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江董發飆
字數:6313 加入書籤
鄰座的趙磊、馬超、喬睿等人本還在埋頭對付著盤中的佳肴,聽到這番話,反應過來後,手裏的筷子差點沒驚掉在地上。
“我靠!啟辰,天來,一步登天啊!”馬超嘴裏還塞著一塊肉,含糊不清地嚷嚷道。
“以後不能叫啟辰了,得叫孟局、李局了!”趙磊端起酒杯,滿臉都是羨慕。
“不行不行,必須喝一個,這杯我敬未來的孟局長和李局長!”
“幹脆這頓讓孟局長來請客算了,大家說好不好啊?”
整個包間的氣氛瞬間被這個重磅消息徹底點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孟啟辰和李天來幾乎是立刻就被興奮的眾人圍在了中央,一杯接一杯的敬酒湧了上來。
兩人此刻也顧不上謙虛,來者不拒,激動與憧憬交織的紅暈爬滿了臉頰,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副局長!
盡管隻是副科級,但那也是“局長”!
是真正意義上邁入了興寧市領導幹部的序列!
然而,酒過三巡,那股衝上頭頂的狂喜熱潮,如同退潮的海水般緩緩褪去,被酒精麻痹的理智重新占領了高地。
孟啟辰和李天來不約而同地湊到了一起,兩人臉上的紅潮還未完全散去,眉頭卻已經不自覺地悄然鎖緊。
低聲嘀咕了一陣後,孟啟辰端著酒杯,小心翼翼地湊到江振邦身邊,壓低了聲音試探道:“老大,國資局單位改製這個事兒……不算崔局長那個財政局長兼任的編製,也等於憑空要多出來一個常務副局的正科,兩個副科。”
他頓了頓,語氣裏帶著一絲憂慮:“這得市裏打報告,海灣市那邊點頭才行。三個領導編製……難度會不會太大了?”
李天來也緊跟著附和:“而且我們倆的年齡也是個問題,一下子提拔兩個這麽年輕的……董事長,您這麽硬推,遇到的阻力恐怕小不了。”
“有難度就對了,沒難度怎麽叫進步呢?”
江振邦夾了一筷子菜,吃得不緊不慢,仿佛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搜易這個事不能隻靠我們仨。要成,就得靠在座的各位一起努力,拿出足夠硬的成績來,硬到讓所有人都閉嘴,才能辦成。”
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整個包廂再次安靜下來,老大要下任務了。
江振邦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今年1月份,除了興科之外,你們其餘十一家改製後的縣屬國企,單月的總營收是850萬,這個成績、這個增速或許你們很滿意,但我非常不滿意!”
他豎起一根手指頭,道:“我給你們定個目標,從今年一月一日開始計算,截止到五月十五號,除了興科之外的其他十一家縣屬國企,累計總營收必須破億!”
他刻意停頓了一下,讓這組數字在眾人腦海中回蕩。
隨後,江振邦正色道:“這個目標,隻能高不能低。我們要借著興科提級省屬的這股東風,把興寧市的國企改革工作,做成全省、乃至全國的標杆,要造成巨大的輿論效應。到時候,我再向上提議,領導們才可能點頭同意。”
“為什麽設定這個時間節點?因為一旦等興科提級完成,我成了省管幹部,就等於錯過了這股東風,國資局機構改革這事就不好再辦了。”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冠冕堂皇。
實際上,江振邦將期限死死卡在五月中旬,真實原因隻有一個,五月中旬領導來的概率最大。
高源代表方省長給他打電話,讓他提前做好準備,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暗示了。
小江,你得出成績啊!精神點,別丟份!
至於成績怎麽來的,我不管!
具體是什麽樣的成績,你自己看著辦,反正是越大越好!
省長沒下達明確的數字,江振邦就必須給底下人細化成具體指標,而且數字必須定得足夠高。
11家縣屬工業類國企完成改革五個月,總營收1個億。
如果加上興科的數據,以及民營工業私企,那興寧市這個自建國以來,被定位為“旅遊療養+農業縣”的沿海縣級市,將直接躍升為奉省的工業強縣。
而且,這些都是不到一年內就發生的改變!
這就很好,多有噱頭?多有政治意義啊?!
至於下麵人能不能完成,江振邦不考慮。
上級壓下級,一級壓一級。
這便是官場上典型的層層加碼。
他也必須加碼,不然,江振邦給領導看什麽?
即便在五月中旬前,下屬沒有完成1億總營收的目標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時候江振邦必須要這麽講,才能狠狠地壓榨這群年輕人的潛力!
對下屬,光畫餅不夠,還得使勁PUA!
威逼利誘的手段都得有。
你不威逼他們一下,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優秀。
江振邦這也是在幫助他們成長……嗯,這是他們的福報。
如果成績小了,大領導並沒有大為讚歎,江振邦自己怎麽進步?
他不能進步,怎麽能為更多的人民群眾服務?
所以,官員口中的“要講政治”是什麽?
這就是“講政治”!
而江振邦訂完了目標,繼續吃菜,不管別人,孟啟辰和李天來眉頭立刻微微地皺起來了。
“你們朝陽酒業能在五月份達到多少的營業額?兩千萬能不能夠到?”
