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異數臨塵

字數:6169   加入書籤

A+A-


    如今,前八秘的持有者,皆已成為各方勢力的焦點與倚仗,而這最後的“行”之秘,自然成為了所有野心家垂涎欲滴的終極目標之一。
    無論是雄主還是隱士,都在暗中探尋其下落。
    這一日,一個極其隱晦、卻引得體內已得秘文者微微共鳴的波動,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悄然在神州西南的某個角落蕩漾開來。
    南疆,蒼梧郡與雲南交界之地,一片被稱為“十萬大山”的原始密林深處。
    此地瘴氣彌漫,毒蟲橫行,山勢險峻複雜,凡人難入,即便是修行者,若非熟悉路徑或實力超群,亦不敢輕易深入。
    然而,就在這人跡罕至之處,那關於“行”之秘的微弱波動,斷斷續續地傳了出來。
    第一個感應到的,是身懷“列”字秘,對萬物解析極其敏銳的諸葛亮!
    他正在昭烈城中推演南疆局勢,忽然心有所感,指尖秘文微熱,目光驟然投向西南方向的群山。
    “這波動…縹緲不定,靈動非凡,與列之定序截然相反…莫非是……”
    他眼中閃過一絲驚疑與凝重。
    幾乎在同一時間。
    洛陽紫微宮,李世民身前的江山社稷圖上,代表西南區域的一點,也泛起了微不可察的、與其他州鼎氣運迥異的漣漪。
    鹹陽宮中,嬴政指間的軒轅劍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吟。
    赤壁王庭,項羽身旁的揚州鼎亦傳來一絲異樣共鳴。
    甚至深淵之下,對規則極其敏感的曹操、司馬懿,也隱約捕捉到了那一閃而逝的、代表著“無拘”與“變易”的奇特道韻!
    “行”之秘即將現世的消息,雖未公開,卻已在最頂層的強者圈子裏引起了暗湧!
    “傳令,察異司精銳盡出,秘密前往西南十萬大山,尋找波動源頭!切記,不可聲張,遇事以探查為先!”
    李世民立刻下達密令。
    “李斯,讓徐福派羅網最頂尖的殺手前去,務必找到那東西,帶回鹹陽!”嬴政目光灼灼。
    “烏屠,派一隊精通山地作戰的斥候,化裝潛入十萬大山……”項羽也不甘落後。
    各方勢力聞風而動,無數探子、細作、奇人異士,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開始從四麵八方,悄無聲息地向那片古老的原始山林匯聚。
    然而,十萬大山何其廣袤,那波動又時隱時現,縹緲難尋。
    想要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率先找到並得到那最神秘的“行”之秘,絕非易事。
    這不僅僅是對實力的考驗,更是對機緣、智慧與耐心的終極試煉。
    所有人都知道,這最後一秘的歸屬,極有可能成為打破目前勢力平衡,甚至影響“獵場”最終結局的關鍵一環!
    就在各方人馬暗中湧入十萬大山,展開一場無聲的搜尋競賽時,誰也沒有注意到,在密林最深處,一株不知生長了多少歲月、樹幹需十人合抱的古老榕樹之下,一個身影緩緩睜開了眼睛。
    他身著粗布麻衣,麵容普通,仿佛與這山林融為一體,氣息全無,就連最敏銳的神識掃過,也會下意識地將其忽略。
    他望著林外隱約傳來的、那些不屬於這片山林的細微動靜,嘴角勾起一絲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的指尖,一枚若隱若現、仿佛由流動清風與光影構成的玄奧符文,正如同呼吸般微微閃爍著。
    “都來了麽……”
    他低聲自語,聲音飄忽,仿佛來自很遠的地方,
    “行之秘,不在爭,而在適。強求者,徒勞無功。有心者,自會相遇……”
    話音剛落,他的身影如同陽光下的露珠,緩緩淡化,最終徹底消失在古榕樹的陰影之中,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唯有那枚代表著“行”之秘的符文,殘留的些許道韻,依舊在這片古老的林地間,悄然流轉,等待著那個“合適”的人。
    十萬大山的搜尋在暗流中持續,各方勢力如同無頭蒼蠅,在那片廣袤而危險的土地上徒勞地打轉。
    “行”之秘的波動時有時無,仿佛在戲耍著所有追逐者,始終未曾真正顯露其容。
    然而,在遠離這片喧囂的另一個角落,一場看似毫不相幹的“異數”,卻悄然牽動了命運的絲線。
    豫州,潁川郡,一處看似普通的鄉野之地。
    這裏並非什麽龍興之所,也無特殊靈脈,唯有一座早已破敗、隻剩殘垣斷壁的土築祭壇,據說是前朝新室皇帝王莽當年祭祀天地、推行新政時所建,早已被曆史遺忘,荒草叢生。
    這一日,一名身著洗得發白的儒生袍、麵容清臒、卻帶著幾分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執拗與恍惚的中年文士,不知為何,踉蹌行至此處。
    他望著那破敗的祭壇,眼中流露出複雜難明的神色,有追憶,有狂熱,有刻骨的遺憾,更有一種……
