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女仙十二
字數:2320 加入書籤
1、玉謫塵緣
崔恭任汾州刺史那年,夫人做了個怪夢。碧雲裂處,有神人駕紅龍而來,遞過一隻紫玉函匣。醒來時,腹中胎兒已動了三月——這女嬰在娘胎裏待足十四個月,落地時異香滿室,右掌心赫然印著盧自列妻四字朱文。
少玄及笄那年,果然嫁給了盧陲。這盧陲小字正是,世人皆道天作之合。婚後年餘,盧陲赴閩中任職,途經建溪時忽見武夷山東峰騰起碧雲。雲中神人翠冠緋裳,高呼:玉華君安在?盧陲愕然回首,卻見妻子整衣出迎,裙裾無風自動。
扶桑夫人來迎,瞞不得了。少玄輕歎。她與神人對話如珠玉落盤,盧陲卻半句不懂。待神人駕雲遠去,妻子才道出真相:她本是玉皇座前左侍書,謫降人間十八載,如今劫滿當歸。
盧陲跪地痛哭:塵蟻汙了仙姿,求夫人指點迷津!少玄取來筆墨,寫下八行雲龍篆字:得之一元,匪受自天...寫罷解釋:百歲後不過墳丘,何必執著?見丈夫仍懵懂,她搖頭道:仙緣未到,強求反成魔障。
當夜三更,窗外紅龍再現。少玄褪去釵環,從懷中取出當年那個紫玉函——原來裏麵裝著她的仙籍。臨行前她突然返身,將一枚玉簡塞進丈夫手中:他日汾州大疫,開我閨中碧匣。
三年後汾州果然瘟疫橫行。盧陲開匣得藥方,救活萬人。再展玉簡,雲篆已化作兩句偈語:曾為侍書謫紅塵,留得金丹濟世人。
玉謫塵緣,渡劫成真。少玄的故事最動人處,不在她駕龍歸天的仙跡,而在臨去那一返——天規森嚴,她卻甘冒天譴留藥人間。原來真正的仙道,不是絕情棄愛,而是以出世心行入世事。那枚救命的玉簡,恰似她留在塵世的最後一滴淚。
2、謫仙繡緣
貞元元年夏,旌德縣崔家婢女妙女在井台邊昏倒。十三歲的姑娘蜷縮如蝦,口中隻嚷心痛。郎中紮遍金針也不見效,三日後她開始上吐下瀉,排出許多黑水。待能開口時,竟說出一段奇事——
那夜她見個老僧以錫杖連擊其腰,疼暈後便被引至天界。雲霧中有座金殿,諸多天人自稱是她親族。原來她是提頭賴吒天王幼女,因泄露天機被貶凡間,那老僧擊打是為祛她體內濁氣。
病愈後,妙女再不食人間煙火,隻飲鹽茶、嚼蜀葵花。人雖清瘦,眸子卻亮得驚人。某日忽昏睡不醒,醒來急令灑掃焚香,說天兵天將至。主家驚見婢女支使無形兵馬,如將軍點兵——許光大將軍去東廂驅鬼!陳萬小將守住院門!話音未落,病榻上的崔小姐忽然痊愈,說夢見金甲神王頭戴胡帽,與廟裏壁畫一般無二。
最奇是她的女紅。有日正繡著並蒂蓮,突然擱針笑道:織女出嫁,我且去賀。再執針時,手法竟比往日靈巧十倍,低眉淺笑間活脫脫換了個人。主母試探著喚,她脆聲應了——原是織女婢女借她手指代繡嫁衣。黃昏時她打個哈欠,又變回妙女,隻記得天上婚宴擺了蟠桃釀。
崔家從此把她當活菩薩供著。她時而言僧伽和尚要來吃茶,時而又說東王公季父捎來雲錦。有回小丫頭偷瞧見她對著銅盆說話,盆裏竟映出天宮景象:瓊花玉樹間,幾個著霓裳的仙子正笑喚。
謫仙繡緣,指上生花。妙女的故事最妙處,不在通靈異事,而在那雙穿梭仙凡的巧手——天女謫居為婢,卻借繡繃續寫天緣。世人總道神仙該餐霞飲露,她卻偏在鹽茶蜀葵裏品出真味。原來貶謫紅塵未必是罰,或許隻是上天要凡人看看,怎樣在汲水繡花中活出仙姿。
3、鶴引仙緣
元和十二年的春天,湖城縣車穀村的楊監真開始頭疼。這頭疼來得蹊蹺——不似尋常病症,倒像是某種召喚。她從此不再進食,常靜坐入定數日,驚得鄰裏紛紛探望。有三次,人們見她從夢中醒來,手中憑空多出藥丸,就著玉液漿服下。
四月十五夜,楊氏焚香端坐的身影忽然消失在廂房。縣令聞訊,親自焚香祝禱。兩日後四更天,村民被牛驢嘶鳴驚醒,隻見她赤身坐在牛棚屋頂,肌膚冷如寒玉,衣衫卻掛在棘叢間。扶回院中焚香擊磬,直到辰時才蘇醒。
她說那日午時有仙鶴示警:洗頭。次日沐浴更衣,五更天果然來了兩位女冠,駕五色雲、乘白鶴接她至仙方台。台上四位道士已備好茶湯——汴州呂德真、同州張仙真、益州馬辨真、宋州王信真,皆是華山修行的同道。
鶴引仙緣,肉身渡劫。楊氏的故事最玄妙處,不在駕鶴飛升的奇景,而在歸來時那具冰肌玉骨——仙道原不必棄絕皮囊,反要借這具血肉之軀曆劫證真。縣令祝禱那夜,牛驢驚嘶恰似天道示警:莫把飛升當終點,真正的仙緣,或許就在重返人間的那一刻。
喜歡太平廣記白話故事請大家收藏:()太平廣記白話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