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金鑾殿前初亮相,女帝垂詢問策論

字數:5885   加入書籤

A+A-


    科舉舞弊案的餘波尚未平息,會試放榜之日已至。
    貢院門前,人潮洶湧,比起考試之時更添幾分癲狂。
    當那杏黃榜單高高懸起,“蕭辰”二字,赫然居於榜首!
    “會元!又是會元!”
    “五元及第!連中五元!國朝百年未有的盛事!”
    “文曲星!這是文曲星降世啊!”
    驚呼聲、讚歎聲、嫉妒的抽氣聲瞬間淹沒了貢院街。
    蕭辰之名,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徹底點燃了整個京城!
    從清源小縣一路過關斬將,連奪縣、府、院、鄉、會五場考試頭名,“五元及第”的曠世奇才誕生了!
    這消息比之前的舞弊案更令人震撼,以狂風驟雨之勢席卷朝野上下。
    青苔巷那小破院的門檻這幾日幾乎被道賀的人踏破,若非梟和金翎衛冷著臉守著,隻怕連院牆都要被擠塌。
    金鳳數錢數得手軟——借著“五元及第”蕭辰同款筆墨紙硯、甚至是他家鄰居自稱)賣的炊餅都狠狠炒作了一波,賺得盆滿缽滿,笑得見牙不見眼。
    紫璿依舊在靜室調息,隻是偶爾看向蕭辰院落的方向,清冷的眸中也會閃過一絲極淡的波瀾。
    白鳳則更加細心地照料著昏迷的玄鳳,蕭辰的崛起,讓她看到了救治玄鳳的更多希望。
    然而,風暴中心的蕭辰,卻異常平靜。五元及第,在他意料之中。
    他深知,這極致榮耀的背後,是更加洶湧的暗流和無數雙審視、忌憚甚至充滿殺意的眼睛。
    靖王接連受挫,絕不會善罷甘休。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這考驗,很快便到來。
    放榜後第三日,例行大朝會。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蕭辰作為新科會元,竟被特旨傳召,允其上殿覲見!
    這無疑是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的最中央!
    天未亮,蕭辰便身著特賜的舉子禮服,在內侍的引導下,穿過重重宮禁,踏入那象征著帝國最高權力核心的金鑾殿。
    殿內金碧輝煌,盤龍柱高聳,文武百官分列兩旁,身著繁複的朝服,氣氛莊嚴肅穆,鴉雀無聲。
    一道道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踏入殿門的蕭辰身上。
    好奇、審視、讚賞、嫉妒、冰冷…種種情緒交織。
    蕭辰垂眸,穩步前行,依禮參拜,姿態不卑不亢。
    帝經無聲運轉,將周遭一切細微動靜盡收“眼底”。
    他能感覺到來自文官隊列中墨淵那道溫和卻帶著考量的目光,也能清晰捕捉到武官隊列前列,那道如同毒蛇般陰冷、屬於靖王的視線!
    高踞龍椅之上的,便是當今大胤女帝,鳳傾凰。
    她並未穿著過於繁複的龍袍,隻是一身明黃常服,卻威儀天成。
    麵容隱在十二旒白玉珠冕之後,看不真切,隻能感受到那透過珠簾投射下來的、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
    朝會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商議著漕運舞弊案的後續、北方邊鎮的糧草、南方水患的賑濟…蕭辰靜立一旁,如同泥雕木塑。
    就在朝會即將結束,不少官員以為今日隻是讓這新科會元亮個相之時,珠簾後,那道清冽而威嚴的女聲,忽然響起,清晰地傳遍大殿:
    “蕭辰。”
    隻兩個字,瞬間讓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臣在。”
    蕭辰出列,躬身應答。
    “朕聞你五元及第,才學想必是極好的。”
    女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如今北狄雖暫退,然邊患未絕,時有摩擦。朕想聽聽,你這新科會元,對北方邊患,有何見解?”
    來了!
    殿內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在蕭辰身上!
    這是殿試的預考!
    是簡在帝心的絕佳機會,也是一步踏錯便萬劫不複的深淵!
    北方邊患乃是國朝頭等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多少老成謀國之士都不敢輕言,如今卻拿來考校一個年僅弱冠的新科舉子!
    靖王嘴角勾起一絲幾不可察的冷笑,他倒要看看,這黃口小兒能說出什麽花來。
    墨淵微微蹙眉,有些擔憂地看著蕭辰。
