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九鼎歸源

字數:6323   加入書籤

A+A-


    “看來,有惡客不請自來。”
    鐵木真感知到那幾股警惕的意念,不以為意地笑了笑。
    他並不急於立刻介入上遊的廝殺,征服需要耐心與時機。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遠處,投向了那通過冥河隱隱感應到的、與深淵截然不同的、生機勃勃又充滿紛爭的天命神州!
    “那裏,才是更廣闊、更值得征服的牧場……”
    他眼中燃燒起比深淵烈焰更加熾熱的野心,
    “嬴政?李世民?朱元璋?聽說都是了不得的帝王…正好,吾之鐵騎,已許久未曾踏碎過真正的…龍庭了!”
    隨著鐵木真這位攜帶著完整帝國氣運,與征服意誌的深淵帝星,正式浮出水麵。
    冥河,乃至整個深淵的格局,被徹底打破!
    原本曹操、司馬懿、楊廣的三足鼎立之勢,瞬間變成了四方爭霸!
    而且,新加入的這位,其霸道與侵略性,遠超前三者!
    深淵戰線的巔峰戰力,終於補全,甚至可以和神州勢力爭鬥而不落下風!
    就在鐵木真於白骨王座之上,遙望神州,規劃著新一輪的征服藍圖時——
    一名身披黑袍、氣息與深淵魔物截然不同的身影,在一位“怯薛軍”百夫長的引領下,登上了白骨山巒,來到了戰爭王座之前。
    那黑袍人摘下兜帽,露出一張帶著謙卑笑容、眼神卻精明狡黠的麵容,赫然是楊廣派來的使者!
    “尊貴的蒼狼之主,”
    使者深深鞠躬,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
    “我主大隋皇帝陛下,久聞大汗威名,橫掃六合,天下無雙。特遣小人前來,獻上薄禮,並願與大汗結為同盟,共謀神州之地!”
    鐵木真俯視著這名使者,雄鷹般的眼眸中看不出喜怒,隻有無盡的深邃。
    “同盟?”他緩緩重複著這兩個字,手指輕輕敲擊著王座扶手,那聲音在寂靜的山巔回蕩,仿佛敲在使者和所有聆聽者的心上。
    “說說看,你們的皇帝,想怎麽個同盟法?”
    ......
    鹹陽宮。
    嬴政玄衣纁裳,並未佩戴冠冕,僅以一根墨玉簪束發。
    他負手而立,仰望著蒼穹之上那常人無法窺見的、代表著九州氣運流轉的微妙星軌。
    其中,代表青、冀二州方位的星芒,始終比其他七州黯淡數分,如同美玉上的瑕疵,令他這位誌在囊括宇內的帝王,眸底深處常年凝著一絲冷意。
    “陛下,城外有異動。”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是黑冰台首領。
    “講。”嬴政聲音平淡,不帶波瀾。
    “有一人,自稱王莽,手持此物,求見陛下。”
    黑影雙手呈上一枚殘破的玉玨,那玉玨樣式古樸,其上卻流轉著與當世任何功法都迥異的“變易”氣息,更隱隱與嬴政袖中一枚私印產生共鳴。
    嬴政目光掃過玉玨,指尖微動。
    王莽,這個攪動了江東戰局,甚至疑似與那些“天外白衣人”有所牽扯的異數,此刻又主動找上門來?
    “帶他至密室。”
    同一時刻,洛陽,紫微宮中。
    李世民正與房玄齡、杜如晦商議漕運改製之事,忽有內侍疾步而來,低語數句。
    李世民眉頭一挑,揮手屏退左右,隻留二相。
    “克明,玄齡,你二人怎麽看?”
    李世民將一枚與嬴政手中幾乎一模一樣的玉玨放在案上,
    “王莽竟遣人送來了此物,邀朕與嬴政一會,共商奪回青、冀二鼎之事。”
    房玄齡撚須沉吟:
    “陛下,王莽此人,行事乖張,不可輕信。但其言若屬實,九鼎歸一關乎天命根本,不容有失。且他既同時邀約陛下與秦皇,怕是深知我們與白衣人交鋒之經曆,欲借力打力。”
    杜如晦斷然道:
    “風險極大,然利更在千秋。九鼎殘缺,天道有損,長久下去,神州必生大亂。若能借此機會奪回二鼎,縱是與虎謀皮,也值得一試。關鍵在於,如何確保此非王莽與白衣人之圈套?”
    李世民眼中銳光一閃,手指敲擊著龍椅扶手:
    “朕亦作此想。王莽欲行險棋,朕便陪他下一局!傳令袁天罡,秘密調遣玄甲銳士待命。朕,要去會一會這千古異數,與那宿敵嬴政。”
    三日之後,秦、唐交界處,一座荒廢已久的古祭壇。
    此地乃上古先民祭祀天地之所,殘留著稀薄卻純粹的混沌氣息,能一定程度上幹擾天機窺探,正是密會絕佳之所。
    嬴政與李世民幾乎同時抵達,兩人皆輕車簡從。
    嬴政身後隻跟著如同影子般的黑冰台首領,而李世民身旁則是一身便服、氣度沉凝的袁天罡。
    王莽早已在此等候,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見二人到來,微微一笑:“二位陛下果非常人,膽識過人。”
    “廢話少說。”