    仿佛看透了時空輪回的疲憊與漠然。
    他便是王莽!
    並非以雄主英魂的姿態強勢歸來,反而更像是一縷徘徊於曆史夾縫中的幽魂,帶著他那未竟的、充滿理想主義與空想色彩的 “新朝”舊夢,以及那份源自穿越者、知曉部分“未來”卻又無力回天的獨特烙印,悄然降臨於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修為看似不高,甚至未曾達到覺命境,與那些動輒知命、掌命的雄主名將相比,渺小如塵。
    但他身上卻縈繞著一股極其奇特的氣場,一種 “不合時宜” 的規則紊亂感,仿佛他不完全屬於這個時代,這個位麵。
    “井田…均貧富…改官製…鑄新錢…為何不行?為何都不行?!”
    他撫摸著冰冷的殘垣,喃喃自語,眼神時而清醒,時而混亂,
    “是時機不對?還是…這方天地,本就排斥‘變易’?”
    就在他沉浸於自身執念,心神激蕩,與這片殘留著他昔日野心的祭壇產生微妙共鳴之際——
    咻!
    一道靈動無比、仿佛超脫了空間束縛的流光,自十萬大山的方向,無視了遙遠的距離,如同受到某種無形吸引般,破空而來!
    其速度之快,甚至讓那些正在山中搜尋的強者都未能察覺!
    那流光徑直沒入王莽的眉心!
    王莽身體猛地一顫,雙眼瞬間失去焦距,無數關於“變易”、“流通”、“無拘”的玄奧意念,如同洪流般湧入他的識海!
    一枚由清風、光影與空間漣漪構成的虛幻符文—— “行”之秘,在他靈魂深處緩緩凝聚、紮根!
    沒有驚天動地的異象,沒有引動各方秘文的強烈共鳴。
    這最後一道秘文,竟以這樣一種近乎“悄無聲息”的方式,選擇了一個在所有勢力預料之外的、看似最不可能的宿主!
    “行”之秘的融入,並未立刻賦予王莽毀天滅地的力量,反而像是鑰匙,進一步激發了他體內那本就存在的、“不屬於此世”的特質。
    他周身的時空紊亂感愈發明顯,眼神中的恍惚逐漸被一種洞悉某種“軌跡”的冷靜所取代。
    “原來如此…行者,無拘也,變易也。非是蠻力穿梭,而是順應乃至引導規則之流變。”
    王莽低聲自語,他抬起手,指尖“行”字秘文若隱若現,他身前的空間頓時泛起細微的、幾乎不可察覺的漣漪,
    “我所追求的‘新’,本就是最大的‘行’。難怪…它會選擇我。”
    他感受到了那些正在十萬大山中徒勞搜尋的強大氣息,嘴角勾起一絲略帶嘲諷的、孤獨的笑意。
    “都在爭,都在搶…可知這行之真意,在於適,而非奪?”
    與此同時,就在王莽獲得“行”之秘的瞬間——
    神州各地,幾位秘文持有者及頂尖強者,心中都莫名地悸動了一下,仿佛某種關乎命運平衡的重要砝碼,已然落在了天平之上,卻又無法清晰感知其位置。
    袁天罡於洛陽觀星台猛地噴出一口鮮血,“前”字秘文劇烈閃爍,他駭然望向豫州方向,卻又一片混沌:
    “天機……徹底亂了!有‘異數’徹底擾亂了命軌!”
    深淵之下,曹操與司馬懿亦心生感應,同時蹙眉。
    郭嘉手中的黑暗棋子第一次出現了失控的旋轉:“陛下,有變數誕生,其存在本身,仿佛就是對現有規則的‘否定’。”
    而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一直懸浮於九天之外、冰冷注視著神州的某個龐大意誌,在王莽得到“行”之秘的那一刻,似乎…微微波動了一下。
    那並非敵意,也非重視,更像是一種… “確認” ?
    王莽立於破敗祭壇之上,感受著體內那與世界格格不入卻又仿佛能撬動規則的力量。
    他望向蒼穹,目光似乎穿透了層層空間,看到了那些隱藏在白光之後的冰冷存在。
    “你們…將我引來此界,投入這獵場,是因為我本就是變數麽?”
    他低聲呢喃,像是在問那些未知的存在,又像是在問自己,
    “既然給了我重來一次的機會,又給了我這行之秘……那麽,這一次,我的新朝之道,是否能夠真正踐行?”
    他並未像其他雄主那樣急於爭霸,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他的目標,似乎並不僅僅是稱王稱帝,而是某種更加宏大、更加離經叛道的 “改造” 。
    就在王莽於破敗祭壇前沉思,初步掌握“行”之秘的玄妙時,他身前不遠處的空間,如同水幕般緩緩蕩漾開來。
    並非空間裂縫,而是一種更加穩定、更加“技術化”的光門。
    一道純白的身影,從中邁步而出。
    其臂甲之上,並非之前見過的金紋、銀紋或綠紋,而是一道不斷流轉、仿佛在計算著什麽的藍色數據流紋路。
    這白衣人並未散發殺意,隻是用那冰冷的電子眼,平靜地“注視”著王莽,尤其是他眉心那若隱若現的“行”字秘文。
    一個與之前所有白衣人都不同的、帶著一絲近乎“平等”探究意味的冰冷聲音響起:
    “編號‘異體零’,確認存活,並成功接觸本土高維規則造物。”
    “第一階段適應性觀察完成。現根據引導者協議,進行初次正式接觸。”
    “王莽,我們……需要談一談。”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