    蕭辰深吸一口氣,並未立刻回答,而是再次躬身:“陛下垂詢,臣不勝惶恐。
    邊患之事,錯綜複雜,臣年輕識淺,姑妄言之,若有不當之處,懇請陛下與諸位大人指正。”
    先放低姿態,堵住悠悠眾口。
    隨即,他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朗聲開口:
    “陛下,臣以為,應對北方邊患,非單一兵事可決,需剛柔並濟,四維並舉!”
    第一維:以戰促和,立威止戈!
    “北狄畏威而不懷德。故,邊軍不可懈怠,需保持精銳,擇機給予挑釁之敵雷霆一擊,使其知我兵鋒之利,不敢輕犯。
    然,戰非目的,乃手段。以戰懾之,以戰促和,方為上策。”
    第二維:發展邊貿,以利縛之!
    此時,他引入帝經推演出的、糅合了現代地緣政治與經濟學的理念)
    “北狄地處苦寒,於我朝之茶葉、鹽鐵、布帛需求甚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朝於其牛羊、馬匹、皮草亦有所需。
    此前邊貿時斷時續,管理混亂,弊大於利。
    臣以為,當於邊境擇址,設立大型、規範化之‘榷場’,派能臣幹吏管理。”
    他詳細闡述了如何劃定交易區、製定商品名錄、征收關稅、管理商人,並著重提出:“此舉非僅為牟利,更可借此渠道,了解北狄內部動向,其經濟命脈,亦將逐漸與我朝綁定。
    經濟相連,則其發動大規模戰事之成本驟增,意願自減。
    此乃‘以利為絲,縛其手足’。”
    第三維:移民實邊,固本培元!
    “邊疆地廣人稀,方使北狄來去如風。
    臣建議,鼓勵內地無地或少地百姓遷往邊境,分予田宅,提供農具種子,減免賦稅,建立軍屯、民屯相結合的定居點。
    民聚則城起,城起則地固。
    假以時日,邊疆不再是荒蕪之地,而是我朝堅實壁壘與糧倉。
    北狄再欲南下,麵對的將不再是空曠原野,而是星羅棋布的堡壘與同仇敵愾的軍民!”
    第四維:情報為先,知己知彼!
    “北狄部落眾多,並非鐵板一塊。
    臣以為,當派遣精幹細作,或收買其內部失意貴族,深入了解其各部矛盾、兵力部署、糧草儲備。
    情報精準,方可料敵機先,或行分化瓦解之策,或以最小代價達成戰略目的。”
    最後,他擲地有聲地總結:
    “陛下,此四維之策,猶如車之四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武力為骨,經濟為筋,民心為肉,情報為眼!
    四者協同,方可構建北疆長久之安!
    若隻知一味征伐,則國力損耗,民不聊生;若隻知退讓和親,則國格淪喪,遺禍無窮!”
    他稍微停頓,仿佛不經意般,拋出了一個更具前瞻性的概念:
    “待北疆安定,榷場繁榮,更可借此通道,探索與更西方之國度的聯係。
    昔有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路,惠及百代。
    今我朝若能重現此盛景,使東西商貿文化交流暢通,則我大胤之聲威與福祉,將遠超漢唐!”
    一番論述,條理清晰,見解深刻,既有傳統兵家之要,又融入了經濟、民生、情報等全新視角,尤其是那“四維並舉”的框架與“新絲路”的構想,更是打破了朝堂上關於邊患“是戰是和”的陳舊爭論,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整個金鑾殿,寂靜無聲。
    百官皆被這宏大的格局與縝密的思維所震撼!
    許多老臣捋著胡須,眼中異彩連連。墨淵微微頷首,麵露欣慰。
    靖王臉色陰沉,想要反駁,卻發現蕭辰所言,幾乎無懈可擊,且站在了江山社稷的高度,他若強行反對,反倒顯得格局太小。
    珠簾之後,良久無聲。
    就在眾人心中惴惴之時,那清冽的女聲再次響起,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欣賞:
    “蕭卿之見,高屋建瓴,頗具新意。”
    隻此一句,再無他言。
    然而,這一句,已然足夠!
    簡在帝心!
    蕭辰躬身:“陛下謬讚。”
    他退回隊列,垂首而立,仿佛剛才那石破天驚的論述並非出自他口。
    但所有人都知道,從這一刻起,這位“五元及第”的年輕舉子,已正式進入了帝國權力舞台的中央。
    女帝的目光,透過珠簾,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
    風雲,已因他而動。
    下一卷:鳳臨天下,序幕將啟。
    喜歡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請大家收藏:()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