    嬴政目光如電,直刺王莽,
    “你如何證明,有把握能奪回?”
    李世民亦淡淡道:“王莽,上次江東,你阻白衣人奪揚州鼎時,看的出來與白衣人關係匪淺。此番又邀我等共謀其所掌握的二鼎,需給我等一個信你的理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莽不慌不忙,指尖“行”字秘文微亮,在空中勾勒出兩道模糊的虛影。
    正是青州鼎與冀州鼎的形態,其上有細微的、與白衣人力量同源的透明符文纏繞、解析。
    “此乃我以秘術窺得之景象。二鼎被囚於一處名為‘靜滯之間’的異空間,白衣人正以其法則萃取技術,試圖剝離鼎中本源氣運。至於理由……”
    他看向二人,笑容意味深長:
    “我非此界正統,所求者,不過是一線超脫之機。九鼎不全,天道有缺,於我之道亦是阻礙。白衣人視此界為牧場,行掠奪之舉,與我之道途相悖。與二位合作,不過是各取所需,互為人刀罷了。”
    他頓了頓,繼續道:
    “至於把握,白衣人技術雖高,卻過於依賴其協議與儀器。其對九州鼎的研究已至關鍵,需引動鼎氣與神州共鳴,方能徹底解析核心法則。我等可主動創造一個,他們不得不引動二鼎力量的機會。”
    “說下去。”嬴政眼神微眯。
    “我有一法,可模擬荊州鼎與兗州鼎,全力碰撞時引發的法則震蕩,此震蕩經由我秘術放大,定向傳遞至‘靜滯之間’,必能引動青、冀二鼎本能回應。
    屆時,二鼎氣運外顯,與神州聯係短暫恢複,‘靜滯之間’會出現縫隙,亦是白衣人防禦與轉移程序最繁忙、最易出錯的時刻。”
    王莽緩緩道出計劃核心,“此為引蛇出洞,亦是調虎離山。”
    李世民與袁天罡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
    此計大膽至極,近乎賭博。
    “地點?”嬴政言簡意賅。
    “冀州故地,巨鹿之野。此地前世曾隕落大秦精銳,亦埋葬過霸王雄心,因果糾纏,煞氣衝天,最能掩蓋我等行動氣息,亦能放大法則震蕩之效。”
    王莽顯然早有準備,
    “屆時,需二位陛下真身攜鼎而至,以鼎威對撞,製造真實不虛的法則風暴,為我秘術作掩護。而我,將潛入‘靜滯之間’,伺機奪鼎。”
    “你如何潛入?”李世民追問。
    王莽指了指眉心的“行”字秘文:
    “‘行’字秘,掌天地極速,亦涉空間變易。
    結合我對白衣人技術的了解,短暫撕開其空間屏障,並非不可能。
    當然,需要二位陛下在外製造足夠大的動靜,吸引其絕大部分算力。”
    密林之中,一時寂靜。
    嬴政與李世民目光交匯,雖為宿敵,此刻卻都明了對方心中權衡。
    風險在於王莽是否可信,以及白衣人是否另有埋伏。
    但九鼎歸一之誘惑,以及對那天外威脅的忌憚與反擊之心,最終壓倒了疑慮。
    “可。”嬴政率先吐出一字。
    “朕,亦準。”李世民沉聲道。
    七日之後,巨鹿之野。
    昔日古戰場,今日荒草萋萋,殘陽如血,空氣中仿佛依舊彌漫著不散的兵戈煞氣。
    荒野中心,嬴政與李世民相隔千丈而立。
    嬴政頭頂,兗州鼎虛影浮現,玄黃之氣垂落,如承載山河社稷之重;李世民身前,荊州鼎光華流轉,青碧之光中蘊含著無垠生機與江漢之靈。
    兩鼎氣機交感,引動周圍天地靈氣劇烈沸騰,地麵微微震顫。
    沒有多餘言語,幾乎在同一時刻,兩人同時催動鼎威!
    “鎮!”
    “生!”
    玄黃與青碧兩道浩蕩光柱,如同兩條咆哮的巨龍,轟然對撞!
    沒有采石磯那般刻意控製的收斂,這一次的碰撞是全力施為!
    刹那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恐怖的法則風暴以對撞點為中心席卷開來,空間成片塌陷,大地裂開深不見底的溝壑!
    整個巨鹿之野的古老煞氣被徹底引動,化作道道黑紅色的旋風,嗚咽嘶嚎!
    也就在這極致的混亂與光芒掩蓋下,王莽眉心的“行”字秘文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整個人的存在變得虛幻,如同化作了一道介於虛實之間的規則之線,循著那被模擬、放大的二鼎碰撞法則波紋,逆溯而上,瞬間突破了某種無形的壁障,消失不見。
    下一刻,他出現在了一片純白、無限延伸、沒有任何方向感的奇異空間——“靜滯之間”。
    眼前,青、冀二鼎懸浮於空中,被無數透明的能量鎖鏈束縛,鼎身之上覆蓋著密密麻麻的透明符文,正不斷試圖鑽入鼎中,抽取那代表兩州本源的氣運光華。
    數名臂帶幽紫紋路的白衣人正操控著複雜的光影儀器,顯然被外界突然爆發的、遠超預期的、鼎威對撞引發的法則潮汐,打了個措手不及,儀器上警報紅光頻閃。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