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東皇警世

字數:5696   加入書籤

A+A-


    雲板城頭,“漢”字大旗在帶著濕氣的山風中獵獵作響,宣告著這座連通蜀地與雲貴要衝的易主。
    城內,漢軍士卒正緊張地清點繳獲的楚軍糧秣軍械,修補城防,空氣中彌漫著硝煙與一絲勝利後的躁動。
    韓信並未在城中過多停留,他立於臨時搭建的指揮高台,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南方那連綿起伏、被濃綠與霧氣籠罩的群山。
    地圖在他腦海中清晰展開,雲板雖下,但要真正將雲貴納入漢土,必須迅速打通前往滇池的通道,將項羽在此地的統治根基徹底鏟除。
    “將軍,前鋒已探明,南下要道‘一線峽’已被南蠻軍隊封鎖,看旗號是龍且的部族。”
    副將躬身稟報,語氣帶著一絲凝重,
    “峽口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蠻兵於兩側山嶺設下了無數滾木礌石和毒箭陷阱。”
    韓信麵色平靜,似乎早有預料。
    “龍且?聽聞此人勇武過人,在南蠻諸部中威望頗高。項羽倒是會用人,知道用蠻製蠻。”
    他指尖在地圖上的“一線峽”位置輕輕一點,“傳令,休整一日,明日拂曉,強攻一線峽。”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勢,敲碎這南疆的第一道硬殼,不給項羽任何反應和支援的時間。
    次日拂曉,天色未明,一線峽外已是殺氣盈野。
    漢軍精銳排著嚴整的隊列,盾牌如牆,長戟如林,在韓信的指揮下,如同一條鋼鐵巨蟒,緩緩向狹窄的峽口逼近。
    軍中強弩蓄勢待發,瞄準兩側山崖。
    然而,戰鬥的開啟方式,卻超出了韓信的預料。
    沒有預想中的箭雨滾木,當漢軍先頭部隊踏入峽口一定範圍時,兩側山嶺上突然響起了低沉詭異、如同萬千蟲豸嘶鳴的骨笛聲和皮鼓聲!
    隨著這詭異的音律,峽穀內憑空升騰起五彩斑斕的瘴癘之氣,這瘴氣並非自然形成,其中仿佛有無數細小的、扭曲的蟲影在蠕動,發出令人頭皮發麻的窸窣聲。
    漢軍前排士卒吸入一絲,立刻便感到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甚至有人開始產生幻覺,胡言亂語,揮刀砍向身旁的同袍!
    “小心毒瘴!掩住口鼻!”
    軍官厲聲嘶吼,但尋常布帛根本無法完全阻擋這詭異的巫瘴。
    緊接著,更令人心悸的一幕發生了。
    地麵微微震動,無數色彩斑斕、一看便知劇毒無比的蛇蟲蜈蚣,如同潮水般從石縫、草叢中湧出,瘋狂地撲向漢軍陣型!
    與此同時,兩側山崖上影影綽綽,出現了無數身著斑斕獸皮、臉上塗抹著詭異油彩的蠻兵,他們並不急於衝鋒,而是躲在暗處,吹箭、毒鏢如同雨點般落下,專尋甲胄縫隙與麵門!
    漢軍陣型瞬間出現了混亂。
    他們擅長平原結陣、正麵衝殺,何曾見過這等詭譎莫測的巫蠱手段?
    韓信立於後方,眉頭微蹙。
    他雖知南疆多瘴癘巫蠱,卻沒想到如此厲害,竟能直接影響軍陣。
    他沉聲下令:“弩箭覆蓋山崖,壓製蠻兵!前鋒以火油罐開路,焚燒毒蟲!中軍後撤,脫離瘴氣範圍!”
    命令迅速執行,弩箭破空,火油罐炸開,烈焰暫時逼退了毒蟲,漢軍訓練有素的素質展現出來,雖驚不亂,緩緩後撤,脫離了巫瘴最濃鬱的區域。
    但首次強攻,無疑已宣告失敗,還折損了不少精銳。
    一線峽另一側,南蠻聯軍大營。
    主帳之內,一名身材魁梧如鐵塔、豹頭環眼、身著虎皮大衣的巨漢正放聲大笑,聲震營帳,正是蠻王龍且。
    他身旁,坐著一位身著繁複銀飾、容貌嬌豔卻眼神冷冽的女子,乃是祝融夫人。
    “哈哈哈!漢狗也不過如此!任他韓信用兵如神,到了咱這南疆地界,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
    龍且抓起一個酒囊,仰頭痛飲,酒水順著虯髯流淌,“夫人,你的巫蠱之術,果然厲害!”
    祝融夫人冷哼一聲,把玩著手中一枚刻滿蟲形符文的骨牌:
    “漢人依仗軍陣之利,卻不知天地之力,鬼神之威。一線峽不過小試牛刀,若他們再敢來犯,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帳中其他部族頭領也紛紛附和,士氣高漲。
    他們久居南疆,與毒蟲瘴氣為伴,信奉巫鬼之力,對中原的軍陣兵法既敬畏又不屑,如今初戰告捷,更是信心爆棚。
    然而,他們並未察覺,在營地外圍的陰影中,幾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悄然隱沒,將蠻軍的布防、巫蠱的觸發點,以及龍且大帳的位置,一一記錄了下來。
    那是韓信派出的,最擅長山地潛伏與偵察的“夜不收”精銳。
    漢軍大營,中軍帳內。
