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年磨劍,聚氣初成

字數:4321   加入書籤

A+A-


    海城的雨季總是來得猝不及防,閣樓的窗戶沒關嚴,雨絲飄進來,在書桌邊緣洇出一圈圈水漬。
    隔天晚上,沈硯剛從工地回來,褲腳沾著泥點,帆布鞋濕透了,踩在地板上發出“吱呀”的聲響。他把日結的180塊錢小心疊好,塞進床頭的鐵盒子裏——這是他這個星期的第三份零工,搬了一天的鋼筋,現在胳膊還在隱隱發酸。
    電腦屏幕亮著,‘爽點’小說編輯老周的消息停留在昨天:“沈硯,你改的《上古修仙錄》還是老問題,太側重考據,主角的行動線被淹沒了,再調整可能也難有起色,要不你換個思路試試?”
    沈硯盯著那條消息,手指在鍵盤上懸了半天,最終還是關掉了對話框。這已經是他第五次修改了,從“刪減祭祀描寫”到“強化主角衝突”,每一次都按照編輯的建議調整,可結果還是一樣。他打開文檔,看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此處可加個小副本”“主角動機不夠明確”“這裏的古籍引用可以刪”,突然覺得一陣無力。
    他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巷子裏被雨水打濕的石板路。逃到海城已經一年多了,除了打日結零工和寫小說,他幾乎沒去過別的地方。圖書館成了他唯一的慰藉,每天早上九點開館,他總能搶到靠窗的位置,抱著《山海經》《穆天子傳》,一看就是一下午。可這些知識,好像沒能幫他寫出好小說,反而成了束縛。
    “或許,不是我改得不夠好,是我懂得還太少。”沈硯突然冒出這個念頭。他想起自己做電商時,就是因為隻盯著“非遺工藝”,沒看清市場變化,才落得破產的下場。現在寫小說,是不是也犯了同樣的錯?隻執著於“考據準確”,卻忘了網文的核心是“故事”,是“主角光環”,還有“主角成長線”最重要是能“讓讀者共情”。
    那天晚上,他把《上古修仙錄》的文檔存進了硬盤深處,新建了一個名為“學習計劃”的表格。表格裏寫得清清楚楚: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圖書館看5小時書(曆史、民俗、心理學、甚至還有市場營銷);下午2點到4點,靜坐思考,把學到的知識分類整理;4點到6點簡單吃份晚飯、歇口氣;晚上6點到11點,去打日結鍾點零工;剩下的時間,留給睡前整理和睡眠。
    不過,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特別是經濟困難時期——到了要交房租水電費的前一個星期,他甚至會連續趕幾份體力活,一幹就是超過14個小時。他隻能靠這樣透支時間和體力,既要應付眼前的窘迫,也悄悄為後續那些沒預料到的意外,多留些緩衝的餘地。
    所以,眼前他決定暫時停筆,先充實自己。不是放棄寫小說,而是想等自己“厚積薄發”,再重新出發——就像他當年做文創時,也是先跑遍了皖南古村,才做出第一個爆款產品。
    第二天早上,沈硯比圖書館開館時間早了半小時就到了。他背著裝滿筆記本的包,在門口等開門時,還拿出《武經總要》的節選看了起來。管理員張阿姨認識他,笑著說:“小沈,你這勁頭,比高考的學生還足。”
    沈硯撓了撓頭,沒說話。他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圖書館裏,他的閱讀範圍越來越廣:從《史記》《漢書》裏找曆史脈絡,從《考工記》裏學古代工藝,甚至還看了《消費者行為學》,想搞懂“讀者為什麽喜歡看爽文”。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記在筆記本上,攢夠一定數量,就去請教圖書館的退休教授。
    打零工的日子依舊辛苦。有時候去工地搬磚,有時候去物流公司分揀包裹,有時候還去餐館洗盤子。最累的一次,他在冷庫裡分揀了12小時的海鮮,出來時手指凍得發紫,連筷子都握不住。可就算再累,他每天的學習計劃也從沒中斷過——哪怕晚上隻能睡三四個小時,早上也會準時出現在圖書館。
    時間一晃,就是三年。
    閣樓裏的筆記本堆成了小山,每一本都寫滿了批注和心得;他的曆史知識已經能準確說出“商周時期的祭祀流程”“秦漢方術的演變”;心理學知識讓他明白“讀者需要的是‘代入感’,是‘跟著主角一起成長’”。連打零工的老板都喜歡他,說他“做事踏實,還愛學習”。
    唯一沒改變的,是催債的短信和電話。剛開始那半年,手機每天都會被“99+”的短信轟炸,電話響個不停,有威脅的,有勸他還錢的,甚至還有冒充律師的。沈硯隻能把手機調成靜音,偶爾看一眼,然後默默刪掉短信。後來,催債的頻率慢慢降了下來,從每天幾十條,到十幾條,再到現在的一天10條左右,偶爾隻有三四條。但從來沒有停過——就像一根刺,時時刻刻提醒著他,自己還欠著80多萬,還沒走出困境。
