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破長安襲許昌戰赤壁
字數:3379 加入書籤
建安二十五年春,劉備、關羽率領四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北伐。
關羽率二十萬大軍出襄陽,直逼樊城;劉備出兵漢中,進攻長安。
戰場上,關羽青龍刀所指,魏軍望風披靡。昔日威震華夏的關雲長,如今更添傳奇。
“報!關平將軍已攻占新野!”
“報!周倉將軍斷魏軍糧道,許昌震動!”
“報!馬超將軍攻克潼關!”
捷報頻傳,蜀軍勢如破竹。
而這時,關羽卻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直取許昌?”營帳中,眾將驚訝地看著關羽。
關羽指著地圖:“曹操必料我攻長安,許昌守備空虛。我率輕騎晝夜兼程,突襲許昌,若拿下許都,則中原震動,長安不攻自破。”
諸葛亮羽扇輕搖:“此計雖險,卻正合兵法出奇製勝之理。”
於是,關羽親率八千輕騎,繞過魏軍主力,奔襲八百裏,直抵許昌城下。
許昌守軍猝不及防,城門被破,關羽直入皇城。
漢獻帝劉協見關羽,淚如雨下:“皇叔終來救朕矣!”
與此同時,劉備大軍攻克長安,消息傳來,全軍歡騰。
“二弟已取許昌,迎回天子!”劉備激動不已,“速傳令雲長,護送天子至長安!”
許昌城中,丞相府內燭火通明。關羽端坐主位,麵前站著的是以荀彧為首的曹操謀士團。
“文若先生,”關羽丹鳳眼掃過眾人,“漢室傾頹,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今許昌已破,諸位是願隨關某前往長安輔佐天子,還是...”
荀彧麵色平靜,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沉聲道:“關將軍,彧一生所願,唯見漢室複興。今曹公...曹操已失其鹿,若能得見天子重掌朝綱,彧願效犬馬之勞。”
賈詡、程昱、劉曄等人麵麵相覷,最終都躬身道:“願隨將軍前往長安。”
關羽微微頷首:“甚好。三日後啟程,請諸位做好準備。”
待眾人退下後,關平低聲道:“父親,這些曹營謀士,當真可信?”
關羽撫髯道:“平兒,荀文若乃王佐之才,其心向漢室,人所共知。至於賈詡等人...隻要漢室強盛,他們自然忠心。若是勢衰,縱是親信也難保不叛。”
三日後,大隊人馬啟程西行。漢獻帝車駕在前,曹操的一幹謀士隨行在後,關羽親率精兵護衛。
途中,荀彧與關羽並轡而行。
“關將軍奇襲許昌,實乃神來之筆。”荀彧望著綿延的隊伍,忽然道,“隻是彧有一事不明。”
“文若請講。”
“將軍既已拿下許昌,為何不乘勝追擊,徹底剿滅曹操,反而急於西歸?”
關羽丹鳳眼微眯:“曹操雖敗,根基尚在。若逼之太甚,恐其狗急跳牆。且...”他頓了頓,“孫權在江東,看似盟友,實則心懷叵測。若我與曹操死戰,豈不讓東吳坐收漁利?”
荀彧眼中閃過讚賞:“將軍高見。”
幾日後,長安城外,旌旗招展。
劉備率文武百官,出城十裏相迎。
漢獻帝車駕緩緩而至,關羽騎馬護衛在側。
“臣劉備,恭迎陛下!”劉備率眾跪迎。
備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裏相迎。當漢獻帝車駕出現在視野中時,鼓樂齊鳴,萬民跪迎。
“臣劉備,恭迎陛下還都長安!”劉備聲音哽咽,伏地行禮。
漢獻帝下車,親手扶起劉備,淚水縱橫:“皇叔請起!自離長安,朕已十餘年未歸。今日得返故都,全賴皇叔與關將軍之力!”
是夜,未央宮中大擺宴席。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荀彧等重臣齊聚一堂。
諸葛亮輕搖羽扇:“今陛下還都,我軍已擁兵四十萬,當乘勝追擊,徹底剿滅曹魏殘餘。”
荀彧接口道:“孔明所言極是。曹操新敗,退守鄴城,麾下仍有二十萬兵馬。若讓其喘息,必卷土重來。”
劉備點頭:“二位先生以為該如何進兵?”
諸葛亮與荀彧對視一眼,諸葛亮道:“可分兵兩路。一路出潼關,直取洛陽、鄴城;一路出武關,取宛城、許昌,會師於官渡。”
荀彧補充道:“彧願留守長安,輔佐陛下,處理朝政,確保糧草供應。”
關羽起身:“大哥,我願率軍出潼關,直搗鄴城!”
張飛也跳起來:“俺隨二哥同去!”
劉備沉吟片刻:“好!二弟率十五萬兵馬出潼關;我率十五萬出武關;三弟率十萬為後軍;孔明與文若留守長安,總攬朝政。”
次日,長安城外,旌旗蔽日,四十萬大軍整裝待發。
關羽跨坐赤兔馬,綠袍金甲,青龍偃月刀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出發!”他一聲令下,十五萬大軍如洪流般向東開進。
雙線並進
關羽大軍出潼關,勢如破竹。
“報!已克洛陽!”
“報!徐晃投降!”
“報!夏侯惇敗走鄴城!”
捷報頻傳,關羽大軍直逼鄴城。
與此同時,劉備率軍出武關,連克宛城、許昌,與關羽形成鉗形攻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