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李靖試鋒鏑

字數:5980   加入書籤

A+A-


    投石車!強弩!李靖!
    趙匡胤剛剛稍緩的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江淮朱元璋的“雷鳴”還沒搞清,河東李唐的兵鋒又已磨利!
    他仿佛看到一幅地圖:河東,李世民磨刀霍霍;江淮,朱元璋詭器頻出;而他的大宋,夾在中間,雖然富庶,卻仿佛一塊令人垂涎的肥肉!
    他現在能完全信任的、可獨當一麵的大將,似乎隻有石守信?、曹彬二人!
    曹彬需要鎮守都城,石守信?再能打,能同時應對兩個方向的強敵嗎?
    那種被文武失衡戰略束縛的感覺,從未如此強烈。
    “趙普!”趙匡胤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
    “擬旨:加封石守信?為荊湖路宣撫使,總攬西線軍政,許其臨機決斷之權!一應軍需,全力保障!”
    “再擬一旨:著吏部、工部,即刻張榜天下,無論出身,凡通軍械製造、築城、兵法、堪輿者,一經核實,重金禮聘,授以官職!”
    他知道,這些措施或許能解一時之急,但根本的難題仍在。
    大宋的立國之策,在這個群魔亂舞、遠古秘辛浮現的時代,是否需要改變?又該如何改變?
    他疲憊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案頭另一份關於境內世家大族近期頻繁聚會、似有暗流湧動的密報上。
    內憂外患,四麵楚歌。
    這位以“黃袍加身”得天下的皇帝,第一次感到,龍椅之下,並非盡是錦繡江南,而是洶湧的暗流與灼人的烈焰。
    深夜,臨安城最大的酒樓“望海閣”頂層雅間。
    幾位衣著華貴、氣度雍容的老者正在密談,他們皆是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
    桌上美酒佳肴未動多少,氣氛卻異常凝重。
    “趙官家今日去了錢府,又緊急加封石守信?,廣招工匠……看來,是被嚇到了。”一位王姓老者緩緩道。
    “嚇到?光是嚇到有何用?”
    另一位謝姓老者冷笑,“西秦、李唐、南明,哪個不是虎狼之輩?我大宋空有財富,卻無爪牙,終將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依諸位之見?”
    “或許我們該為自己,也為這江南繁華,尋一條真正的‘後路’了。”
    王姓老者壓低了聲音,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聽聞稷下學宮的人,前日已秘密抵達蘇州了。他們帶來的,可不隻是聖賢書那麽簡單……”
    窗外,西湖夜色迷離,一艘不起眼的烏篷船悄然靠岸,幾個身影融入夜色,方向正是蘇州。
    而在更遙遠的西方,大唐邊境軍營。
    李靖站在沙盤前,手指輕輕點在與宋境接壤的一處關隘,對身旁的副將淡淡道:
    “陛下有旨,試探性進攻。讓兒郎們試試新家夥的威力。也讓那位‘宋祖’看看,這亂世,光有錢……是守不住江山的。”
    “諾!”副將領命,眼中閃過戰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
    荊襄之地,江河交匯,水網密布,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所。
    如今,這裏成了大唐與大宋勢力接觸的最前沿。
    北岸,唐軍旌旗招展,營壘相連,軍容鼎盛;
    南岸,宋軍依城立寨,弩箭森然,嚴陣以待。
    空氣中彌漫著大戰將至的壓抑,連江麵上的水汽都仿佛凝滯不動。
    唐軍大營,中軍帳內。
    李靖一身輕甲,立於巨大的沙盤之前。
    沙盤清晰地勾勒出荊襄一帶的山川地勢、城池關隘,甚至細致標注了水流的緩急與渡口的深淺。
    他目光沉靜,手指輕輕點在南岸一處名為“石橋渡”的宋軍前沿營寨上。
    “陛下旨意,試探宋軍虛實。此處,便是最好的試金石。”
    李靖聲音平穩,不帶絲毫煙火氣,“蘇將軍,新配發的‘旋風炮’與‘神機弩’,可已熟悉?”
    身旁一位雄壯的將領抱拳道:“回大將軍,均已操練純熟!末將願為先鋒,一試鋒芒!”
    此將乃是以征討西突厥、平定百濟、高句麗等戰績聞名的唐將蘇定方。
    “好。”李靖點頭,
