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心鏡萬象自在行

字數:4486   加入書籤

A+A-


    踏入自在天的瞬間,墨月隻覺周身一輕,仿佛掙脫了某種無形的束縛。眼前並非預想中的瓊樓玉宇、仙神往來,而是一片無垠的、流淌著七彩霞光的混沌虛空。腳下是凝實的雲氣,行走其上,泛起圈圈漣漪,延伸向未知的遠方。
    耳邊傳來宗主司徒文平和卻直抵道心的聲音,如同暮鼓晨鍾:
    “九天論道,非力之角逐,乃道之印證。爾等眼前萬象,非真實自在天,實乃爾等心鏡所映之象。摒棄外相,忘卻得失,直指本心。自離船踏雲一刻,論道已然啟程。唯靠己身感悟,五年後自有指引接引。望此五載,汝等能有所得,明心見性。”
    聲音嫋嫋散去,墨月環顧四周,方才同行的九位同門已不見蹤影,浩瀚瑰麗的混沌虛空中,仿佛隻剩下她一人。她嚐試呼喚小仙仙,卻發現連識海中的聯係也變得極其微弱、模糊,仿佛被一層無形的薄紗隔絕。
    “心鏡所映之象……”墨月喃喃自語,收斂起所有雜念,不再執著於尋找同伴或辨認方向。她閉上雙眼,純粹以神識去感知這片奇異的天地。
    神識探出,反饋回來的並非具體的景物,而是一種種玄之又玄的“意”。有時是淩厲無比的劍意,如同萬劍歸宗;有時是生機勃勃的木靈之意,仿佛置身遠古森林;有時是焚盡八荒的烈焰之意;有時又是厚重承載的大地之意……這些“意”並非靜止,它們如同活物般流淌、交織、碰撞,演化出無窮變化。
    她明白了,這自在天,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由無數大道法則碎片和感悟意念構成的“道境”。每個人進入此地,因其自身修煉功法、心境修為、乃至潛意識所求的不同,便會自動吸引、映照出與之最為契合的“道象”,從而踏上獨一無二的論道之旅。
    有人或許會陷入劍意長河,日夜與萬千劍意交鋒印證;有人或許會沉入丹道妙境,觀摩草木枯榮、藥性生克;有人或許會直麵心魔幻象,於萬丈紅塵中錘煉道心……
    墨月靜立原地,放空心神,任由周遭流淌的萬千道意拂過己身。她修煉《太初歸一劍訣》,又身負混沌青蓮,更在生死間領悟了一絲劍意,對大道本源的感知尤為敏銳。
    漸漸地,她周遭的景象開始穩定並清晰起來。她發現自己並非立於虛空,而是站在一片廣袤無垠的、如同鏡麵般平靜的黑色水麵上。水麵之下,倒映著的並非她的身影,而是無數破碎、扭曲、卻又蘊含著某種初始意味的光影與符文,仿佛天地未開時的混沌景象。天空中,沒有日月星辰,隻有無數霞光如同極光般緩緩流轉。
    這裏,是她心鏡所映之象——一片象征著混沌與虛無,交織著萬物衍化與寂滅真意的獨特道境。
    墨月不再猶豫,盤膝坐於黑色水麵之上。她並未急於去捕捉、領悟那些具體的光影符文,而是將心神徹底沉入其中,去感受那份“太初”的原始與包容,以及“歸墟”的終結與空無。
    她仿佛化作了這水麵的一部分,意識隨著水下那些破碎的光影沉浮,隨著天上奪目霞光的流轉而呼吸。過往修煉的點點滴滴,尤其是那玄妙難言的“忘我一劍”,開始在心間反複推演、重構。
    時間在這裏失去了意義。墨月完全沉浸在了與自身之“道”的對話與印證之中。
    ……
    與此同時,自在天深處,一座懸浮於萬千霞光核心的宏偉殿宇內。
    司徒文與同行的兩位萬劍仙門大帝已然落座。殿內氣息浩瀚,在座者無一不是威震一方的仙帝巨頭,其中甚至有五六位的氣息與司徒文相仿,皆已踏入半步至尊之境。
    “哼,這次論道,怎地非要我們幾個老家夥親自出麵坐鎮?數百年前域外戰場那場惡戰,諸位身上的舊傷怕是都還沒好利索吧?非得搞這麽大陣仗。”一位紅眉赤發、周身隱有火焰虛影繚繞的老者不滿地嘟囔著,聲若洪鍾,正是以煉器與火係法則聞名仙界的“火神大師”。
    司徒文但笑不語。
    一旁一位身著水藍色宮裝、氣質溫婉雍容的美婦人掩口輕笑:“火神道友還是這般真性情。我等存世歲月悠長,若不能保持幾分本心,與那山石朽木何異?”
    火神大師哼了一聲,倒也沒再反駁。
    “好了,閑言少敘。”一位身著樸素灰袍、麵容肅穆的老者開口。他氣息淵深如海,竟比在座大多數人都要強上一線,隱隱觸及尊者門檻,正是來自混沌之境、負責聯絡仙界的“話事人”。他目光掃過眾人,“先看看這些小輩的狀態如何,莫要有人在此地迷失了本心。”
