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以退為進
字數:5335 加入書籤
濠梁,皇宮大內,一片肅殺。
往日莊嚴肅穆的宮殿,此刻被一種難以言喻的壓抑氛圍籠罩。
宮人內侍行色匆匆,麵露驚惶,太醫院的禦醫們進進出出,卻個個眉頭緊鎖,束手無策。
寢殿內,朱元璋躺在龍榻之上,麵色呈現出一種極不正常的青灰色,額頭冷汗涔涔,身體時而劇烈抽搐,時而僵硬如鐵。
他牙關緊咬,喉嚨裏發出野獸般的低吼,仿佛在與無形的敵人搏鬥。
腰間懸掛的山河印散發出溫潤的黃光,與存放在殿內、氣運相連的徐州鼎遙相呼應,共同鎮壓著他體內那股試圖破體而出的暴戾、混亂的深淵氣息。
“陛下…陛下!”馬皇後坐在榻邊,緊握著朱元璋冰涼的手,淚眼婆娑。
太子朱標麵色蒼白,強自鎮定地站在一旁,但微微顫抖的雙手暴露了他內心的驚濤駭浪。
劉伯溫靜立殿中,眉頭緊鎖,指尖的皆字秘文微微閃爍,不斷感應、分析著朱元璋體內那股詭異力量的波動。
皆字秘,洞察萬物,協調內外,此刻卻難以完全理順那來自異度深淵的混亂道標。
“青田先生,父皇他…究竟是何病症?為何連徐州鼎與山河印都難以完全壓製?”朱標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劉伯溫緩緩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疲憊與凝重:
“殿下,陛下此非尋常病症,乃是昔日軒轅秘境中,被那異族或深淵存在暗中種下的道標反噬。此物平日裏潛伏,汲取陛下龍氣與征伐煞氣成長,如今或因外界劇變,已然蠢蠢欲動,欲破印而出。”
朱標與馬皇後聞言,臉色更是慘白。
深淵道標?
這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疇,但聽其名便知是極其凶險之物。
“可有解法?”馬皇後急切問道。
劉伯溫沉吟片刻,道:“陛下根基深厚,更有山河印與徐州鼎護體,若能靜心凝神,調動國運全力壓製,假以時日,或可將其重新封印,甚至煉化。然則…此過程凶險漫長,且陛下需絕對靜養,不可再勞心勞力,尤其不可再臨戰陣,否則煞氣一激,道標反噬更烈,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臨戰?朱標愣住了。
如今東南項羽大軍壓境,江夏危在旦夕,父皇怎能在此刻倒下?
又怎能不聞不問?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急匆匆送入江夏湯和的八百裏加急軍報。
朱標看完軍報,手抖得更厲害了,臉上毫無血色:“江夏…江夏防線被項羽攻破,湯和、常遇春勉力支撐,鄧愈雖到,然兵力不足,恐難久守!這…這如何是好?”
內憂外患,同時爆發!
大明帝國仿佛瞬間走到了懸崖邊緣。
殿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馬皇後無助地看向劉伯溫,朱標也投來希冀的目光,此刻,這位神機軍師已是他們唯一的指望。
劉伯溫目光掃過龍榻上痛苦掙紮的朱元璋,又看了看手中那份字字千鈞的軍報,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他深吸一口氣,對朱標和馬皇後沉聲道:“殿下,娘娘,如今局勢,強撐江夏,已無意義,徒耗國力精銳。陛下龍體安危,方是國本所在。”
“軍師的意思是…放棄江夏?”朱標失聲道。
放棄疆土,對於任何一位儲君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恥辱。
“非是放棄,而是戰略轉進。”
劉伯溫冷靜地分析,“項羽兵鋒正盛,其誌在奪取江夏,打通西進通道。我軍新敗,陛下又…若強行死守,一旦江夏有失,損兵折將不說,項羽兵鋒便可直指濠梁!屆時,局麵將徹底不可收拾。”
他頓了頓,繼續道:“不如…借此契機,以退為進。”
“以退為進?”朱標和馬皇後都露出疑惑之色。
“正是。”劉伯溫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陛下病重之事,無法隱瞞,不如順勢而為。
可對外宣稱陛下突發惡疾,危在旦夕,國本動搖。
如此,湯和、常遇春等放棄江夏,退守鄱陽湖、安慶一線,便有了最正當的理由——回護中樞,穩固國本!
項羽雖得江夏,然其兵鋒已抵李唐荊州邊境。
李世民豈會坐視如此猛虎臥於榻旁?
