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鬼相遺書,一世命即萬世命!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A+A-


    短短十六個字,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內。
    一眾文武大臣麵麵相覷,滿頭霧水。
    問春風?
    這是何意?
    難道木聖他老人家,是讓我們聽天由命?
    可這“龍纛前壓”又作何解?
    龍纛,乃是天子儀仗。
    壓上去?壓到哪裏去?
    一群飽讀詩書的大明精英,此刻卻像一群蒙童,被這十六個字徹底搞懵了。
    唯有趙九,在看到這十六個字的瞬間,腦海中卻如同有驚雷炸響!
    他不懂什麽春風。
    但他懂!
    他懂這句“龍纛前壓”的含金量!
    趙九的呼吸,在這一刻,變得急促起來。
    他沒有理會身後眾人的議論,而是顫抖著手,將那個同樣由明黃錦緞包裹的卷軸,緩緩展開。
    那上麵,不再是狂草。
    而是一行行工整無比,卻又殺氣騰騰的蠅頭小楷!
    【後生,見字如麵。】
    【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想必大明,已是積重難返,民不聊生。】
    【不必驚慌,此乃定數。】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天下百姓,都開始拿起刀劍反抗你時,那隻能證明一件事——】
    【錯的,不是他們。】
    【是這個朝廷,是這個姓朱的天下,已經爛到了根子裏。】
    字字誅心!
    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相信,這番大逆不道,足以被千刀萬剮的言論,竟是出自那位被譽為“大明守護神”的木聖之手!
    殿內,已經有官員臉色煞白,雙腿發軟,幾乎要癱倒在地。
    “妖言!這是妖言惑眾!”
    “定是有人假冒木聖之名,欲行不軌之事!”
    “快!快將此物毀去!”
    有言官聲色俱厲地嘶吼著,伸手便要去搶奪趙九手中的卷軸。
    趙九卻隻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那眼神,冰冷,陌生。
    僅僅一眼,便讓那名言官如墜冰窟,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趙九的目光,重新落回卷軸之上。
    【腐肉不除,新骨不生。
    與其被動防守,修修補補,最終被那些崛起的流寇,或是關外的蠻夷,奪了這漢家江山,不如……】
    【順應民心,刮骨療傷!】
    【換了這層早已腐朽的皮,方能重獲新生!】
    【老朽為你指一條明路——】
    卷軸上的字跡,到這裏,風格陡然一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
    是唐末那個殺得天下門閥膽寒,殺得士族人頭滾滾的反賊頭子黃巢!
    木聖,竟然引用了黃巢的反詩!
    他想做什麽?!
    所有人都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
    在那兩句殺氣騰騰的反詩之下,是兩句更加石破天驚、更加顛覆認知的讖語!
    【黃巢殺人八百萬,方為雄中雄。】
    【老夫殺人千千萬,不及天一功!】
    若說之前的黃巢反詩隻是讓眾人驚駭,那麽這兩句話,就是徹徹底底的瘋言瘋語!
    這是什麽意思?
    木聖自比黃巢?還說自己殺人不及老天爺?
    趙九看著卷軸下半部分,下一秒猛地將卷軸下半部分折起,隻露出前半段的說理。
    隨後對著大殿內一眾文武百官吼道。
    “退下!”
    那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文臣,哪裏見過皇帝如此失態,一個個被嚇得噤若寒蟬。
    “陛……陛下……”一位老臣顫抖著嘴唇,還想說些什麽。
    他想問,木聖到底在下麵寫了什麽?
    為何會讓陛下您……如此失態?
    趙九卻根本不給他們機會,他一步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威壓,從他那並不算魁梧的身軀裏爆發出來。
    “朕!讓你們,全都退下!!”
    這一次,不再是那個坐在龍椅上任由他們擺布的傀儡,不再是那個隻會在祖宗牌位前對頭的君主!
    那是……天子之怒!!
    “滾!”
    一眾文武大臣麵麵相覷,最終,隻能在那冰冷的目光注視下,躬身行禮,如同被驅趕的羊群,惶恐不安地退出了木聖大殿。
    直到最後一名官員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趙九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
    他環顧空曠的大殿,確認四下無人。
    這才將卷軸被折起的那一部分,緩緩展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八個字,平平無奇。
    卻讓趙九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如遭雷擊。
    他怔怔地看著這八個字,仿佛看到了那位百歲鬼相,跨越數百年的時空,站在自己麵前,平靜地注視著他。
    【這個世界上,總要有人,去做那個不循規蹈矩的惡人。】
    【總要有人,雙手沾滿肮髒和鮮血,去為那些向往幹淨的人,撐起一片能讓他們安心做事的天。】
    【與其帶著那些早已成為國家累贅的宗親、勳貴、士族一同沉淪,不若,由你親手,將他們盡數埋葬!】
    【老夫自己......就是我所屬那個時代,最惡的惡人。】
    【老夫拒絕封王,是為不使朱家天下,有功高蓋主之先例。老夫殺建文舊臣,是為了震懾天下宵小,讓大明不再有內戰之苦。
    老夫送六子赴死,是為了讓天家看到何為公平,讓將士明白為國捐軀並非貴賤有別。】
    【世人皆罵老夫冷血,罵老夫偽君子,可他們不懂。】
    【老來多驚夢,似有獻刀人。】
    【一世命,即萬世命!】
    【權臣?奸相?哪怕是暴臣又如何!】
    【他們從未站在我的高度,如何理解我眼中的風景!又怎敢評判我的功績!】
    【那些人又怎知,少年終成惡龍,可惡龍的龍鱗之下,所守護的,是這片土地,是這天下的萬萬蒼生!】
    【老夫於雕像底座設下機關,若大明國運昌盛,此信將永不見天日。】
    【可你,終究還是將它抬了起來……這便證明,大明又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另一個“惡人”了。】
    【小同誌,切記,華夏五千年,衡量一個人的終極尺度,從來不是功業,不是財富,而是根植於血脈的風骨與氣節!】
    【一個皇帝,可以蠢,可以剛愎自用,甚至可以當亡國之君。】
    【但,他絕對不能怕死!因為你的背後,是萬萬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