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女仙十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1、三星謫凡
蒲州左邑的山腳下,罷官的姚禦史望著三個不成器的後輩,眉頭擰成了疙瘩。長子雖年長幾歲,卻與兩個表弟一般頑劣,整日隻知鬥雞走狗。姚家世代書香,眼看就要敗在這幾個混賬手裏。
明日就送你們進山!姚禦史摔碎茶盞,指著條山南麓新建的茅屋,每季考校功課,若不長進——藤條在青石板上抽出一道白痕。三個青年縮著脖子,活像雨淋的鵪鶉。
深山的清晨本該是讀書的好時辰。可當長子捧著《春秋》苦讀時,兩個表弟卻在林子裏忙活——一個砍竹子做彈弓,一個和泥巴捏人偶。秋考臨近,長子急得嘴角起泡:你們真要挨板子嗎?兩個表弟相視一笑,繼續擺弄手中的玩意。
某夜,長子正就著油燈溫書,忽覺衣袍後擺被人輕拽。回頭隻見燭影搖曳,哪有人影?待他轉身,那無形之手竟變本加厲,扯得他衣領滑落肩頭。窗欞突然洞開,三個綺羅珠翠的少女飄然而入,驚得他險些打翻燈台。
郎君勿驚。為首的少女拾起書簡,妾等是天上的織女、婺女、須女三星,特來助君成就功名。話音未落,竹簡上的文字竟化作金粉,簌簌落入長子口中。
自此山中氣象大變。長子過目成誦,兩個表弟也突然開了竅——玩彈弓的能百步穿楊,捏泥巴的竟塑出栩栩如生的兵馬俑。當姚禦史季考時,見三人文章錦繡、武藝超群,驚得連藤條都掉在了地上。
好景不長。某日姚家來了個白須儒生,盯著三個青年直歎。夜深人靜時,老儒指著星空:三星無光,仙緣已現。可這三個蠢材——話音未落,姚禦史已衝進廂房,揪著兒子追問山中奇遇。
天機既泄,災厄立至。當三人被押回茅屋時,少女們冷若冰霜:既違天條,塵緣已盡。灌下一盞青湯,三人又變回懵懂模樣。老儒望著重新亮起的星辰歎息:三星仍在人間,怕是落在了河東張家。
後來河東張嘉真一族果然三代將相。而姚家三個傻小子,終日在院子裏用竹弓射泥人,嘴裏還念叨著些誰也聽不懂的星宿名字。
三星謫凡,運數天定。那盞忘卻前塵的青湯,未嚐不是慈悲。世人總道勤能補拙,卻不知有些機緣如露如電,強求不得。倒是張家從不求仙訪道,反得了三星照命——可見命運這東西,越是踮腳去夠,越容易打翻琉璃燈。
2青緣仙契
廣陵城的深巷裏,住著個叫趙旭的年輕人。他生得俊秀,性子卻孤僻,整日隻愛讀《黃庭經》,談玄論道。旁人都說這後生怕是要修仙修傻了,他卻渾不在意,在竹林邊搭了間草廬,隻留兩個老仆伺候。
某個梅雨夜,趙旭夢見窗欞外立著個青衣少女,鬢邊玉簪沾著夜露,正衝他笑。醒來時,枕上竟真有一片水痕。他心頭一動,對著虛空作揖:“若是仙靈,何不現身一見?”
三更時分,窗外忽然傳來細碎笑聲。趙旭挑燈一看,月光裏浮動著幽蘭香氣。簾子無風自卷,走進個十五六歲的女郎——霧綃衣裳薄如蟬翼,鞋尖珍珠照得滿室生輝。他慌忙下拜,女郎卻噗嗤笑了:“我叫青童,是天上的小仙娥,因動了凡心被罰下界。見你品性清雅,特來相陪。”
趙旭疑在夢中,卻見青童袖中抖落幾枚蟠桃,咬一口,甜香直透骨髓。當夜紅燭高燒,青童的肌膚比月光還皎潔。天將亮時,忽聽窗外有人嬌呼:“青夫人!”趙旭正要應聲,青童急掩他口:“是嫦娥姐姐,莫理她。”話音未落,一位踏著雲車的仙女已飄然入戶,鳳冠上明珠晃得人眼花:“好個青童,私會情郎也不叫我!”
