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還是要點臉吧

字數:5358   加入書籤

A+A-


    羅少康在當天深夜便返回了奉陽。
    談判既然已經亮出了各自的底牌,繼續耗在興寧便沒了意義。
    省聯合工作組的幹部們也沒再多留,跟著羅少康浩浩蕩蕩地返回了省城。
    興寧市仿佛一下子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所有人都清楚,這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寧靜。
    真正能決定興科集團未來的地方,已經從這個小小的縣級市,轉移到了奉省的權力中樞。
    ……
    次日,2月5號周一,早上九點,奉省省委大院,三號小會議室。
    省委常委會正在召開,11位常委坐了一圈,在討論完幾項人事任免和財政議題後,會議議程已接近尾聲。
    省委書記金瑞澤清清嗓子:“把少康叫進來吧。”
    “好的。”
    省委秘書長何有為起身,打開房門招了下手,隨後與羅少康一同進會議室入座。
    金瑞澤講道:“剛才我們討論了海灣市的人事問題,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關於興寧市興科技術集團上收省屬的相關事宜。”
    金瑞澤的語調平緩,卻讓在座的幾位精神都為之一振。
    省委專職副書記趙國斌饒有興趣:“興寧市的工作最近搞得很不錯啊,這個興科,也不得了,之前在媒體上鬧出的動靜很大。”
    金瑞澤點點頭:“而且,在此前興寧市國企反腐的風波裏,這個興科是唯一一個沒受到波及的。總相和古書記,都特意為了這個事,分別給我和方省長打電話問過詳情。”
    “上個月,方省長、誌成部長還有少康同誌,都親自去興寧調研了,對興寧和興科的評價都很高。前天,相關的調研報告已經形成,並給大家傳閱了……”
    金瑞澤頓了頓,拿起筆在筆記本上點了點。
    “可以說,興寧市這盤棋,走活了。”
    “泳裝、超市、文旅、國企改製,農業商貿、各有特色,各有創新,各有突破……而這個興科,就是重中之重,這樣高科技的電子產業,在我們奉省,很少見呐!”
    “上個月,方省長提議興科要升格為省屬國企,以便能進一步有更廣闊的發展,常委會也投票通過了。現在,前期對興科上收的研判工作已經結束。”
    “所以,就請少康同誌,講講具體情況吧。”
    “好的。”
    羅少康在預留的位置上坐下,打開了麵前的文件夾。
    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進入主題。
    “各位領導,根據省聯合工作組的初步審查和評估,興科集團目前總資產約為12.2億,負債6.8億,根據淨資產調整法估算,興科集團綜合估值為20億人民幣。”
    話音落下,會議室裏靜悄悄的。
    一眾常委們臉上不動聲色,但端茶杯的動作,或忽然拿出香煙彼此謙讓的行為,都暴露了他們內心的波瀾。
    羅少康繼續用平穩的語調匯報:“但是,這個估值,聯合工作組的同誌和我本人,都認為是比較保守的。因為興科的行業和當下經營情況,計算它的估值,應該更適用於收益現值法。”
    “在20億的基礎上乘以2.5倍,暨50億的估值,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說20億是讓人驚訝,那50億,就足以讓人驚掉下巴。
    1995年,奉陽作為省會城市,一年的財政收入也隻有35億啊!
    “50億?”
    這次,終於有人沒忍住,發聲問道:“那報紙上說,這個興科在去年八月份還欠了工人一年多的工資,即將麵臨倒閉…這個情況屬實嗎?”
    “屬實。”
    發問的常委話音剛落,省長方清源便接過話來:“大多數媒體對興科的宣傳,基本沒有誇大。正因為如此,才更說明我們興寧的同誌,把改革落到了實處,也說明了興科集團的成績,有多麽來之不易。”
    言罷,方清源對著羅少康抬了抬下巴:“少康同誌,你繼續講吧。”
    “好的。”
    羅少康看向報告,進一步匯報。
    “工作組核實,興科集團自去年十二月底,其主打產品VCD播放機正式引爆全國市場後,訂單量呈爆發式增長。”
    “僅今年一月份,興科集團接到的有效訂單總額,已經突破4.2億元。實際完成的工業產值,達到了2.6億元,一月份的淨利潤為1.1億元……”
    “嘶——”
    這一次,會議室裏終於響起了難以抑製的抽氣聲。
    一個月,淨利潤1.1億?
    這是什麽概念?
    在座的都是省裏的大員,哪個不是見慣了大風大浪,可聽到這個數字,依舊感到心髒被狠狠攥了一下。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企業了,這是印鈔機啊!