    這天下午,沈硯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殘破的道教典籍孤本,裏麵提到了“人皇”的傳說:“上古之時,人皇掌天地秩序,以術護人間,其法可通靈氣,可辨陰陽。”看到這句話時,他突然眼前一亮——這三年學到的知識,好像在這一刻串聯起來了。
    他趕緊回到閣樓,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文檔,標題是《人皇經》。他想寫一部以“人皇”為核心的修仙小說,不再執著於“考據細節”,而是把曆史、民俗、心理學的知識融合進去,構建一個“邏輯自洽又有故事性”的世界。
    首先是境界劃分。他結合學到的道家修仙體係,加上自己對“人皇”的理解,慢慢梳理出一條脈絡:
    “聚氣境——脫凡境——聚靈境——涅槃境——混沌境——人神境——聖人境——古聖境——大帝境——人皇境——無上境!”
    每個大境界下,又細分出“初期、中期、後期、巔峰、大圓滿”五個小境界,每個小境界再分“高低兩階戰力”。他覺得這樣的劃分既詳細,又能體現出“人皇術”的進階感。
    接著,他開始寫每個境界的定義,從聚氣境開始:“人皇經境界起點:‘聚氣境’,匯聚先天靈氣一身;‘脫凡境’,凝聚出了金丹,金丹需用靈力滋養……”他越寫越順,三年積累的知識像泉水一樣湧出來,從“金丹化花蕾”到“虛影化小孩”,再到“金光中年人一分為九”,每個境界的設定都清晰地呈現在屏幕上。
    寫到聚氣境的修煉口訣時,他停了下來。他想起古籍裏提到的“引氣入體”,結合自己對“先天靈氣”的理解,慢慢捏造出口訣:“日出東方,紫氣東來,凝神靜氣,引氣入脈。先通手太陰肺經,再走手陽明大腸經,氣歸丹田,循環往複,周而複始……”
    寫完口訣,沈硯覺得有些累。他伸了個懶腰,想起剛才寫的“引氣入脈”,下意識地按照口訣比劃起來——雙手自然下垂,閉上眼睛,試著“凝神靜氣”。
    剛開始沒什麽感覺,可過了幾分鍾,他突然覺得丹田處有一股暖暖的氣流在湧動。那股氣流很微弱,卻很清晰,順著他的經脈慢慢遊走,從手臂到腿部,再回到丹田。他猛地睜開眼睛,不敢相信——這難道就是“匯聚先天靈氣於一身”?
    他趕緊對照自己寫的《人皇經》,發現自己現在的狀態,竟然是“聚氣境初期高階戰力”!
    沈硯又驚又喜,他起身走到房間中央,想試試這股力量。閣樓裏放著房東的雙開大冰箱,平時他連推動都費勁,可現在,他深吸一口氣,雙手抓住冰箱兩側,猛地一用力——冰箱竟然被他舉過了頭頂!
    他舉著冰箱,站在原地,一點也不覺得費勁。以前打零工搬鋼筋留下的酸痛感,好像瞬間消失了,全身充滿了用不完的力氣。
    “這是真的?”沈硯放下冰箱,激動得手都在抖。他趕緊回到書桌前,按照口訣繼續修煉。這一次,他更加專注,氣流在經脈裏的遊走越來越順暢,從“聚氣境初期高階”到“中期低階”,再到“中期高階”……不過幾個小時,他就直接衝到了“聚氣境巔峰高階戰力”!
    按照他對道家修仙體係的認知,聚氣境巔峰高階,已經相當於“築基期後期”的實力了!
    沈硯停下手,感受著體內湧動的力量,嘴角忍不住上揚。這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意外開啟了“人皇術”的修煉之路。
    他重新坐回電腦前,打開《人皇經》的文檔,繼續寫了起來。這一次,他不再覺得疲憊,反而越寫越精神。修煉帶來的靈氣,好像讓他的大腦變得更加清醒,思路也更加清晰。他一邊寫境界設定,一邊修煉,不知不覺就到了天亮。
    窗外的雨停了,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落在屏幕上。沈硯看著文檔裏的文字,又感受著體內的力量,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終於找到了“厚積薄發”的方向。
    他不知道這條路能走多遠,也不知道欠的80萬什麽時候能還上,但他現在有了新的希望——不僅是寫小說,還有修煉“人皇術”。或許,這兩者結合起來,能讓他走出困境,甚至……重新創業,完成當年沒實現的夢想。
    沈硯伸了個懶腰,關掉電腦,準備去圖書館借幾本關於“道家修煉”的書。他走到門口,又想起什麽,回頭看了一眼書桌——那裏放著他寫的《人皇經》,也放著他三年的堅持和未來的可能。
    他笑了笑,推開門,走進了清晨的陽光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