辦公區安營紮寨。
一場對興科集團全麵、深入、細致的審查與資產評估工作拉開了序幕。
工作組調閱了興科近兩年的所有財務賬目、合同協議、生產記錄、研發文檔、銷售數據、人事檔案……事無巨細,逐一核對審查。
同時,工作組也與興科管理層開了一場接一場的溝通會,問題尖銳而具體,從技術路線到市場策略,從成本控製到未來規劃,無所不包。
興科集團上下展現出了高度的紀律性和配合度,由江振邦親自掛帥,要求各部門負責人必須隨叫隨到,提供材料務必及時、準確、完整,全力保障工作組的各項需求。
時間在緊張忙碌中飛逝,工作組的高效運轉和興科的全力配合,使得原本預計耗時漫長的審查評估進程大大加快。
2月2號下午五點,工作組對興科集團的評估在進行了十五天整後,基本宣告完成。
但評估審查完,也不代表工作結束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洽談興科集團上收後的股權怎麽分!
2月3號,上午九點。
興科集團總部大樓,頂層最大的會議室內,氣氛嚴肅而凝重。
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光可鑒人,一側著由省國資局、省體改委、省經貿委、省財政廳等多個部門聯合組成的工作小組。
為首的是省國資局局長李衛民,一個帶著眼鏡,表情嚴肅、不苟言笑的五十歲男人。
另一側,則是興寧市的主官們,孫國強書記、劉學義市長,夏朗常務,以及市國資局長陳愛軍……
江振邦坐在興寧市領導們的下首位置,他身後還坐著四個人,都是興科集團董事會的成員。
去年十一月末,興科在江振邦的主導下,完成了現代企業製度的搭建,董事會也隨之確立。
董事長是江振邦,副董事長是書記陳玉彬,他的存在代表著一種傳承和穩定。
何文明也進了董事會,這位原錦紅廠的技術副廠長,如今擔任興科集團的總工程師,他的入席,彰顯著興科對技術研發這條生命線的高度重視。
雖然何文明本人技術能力不行,但他在溝通協調上做的很好,有一定統籌能力,江振邦也比較滿意。
另一位董事,則是江振邦的左膀右臂孟啟辰,他代表的是興寧市國資局的官方意誌,是市裏派駐的監督者。
最後一名董事會成員,是職工董事,叫張福生,是集團一車間的老主任,工齡超過三十年,由全廠職工一人一票民主選舉產生的。
劉學義作為會議主持人,率先開口:“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誌,經過近半個月的緊張工作,省聯合工作小組對我市興科集團的資產評估、財務狀況和經營模式的審查已經基本結束。現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聯合工作組表示感謝!”
“啪啪啪~”
一陣掌聲過後,李衛民笑道:“我也要代表工作組,對興科集團在此期間的全力配合表示感謝。更要肯定,興科集團在興寧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江振邦同誌的帶領下,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興科集團目前的總資產、品牌價值、技術儲備和未來的市場潛力,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是一家真正有希望成為我們奉省龍頭,乃至全國標杆的優秀企業。”
“啪啪啪~”
又是一陣掌聲,商業互吹,人捧人高嘛!
李衛民轉過話鋒:“我們正式開始吧,今天我們坐在這裏,還是為了商討興科集團上劃為省屬國企後的股權劃分問題嘛。”
來了!
會議室裏的氣氛一下變得嚴肅起來,隻剩下一種緊繃的寂靜。
“先由我來講一下興科集團的基本情況。”
李衛民看向麵前的文件,那上麵密密麻麻的數據,是半個月以來,聯合工作組的心血結晶,他朗讀道:
“根據我們工作組的計算,興科集團目前的總資產為12.2億,負債為6.8億……”
“考慮到其品牌價值、技術專利以及VCD市場的巨大前景,我們對興科集團給出的整體估值是——20億。”
最後那個數字一出,孫國強和劉學義雖有心理準備,但眼皮還是同時跳了一下。
20億,什麽概念?
興寧市去年全市的GDP總值也才24億!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不符合邏輯,但細究下來,實際沒什麽問題。
因為興寧市GDP,統計的是去年1995年一整年的生產總值。
而興科集團真正的爆發式增長,是從95年12月底才開始的,今年1月份剛剛正式坐上了火箭。
隨著VCD的市場風口成熟,春節消費季的來臨,疊加上江振邦花小錢辦大事,用五百萬搞了一出堪稱現象級的捆綁營銷,興科的名氣響徹全國,興科的產品這才引爆了市場。
截至到1月31號,興科集團在96年1月份接到的訂單總額,已經突破了4.2億,實際完成的產值,也達到了2.8億。
也就是說,興科1月份的增長,才是這個估值背後真正的支撐,而這部分產值自然沒算在95年興寧市的GDP之中。
但在江振邦眼裏,對興科集團的20億估值,不是高了,而是低了,至少低估了三倍。
半個月裏,他跟以李衛民為首的工作組開了不下十次溝通會,強調他們當下的這套資產評估方法太老舊,隻會算固定資產和現有流水,不科學,不準確。
他拿出了後世的市盈率估值法、現金流折現法,試圖告訴這些還抱著算盤珠子算固定資產的專家們,興科的價值在於未來,在於品牌和市場占有率,在於那片一望無際的藍海市場。
李衛民每次都聽得連連點頭,表示啊對對對,江董的思路很有前瞻性,很有啟發!