屆時,楚唐相爭,我軍便可贏得喘息之機,一方麵穩固防線,另一方麵全力為陛下鎮壓道標!”
朱標聞言,眼中漸漸亮起光芒。
劉伯溫此計,可謂一舉三得:
一,保全了江夏有生力量,避免了與項羽的決戰消耗;
二,將項羽這個燙手山芋引向了李唐,製造新的矛盾;
三,為父皇療傷和國內調整爭取了寶貴時間。
“隻是…如此退讓,恐損我大明國威……”朱標仍有顧慮。
“殿下,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劉伯溫語重心長,“今日之退,是為明日之進。待陛下康複,國內安定,項羽與李唐兩敗俱傷之時,未嚐不可卷土重來!”
馬皇後也點了點頭:“標兒,青田先生所言極是。你父皇的性命,比什麽都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標終於下定了決心,他看向劉伯溫,深深一揖:“一切就依軍師之計!請軍師即刻擬旨,傳令湯和等人!”
江夏明軍大營,接到來自濠梁“陛下病重,太子監國,令江夏各部即刻收縮,退守鄱陽湖、安慶一線,拱衛中樞”的旨意時,湯和、常遇春、鄧愈三人都鬆了一口氣,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沉重。
“陛下……”湯和麵向東南方向,重重叩首,虎目含淚。
他知道,這旨意背後,必然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和深遠的謀劃。
常遇春雖心有不甘,卻也明白,繼續死守下去,隻能是全軍覆沒。
“走吧,老湯,老鄧!回去保住陛下和太子要緊!這江夏,遲早咱還要奪回來!”
明軍的撤退井然有序,並未給項羽留下太多追擊的機會。
他們焚毀了帶不走的糧草輜重,破壞了部分營壘,然後乘船、步行,迅速而堅決地向東撤退。
數日後,項羽兵不血刃,進駐江夏。
望著空蕩蕩的明軍營壘和城頭飄揚的“楚”字王旗,他誌得意滿。
周瑜、陸遜等人亦覺戰略目標初步達成。
然而,喜悅並未持續太久。
探馬來報:“霸王,明軍主力已退至鄱陽湖以東,據險而守。另,李唐荊州都督徐世績,已率兵五萬,進駐距江夏不足百裏的竟陵,並遣使送來書信!”
項羽展開書信,是李世民以大唐皇帝口吻寫就,措辭不卑不亢,先是恭賀他取得江夏,隨即話鋒一轉,提醒他江夏北境與大唐荊州接壤,希望西楚能遵守邊界,勿起爭端,共同維護東南安定雲雲。
“李世民…這是在警告?”項羽冷哼一聲,將信帛震為齏粉。
他猩紅的瞳孔望向北方,戰意再次升騰。
拿下江夏,他的勢力範圍已然與強大的李唐接壤,新的挑戰,就在眼前。
濠梁皇宮深處,在劉伯溫的輔助下,借助山河印、徐州鼎以及匯聚而來的國運,朱元璋體內的深淵道標被暫時強行壓製下去,他的臉色恢複了一些,雖然依舊虛弱,但已能勉強開口。
“軍師…咱…咱這是……”朱元璋聲音沙啞。
劉伯溫將前因後果及戰略安排簡要稟明。
朱元璋聽完,沉默了許久,最終長長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與無奈:“好…就依你…以退為進…這仇,咱記下了!等咱好了…一個個跟他們算賬!”
就在大明戰略收縮,項羽兵鋒抵唐,神州東南格局劇變之際——
誰也沒有注意到,在那支匆忙撤退的明軍隊伍裏,一名普通士卒在途經一片古戰場時,眼神突然變得空洞,隨即又恢複了清明,隻是眼底深處,悄然掠過了一絲與王燎、以及與昭烈城中那縷氣息同源的深淵黑芒……
而遠在深淵的曹操,通過體內道標的微妙感應,清晰地捕捉到了朱元璋體內的深淵道標,被強力壓製時產生的劇烈波動,以及大明國運因此而出現的短暫漣漪。
郭嘉把玩著黑暗棋子,輕笑道:“陛下,我們的‘盟友’似乎遇到了點麻煩,國力受損,氣運波動。這可是個不錯的機會。”
曹操目光幽深,望向虛空,仿佛穿透了無盡空間,看到了那虛弱的龍氣和躁動的深淵印記。
“是啊…或許,是時候讓那枚種子,再活動活動了......”
“仲達,深淵局勢,你還是想的太簡單了,剛突破就想要拿朕開刀,你的隱忍丟到哪裏去了?你知道這深淵中到底隱藏了多少不世出的老怪物們......”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