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九鼎歸位

字數:6312   加入書籤

A+A-


    緊隨契丹狼騎之後,大秦黑冰台的先鋒精銳,以及大唐玄甲銳士的偵察分隊,也幾乎同時抵達了山穀外圍。
    他們親眼目睹了狼騎的慘狀,立刻停下了腳步,不敢再貿然深入。
    “是元素守護生靈,實力不弱,且占據地利。”黑冰台帶隊校尉麵色凝重,迅速通過秘法將情報傳回。
    “冰夷族……古籍中記載的極北守護者,果然存在。”
    薛仁貴立於一座冰丘之上,遠遠望著那廝殺的場景,眉頭緊鎖,“強攻代價太大。”
    然而,利益的誘惑足以讓人鋌而走險。
    更多後續趕到的勢力,包括一些聞訊而來的中小型宗門、世家高手,以及深淵派遣的、擅長隱匿的魔探,開始嚐試從不同方向、使用各種手段潛入山穀。
    有的試圖憑借高深修為硬闖冰刃風暴,結果被無窮無盡的冰刃,耗盡了護體罡氣,最終化作冰雕。
    有的試圖利用土遁或隱匿符籙從地下潛入,卻被冰層下更恐怖的極寒凍氣直接凍斃,或引來了更多冰夷的圍殺。
    有的試圖聯手破陣,各種法術、法寶的光芒在冰柱林中閃耀,卻往往隻能破壞幾根冰柱,瞬間就有新的冰柱從地麵凝結升起,陣法運轉毫無滯澀!
    這冰夷族與玄冰大陣,構成了昊天塔的第一道,也是無比堅固的防線!
    短短數日,山穀外圍,已留下了數百具各族修士與魔物的屍體, 進展卻微乎其微。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甚至開始考慮是否要暫時聯手,先破開這守護陣法之時——
    山穀中央,那通天光柱微微波動了一下。
    一道更加凝練、更加威嚴的藍色光華自光柱中分離,落在山穀入口處,那最高的玄冰巨柱之巔。
    光華散去,顯露出一位身形更加高大、容貌與人類無異卻俊美得不似凡俗、身著冰晶戰甲、手持權杖的冰夷。
    他眼眸開闔間,仿佛有風雪在其中醞釀,其氣息赫然達到了知命境巔峰,甚至隱隱觸及掌命境的門檻!
    他目光冰冷地掃過山穀外,那些如同螻蟻般聚集的各方勢力,權杖頓地,清冷的聲音傳遍四野:
    “奉昊天諭令,鎮守此塔,維係天衡。凡擅闖者,擾天序者——殺無赦!”
    其聲浪蘊含著極寒法則,讓所有聽聞者,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靈魂都仿佛要被凍結。
    這位明顯是冰夷族首領的存在現身,讓局勢更加明朗,也更加絕望。
    強攻,似乎已成死路。
    然而,就在各方勢力,被冰夷族首領威勢所懾,暫時偃旗息鼓,暗中重新謀劃之際——
    誰也沒有注意到,在遠離山穀的一處冰裂縫隙深處,那名臉上戴著蠟白色麵具的黑袍人悄然浮現。
    他手中托著的東皇鍾小鍾虛影,正對著山穀中央的昊天塔光柱,發出極其微弱、隻有他才能感知的共鳴波動。
    他低聲自語,帶著一絲狂熱與算計:
    “東皇鎮淵,昊天維序……鑰匙,終於齊了。歸墟協議……可以開始了。”
    ......
    極北之地,昊天塔引動風雲,各方勢力在冰夷族的頑強守護下铩羽而歸,暫時陷入了僵持。
    而神州腹地,乃至深淵前線,所有人的目光,依舊緊盯著西麵那不斷彌漫的魔氣,與北方那衝天的七彩光柱,緊張地籌備著,下一輪的衝突與爭奪。
    就在這風雲激蕩、局勢晦暗不明之際,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身影,攜帶著足以改變整個神州格局的重寶,悄然出現在了洛陽與鹹陽。
    洛陽,紫微宮。
    李世民正與房玄齡、杜如晦商議,如何應對北疆劇變與西線魔患,忽有內侍來報,言宮外有一自稱王莽者求見。
    “王莽?他上次從白衣人手中奪走青冀二鼎後,一直下落不明。難道是事情已經被他擺平了?”
    李世民眉頭微挑,與二相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訝異。
    “宣。”
    片刻後,王莽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步入殿中。
    他並未多言,隻是袖袍一拂,一尊通體散發著盎然生機、銘刻著東方青龍與山川地理圖案的古樸小鼎,懸浮於他掌心之上,滴溜溜旋轉著,散發出與李世民體內荊州鼎、豫州鼎,隱隱共鳴的浩蕩氣息。
    正是九州鼎之一——青州鼎!
    “唐皇陛下,”
    王莽微微一笑,目光平靜地看向李世民,
    “前番巨鹿之野,承蒙陛下與秦皇鼎力相助,方能自那觀察者手中奪回此二鼎。
    莽深知,神器有靈,擇主而侍。
    此青州鼎,蘊含東方乙木生機之氣,與陛下荊州鼎之江漢靈韻相輔相成,更契合陛下包容開放、勵精圖治之氣象。
    今日,莽願將此鼎,獻與陛下。”