    藍袍美婦人聞言,微微一笑,廣袖輕揮。殿宇中央,一片巨大的光幕浮現,光幕中被分割成無數小塊,顯現出此次參與論道的眾多天才弟子所處的“心鏡道境”。
    隻見光幕中,景象各異:有人在一片荒漠中艱難跋涉,麵露迷茫;有人端坐於蓮花之上,寶相莊嚴,周身道韻流轉;有人手持刀劍,正與由心念所化的敵人激烈搏殺;有人則鋪開畫卷,以道為筆,描繪心中天地;更有甚者,竟尋了一處雲團,呼呼大睡,鼾聲如雷……雖無法窺見他們具體麵臨的幻境與感悟,但大致狀態卻能分辨,暫無入魔跡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行了,大致無礙。”話事人老者收回目光,神色轉為凝重,“此次召集諸位,實因魔界傳來緊急求援。”
    “魔界?”一位身負長劍的仙帝眉頭微蹙。
    “不錯。”話事人點頭,“仙魔二界,雖功法迥異,時有摩擦,但數十萬年來,在抵禦域外放逐之地濁氣侵蝕一事上,始終同氣連枝。如今魔界情況急劇惡化,其本源魔氣受濁氣深度汙染,大量魔族心智迷失,陷入瘋狂,內部秩序瀕臨崩潰。長此以往,魔界恐將成為濁氣入侵我等世界的前沿堡壘,後果不堪設想。”
    殿內頓時一片寂靜。仙魔不兩立是常態,但放逐之地才是共同的心腹大患。
    “混沌之境已決定出手援助,”話事人繼續道,“並賜下一件源自混沌深處的秘寶,據說能一定程度上淨化被侵蝕的魔氣。然,修為越高者,進入被濁氣嚴重汙染的魔界核心,自身也越容易被魔氣中的濁氣沾染,風險極大。故而,經商議,決定從此次九天論道中,遴選表現最為傑出的數名年輕弟子,攜帶秘寶前往魔界執行此淨化任務。”
    他頓了頓,看向眾人:“當然,並非讓他們獨自麵對。待他們啟動秘寶後,需我等在座所有人,於仙界聯手激活秘寶,隔空灌注仙元,助其一臂之力,方能最大化淨化效果。此事,關乎兩界存亡,望諸位鼎力相助。”
    事關重大,且有理有據,在座仙帝巨頭略作思忖,便紛紛頷首表示同意。唯有火神大師依舊低聲嘀咕:“哼,幫那群魔崽子……怕是混沌之境那些老古董的典籍都快被蟲蛀光了……”
    眾人知他脾性,也不計較,反而一陣莞爾。內鬥歸內鬥,在大是大非麵前,仙界頂尖存在的立場依舊清晰。
    正事議定,殿內氣氛稍緩,眾人開始交流起一些仙界軼事與修煉心得。
    沉默許久的司徒文,此時卻輕聲開口,詢問那混沌之境的話事人:“敢問話事人,前次我等聯名呈遞的,關於下界諸多宇宙飛升通道異常、天幕法則似有缺損之事,不知混沌之境上層……可有回應?”
    提到此事,殿內氣氛再次微微一沉。
    話事人老者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神界諸尊,目光皆聚焦於域外戰場與幾位至尊的動向,對於下界‘螻蟻’之事,怕是……無暇他顧。軒轅世家曾動用天機尊者遺留的命盤進行推演,亦是一片混沌,難覓根源。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此事與放逐之地或重大變故直接相關,那邊……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眾人聞言,皆是默然。下界飛升者日益減少,乃是釜底抽薪之患,然而在更高層次的存在眼中,卻似乎無足輕重。這種無力感,讓在座這些已然站在仙界頂端的存在,也感到一絲沉重與憂慮。
    ……
    而在墨月的道境中,她依舊靜坐於黑色水麵之上。不知過了多久,她忽然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明悟。她不再被動感受,而是站起身來,並指如劍,開始在這片屬於她的心鏡道境中,緩緩舞動。
    劍招不再是固定的《無上劍訣》或《裂空九刃》,而是隨心所欲,時而如流水般柔和,演化萬物生滅;時而如驚雷般暴烈,蘊含破滅真意;時而又複歸平淡,隻是一記簡單的直刺,卻仿佛能引動整個道境的共鳴。
    她並非在練習劍法,而是在以劍為筆,描繪她心中的“道”,印證她所理解的“太初”與“歸墟”。
    她的身影,在這片奇異的空間裏,化作了一道不斷遊走、不斷演化的劍光,與這心鏡萬象,融為了一體。她在尋找,尋找那冥冥中與自己之道最為契合的最終答案。五載光陰,於此地,不過彈指一瞬。
    喜歡【鳳臨墨庭】我的靈根是混沌!請大家收藏:()【鳳臨墨庭】我的靈根是混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