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七境分明
字數:5504 加入書籤
數日後,鹹陽宮。
嬴政高踞帝座,聽著殿下李斯等人匯報著秘境之行的收獲與損失,以及各地軍情民情。
他麵色沉靜,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禦座扶手,軒轅劍橫於膝上,散發著無形的威壓。
秘境收獲雖豐,但“獵場”真相如同懸頂之劍,讓他心中沒有絲毫鬆懈,反而更加緊迫。
外部有白衣異族、深淵威脅,內部有其他虎視眈眈的雄主,大秦雖強,但若要在這殘酷的篩選中最終勝出,必須行非常之法。
就在這時,殿外侍衛來報:“陛下,宮外有一自稱‘繚’之布衣求見,言有安邦定國之策獻於陛下。”
“繚?”嬴政微微蹙眉,這個名字他並無印象。
李斯等人也麵露疑惑。
“其人狀若乞丐,然氣度不凡,言……言若陛下不見,必悔之。”侍衛硬著頭皮補充道。
“乞丐?”殿中傳來幾聲壓抑的嗤笑。
但嬴政眼中卻閃過一絲異色。
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人。
他沉聲道:“宣。”
片刻後,尉繚步入大殿。
他依舊是一身破爛衣衫,須發遮擋麵容,但步履從容,脊梁挺直,麵對大秦君臣審視、鄙夷乃至警惕的目光,坦然自若。
“山野之人繚,拜見秦帝陛下。”他拱手一禮,不卑不亢。
“繚?”嬴政目光如電,試圖看穿這落魄外表下的本質,“你有何策,可安邦定國?”
尉繚抬起頭,目光與嬴政對視,那深邃的眼眸讓嬴政心中微動。
“陛下,”尉繚聲音平穩,卻字字清晰,擲地有聲,
“當今神州,強敵環伺,內有唐、楚、漢、明等虎狼之輩,外有異族、深淵未知之威脅。更兼獵場之秘已然揭開,最終唯有一人可存。大秦欲脫穎而出,橫掃六合之舊策雖厲,然耗時日久,恐生變數。”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道:“臣有一策,可收奇效,曰: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
殿中頓時一靜!
李斯眼中精光一閃,王綰等人則麵露驚容。
這句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不要吝惜錢財寶物,去收買敵國的權貴重臣,從內部擾亂他們的謀劃!
嬴政身體微微前傾,眼中爆發出濃烈的興趣:“細細道來!”
尉繚侃侃而談:“陛下,其餘諸君,非皆如陛下般雄才大略,其下臣子,亦非個個忠貞不二。貪財者,以金珠美玉動之;好色者,以絕色佳人惑之;慕權者,許以高官厚祿;懼死者,脅之以勢……隻需投其所好,攻其弱點,使其為我所用。”
“可令其離間君臣,傳遞機密,散布謠言,敗壞國政,關鍵時刻,或可陣前倒戈,或可獻城來降!如此,則敵國不攻自亂,我軍可事半功倍!此乃無形之兵,可抵百萬雄師!”
他目光掃過殿中眾臣,最後定格在嬴政身上:“且,此舉並非一味耗費。所得之機密、所亂之敵國,其價值遠勝付出。更可借此,將我方細作深深埋入敵國心髒,構建一張覆蓋神州的情報大網!屆時,敵明我暗,陛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何愁大業不成?”
嬴政聽得目光越來越亮。
尉繚此策,正中他下懷!
大秦法令嚴明,軍隊強悍,但在陰謀詭計、縱橫捭闔方麵,確實並非最強。
若能以此補足短板,從內部瓦解對手,無疑將大大加速統一的進程,尤其是在這獵場規則之下,時間至關重要!
“彩!”嬴政忍不住讚了一聲,
“先生大才!此策深得朕心!卻不知,此事千頭萬緒,該從何處著手?又需何等人才執行?”
尉繚微微一笑,那笑容在他落魄的臉上顯得有些詭異:
“陛下若信得過繚,此事,便交由繚來統籌。繚無需高官厚祿,隻需陛下授予便宜行事之權,以及足夠的財貨支持。至於人手,繚自有門路,可啟用各國不得誌之才,收買亡命效死之徒,亦可從敵方內部,尋找那些心有縫隙之人。”
他話語中透露出的自信與對人性陰暗麵的洞察,讓李斯這等權謀大家都暗自心驚。
嬴政凝視尉繚片刻,猛然下定決心:
“好!朕便封你為暗行禦史,總掌對敵邦交、情報刺探、離間收買諸事!所需錢財物資,朕一力承擔!但有需求,可直接密奏於朕!”