    殿內一片寂靜。
    房玄齡、杜如晦皆麵露震驚,難以置信地看著那懸浮的青州鼎,又看向王莽。
    這可是九州神器,得之能大幅提升國力與個人修為,更能匯聚天命之氣!
    王莽就這般輕易送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世民眼中亦是精光閃動,他並未立刻去接,而是沉聲問道:“莽先生,此舉何意?如此重寶,朕受之有愧,亦不敢輕受。”
    王莽坦然道:
    “陛下不必疑慮。莽之所求,非權勢富貴,乃一線超脫之機。
    然,神州若傾,深淵若勝,或那天外觀察者若肆意妄為,莽之道亦將斷絕。
    九鼎乃神州根基,唯有在其真正的主人手中,方能發揮最大效力,穩固天道,抵禦外侮。
    陛下乃不世出之明君,青州鼎在您手中,遠比在莽手中或落入奸邪之輩手中,更能福澤神州。
    此乃,合則兩利之事。”
    他話語誠懇,更點出了當前神州麵臨的巨大危機,將個人動機與大局利益捆綁,由不得李世民不動心。
    李世民沉默片刻,目光與房玄齡、杜如晦交流,見二人微微頷首,終是深吸一口氣,鄭重道:
    “既如此,朕便代天下蒼生,謝過莽先生贈鼎之義!若他日神州安定,朕必不負先生今日之情!”
    他伸出手,那青州鼎仿佛有所感應,發出一聲歡快的輕鳴,化作一道青光,主動投入李世民懷中,與那荊州鼎、豫州鼎氣運瞬間交融,使其周身氣息愈發浩大堂皇,隱有突破之勢!
    幾乎在同一日,鹹陽宮。
    嬴政同樣接到了王莽的拜訪。
    與李世民的謹慎試探不同,嬴政麵對王莽,以及他手中那尊散發著厚重、承載意味的冀州鼎時,反應更為直接。
    “冀州鼎,乃中原之基,社稷之重。”
    王莽捧著那尊銘刻著山川社稷、田野農耕圖案的古鼎,
    “秦皇陛下,掃六合,定乾坤,立不世之功,行煌煌大道。此鼎之厚重,正與陛下之皇道、與兗州鼎之承載相得益彰。唯有陛下,方能真正駕馭此鼎之重,承托神州之望。”
    嬴政目光如電,直視王莽,仿佛要將他從裏到外看透。
    “王莽,你助朕奪鼎,又獻鼎於朕,所欲究竟為何?莫要與朕說什麽超脫虛言。”
    王莽在嬴政那極具壓迫性的目光下,依舊從容:
    “陛下明鑒。
    莽確有所求,所求者,乃一‘變’字。然,此‘變’需建立在神州存續之基上。
    深淵入侵,觀察者虎視,昊天塔現世……
    此乃亙古未有之大變局,亦是莽尋覓契機之所在。
    助陛下與唐皇集齊九鼎,圓滿天道,便是莽推動此‘變’的第一步。
    一個更加強大、更加穩固的神州,才能承受並孕育莽所期待之‘變’。”
    他的話語半真半假,卻巧妙地將自己的目的,與增強神州實力綁定在一起。
    嬴政凝視他良久,又看向那散發著誘人氣息的冀州鼎。
    九鼎歸一,乃他畢生所願,更能極大增強對抗深淵的資本。
    最終,他冷哼一聲:“朕不管你有何算計,但若敢行危害神州之事,朕必親手將你碾為齏粉!”
    言罷,他大手一揮。
    那冀州鼎便化作一道厚重的玄黃之光,融入他體內,與兗州鼎、梁州鼎以及那虛幻的軒轅劍影交相輝映。
    使其皇道氣息瞬間暴漲,周身隱隱有法則符文浮現,修為竟隱隱向著敕命境後期邁進!
    隨著青州鼎融入李世民體內,冀州鼎歸於嬴政,加上原本嬴政的梁州鼎、兗州鼎;曹操的雍州鼎、李世民的荊州鼎、豫州鼎;朱元璋的徐州鼎、項羽的揚州鼎。
    至此,分散已久、象征著天命神州疆域與氣運的九鼎,終於以某種形式,全部現身,並有了明確的歸屬!
    就在嬴政與李世民初步吸納二鼎氣運,使其與自身融合的刹那——嗡!!!
    一聲並非來自實物,而是源自冥冥中天道本源的嗡鳴,響徹在每一位神州生靈的心頭!
    天空之上,九道顏色各異、代表著九州方位與本源屬性的光柱虛影衝天而起,在蒼穹最高處交織、融合。
    化作一片混沌而浩瀚的七彩祥雲,散發出圓滿、和諧、威嚴無比的氣息!
    神州的天道規則,在這一刻,變得更加清晰、更加穩固、也更加強大!
    一直彌漫的魔氣,似乎被這股圓滿的氣息排斥,侵蝕的速度都為之一滯。
    所有神州生靈,無論修為高低,都感到心神一寧,仿佛有了主心骨。
    然而,就在天道趨於圓滿,神州氣運為之大振的同時——
    冥河下遊那無盡的黑暗深處,那雙混沌與饑餓構成的巨眼,猛地睜開,其中閃過一絲極度的貪婪與興奮。
    “終於……成熟了……”
    而在那極北冰原,手持東皇鍾小鍾虛影的黑袍人,麵具下的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鑰匙已齊,盛宴……開始。”
    王莽立於鹹陽宮外,遙望那天空的七彩祥雲,又感知到那來自冥河深處,與極北之地的隱晦波動,低聲自語:
    “水已攪渾,接下來,該釣魚了。”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