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中型風力發電研究藍圖,曾經的絕望環境
字數:4976 加入書籤
天空之城又緩緩升到了6000米高空。
動物們也不動了,趴在地上,或者在窩裏休息,但有個別動物已經適應了這種海拔,可以慢慢悠悠的在浮島上溜達。
這就是適應能力。
上午的時間,眾女開始運動鍛煉。
韓江雪帶著她們,又開始了訓練,和在軍營裏也差不多,每周有一天半的休息時間。
醫學中心。
蘇浩和許晴在一起,在看小番茄的分析報告。
“檢測出來了,是變異雜交品種。”
許晴把報告遞給蘇浩。
蘇浩看了一眼,上麵是各種數據,有形態特征驗證、DNA粗略鑒定兩大類。
許晴把數據分析出來。
奧特在數據庫一計算比對,馬上就出了答案。
許晴繼續說道:“它現在這種狀態,才剛剛成熟,但還沒熟透,熟透是沒有這些汁水的,會比較像幹果。”
“所以還是沒毒?”蘇浩拿起來一個又吃了下去。
“沒有,甚至還有一些好處,比如礦物質和一些酶成分。”許晴說完,還是補充了一句:“但下次最好還是別亂吃了,奧特在它的科目中,找到幾種類似的,吃了就會導致嘔吐和胃痙攣。”
“好。”蘇浩點頭同意。
雖然他吃了能扛得住,但不代表眾女能扛得住。
要是吃了上吐下瀉,直接化身噴射戰士,那就不太好看了。
做完植物分析。
許晴繼續她的日常研究。
在這些天和這麽多人裏麵,許晴的工作是最穩定的。
她的研究進度都跟鄱陽湖安全區的實驗室掛鉤。
天空之城飛的再遠。
都不影響她們用同一個服務器和無線電進行交流和傳輸數據。
所以她的日常就是這些。
平時可謂是跟著天空之城到處跑。
蘇浩看了一會就離開了。
轉身又去魚曉曉的工作室看看。
魚曉曉在房間裏,研究藍圖裏新一代的中型風力發電機。
看到蘇浩來了。
她高興的說道:“這個中型的發電機好奇,難度也高,機身和扇葉沒什麽問題,肯定能搞定,但是發電機組有點困難。”
這一台發電機的體積是小型的45倍,但發電能力是小型的15倍,差距巨大,這對材料也是巨大的考驗,好在天空之城不擔心材料問題。
擔心的是發電機組的問題。
“有哪些困難,你說。”蘇浩說道。
魚曉曉表示:“無論以前還是現在,機組都沒有相似的設備,機身和機組框架都能打印。”
“但電磁設備,那些金屬機身沒辦法做,我手搓也行,但也隻能臨時用,長期肯定還是要看工業製造。”
這個新藍圖的機組是肯定沒有現成的,隻能自己找材料,然後手搓組裝。
但手搓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中型還可以,以後大型怎麽辦?
肯定要靠工業化。
工業化靠哪裏?
那肯定是看安全區了。
蘇浩當即決定:“這樣,你出圖紙和技術,到時候交給衛青衿那裏生產。”
“生產完我運回來,直接在這裏組裝和安裝,這些設備不能隻靠手搓。”
“嗯嗯。”魚曉曉連連點頭。
她也是這麽想的。
這種大型設備,還是用專業設備來製造比較好。
她就算能手搓,也需要很多設備慢慢搞,會花掉很多時間準備和收集材料,耗時很長,非常不劃算。
聊完天,蘇浩看了看馬上就走了。
他在這裏的話。
魚曉曉根本沒心思幹活。
不是忍不住想要聊天。
就是想拉著他打遊戲,或者看電視追劇。
然後追著追著就追到床上去了。
或者其它地方等等。
大白天的不太好。
時間來到下午。
蘇浩鍛煉了一會,讓眾女驚歎之後,又閑著沒事,飛到數據中心大廈的頂樓,開始眺望四周。
老實說,看的還真挺遠。
一眼望去,山河真是太寬廣了。
天空之城搜尋了不少進度,他們距離石城安全區也越來越近,現在隻有100多公裏了。
而有趣的是。
6000米高度,隔著上百公裏,再通過電子望遠鏡的放大。
蘇浩能看見石城安全區的“邊邊”。
是真的是一條邊,整個城看過去,就是一個長方形的邊,而且一些冒頭的大廈,然後就沒了。
“嘿,在看什麽呢?”
這時,夏一風好奇,也飛上來了。
她看向蘇浩看的方向。
就是廣闊的天際線,沒什麽別的。
“在看石城安全區。”蘇浩說道。
“安全區?石城?哪呢?”
夏一風抬手遮陽,像是猴子那樣看過去。
奧特把畫麵調出來。
夏一風這才看到那像“馬賽克”一樣的城市線。
“這居然都能看到。”她挺意外的。
看完城市線。
她又眺望其它地方,試著尋找山羊群。
但在這個高度,人類肉眼能看到的清晰度實在是太差了,細節是不可能看得清,必須要用專用設備才行。
人力搜索半個太行山脈,不知道要搜多久。
而天空之城的電子望遠鏡,不用一天就能搜索幹淨。
羊糞隻要暴露在外麵,那都能看得見。
“看不清,算了。”沒過多久,夏一風就放棄了。
“你還看嗎?”她又問道。
“不看,下去吧,快吃飯了。”
“好。”
蘇浩帶著他,從頂樓又飛下去。
落地輕盈,直接變行走。
藍小微幾人就在附近,被突然落下走路的兩人嚇了一跳。
第一反應是有人跳樓了。
“我......!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有人跳樓了,什麽東西掉下來了。”藍小微深呼吸兩口。
“你還見過跳樓?”旁邊的希熙問道。
“嗯。”藍小微微微歎了口氣:“在末日開始的時候,和安全區剛成立的時候,基本上平均每天都有一兩個跳的,不是生活苦,是太絕望了。”
賈蘭在旁邊補充道:“不過跳的基本都是家裏人都沒了,孩子也沒了,隻剩獨自一人那種,覺得沒希望才跳的。”
“那後來怎麽解決的?”希熙問道。
羅芳出來掰手指舉例:“組織活動、看看電視、娛樂、相親催婚、再婚等等,等穩定了就好了,後麵就沒什麽人跳了。”
“那就好。”希熙由衷的鬆了口氣。
要是現在還有人不斷跳樓,那安全區的生活和環境壓力,得不知道有多慘烈,才會到這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