    會議室內的常委們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中多了幾分灼熱。
    羅少康繼續講:“根據興科董事長江振邦同誌的規劃,興科集團下一步的戰略重心,將是‘小靈通’無線市話項目。”
    “據他所說,該項目將填補國內中低端移動通信市場的巨大空白,其市場規模預估將是VCD的十倍以上,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足以影響國家通信產業格局的戰略性項目,存在一定政策風險。”
    “需要省裏出麵,與郵電部、電子工業部等中樞部委進行反複協調,為其爭取試點資格和特殊的入網許可。”
    羅少康的語速放緩,聲音變得格外鄭重。
    “也正因於此,我才向清源省長建議,必須將興科升格為省屬國企。隻有協全省之力,統籌各方資源,才能為這個項目保駕護航,助其抓住這轉瞬即逝的時代機遇。”
    話講完,羅少康合上文件夾,將興寧市開出的條件原原本本地複述了一遍。
    省四、市三、企三,外加兩個對賭條款。
    最後,羅少康道:“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雙方在股權劃分上分歧比較大,談判已經陷入了僵局。所以,下一步該如何推進,懇請省委常委會研究,並給出明確指示。”
    “這個比例不是在開玩笑吧?”
    省委專職副書趙國斌講話很慢,但語氣有些匪夷所思:“興科是百分之百的國有企業,如果升格為省屬,那就應該整體劃撥。給他們興寧市一些財政補貼,在稅收上給一些優惠,就可以了。”
    微微一頓,趙國斌又有些好笑地說:“之前,方省長在常委會上說要給興寧留一部分股權,我就持保留意見…現在看,興寧市這是得寸進尺啊,他們還敢拿著國家的資產,來跟我們要上價了?!”
    他這番話代表了在場不少人的心聲,立刻有人附和。
    “國斌同誌說得對,這不符合組織程序,也不符合相關規定,全國都沒有先例。”
    “這是拿著國家的資產,來跟省裏討好處,這個先例不能開。開了,以後各縣、市都有樣學樣,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還怎麽開展?”
    “給興科管理層股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個沒什麽問題。但興寧市還是不能留股權,即便留了,也不能留那麽多呀。”
    “我看興寧市的幹部多少有點居功自傲了,取得了成績,就開始任性耍脾氣了。”
    “說實話,讓咱們省裏拿四成,這不把咱們當要飯的了麽?”
    “興科是國家的,是組織的,他們興寧市委市政府是想幹什麽?!”
    一時間,會議室裏的風向,明顯倒向了反對的一邊。
    羅少康坐在那裏,沒有言語,他沒有入常,這次能參加常委會隻是為了匯報工作,沒有輕易插話的餘地。
    這時,一直沉默的省長方清源開口了:“從程序上講,大家的顧慮是對的。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興寧和興科的意見,以及省財政的情況,我們沒錢呐,給的是土地和貸款……”
    “最重要的一點,一個幾近資不抵債的錦紅廠,能在半年時間內變成今天的興科,核心在於人。在於那個叫江振邦的年輕人,還有興寧市的領導班子,他們敢想敢幹。”
    “如果我們不考慮他們的想法,強行把企業拿過來,萬一後續經營出了問題,這個責任誰來負呢?我們不能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嘛。”
    方清源的話,讓會議室裏再次安靜下來。
    他沒有爭論對錯,隻是把最現實的問題擺在了桌麵上。
    什麽錦紅廠是國家的,是組織的。
    那當初錦紅廠資不抵債的時候你怎麽不管?現在錦紅廠成興科了,你們一個個哈喇子留下來了,想要伸手硬掏了?
    方清源不得不出言提醒大家,盡量還是要點臉吧,咱不能強拿,咱都是省委大員,不是強盜,要顧及影響啊!
    “這個小江,確實是個了不得的人才。”
    組織部長王誌成換了個話頭,打破了僵局,“剛大學畢業,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半年時間,把一個瀕臨破產的廠子做到一個月利潤過億。說實話,要不是之前親眼所見,和對方交流了一番,我真不敢相信。”
    金瑞澤忽然問了一句:“我記得,之前省內參上那篇關於縣域經濟的係列調研文章,就是他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