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鬼穀謀蒼生
字數:5928 加入書籤
巴蜀邪祟現世,各方勢力或明或暗的合縱連橫,使得神州局勢愈發波譎雲詭。
在這紛亂棋局中,一直超然物外、僅以派遣學者方式有限介入的稷下學宮內部,也因理念與路線的分歧,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稷下學宮,並非鐵板一塊。
祭酒孔鮒主張“道尊於勢”,認為學宮應保持中立,以保存文明火種、研究天地至理為首要任務,通過輔佐明主來間接影響天下,推行仁政王道。
此番與西秦合作,派遣鄒衍等人,便是此派主張的體現。
然而,學宮內還有另一股強大的潛流,其代表人物,乃是神秘莫測的縱橫家一脈,尊鬼穀子為祖師。
他們信奉“勢大於道”,認為在這天道顯化、天命之爭的亂世,空談仁義王道無異於刻舟求劍,學宮若想真正實現理想,必須更主動、更深入地介入權力博弈,甚至不惜以權謀之術攪動風雲,引導時局向有利於蒼生的方向發展。
此前,因鬼穀一脈行事過於詭秘激進,且其學說與儒家正統多有抵牾,故一直被孔鮒等人壓製。
但如今,巴蜀之亂爆發,西秦與學宮綁定漸深,而大漢劉邦看似陷入絕境,卻隱隱成為多方博弈的樞紐,這讓他們看到了機會。
學宮深處,一間布滿星圖、河洛典籍的密室之內,兩位老者正在對弈。
一位鶴發童顏,氣息溫和,乃是陰陽家大師、也是目前學宮與西秦聯絡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黃石公。
另一位,則身著玄色深衣,麵容模糊,仿佛籠罩在一層水霧之中,唯有一雙眼睛亮得驚人,深邃如淵,正是當代鬼穀縱橫術的隱世傳人,自稱“玄微子”。
“玄微道友,如今學宮已與秦帝達成協議,共抗天外之劫,此乃正道。你此時欲另辟蹊徑,恐非良策。”黃石公落下一子,緩緩道。
玄微子輕笑一聲,聲音飄忽不定:“黃石公,你與鄒衍皆看好嬴政,無非是因其得禦星令,握星碑,看似對抗天庭之正朔。然,嬴政其人,霸道酷烈,非是仁主。學宮與之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即便成功,屆時這神州,是爾等想要的王道樂土,還是另一個‘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仙秦?”
黃石公沉默不語。
玄微子繼續道:“反觀劉邦,雖起於微末,不拘小節,然善於用人,兼收並蓄,頗有豁達之象。如今其困守漢中,看似絕境,然巴蜀之亂,既是危機,亦是契機。若能助其破局,整合西南,其未來未必不能與西秦、李唐一較高下。且其與蒼狼之裔已有接觸,此族力量古老神秘,或是對抗深淵之關鍵。”
“你想如何?”黃石公終於開口。
“並非要學宮明麵支持劉邦,那會破壞與西秦之盟約。”
玄微子指尖把玩著一枚黑色棋子,“隻需放開一些限製,讓我這一脈的弟子,以個人身份,入世曆練。至於他們選擇輔佐何人,便是個人緣法,與學宮無關了。”
這便是縱橫家的手段,看似退讓,實則是在規則邊緣打開了一道口子。
黃石公沉吟良久,看著棋盤上錯綜複雜的局勢,最終歎了口氣:“罷了。學宮內部,也確需不同聲音。隻要不損害學宮根本,不主動挑起大規模戰端,便依你所言。但切記,玩火者,必自慎。”
協議達成,鬼穀一脈的力量,開始悄然滲入亂世。
漢中,南鄭。
劉邦親率大軍南下,留下蕭何總攬後方,壓力巨大。
不僅要保障前線糧草,還要監控內部,應對可能來自李唐或西秦的威脅,可謂焦頭爛額。
這一日,蕭何正在府中處理堆積如山的公文,一名侍衛來報,府外有一布衣士子求見,自稱能解漢王眼下困局。
蕭何本欲拒絕,但聽聞對方竟直言“困局”,心中一動,便命人將其帶入。
來者是一位青年,相貌平平,衣著樸素,唯有一雙眼睛,靈動異常,仿佛能看透人心。
他自稱名為“蘇秦”。
“蘇先生有何見解?”蕭何不動聲色地問道。
蘇秦微微一笑,拱手道:“蕭丞相日理萬機,憂心國事,在下佩服。然,依在下淺見,漢王眼下之困,非止於巴蜀一隅。”
“哦?請詳言之。”
“北有李唐猛虎眈眈,西有強秦坐山觀虎,南有邪祟作亂,內有降將需防。漢王主力南下,若此時李唐趁機南下,或西秦背盟來攻,漢中危矣。即便二者不動,僅靠荊襄宋軍殘部,亦難牽製李靖主力太久。”
蘇秦侃侃而談,句句戳中蕭何心事。
“先生既有此言,必有良策?”蕭何追問。
“良策談不上,唯有一‘借’字。”蘇秦道,“借力打力,驅狼吞虎。”
“如何借?”
