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假道伐虢布疑陣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鐵匣尚未合蓋,紅粉自裂口滑落,李毅指尖一挑,將陶管倒轉,粉末盡數收入一隻密封瓷瓶。他未封口,隻將瓶身置於燈下細察,色澤如舊,無光無味,與尋常朱砂無異。但瓶底映出的影子略顯渾濁,像是被什麽看不見的東西纏住了。
李震立於案前,目光落在瓷瓶上,片刻後抬手,將瓶推至中央。桌上攤著三份文書:一份是平西王致北蠻的“密信”草稿,筆跡仿得極真,連印泥壓痕都與繳獲的公文一致;一份是流言傳抄的底本,寫著“李氏暗結鐵木真,共謀幽並”;最後一份,是李瑤剛呈上的行軍推演圖,紅線蜿蜒,直指平西王北境鐵礦。
“他們用毒,是想讓我們自亂陣腳。”李震開口,聲音不高,卻壓住了室內所有雜音,“可若我們將這毒,煉成餌呢?”
李瑤坐在側席,手中握著一支炭筆,正將情報網回報的北蠻動向標注在輿圖上。她未抬頭,隻道:“北蠻近月頻繁調動騎兵,鐵木真在雁脊坡增派巡哨,顯然對平西王已有戒心。隻要證據夠真,他必出兵。”
“證據再真,也需送得進去。”李驍立於沙盤旁,手指輕點北境關隘,“他們不信任我們,若由我軍送出,反成笑柄。”
李毅將瓷瓶收起,從袖中取出一枚蠟丸,表麵沾著些許泥土,像是剛從地下挖出。“三日前,我命人在雁脊坡埋下此物,位置在北蠻巡邏必經之路的石縫下。隻要他們發現,便會以為是平西王傳遞消息的舊法。”
李瑤點頭:“響箭射入,蠟丸出土,雙線並行,真假難辨。”
李震不再多言,隻抬手一劃,示意依計行事。
當夜,李毅親率七名死士出城,繞行二十裏,潛至雁脊坡南麓。月隱雲後,山風穿穀,七人伏於亂石之間,靜候北蠻巡隊。子時三刻,馬蹄聲由遠及近,三隊輕騎列陣而過,火把映照岩壁,忽有一騎停步,俯身拾起石縫中半露的蠟丸。
李毅未動,隻等其走遠,才下令點燃響箭。三支箭矢破空而起,箭尾綁著密信,落於北蠻主營外的雪地上。信上印鑒清晰,內容直指平西王願以幽州為餌,引北蠻南下,共擊李氏,事成後並州歸鐵木真所有。
與此同時,寧遠城內,數十名細作悄然散入市井。茶樓酒肆,驛站碼頭,皆有聲音低語:“李氏與北蠻早有勾結,隻等春雪化盡,便南北夾擊,平西王首當其衝。”
消息如風,三日內傳至並州。
平西王接到邊將急報時,正在校場點兵。他拆開密信,見印信無誤,字跡熟悉,臉色驟變。再聞北蠻使者已在邊境怒斥“背盟”,更是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調幽州守軍兩萬,雁門關增防五千,北境全線戒備。
“李氏竟敢勾結外敵!”他將信拍於案上,手指發顫,“他們想讓我腹背受敵?”
幕僚低聲勸道:“王爺,此信來路不明,恐是離間之計。”
“離間?”平西王冷笑,“鐵木真已派使者下戰書,豈是空言?若我不防,他真打過來,誰來替我守這北門?”