    韓信聽著“夜不收”帶回的詳細情報,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
    “龍且勇而無謀,倚仗者,無非地利與巫蠱。祝融夫人善驅蟲放瘴,是為心腹之患。”
    他語氣依舊平靜,仿佛白日的受挫並未影響分毫。
    “將軍,是否暫緩進攻,等待後續援軍或破瘴之物?”副將建議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信搖頭:“兵貴神速,拖延不得。項羽雖被朱元璋牽製,但若讓其緩過氣來,遣一上將回援,或與南蠻形成夾擊,我軍危矣。”
    他目光銳利起來:“巫蠱雖厲,亦有跡可循。傳令,搜集雄黃、石灰、艾草,製成藥包,分發士卒。今夜子時,挑選五百敢死之士,由我親自率領,不走峽口,攀援絕壁,繞至蠻軍大營側後!”
    他要用奇兵,直搗黃龍!
    目標,便是那主持巫蠱的祝融夫人!
    是夜,月黑風高。
    五百名精銳的漢軍敢死隊,口銜枚,馬裹蹄,在韓信親自帶領下,如同靈猿般,借助鉤索與短刃,開始攀爬一線峽旁那被認為“飛鳥難渡”的百丈絕壁。
    他們的動作輕盈而迅捷,融入漆黑的夜色與呼嘯的山風中。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抵達崖頂,能夠俯瞰蠻軍大營的那一刻——
    蠻營之中,那座最大的、屬於祝融夫人的巫祭帳篷內,懸掛在中央的一串由獸骨和青銅鈴組成的風鈴,無風自動,發出了一陣急促而清脆的“叮鈴”聲!
    正閉目盤坐的祝融夫人猛地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幽綠色的光芒,她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有客人,從‘天上’來了。”
    ......
    冥河深處,煉妖壺引發的能量狂潮,雖已隨著神器的遁走而逐漸平息,但其強行吞噬三方力量、撼動冥河根基的餘波,卻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漣漪持續擴散,沿著冥河那玄奧的規則脈絡,向著與其氣運相連的某個極點,洶湧而去。
    那個極點,不在深淵,而在人間,正在那萬山之祖,神州龍脈之源——昆侖!
    昆侖山脈,亙古巍峨,接天連地。
    其主峰隱於雲霧之間,凡人難見真容,唯有修為高深者,方能隱約感知到那彌漫於群山上空的、浩瀚而古老的守護意誌。
    在這一日,正於昆侖外圍探尋靈藥或是試圖尋找仙緣的修士、武者,乃至棲息於此的靈獸精怪,皆心有所感,不約而同地停下了動作,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悸動與敬畏,毫無征兆地席卷了全身。
    嗡——!!!
    一聲鍾鳴,自昆侖山最深處,那傳說中天帝下都的所在,毫無征兆地響起!
    這鍾聲,並非物理意義上的聲音,而是直接震蕩在所有生靈的靈魂深處,回蕩在天地法則的脈絡之間!
    它初時低沉,如同來自太古洪荒的呢喃,帶著無盡的滄桑與厚重。
    但轉瞬之間,便化為洪流,化為海嘯,化為席卷整個天命神州蒼穹與大地的規則之音!
    蒼穹之上,雲層被無形的聲浪推開,形成一個以昆侖為中心、覆蓋數萬裏的巨大旋渦。
    陽光透過旋渦中心灑落,卻帶著一種悲壯而肅穆的金色。
    大地之下,龍脈之氣隨之沸騰、共鳴,無數名山大川同時微微震顫,散發出或惶惑或警惕的意念。
    無論是正在休養生息的嬴政、李世民,還是忙於內鬥的朱元璋、項羽、劉邦,亦或是深藏在暗處的王莽,乃至那隱匿於虛空、臂帶幽紫紋路的“觀察者”,在這一刻,皆豁然抬頭,目光穿透虛空,凝重地望向昆侖方向!
    他們感受到了!
    一股淩駕於九州鼎之上、蘊含著開天辟地之初的混沌氣息、代表著此方世界最古老“秩序”與“鎮壓”之力的無上偉力,正在蘇醒!
    東皇鍾!
    “昆侖…東皇鍾?!”鹹陽宮中,嬴政猛地站起,身旁的軒轅劍發出一聲清越的劍鳴,似是回應,又似是警示。
    他臉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作為執掌梁州兗州二鼎、窺得部分天道秘密的帝皇,他比常人更清楚東皇鍾響意味著什麽。
    “古籍有載:東皇鍾響,深淵臨塵……”
    洛陽紫微宮內,李世民喃喃自語,定唐刀在鞘中輕顫,他與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駭然。
    深淵的威脅,竟已迫近至此?
    那鍾聲並未停歇,反而一聲接著一聲,越來越急,越來越響!
    伴隨著鍾聲,昆侖山巔的虛空之中,一幅巨大的、由光芒構成的畫卷緩緩展開、顯現,映照於天穹之上,讓神州億萬生靈皆可目睹!
    畫卷之中,並非仙家盛景,而是——冥河!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