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星火窺天
字數:5350 加入書籤
天命神州,江淮之地,濠梁新城。
城牆高闊,以巨石與糯米漿混合夯築,遍布明崗暗哨,隱約有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銳士巡弋,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肅穆與警惕。
帥府深處,觀星台上。
夜風獵獵,吹動劉伯溫淡青色的儒衫。
他並未仰觀天象,而是閉目盤坐,身前一方古樸的石台上,攤放著一卷非帛非紙、閃爍著星輝黯淡光芒的卷軸。
卷軸上空無一字,隻有無數細微如塵的光點在緩緩流動,似在模擬周天星鬥的運行。
朱元璋一身常服,立於台邊,雙手負後,望著台下萬家燈火,以及更遠處黑暗中隱約可見的、正在加緊操練的軍陣。
他的麵容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剛毅,甚至帶著一絲冷硬。
“軍師,”
朱元璋開口,聲音不高,卻自帶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如今神州格局已變,宋室覆滅,咱與李唐瓜分江南,秦得宋之匠作,勢力日隆。
咱這大明,起於微末,雖有徐達、常遇春這等萬人敵,有你這等神機妙算,但要想在這群雄並起、英魂林立的天命之爭中站穩腳跟,乃至最終問鼎,光靠狠勁和務實,怕是還不夠。”
他轉過身,目光如炬,看向劉伯溫:
“那天道顯化的天命之氣,玄之又玄。
而監天司流傳的九秘,據聞是直指天道規則的鑰匙。
白起得了‘鬥’,殺伐更盛;韓信得了‘兵’,用兵如神;袁天罡得了‘前’,推演天機……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力量。咱大明,不能落後。”
劉伯溫緩緩睜開眼,目光落在無字卷軸上,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絲凝重:
“陛下所言極是。
九秘乃天道權柄碎片,得其一,便可窺得一絲規則之力,於勢力發展有莫大助益。
臣近日夜觀星象,推演氣運,感應到其中與‘洞察’、‘協調’相關的一秘,似與臣之道,與我大明之氣運,隱隱相合。”
他指尖輕點卷軸,其上流動的星輝光點驟然加速:“此秘,當為‘皆’字秘。”
“皆?”
朱元璋濃眉一挑,“何解?”
“陛下,‘皆’者,盡也,全也,諧也。”劉伯溫解釋道,
“此秘並非側重於殺伐、兵勢、預知或陣法。其核心,在於‘洞察萬物聯係,協調諸般因果’。
修習此秘至精深,可感萬民之心念波動,可察地域之氣運流轉,可辨忠奸於微末,可調和內部之矛盾,甚至……
在一定程度上,協調麾下文武能力,使其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簡言之,此秘擅長安內,長於整合,精於布局。”
朱元璋眼中精光爆射:“協調內部?洞察人心?好!此秘正合咱用!”
他深知自己出身底層,麾下淮西勳貴與後來投效的各方勢力難免有隙,且他本性多疑,最忌內部不穩、臣下欺瞞。
若得此秘,無疑能極大強化他對整個勢力的掌控力,將大明的力量擰成一股繩。
“然,”劉伯溫話鋒一轉,眉頭微蹙,
“此秘感應縹緲,不似‘兵’、‘鬥’那般鋒芒畢露,亦不如‘前’字秘可直指未來。其傳承隱匿於星象流轉與人心變幻之間,捕捉極難。臣需借助濠梁初立之人道氣運,以及陛下真龍帝氣為引,方有可能將其從天道規則中‘鉤沉’而出。”
“需要何物,盡管開口!”
朱元璋毫不猶豫,“濠梁氣運,朕之帝氣,盡你取用!需何人護法?徐達、常遇春皆可調遣!”