尉繚領命,並未在鹹陽久留,甚至未接受嬴政賜予的府邸官服,依舊以那副落魄形象,悄然消失在鹹陽的街巷之中。
然而,一場無聲的、針對所有敵對勢力高層的金元與詭計風暴,已在他手中悄然醞釀。
數月之後。
西楚,有大臣向項羽密報,稱大將周瑜與舊吳部將往來密切,恐有異心,雖被項羽壓下,但猜忌的種子已然播下。
李唐境內,關於薛仁貴和徐世績不和的流言悄然四起,雖未掀起大浪,卻讓朝堂氣氛變得微妙。
大明濠梁,亦有官員收到來曆不明的厚禮,信中隱約暗示若能“行個方便”,日後必有厚報……
就連遠在南疆的劉備,也發現軍中糧草補給偶爾會出現莫名的遲滯與損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絲絲若有若無的裂痕,開始在看似穩固的聯盟與君臣關係中出現。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指向那個隱藏在黑暗中,手持“者”字秘,執掌著大秦無形利刃的——尉繚。
這一日,尉繚化身行商,出現在與西楚接壤的邊境城鎮。
他看似在收購皮貨,實則在等待一個重要的“客人”——一位在西楚不得誌、卻掌握著江夏部分城防布置的將領。
然而,就在約定見麵的前夜,尉繚下榻的簡陋客棧房門,被無聲無息地推開。
一道身影立於門外月光陰影下,並非他等待的楚將,而是一個臂甲上帶著細微藍色紋路、眼神冰冷如同機械的白衣人。
那白衣人看著尉繚,冰冷的電子音響起:
“檢測到高價值目標:尉繚。執行捕捉協議。”
......
“獵場”真相的揭露,如同在滾沸的油鍋中潑入冷水,讓整個天命神州的所有野心家與參與者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撼與緊迫感之中。
然而,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伴隨著這殘酷真相一同明晰的,還有那冥冥中指引前行道路的 “天命七境” !
這並非人為劃分,而是在“獵場”本質被部分認知後,天道自然顯化於所有“種子”及其重要輔佐者心間的修行路徑,清晰無比,仿佛本該如此。
第一境:覺命境。
初醒英魂,感知自身與天命神州之聯係,明了自己身為“種子”或“輔佐者”的身份,開始吸納微薄的天命之氣淬煉己身。
絕大多數普通英魂及士卒終其一生,便停留於此境。
第二境:淬命境。
以天命之氣深度淬煉肉身、神魂乃至自身獨特的“道”,如兵法、謀略、勇力,實力顯著提升,能初步引動天地之力加持。
各勢力中的中層將領、傑出謀士多在此境。
第三境:知命境。
明晰自身在“獵場”中的定位與使命,對天命之氣的運用更為精妙,開始觸及規則皮毛。
如周瑜、陸遜、張良、蕭何、徐達、常遇春、李靖、秦瓊、蒙恬、王翦等頂尖帥才良將,便處於此境巔峰或已突破。
第四境:掌命境。
真正開始掌控自身命運軌跡,能較大程度調動和禦使天命之氣,神通初顯,可一定程度上影響小範圍的天象地利。
如白起、項羽、劉邦、韓信、諸葛亮、玄微子、袁天罡、曹操、尉繚、劉伯溫、蘇秦、張儀等,已踏足此境。
此境乃一方雄主或決定性戰力的門檻。
第五境:敕命境。
言出法隨,可小範圍“敕令”規則,天命之氣如臂指使,能短暫抗衡乃至修改局部天地法則。
目前神州,明確達到此境的,僅有手持軒轅劍、身負兩大州鼎氣運的嬴政,以及執掌江山社稷圖、手握荊州鼎和豫州鼎氣運的李世民。
朱元璋憑借山河印與徐州鼎以及雄厚根基,亦觸摸到此境邊緣。
第六境:破命境。
寓意“破開命運束縛”,開始嚐試挑戰“獵場”本身規則,擁有撼動一方天地根本的偉力,是為聖階之下最強者。
此境,目前神州無人達到,但無疑是所有頂尖雄主追逐的目標。
第七境:天命境。
超脫“獵場”,執掌自身乃至一方世界之天命,與“聖人”比肩,是為帝星之終極。
此境,隻存在於傳說與最終的目標之中。
境界的清晰,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路,也讓競爭變得更加殘酷直接。
掠奪天命之氣,不僅是增強國運,更是提升個人境界、增加在這“養蠱”中存活幾率的最根本途徑!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