從此每隔三五夜,便有仙樂自簷角飄來。趙旭閉門謝客,日日焚香灑掃。青童來時總帶著奇珍——琉璃盞盛著千年玉髓,水晶盤托著昆侖雪蓮。最奇的是天樂:笙簫聲懸在梁間不肯落地,青童解釋:“你未列仙班,隻能垂聽。”
一年後的上元夜,青童忽然淚落如珠:“奴仆偷賣了你贈的琉璃珠,天機已泄……”話音未落,窗外雷聲大作。她匆匆留下五卷《仙樞龍席隱訣》,登雲車而去。趙旭追出門外,隻見星垂平野,哪還有仙人蹤跡?
後來有人說在益州見過他,容顏如舊,在市井賣些古怪玩意兒。也有人說他已屍解成仙——畢竟那草廬裏,至今還飄著若有若無的蘭花香。
青緣仙契,一念千年。凡人總道長生是吞金丹、飲玉露,卻不知真正的仙緣,原在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貪嗔。你看那趙旭,若當初沒藏住琉璃珠,或許真能攜美同登紫府。可天意如刀,偏要斬斷最甜的夢,才叫人懂得:有些相逢,本就是劫。
3井底仙緣
貞元年間,虞卿裏有個小姑娘在井邊剖魚。銀鱗一閃,魚兒蹦回井中,她探身去撈,竟跟著跌入幽暗的井底。
沒有預想的疼痛,反被一雙溫暖的手接住。睜眼時已在洞天福地——白玉回廊連著琉璃廳堂,正中坐著位滿頭珠翠的老夫人。領路的老者笑道:快拜見阿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仙家日月格外快。她吃著從未見過的鮮果,聽著雲雀般的笑語,早把凡塵忘在腦後。直到老夫人摸著她的頭說:你爹娘要哭瞎眼了。才不情願地被送回井邊。臨別時,老者塞給她兩枚金錢。
井台上炸開了鍋。父母剛抱住濕淋淋的女兒,她卻突然閉眼攥拳,尖聲索要兩個銅盤。眾人慌忙找來,隻見她嫌棄地以香灰淨盤,將金錢叮當倒入,這才恢複常態。
自此她再不肯沾葷腥,聞見家常飯菜就掩鼻。父母隻好送她到道觀清修。一年後,有個行商在觀門午睡,忽被金甲神將喝醒:仙官居所,豈容凡夫酣睡?商人連滾帶爬逃下山去,而觀中的小姑娘,正用井水澆灌一株誰也沒見過的奇花。
井底仙緣,塵夢難續。那兩枚金錢原是試金石,可惜凡人隻當是橫財。後來她總望著井口發呆,不知是惦記洞天裏的阿姑,還是後悔當初沒把仙緣攥得更緊些。
4鬆間仙蛻
荒年餓殍遍野時,一對夫妻把初生嬰孩裹在破被裏,棄於南山人跡罕至處。他們走出半裏地,聽見身後傳來清亮的啼哭,卻不敢回頭——那年月,多看一眼都是罪過。
幾個逃難的流民發現了石台上的繈褓。見嬰兒小臉漲得通紅,他們用鬆針蘸山泉滴在她唇上。誰料三日過去,這女嬰不但活下來,眸子竟比泉水還亮。周歲能言時,她隻肯嚼鬆柏嫩枝,鼻翼兩側生出細軟白毛。
五歲那年的春分,她突然騰空而起,驚飛滿山雀鳥。常有三五個仙童從雲中探身,引她同遊。某日歸來,她肘腋間已生出寸許綠毛,能隨風飛至蓬萊聽天樂,采王母蟠桃園裏的落果。每月初七,她必帶靈藥仙花回土龕,孝敬當年的救命恩人。
十年後戰亂平息,生父母循跡找來。老翁指著簷上綠影:那就是你們的女兒。他們仰頭隻見個毛茸茸的身影坐在月下,任淚水浸透衣襟也不肯落地相認。
鬆間仙蛻,緣法天成。那對夫妻大概永遠不明白,當年石台上的一捧鬆針、幾滴山泉,已把凡胎泡成了仙種。而女童始終未踏足塵世一步——原來有些親情,棄之山野反而長得最好。
喜歡太平廣記白話故事請大家收藏:()太平廣記白話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