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棣:完了,我成對照組了!

字數:4612   加入書籤

A+A-


    北風呼嘯,卷起漫天黃沙,拍打在將士的甲胄上,發出“沙沙”聲。
    “諸位將士們!”
    木正居緩步上前,目視著方陣前的數萬大軍。雖已百歲高齡,但那股威嚴氣度,仍能令全場肅然。
    “今日,我們將與那支曾橫行西方藩國的敵軍,在這裏決一死戰!”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前排將領。
    “在我們腳下,是自太祖皇帝開疆拓土時,五代先輩們用鮮血澆灌的土地!他們的英魂,此刻就在天上注視著我們!”
    “敵人手持彎刀,妄想吞噬我大明江山!一百年前,他們就曾在中原為禍一方。今日,他們再次東來!”
    木正居緩緩拔出佩劍,劍尖直指城外騎兵大軍。
    “我明白,你們內心或有恐懼。但我們決不能退縮!一旦敗退,家園將被蹂躪,妻兒將淪為奴隸,生不如死!”
    “我知道,今日黃昏之前,我們中必有許多人就此長眠!”
    “我的最後一道軍令:倘若你們看到我陣亡,不必哀悼!隻需死死跟隨軍旗,緊握手中兵刃!”
    “讓我們一同——馬踏聯營!”
    “讓我們一同——破敵陣斬將!”
    “日月山河永在!為了子孫後代不再受戰火蹂躪!為了大明江山永世長存!”
    木正居的鏗鏘有力的嗓音回蕩在大營之中。每一個將士無不熱血沸騰,他們高高舉起手中兵刃,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
    “明軍威武!”
    “殺!殺!殺!”
    風沙卷起殘破的軍旗,獵獵作響。
    百歲高齡的木正居,獨自騎在馬上,身形在數十萬大軍投來的目光中,顯得無比渺小,卻又如同一座無法撼動的豐碑。
    他沒有再言語,那雙渾濁卻依舊銳利的眼睛,靜靜地凝視著北方。
    那裏是瓦剌人的方向,也是他為自己選定最後一場謝幕的舞台。
    【這是一位百歲老人的最後一戰。】
    【他曾為永樂大帝執掌天下之筆,也曾為宣德皇帝鎮壓四海之亂。他見證了五代君王的更迭,也親手將大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如今,他已油盡燈枯,生命走到了盡頭。】
    【以衰朽之軀,為這片他守護了一生的土地,獻上最後的忠誠。】
    【他並非不懼死亡。】
    【隻是他知道,有些事,比死亡更重要。】
    【或許,木正居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他壯年喪妻,再未續弦。】
    【或許,他更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他親手將六個兒子送上絕路,換取帝王的信任與天下軍心。】
    【可以指責他冷血,可以唾罵他無情。】
    【但後世之人永遠無法否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心中的那個‘國’。】
    【曾有史官如此評價:縱使木公殺妻滅子,背負萬古罵名,其所行之事,無一不是為了國家。
    國在家前,天下在己先,這便是他一生的寫照。】
    【史書稱:大明不可無木正居,如當朝百姓不可無於謙。】
    【而在數百年以後,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正是因為有木聖留下的精神與科技火種,我們這些後人才有底氣,在那些金發碧眼的西方蠻夷麵前,挺直腰杆,驕傲地說上一句——】
    【“我們,是漢人!”】
    這番蓋棺定論般的評價,狠狠震撼著不同時空所有人的心頭。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麵色平靜。
    經曆了前麵那麽多次的震撼,他對於木正居的“神跡”,早已有了極強的抗性。
    或者說,在他的內心深處,已經默認了這個未曾謀麵的“鬼相”,在某些方麵,確實超越了他。
    這並非認輸,而是一個開國帝王,對一個能為自己王朝續命兩百年、甚至影響世界格局的絕世能臣,最基本的尊重。
    他隻是有些感慨,這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四兒子,運氣是真他娘的好。
    然而,另外幾個時空,氣氛卻截然不同。
    洪武三十年,奉天殿前。
    老邁的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麽,渾身一震,隨後顫巍巍地從懷中掏出一張卷軸,那是他很久以前就吩咐人撰寫的大臣名單。
    他用枯瘦的手指,在上麵一遍又一遍地尋找。
    沒有。
    沒有木正居!
    永樂十九年,北平皇宮。
    朱棣臉上的得意與自豪,瞬間凝固。
    他也反應過來了。
    他立刻叫來身邊的太監,低聲吩咐了幾句。
    片刻之後,太監捧著一本官員名錄,匆匆返回。
    朱棣一把奪過,從六部九卿,再到翰林院的編修,他一個一個地看過去。
    還是沒有!
    兩個不同時空的老朱家天子,在這一刻,都想到了一個讓他們遍體生寒的可能。
    他們……就是天幕所說的,那個沒有木正居,出了一代“戰神”朱祁鎮的對照組!
    “噗——”
    老年朱棣隻覺得眼前一黑,一口氣沒上來,身子晃了晃,差點從龍椅上栽下去。
    天塌了!
    他的晚節……不保了!
    他畢生征戰,開創永樂盛世,原以為能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足以傲視千古的強盛王朝。
    可到頭來,自己竟是那個“錯誤示範”裏的主角?
    他一世的英名,全要被那個叫朱祁鎮的不肖子孫,給敗壞光了!
    另一邊。
    宣德十年,乾清宮。
    病榻之上,本已在彌留之際的朱瞻基,此刻眼神卻異常清明。
    按照天幕所說,自己大限將至,活不過今年了。
    他原本已經準備坦然接受命運,可一想到自己死後,下去見了洪武爺,可能會被揍得連他娘都認不出來,強烈的求生欲就再次占據了高地。
    但他也明白,人力有時窮。
    他必須在自己咽氣之前,為大明這艘巨輪,重新選定一位舵手。
    他轉過頭,看著跪在床前的兩個兒子。
    長子,朱祁鎮。
    次子,朱祁鈺。
    他原本屬意的,自然是長子朱祁鎮。
    可現在……
    一想到那個“蓋章都蓋不明白”、“為了不踩自家莊稼讓幾十萬大軍繞道”的“戰神”……
    朱瞻基就感覺自己的心口,又開始隱隱作痛。
    不行!
    絕對不能把江山交到這個蠢貨手裏!
    可……祁鈺懦弱,朝中又無木正居那般的擎天之柱,他能鎮得住那些驕兵悍將和文官集團嗎?
    朱瞻基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傳……傳楊士奇、楊榮、楊溥入宮。”猶豫了許久,朱瞻基對身旁的太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