孟、李二人拉著馬超、喬睿等國企高管們,開始盤算各自企業的經營情況。
可越算,大家的心越涼。
“不好說啊,到五月中旬…這不隻剩仨月了嗎?”
“我們朝陽酒業拚盡全力,衝個一千萬出頭,兩千萬……太懸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地方保護,咱們的酒想賣出奉省難如登天。上個月我們的貨剛到外省,一車貨直接被扣了半個月。後來找人打聽,就是當地的酒廠在背後搞鬼,人家還放話,外地的酒一滴都別想賣進來。”
“馬超說的問題我們水泥廠也存在,隻能在本省賣,而且最近煤炭價格一直在漲,我們又是耗能大戶,成本壓不下來,競爭非常激烈。”
“我們惠民食品廠還好,方便麵一直供不應求,各大經銷商都很願意采購,但產能始終是個問題啊。貸款要三月批下來,購買新產線也需要時間,五月份差不多能達到八百萬的樣子,但要等到第三季度產能才能上來,年底突破兩千萬都不成問題…主要是時間太緊了。”
這是幾家情況比較好的國企,心裏都沒底。
像其他的啤酒、服裝(原被服廠改製)、家具(原木器廠改製)等等企業不如他們的,就更完了,大家陸續開始訴苦。
不是市場沒那麽大需求,就是技術太落後,要麽就是內部人員思想僵化,總之,困難一籮筐。
孟啟辰和李天來二人,將11家國企高管們報上來的營收預期數字匯總,計算了一下。
預計到五月中旬,11家國企能達到7000萬營收已經是非常樂觀的結果了,6000萬是比較理性的。
整個過程,江振邦一直在慢悠悠地吃菜,一句話也沒插。
蕭瀟坐在他旁邊,安靜地看著,她能感覺到,飯桌上的氣氛已經從剛才的火熱,變得越來越凝重。
“老大…這個目標有難度啊。”
直到孟啟辰跟他委婉反饋:“要不,再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呢?六月底應該就會達成,年底翻個倍,兩個億也不成問題。”
江振邦才放下筷子,拿起酒杯抿了一口,淡定道:“想多了都是問題,做多了才有答案。”
他環視一圈,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片刻,眼神逐漸發冷,讓眾人心裏莫名一哆嗦。
“我明確的告訴你們,”
他的聲音依舊平緩,但內容卻讓空氣都為之一滯:“這個目標,無論數字還是時間都沒得商量,不許給我打半點折扣,更不許弄虛作假給我搞貓膩,是必須限期完成!”
言罷,江振邦又吩咐道:“啟辰,你和天來回頭根據各個企業情況,搞一個更詳細,更合理的指標分解下去。”
“我再強調一遍,我的底線是截止到五月中旬,興科之外其他11家國企,總營收必須超過1億!”
“到了那時候,大家六個月的代理期也到了嘛,哪個企業完成不了任務,就摘誰的帽子,換能幹的人來幹。”
氣氛瞬間變了。
如果說剛才隻是覺得任務艱巨,那麽現在,所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泰山壓頂般的恐怖壓力。
包間內沉默了足足七八秒,隻有眾人的呼吸聲。
江振邦環視一圈,繼續開口:“你們剛才各自說了一堆困難,我還真想問問。”
“你們現在有誰比當初的我困難?你們現在哪個廠子的條件,不比當初的錦紅廠更優越?我定的這個目標真的很難嗎?”
包間裏落針可聞,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看向這邊。
江振邦的聲音依舊不大,卻字字誅心。
“我們現在做的事業,有紅軍長征困難嗎?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東國困難嗎?”
“我是讓你們上戰場堵槍眼了?還是讓你們去研究兩彈一星了?我隻是拿自己十分之一不到的標準去要求你們,這都做不到嗎?”
江振邦的聲音逐漸加大,每一個字都像錘子一樣砸在眾人的心頭。
“市場沒那麽大需求,就盡快轉型做有需求的產品,技術不行就求爺告奶奶忽悠專家過來搞技術,內部人員思想僵化不換腦袋就換人……孟啟辰和李天來,你們兩個是怎麽做事的?這種蠢到家的問題,他們現在怎麽還能問得出口呢?”
“我把發改科交給你倆,你們成天和他們一起吃喝嫖賭了是不是?!”
江振邦聲色俱厲,孟李二人麵如土色,不敢還嘴。
這還沒完,江董事長又伸出手挨個指點其他青年軍成員:
“我費盡心機,手把手的教你們管理手段、商業理念,又讓啟辰和天來給你們當軍師,出謀劃策,幫你們發財,現在你們一個個反倒爛泥扶不上牆,跟我哭爹喊娘說有困難、完成不了!搞得好像是我江振邦為了個人政績,在強行給你們搞攤派一樣……”
“就你們,有一個算一個,你們等著瞧吧,到時候完不成目標,我就艸死你們這幫鐵廢物!”
最後一聲“我就艸死你們這幫鐵廢物……”的暴喝,震得整個包間嗡嗡作響,連蕭瀟都嚇得肩膀一抖。
張佳莉則看著江振邦驚愕無比,嘴巴囁嚅,無聲說著三個字:
好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