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軍功封賞起波瀾,巧計破局晉學士

字數:5460   加入書籤

A+A-


    邊軍凱旋的盛況餘溫未散,朝堂的焦點便迅速從北狄俘虜轉向了另一個更為敏感的話題——封賞。
    金鑾殿上,香爐青煙嫋嫋,卻驅不散那股無形中彌漫的緊繃氣息。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在站在前列的蕭辰身上。
    龍椅上,女帝一襲明黃朝服,鳳眸平靜地掃過下方,等待著吏部呈報封賞方案。
    吏部尚書手持玉笏,朗聲念出一長串名單及對應的封賞。
    忠勇侯李擎天加封食邑,賞賜金銀絹帛無數,其麾下將領也各有擢升,引得武將隊列中不時傳出壓抑著的喜氣。
    終於,念到了蕭辰的名字。
    “翰林院修撰蕭辰,獻策火藥,改良軍械,於北狄之戰中有奠定勝局之功……”
    吏部尚書的聲音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依功,當擢升為……”
    “陛下!臣有異議!”
    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打斷了吏部尚書的宣讀。
    眾人循聲望去,正是禦史台中一位以“耿直”或者說,是靖王忠實擁躉)聞名的王禦史。
    他大步出列,手持象笏,一臉正氣凜然。
    來了。
    蕭辰眼簾微垂,心中冷笑,靖王的反擊,雖遲但到。
    鴻門宴沒能要他的命,便想在規則內打壓他的晉升之路。
    “王愛卿有何異議?”
    女帝聲音平淡,聽不出喜怒。
    王禦史慷慨陳詞:“陛下!蕭修撰獻策有功,此確係事實。
    然,其一,蕭修撰年紀尚不及弱冠,入朝不過半載,若因一策之功便躍居高位,恐難以服眾,亦壞我朝論資排輩之成例,令多年兢兢業業之老臣心寒!
    其二,火藥之策,雖顯奇效,然終究非戰陣搏殺之功,乃工匠機巧之術。
    若因此便授予過高武職或實權要職,臣恐助長朝中投機取巧之風,輕慢了那些在沙場浴血奮戰的將士!”
    他話音一落,立刻有幾名官員出列附和。
    “王禦史所言極是!蕭修撰才華橫溢,然還需多加磨礪。”
    “翰林院乃清貴之地,正合蕭修撰潛心學問,為國儲才。”
    “不錯,賞賜金銀以示皇恩即可,擢升之事,或可暫緩,或僅加虛銜。”
    一時間,種種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編織成一張無形的大網,要將蕭辰牢牢按在翰林院修撰這個“清貴”卻無實權的位置上。
    靖王黨羽們眼神交換,帶著一絲得意。
    他們吃準了蕭辰資曆淺的弱點,更要扭曲他功勞的性質,將“奠定勝局”的奇策貶低為“工匠機巧”。
    龍椅上,女帝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
    她自然清楚這些人的心思,但對方占著“祖製”、“資曆”的大義名分,她若強行提拔,確實容易留下話柄,於蕭辰長遠發展也非益事。
    她的目光投向蕭辰,帶著一絲詢問。
    蕭辰感受到那目光,知道該自己出場了。
    他沒有急於辯駁,更沒有憤怒,隻是深吸一口氣,臉上適時地流露出幾分惶恐與謙卑,一步踏出班列,躬身行禮。
    “陛下,”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年輕人”的不安與誠懇,“王禦史及諸位大人所言,句句在理,臣……深以為然。”
    嗯?
    此言一出,不僅王禦史等人愣住了,連一些中立官員和蕭辰一係的人都有些錯愕。
    這就認慫了?這不像蕭辰的風格啊?
    女帝眼中也閃過一絲訝異。
    蕭辰繼續道,語氣愈發“真摯”:“臣年少學淺,偶得一策,實乃僥幸。
    火藥能成破敵利器,全賴工部諸位同僚日夜鑽研,將作監工匠們不辭辛勞,更是忠勇侯及前線將士用命搏殺,方能使此物揚威疆場。
    臣,實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
    他這番以退為進,直接把功勞推了出去,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
    王禦史等人準備好的後續攻擊,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難受得緊。