“李唐之勢,在於李靖兵鋒之利。然李世民雄才大略,其誌在中原,未必願過早與漢王死磕,消耗實力。漢王可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密會李靖,陳明利害:若漢王敗亡,西秦下一個目標必是李唐;若漢王穩住巴蜀,則可與李唐形成夾擊西秦之勢。不妨請李靖暫緩攻勢,甚至…做出佯攻西秦姿態,以緩解漢中壓力。此乃‘借’唐勢以懾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何眼中精光一閃,此計大膽,卻非無可能。
蘇秦繼續道:“其次,宋廷如今內外交困,急於尋找外援。漢王可暗中向趙匡胤釋放善意,允諾在適當時候,於荊襄方向給予李靖一定壓力,哪怕隻是象征性的,以換取宋廷更實質的糧草物資支援,甚至默許漢王勢力在巴蜀站穩腳跟後,向荊襄滲透。此乃‘借’宋資以養漢。”
“再者,”蘇秦壓低了聲音,
“那降將石守信,與其嚴密監控,引其猜忌,不若善加利用。其人熟知宋軍內情,且在軍中尚有威望。可委以其虛職,卻令其暗中整理宋軍布防、將領性情等情報,以備將來圖謀荊襄之用。此乃‘借’降將以謀宋。”
這一番縱橫捭闔之論,聽得蕭何心驚不已。
此子對天下大勢洞察之深,權謀算計之精,遠超常人!
其背後,必有高人指點!
“先生大才!”蕭何由衷讚道,“不知先生師從何人?為何願助我大漢?”
蘇秦淡然一笑:“在下山野之人,師承不足掛齒。助漢,非為功名利祿,乃是觀漢王有容人之量,或可在這亂世中,為蒼生搏一線不同於暴秦、霸唐之生機。”
蕭何雖無法完全信任這突然出現的蘇秦,但其計策確實切中要害,值得一試。
他立刻將蘇秦之言整理成密信,快馬送往已進入巴蜀的劉邦軍中。
同時,他依計而行,一方麵派出密使嚐試接觸李靖,此行風險極大,成敗難料,另一方麵加強對宋廷的外交攻勢,並調整了對石守信的策略,給予其一定的表麵尊榮,使其整理宋軍情報。
鬼穀縱橫術的第一次落子,悄無聲息地改變了漢中乃至更大範圍的戰略態勢。
而在巴蜀前線,戰況極其慘烈。
張良借助陣法與秦、明兩派援手之力,勉強將那頭被稱為“汙穢之眼仆從”的邪物壓製在古堰附近,阻止其進一步擴散。
但邪物力量詭異,能侵蝕心智,汙染土地,尋常士兵根本無法靠近,傷亡慘重。
來自西秦的稷下方士試圖解析其能量結構,來自大明的“高僧”則不斷誦經試圖淨化,效果皆有限。
劉邦大軍趕到後,依仗兵力優勢,在外圍構建了更堅固的防線,但麵對這種非人怪物,也是一籌莫展,戰事陷入僵局。
就在劉邦焦灼之際,他收到了蕭何的密信,以及蘇秦的“借”字三策。
劉邦看後,沉默良久。
這些計策陰險狡詐,卻極有可能破局。
特別是借李唐之勢威懾西秦,若成,則可極大緩解他的後方壓力。
“娘的,這叫什麽蘇秦的,是個人才!”
劉邦對身邊的陳平道,“就是這路子,怎麽感覺有點熟悉?”
陳平目光閃爍,低聲道:“大王,此等縱橫捭闔之術,頗似古籍所載鬼穀一脈的風格。”
“鬼穀子?”
劉邦一驚,“那不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嗎?他的徒子徒孫出來了?”
“恐怕是的。”陳平點頭,
“而且,他們選擇在此刻接觸我等,其背後所圖,定然不小。”
劉邦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管他圖什麽!隻要能幫咱老子渡過難關,就是好計!告訴蕭何,就按那蘇秦說的辦!另外,給我想辦法把這蘇秦留在漢中,好吃好喝供著,別讓他跑了!”
鬼穀傳人的現身,如同在本就複雜的棋局中,又投入了一顆充滿變數的棋子。
其“蒼生”為名的理念,與孔鮒的“王道”、嬴政的“帝道”、李世民的“霸道”乃至天庭的“天道”交織碰撞,必將引發更加難以預料的後果。
巴蜀戰場邊緣,一座臨時搭建的了望台上。
來自西秦的稷下方士首領與來自大明的“高僧”首領,正靜靜觀察著遠處與邪物對抗的漢軍和張良的陣法。
“此獠力量根源,似與地底深處某處汙穢源泉相連,難以根除。”方士首領皺眉道。
“阿彌陀佛。”胖和尚宣了聲佛號,眼中卻無半分慈悲,隻有探究,“依貧僧看,與其費力淨化,不若研究其弱點,或可……引導其禍水東引?”
兩人對視一眼,雖分屬不同陣營,此刻卻因共同的研究目標而產生了某種默契。
而在他們看不見的更高空,一團若有若無的雲氣之中,一雙冷漠的眼睛正注視著下方的一切。
這雙眼睛的主人,周身籠罩在淡淡的星輝之中,氣息與那巡天鏡同源,卻更加隱晦。
他安靜地記錄著巴蜀邪物的數據、各方勢力的反應、以及那些突然活躍起來的“凡人”中的特殊存在。
如張良、方士、和尚,乃至剛剛入世的縱橫家。
低語聲在雲層中消散:
“樣本觀察記錄更新:‘汙穢眷屬’活性達標,土著抵抗力量評估中,發現異常幹擾變量:鬼穀傳承者已介入,威脅等級重新計算,征討使降臨倒計時調整……”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