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紛至遝來!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A+A-


    崇禎元年夏,六月初。
    在閹黨的努力下,兩京十三省清洗東林逆黨的行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朱遊簡這擺爛的家夥,也依然沉浸在躺平享受之中。
    “陛下,錦衣衛緊急密報,陝西饑民嘩變……”
    這天,朱遊簡正悠閑地翻著《金瓶梅》,剛看到‘潘金蓮醉鬧葡萄架’,魏忠賢卻是舉著封雞毛信,慌慌張張跑進了紫宸居。
    “不就是個民變麽,慌什麽慌,天塌了有個兒高地頂著呢……”
    明末最不缺的就是民變,朱遊簡對此自然是沒有絲毫驚訝。
    ‘呃,不對啊!我記得陝西農民大起義,好像不是這個時候吧?還有,老子都沒裁撤驛呢,哪兒來的闖王……’
    然而,當密報遞到他這‘高個兒’手中後,剛剛還滿不在乎的他,剛看到其中的‘闖王’字樣時,卻是不由得一臉懵逼。
    說起來,對於這一天的到來,他不是沒有心理準備。隻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天會來得這麽快。
    畢竟為了多享受幾年,他也還是做了些準備的。
    比如留著魏忠賢和閹黨、清洗隻會耍嘴皮子的東林黨,比如保留驛站、免去陝西曆年所欠賦稅。
    結果現在倒好,在沒有加重普通百姓的賦稅的情況下,這農民大起義不但沒推遲卻是反而提前了,這特喵找誰說理去?
    “皇爺,是否……要召集內閣及各部院大臣前來商議?”
    朱遊簡正為提前爆發的農民大起義懵逼,耳邊卻是傳來了魏忠賢有些不安的提醒。
    “即刻傳內閣、六部及五軍都……”
    提前就提前吧,該來的總歸要來。
    被魏忠賢這麽一提醒的,朱遊簡也終於是回過了神來。
    “啟稟陛下,薊州急報。前日薊門駐軍索餉鼓噪,焚搶火藥……”
    “寧遠急報,寧遠軍十三營嘩變。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等俱被叛軍所執……”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朱遊簡‘都督府’幾個字還未來得及出口,繼陝西民變之後,薊州、寧遠兵變的壞消息也是接踵而來。
    “即刻傳內閣、六部及五軍都督府來此議事!”
    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總歸不過是個兵來將擋,水來土屯而已,反正大明還能扛個十幾年呢!
    麵對這接二連三到來的壞消息,朱遊簡反倒是沒了最初的懵逼。
    ……
    “唉!”
    魏忠賢傳旨離去之後,自以為看開了的朱遊簡,又重新拿起了那本無刪減《金瓶梅》。
    隻不過,他終究不是什麽全無心肝之人。
    原本看得津津有味的劉備文,翻了幾頁後,這會兒卻是再也沒心思看下去了。
    “原本以為做了這麽多改變,好歹能遲延些時間。沒想到最後還是……”
    把手中話本往案上一丟,幾滴茶水瞬間濺出。
    看著密報上被打濕的‘闖王’二字,一抹無奈苦笑,頓時便如那暈染開的墨跡一樣,緩緩浮上了他的麵龐。
    “臣等參見陛下!”
    民變加兵變,如此大事,內閣、六部及五軍都督府的大臣,自然不可能對此一無所知。
    時間不長,這些其實早就等著召見的帝國大佬們,便已紛紛奉命來到了紫宸居。
    “都坐吧!”
    朱遊簡看著魚貫而入、戰戰兢兢的眾臣,忽然想起正陽門大會場景的他,臉上的苦笑又沉了些。
    “都說說看,陝西民變、薊州兵變、寧遠兵變,這幾件事你們打算怎麽解決?”
    聲音裏帶著些不耐煩跟認命的他,沒有詢問緣由,直截了當地詢問起了解決之法。
    “皇爺,老奴剛收到陝西的最新密報。這次民變,乃是因為官府……”
    到朱遊簡的詢問,有些心虛的魏忠賢趕緊取出一道折子站了出來。
    沒辦法,此刻擔任陝西巡撫的喬應甲,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閹黨。
    “緣由就不必說了,朕隻想知道解決的法子!”
    喵的,明末不管是民變還是兵變,無外乎官逼民反、將領貪汙而已。
    不等魏忠賢把話說完,他已是不耐煩地揮手將其打斷。
    “陛下息怒,陝西民雖事出有因,然造反就是造反,朝廷萬不可姑息。臣以為,當剿撫並用,以剿為主!”
    “至於薊州、寧遠兵變,據臣所知皆是因為軍餉拖欠之故。隻需補足士卒軍餉,兵變即可平息……”
    見魏忠緊吃了癟,內閣首輔黃立極趕緊開口替其解起圍來。
    說起來,別看明末整天不是這裏出問題,就是那裏出事,但解決的法子其實還真不算複雜,就兩個字——錢糧!
    “剿撫要用錢,補發軍餉也要用錢,朕問的是——這錢從哪裏來?”
    朱遊簡盯著黃立極,手指敲了敲案上的密報,指節微微泛著白。
    很顯然,一心享受大明最後國祚的他,可沒打算學原本的崇禎一樣動用內帑,從而讓文武養成沒錢就向內庫伸手的習慣。
    “皇爺放心,此次清掃東林逆黨,所抄財物目前已達兩千三百餘萬兩。除去上繳內承運庫之外,其餘一千五百萬兩已入太倉……”
    不等黃立極開口,剛剛被朱遊簡打斷的魏忠賢,趕緊胸有成竹地拍著胸脯保證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按黃卿說的辦吧。不過陝西民變畢竟事出有因,且都是我大明子民,還是以撫為主吧!”
    “傳朕旨意,查抄逆黨所得錢糧,先撥五百萬兩以作撫剿陝西民變之用;再撥五百萬兩補發寧遠等九邊曆年欠餉……”
    隻要不動用自己內庫、影響自己的享受,朱遊簡這個皇帝還是很好說話的。
    這不,手裏有錢後,花錢沒邊兒的他上下嘴皮一碰,直接就是一千萬兩撒了出去。
    “陛下聖明!”
    “陛下寬厚仁慈、體恤子民,實乃百姓之福、大明之福也……”
    問題得以解決,引發問題的緣由卻沒有絲毫追究,如此好事當然是要大拍彩虹屁了。
    “行了,馬屁話就別拍了。撫剿陝西的事,你們認為派誰去合適?”
    朱遊簡懶地追究引發民變的陝西官員責任,不代表他不知道這些人幹了什麽事。
    撫剿之事,自然不可能繼續讓他們去做。
    “陛下既打算以撫為主,臣以為,左僉都禦使楊鶴素有清望,當可勝任!”
    朱遊簡明白的事,黃立極、魏忠賢等人自然也心中明白。
    麵對其詢問,原曆史上因剿撫陝西失敗被砍了腦袋的楊鶴,這回還是沒通逃過曆史這駕大馬車的慣性,再次被眾人推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