    “不必求勝,亦不必強渡。旨在探其防禦強度,觀其應變速度,尤其是……試試他們那種射程極遠的重弩,究竟威力幾何。記住,一擊即走,不可戀戰。”
    “末將明白!”
    與此同時,南岸,宋軍石橋渡大寨。
    石守信?一身戎裝,親自巡視防務。
    他眉頭緊鎖,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對岸唐軍的動靜。
    李靖用兵,向來講求出其不意,動靜結合。
    近日對岸異乎尋常的平靜,反而讓他心生警惕。
    “傳令下去,所有炮位、弩位,檢查器械,備足箭矢炮石。夜間崗哨增加一倍,江麵巡邏船隻不得間斷。”
    石守信?對副將楊業下令,語氣凝重,“李靖不動則已,一動必是雷霆之勢。告訴弟兄們,決不能有絲毫鬆懈!”
    “是,石帥!”楊業領命,立刻前去安排。
    石守信?走到寨牆邊,望向北岸那連綿的唐營,心中憂慮更深。
    朝廷雖給了他臨機決斷之權,也加大了供給,但新軍練成非一日之功,麵對李靖這等名帥和唐軍百戰精銳,他手中的力量,依然捉襟見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讓他擔心的是,探子回報,唐軍似乎裝備了新型的遠程器械。
    翌日,清晨。
    江麵上濃霧尚未散盡,對岸唐營突然戰鼓聲大作!
    數十艘快船如同離弦之箭,衝出迷霧,直撲南岸!
    船頭站立著唐軍弓弩手,箭矢已搭在弦上。
    同時,北岸高處,數十架經過改良、體型更小、組裝更快的“旋風炮”被推上前線,炮梢上早已裝填好了裹著油布的巨石!
    “敵襲!備戰!”宋軍哨塔上響起淒厲的警報聲!
    宋軍反應迅速,寨牆上立刻湧出無數弓弩手,床弩巨大的弩矢也被合力拉開,對準了江麵。
    “放!”蘇定方站在一艘指揮船上,厲聲喝道。
    唐軍快船上的弩手率先拋射出一波箭雨,試圖壓製寨牆。
    同時,北岸的“旋風炮”發出令人牙酸的絞弦聲!
    嗡——!
    數十顆燃燒的巨石劃破晨霧,帶著淒厲的呼嘯,越過江麵,狠狠地砸向石橋渡大寨!
    轟!轟!轟!
    爆炸聲並非來自巨石本身,而是其中一些巨石在落地或淩空時猛然炸開,迸濺出無數鐵片碎石!
    這並非傳統炮石,而是內部填充了簡陋火藥的“震天雷”!
    雖然威力遠不如道衍和尚搞出的“洪武大炮”,但其爆炸的聲勢和濺射傷害,對士兵的士氣打擊是巨大的!
    宋軍寨牆頓時一陣混亂,幾名士兵被飛濺的鐵石擊中,慘叫著倒地。
    “穩住!炮車還擊!床弩瞄準對方炮陣!”石守信?沉穩的聲音在混亂中響起,如同定海神針。
    宋軍的炮車也開始發射,石彈呼嘯著砸向北岸,濺起大片水花和泥土,偶爾有一兩架唐軍“旋風炮”被擊中,木屑紛飛。
    但唐軍炮陣分散,且射速似乎更快一籌。
    更致命的是,唐軍那種新式的“神機弩”被推上了快船!
    這種弩似乎采用了某種複合弓臂和精妙的滑輪結構,射程竟與宋軍的床弩不相上下,而發射頻率卻快了許多!
    密集的弩矢如同飛蝗般撲向寨牆,壓製得宋軍弩手幾乎抬不起頭!
    “放箭!壓製他們!”蘇定方大吼。
    唐軍快船趁此機會,快速向岸邊逼近,眼看就要搶灘登陸!
    就在這危急關頭!
    石守信?眼中寒光一閃,猛地一揮手:“神臂弓隊!目標,敵船桅杆及舵手!放!”
    一直隱藏在寨牆後方高處的數百名宋軍精銳弩手驟然現身!
    他們手中的弩機比製式弩更大,結構更為複雜,正是大宋軍工的驕傲——神臂弓!
    崩!崩!崩!
    弩弦震動空氣,發出沉悶的巨響!
    特製的破甲弩矢化作一道道黑影,以驚人的精準度和穿透力,瞬間跨越江麵!
    噗嗤!哢嚓!
    衝在最前麵的幾艘唐軍快船,船帆被撕裂,操舵的水手被精準狙殺,甚至有一條船的水線部位被連續命中,木板破裂,江水開始湧入!
    唐軍的攻勢為之一滯!
    “好弩!”即便是對手,北岸觀戰的李靖看到神臂弓的威力和精準,也忍不住低聲讚了一句。
    “床弩換火箭!瞄準其後隊船隻!炮車集中轟擊其岸邊炮陣右翼!”石守信?繼續下令,冷靜如冰。
    火箭騰空,試圖引燃唐軍船隻。
    炮石也開始集中轟擊,終於有效壓製了唐軍一部分“旋風炮”的發射。
    蘇定方見登陸受阻,前鋒受創,己方新型器械的優勢已被對方針對性化解,深知再強攻下去損失必大,果斷下達了命令:“撤軍!”
    鑼聲響起,唐軍快船如同潮水般迅速後退,脫離戰鬥,駛回北岸迷霧之中。
    江麵上隻留下幾艘破損冒煙的船隻和漂浮的碎片,顯示著剛才戰鬥的激烈。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