然後一轉頭,依舊把估值的錨,死死地釘在廠房、設備、庫存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上,品牌價值和技術專利?
一捏捏!
李衛民的態度很堅定:“我知道我錯了,但我就是不改!”
原因無他,省裏要上收,自然要把價格往下壓!
江振邦也懶得糾結了,估值低點無所謂,主要是怎麽分股權,省裏能拿出什麽條件!
“感謝省工作組各位領導的辛苦付出。”
在李衛民講完後,江振邦溫和而有力地開口了:“這份評估報告做得非常詳實,數據也很清晰…雖然我依舊對你們評估出的興科估值持保留意見,但咱們還是盡快下一個議題吧。”
李衛民鏡片後的眼睛微微一動,沒接話。
他身後的省廳幹部們,也都麵無表情,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他們很清楚,真正的交鋒,現在才開始。
“好,那就下一議題。”
李衛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將麵前那份評估報告翻到了最後一頁。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喙的官方腔調:“關於興科集團上劃為省屬國企一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一月二十二日,省政府將相關議案提交,省委隨即召開了專題研討會。會議上,方省長對此前前往興寧的調研工作做出了匯報,並就興科集團上收的必要性、可行性、後續安排以及未來可享受的扶持政策,進行了充分討論。”
“最終,常委會形成決議。”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對麵神情各異的興寧市領導們。
“為貫徹中樞‘抓大放小’的戰略方針,優化我省工業資源配置,集中力量發展規模經濟、扶植新興產業,會議一致同意,將興科技術集團升格為省屬重點國企。”
李衛民說到這裏,語氣中透著一股官方的權威。
“並且,為了體現省委、省政府對興科未來發展的鼎力支持。經會議決定,將以奉陽市天南區一塊市價評估為七千萬元、麵積達五百畝的工業用地,外加一筆五千萬的低息發展貸款,作為省級資源入股。”
話音剛落,孫國強和劉學義的眼皮就微微一抬。
土地,貸款,這都是實打實的好處,省裏一出手,果然是大手筆。
但,這筆賬根本不是這麽算的!
李衛民說完話,還等著掌聲呢,但興寧和興科這邊表情都不好看。
陳愛軍忍不住發言道:“土地很好,但貸款是需要償還的,是要計算利息的。在財務報表裏,它屬於負債,而不是所有者權益。”
“用一筆需要我們自己連本帶息償還的債務,來作為省裏入股的資本,這個算法……我真是第一次聽說啊。”
李衛民淡定道:“省財政比較緊張,而且大家要考慮到興科集團未來在通信領域,暨‘小靈通’項目,需要省裏出麵與各部委、各地電信局進行大量協調工作,這其中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擔的風險,都是巨大的,無法量價的嘛!”
臉皮真厚,也是真墨嘰!
劉學義使了個眼色,夏朗幹咳一聲:“我打斷一下…李局長,請你直說吧,省裏到底準備拿走多少股權?咱們這是談判,你不要一上來就拿省委省政府來壓我們呐!”
“當初方省長也講了,要充分尊重我們興寧市和興科的意見。”
“現在你們這樣開口就是省委、省政府,不說話就擺著領導架子,我們怎麽談呢?”
李衛民笑了笑,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後落在了孫國強臉上:“好,那我就直說了。”
“總之,綜合考量我省投入的優質資源,以及為確保興科集團未來發展方向的正確性與穩定性,初步擬定的股權劃分方案如下:”
“在興科上劃之後,由省國資局持股70%,作為絕對控股方。”
“至於剩下的30%,”
李衛民的語氣變得無所謂,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由你們興寧市,和興科集團的管理層自行商議如何分配吧。我們省裏,不幹涉你們地方和企業內部的具體安排。”
這手陽謀玩得又高又狠。
他根本不跟興寧市和興科分別談,而是直接劃出一條線,把皮球踢了回來,讓興寧市和江振邦自己去內鬥。
這30%,市裏多拿一分,企業激勵就少一分;企業想多留一點,就得從市裏碗裏搶食。
怎麽分,都會埋下矛盾的種子!
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江振邦心平氣和地說出了一段話,讓以李衛民為首的廳長處長們臉色大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