    你都說不敢居功了,我們還能怎麽罵你居功自傲?
    “故此,”
    蕭辰話鋒一轉,從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備好的奏章,雙手高舉過頂,“臣懇請陛下,勿以火藥之功重賞於臣。
    若陛下垂憐,臣願以此微末功勞,換一紙陳情之機!”
    來了!真正的圖窮匕見!
    內侍接過奏章,呈遞禦前。
    女帝展開一看,鳳眸之中,精光漸亮。
    奏章中,蕭辰絕口不提個人封賞,而是詳細闡述了兩件事:
    第一,是關於“軍工標準化”的深化建議。
    他提出,應建立更嚴格的軍械製造、驗收標準,設立專門機構監督,確保每一把弩機、每一件甲胄都符合規範,並建議將此法逐步推廣至糧草、被服等軍需物資,從根源上提升軍隊整體裝備水平與後勤保障能力。
    第二,也是更具衝擊力的,他提出了一套名為“匠師升轉法”的初步構想。
    旨在為工部、將作監等技術性部門的匠人、官員,設立一條獨立於科舉文官體係之外的晉升通道,以其技術成果、改良實效為依據進行考核擢升,打破唯有科舉出身方能高升的僵局,以此激勵工匠鑽研技藝,鼓勵創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哪裏是請罪陳情?
    這分明是拋出了一個無法讓人拒絕的、關乎國力的重磅籌碼!
    女帝看得心潮起伏。
    她太清楚這套“匠師升轉法”一旦推行,將對大胤的軍工、乃至整個工匠體係產生何等巨大的推動力!
    這蕭辰,不爭一時之長短,目光竟已放得如此長遠!
    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看著女帝的神情變化。
    靖王眉頭微蹙,隱隱感到不妙。他給王禦史使了個眼色。
    王禦史硬著頭皮再次開口:“陛下,蕭修撰所言雖……雖有些道理,然其本人封賞之事,還需……”
    “王愛卿,”
    女帝終於開口,打斷了他,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蕭愛卿之功,在於獻策,更在於其心係國本,不慕虛名!
    他所呈之‘軍工標準化’與‘匠師升轉法’,乃強軍強國之根本大計,其價值,豈是區區金銀爵位可比?”
    她合上奏章,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蕭辰身上,朗聲道:“蕭辰聽封!”
    “臣在!”
    “蕭辰獻策有功,謙衝自牧,更心係國策,獻強國良方。
    著,擢升蕭辰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正五品,參讚機要,另賜金牌一麵,可隨時入宮奏對!
    其所呈章程,交由工部、吏部詳議,盡快擬定細則,報朕禦覽!”
    翰林院侍講學士!正五品!
    雖然品級提升不算特別誇張,但從修撰從六品)到侍講學士正五品),連跳數級,已是破格!
    更重要的是,“參讚機要”、“隨時入宮奏對”,這等於賦予了蕭辰接近權力核心、參與重大決策的資格和通道!
    這實權,遠比一個虛高的爵位或閑職要重得多!
    蕭辰心中一定,立刻躬身:“臣,謝陛下隆恩!定當竭盡心力,以報皇恩!”
    聲音清朗,擲地有聲。
    靖王黨羽們臉色難看,卻再也說不出反駁的話。
    人家自己都不要軍功了,換來的卻是更重要的東西,他們若再糾纏,反而顯得自己格局太小,不識大體。
    女帝這一手,既全了“資曆”的體麵畢竟還在翰林院體係內升遷),又給了蕭辰實打實的權力和影響力,堪稱完美。
    退朝的鍾聲響起。
    百官們魚貫而出,看向蕭辰的目光已然不同。
    這位年輕的侍講學士,不僅聖眷正隆,其心機手段,更是遠超同齡人。
    以退為進,輕描淡寫間便化解了殺局,還順勢登上了一個更為關鍵的舞台。
    蕭辰走出金鑾殿,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
    他微微眯起眼,看著前方巍峨的宮牆。
    翰林院侍講學士?這隻是開始。
    參讚機要的權力,正好用來推動他心中那些更為宏大的藍圖。
    靖王,我們的較量,現在才真正進入有意思的階段。
    喜歡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請大家收藏:()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