劉伯溫搖頭:“多謝陛下,然此秘感悟,在於心與天合,人多反受其擾。隻需陛下在此,以帝氣鎮守四方,隔絕外邪即可。臣,需神遊太虛,尋那‘皆’之真意。”
朱元璋不再多言,隻是沉聲下令,觀星台方圓百步之內戒嚴,任何人不許靠近。
他自身則立於台心,雖未顯化異象,但一股厚重如大地、凜然如皇權的帝威悄然彌漫開來,將整個觀星台籠罩,外界的一切喧囂與窺探仿佛都被隔絕。
劉伯溫深吸一口氣,重新閉目。
他雙手結出一個奇異的手印,按在無字卷軸之上。
心神徹底沉入其中,不再局限於卷軸上的星輝光點,而是順著那冥冥中的感應,無限拔高,仿佛融入了濠梁城上空的無形氣運之網中。
他的“神”仿佛化作了無數細微的觸角,延伸向金陵城的每一個角落。
他“聽”到了市井小民的議論,士卒操練的呼喝,工匠打造的敲擊,文臣處理政務的低語……
無數雜亂的心念、願望、情緒,如同涓涓細流,匯成一片龐大的、嘈雜的信息海洋。
尋常修士落入此海,瞬間便會心神迷失。
但劉伯溫謹守靈台一點清明,以自身對易數、對人心、對天機的理解為核心,在這片心念之海中艱難地梳理、分辨。
他看到,徐達於軍營中推演沙盤,心念純粹,隻有戰陣勝負;
常遇春打磨武藝,鬥誌昂揚,心念如一柄利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善長處理政務,心思縝密,卻又夾雜著對權力的謹慎與渴望;
甚至感知到遠方,錦衣衛暗探執行任務時那冰冷無波的心緒……
同時,他也感知到濠梁地脈的流轉,龍氣在此匯聚、升騰,與萬民心念交織,構成一幅複雜而動態的“氣運圖”。
混亂,龐雜,卻又蘊含著某種內在的、尚未被完全統合的規律。
就在這極致的感知與梳理中,於那萬民心念與地脈龍氣的交匯節點,於那無數因果線條的源頭,一點微光,驟然亮起!
那光芒並不耀眼,溫潤如水,卻仿佛能照徹一切迷霧,連通所有看似不相關的個體。
它代表著“共識”,代表著“和諧”,代表著“整體的意誌”!
“皆”!
劉伯溫的心神猛地向那點微光靠攏。
刹那間,無窮的感悟湧入他的識海——如何引導民心向背,如何調和將領矛盾以提升全軍戰力,如何洞察細微征兆以預防內部叛亂,如何借助地域氣運反哺自身修為……
無字卷軸上,那流動的星輝光點驟然定格,然後以一種玄奧的軌跡重新排列、組合,最終凝聚成一個古樸、神秘,仿佛由無數人心念絲線編織而成的符文——正是“皆”字秘符!
觀星台上,劉伯溫猛然睜開雙眼,眸中溫潤光華一閃而逝,整個人的氣息變得更加深邃內斂,仿佛與腳下的濠梁城、與這大明的氣運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
他身前石台上的卷軸,已然出現了那個清晰的“皆”字秘符,緩緩流轉,散發著協調萬物的韻律。
朱元璋感受到那股無形的波動,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但更多的是沉靜:“成功了?”
劉伯溫起身,恭敬一禮:“托陛下洪福,幸不辱命。‘皆’字秘,已入我大明彀中。”
他細細將“皆”字秘的種種玄妙之處,擇要向朱元璋闡述。
朱元璋越聽,目光越是銳利。
“好!好一個‘皆’字秘!”朱元璋撫掌,
“能安內,方能攘外。有此秘在,咱這大明,就如鐵桶一般,看誰還能從內部攪動風雨!”
他看向劉伯溫,語氣鄭重:“軍師,參悟、運用此秘,便交由你全權負責。務必盡快掌握,將其用於穩固朝局,整合力量之上。”
“臣,領旨。”劉伯溫躬身。
他能感覺到,隨著“皆”字秘的獲得,大明的氣運似乎更加凝聚了幾分,一種無形的“協調”之力,開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核心區域。
然而,就在劉伯溫初步融合“皆”字秘,心神與大明氣運深度連接的刹那。
他借助“皆”字秘那洞察聯係的特性,於那龐雜浩瀚的萬民心念與國運氣脈中,猛地捕捉到了一絲極其隱晦、與大明當前蓬勃向上的主流氣運格格不入的“雜音”!
這絲雜音並非來自外部,而是源於內部,源於……
某個他之前並未特別注意的,看似忠誠且位高權重的勳貴心念深處!
那心念深處,隱藏著一絲極淡的、被精心掩飾的……怨懟與搖擺,並且,似乎與北方那李唐的氣運,有著一絲微不可察的、不該存在的聯係!
劉伯溫臉色微微一變,但瞬間恢複如常,並未在朱元璋麵前表露分毫。
他心中凜然:“皆”字秘初成,便窺得如此隱患?這大明內部,竟早已被人埋下了釘子?此人是誰?目的為何?
看來,這“洞察萬物聯係”的秘法,帶來的不全是好消息。
一場無聲的內部清查,恐怕要就此展開了。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