他不再猶豫,連發三道軍令,命主力北調,同時派快馬傳書鐵木真,欲澄清誤會。然使者未出境,便被北蠻巡騎截殺,首級懸於營門。
鐵木真立於高台,望著南麵城池,手中握著那封“密信”,眼中怒火如焚。他早疑平西王反複無常,今見書信、印鑒、蠟丸、響箭,環環相扣,不由不信。當即召集諸將,下令整軍,三日後南下討伐“背盟之賊”。
寧遠城中,李瑤收到情報,立即呈報李震。
“幽州軍已動,三萬邊軍北調,雁門關守將換防。”她將情報攤開,指尖點在輿圖上,“鐵礦守軍減至五千,糧草調度混亂,正是時機。”
李震凝視沙盤,良久,抬手一指:“驍兒,你走黑水峪。”
李驍早已披甲在側,聞言抱拳:“兒臣即刻出發。”
“不可強攻。”李震補充,“你隻帶五千輕騎,繞道廢棄古道,避開關卡耳目。李毅的人已在礦中,會焚其糧倉,亂其軍心。你趁亂入礦,控製礦口,奪其車隊,但不可久留。”
“明白。”李驍轉身欲行。
“還有一事。”李震從案下取出一隻鐵匣,交予李毅,“這是最後一批淨化紙,你帶去礦場,交給王芳的人。若礦中工匠識字,便讓他們抄錄《千金方》新本。我們毀不了他們的毒,但能留下幹淨的字。”
李毅接過鐵匣,沉重點頭。
三更天,李驍率軍出城,馬蹄裹布,悄然北行。黑水峪地勢險峻,古道荒廢多年,雜草掩路,岩石嶙峋。五千騎兵分作三隊,魚貫而入,行至中途,忽有細作快馬回報:鐵礦守將昨夜接到調令,命其抽調兩千人增援北境,今日清晨已啟程。
李驍立即下令加速。
與此同時,鐵礦內,一名廚役正往灶中添柴。火光映照其袖口,一道暗紋隱約可見——是李毅早年設下的“暗部”標記。他趁無人注意,將一包油紙藏入柴堆,隨後悄然退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入夜,守軍食堂起火。火勢迅速蔓延,糧倉被引燃,濃煙衝天。守軍慌亂救火,營地一片混亂。礦口守軍聞訊回援,礦道內頓時空虛。
就在此時,礦外山梁上,一騎快馬疾馳而至, rider 手中揮動火把,三長兩短,正是約定信號。
李驍伏於高處,見信號發出,立即下令衝鋒。
五千輕騎如潮水般湧出密林,直撲礦口。守軍尚未集結,已被衝散。李驍親率百人直入主礦道,沿途未遇抵抗。礦場深處,數十輛滿載原鐵的礦車整齊排列,車旁守卒倉促應戰,片刻即潰。
“控製礦口!封死通道!”李驍躍下馬背,親自率人占據製高點。
李毅隨後趕到,手中鐵匣未離身。他找到礦場文書,取出李震手令,命其召集工匠。二十名識字匠人被帶至安全處,李毅打開鐵匣,取出一疊潔白紙張,遞予為首老匠。
“這是新抄的醫典。”他說,“你們若願學,便從今日起,每日抄一頁。”
老匠顫抖著接過紙張,見字跡工整,墨香清新,與平日所見泛黃殘本截然不同。他低頭細看,首頁寫著:“千金方·卷一·解毒篇。”
“這字……幹淨。”他喃喃道。
李驍站在礦口高台,望著遠處寧遠方向。夜風撲麵,他抬起右手,檢查刀柄。刀未出鞘,但握柄處有一道新痕,像是被碎石劃過。他未在意,隻將刀插回鞘中。
李毅走來,低聲稟報:“礦車已清點,共二十三輛,原鐵三百一十七噸。細作已焚毀賬冊,守將逃往北山,未帶走重要文書。”
李驍點頭:“明日辰時前,車隊必須啟程回城。走小路,分三批,每批間隔一個時辰。”
“若平西王回援?”
“他回不來。”李驍望向北方,“鐵木真不會讓他回來。”
此時,寧遠城中,李瑤正伏案整理情報。她將最新戰報歸檔,又調出北蠻動向圖。忽然,她發現一處異常:鐵木真雖已整軍,卻未南下,反而在邊境集結更多騎兵,似在等待什麽。
她皺眉,提筆在圖上圈出雁脊坡,寫下一行小字:“敵未動,疑有後計。”
她抬頭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桌角油燈忽跳一下,燈花爆裂,一縷黑煙升起。
李瑤伸手撥了撥燈芯,火焰重新穩定。她低頭繼續書寫,筆尖在紙上劃出沙沙聲。
礦場深處,一名年輕工匠正低頭抄寫《千金方》。他寫到“甘草解毒”一句時,筆尖忽頓。他抬頭看了看四周,確認無人注意,才從懷中掏出一張舊紙,上麵是此前借閱的《千金方》拓本殘頁。
他將兩張紙並排對照,發現新本中多出一行小注:“鶴頂紅,遇銀即黑,然可解。以甘草三錢,綠豆半升,煎湯頻服,可緩其勢。”
他盯著那行字,許久未動。
李毅站在暗處,目光掃過每一名抄書之人。他看見那青年的異樣,卻未上前,隻將手按在鐵匣上,指節微微發白。
李驍走出礦道,抬頭望天。雲層漸散,露出半輪冷月。他深吸一口氣,正欲下令整軍,忽見北方天際,一道火光衝起,隨即熄滅。
他眯起眼。
那是平西王北境大營的方向。
他未動,隻低聲對親兵道:“傳令下去,加快裝車。”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