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旨降世啟帝途

字數:2894   加入書籤

A+A-


    第六十九章:天旨降世啟帝途
    《星穹錄》化作的流星沒入蒼穹,消失於冥冥高處。金闕雲宮內外,時間仿佛凝滯,唯有玄黃之氣依舊緩緩流轉。張潤靜坐於靜室之中,神念卻已與星鑰核心、與這方天地緊密相連,感受著那奏章穿越層層虛空,抵達某個不可言說之地的過程。
    等待,並未持續太久。
    約莫三日後,正值午時,烈日當空,九州天地卻驟然生變!
    並非異象頻生,反而是一種極致的寧靜。風停,雲駐,鳥雀收聲,江河仿佛都減緩了流淌。一股難以形容的、至高無上的威嚴,如同水銀瀉地,悄無聲息地彌漫開來,籠罩了整個九州世界。這威嚴並非壓迫,而是帶著一種亙古、浩渺、公正無私的意味,令萬物本能地心生敬畏,乃至頂禮膜拜。
    緊接著,九天之上,雲層自主分開,並非霞光萬道,而是灑落下純淨柔和、卻蘊含著無上道韻的清輝。清輝之中,隱隱有仙樂縹緲,龍鳳虛影盤旋。一道橫貫天際、不知其幾萬裏的金色卷軸,緩緩展開!
    卷軸之上,並非書寫文字,而是由無數大道符文、星辰軌跡、山河縮影自然凝聚成的篇章!每一個符號都仿佛活物,流淌著法則的力量。
    一個平和、威嚴、不帶絲毫感情,卻又響徹三界眾生心靈深處的聲音,隨之響起:
    “谘爾下界府君,張潤。”
    聲音響起刹那,九州萬物,凡有靈智者,皆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金闕雲宮內外,所有神吏陰兵,盡皆俯首。張潤亦自靜室中起身,整肅衣冠,麵向天際卷軸,執臣子之禮。
    “爾本凡俗,得遇機緣,執掌神權。自履職以來,梳理陰陽,誅邪蕩魔,庇護蒼生,有功於社稷。更兼心誌堅毅,尋回星鑰,洞察大禁之弊,明辨孽源之危,其誌可嘉,其功甚偉。”
    聲音不疾不徐,將張潤之功績一一道來,仿佛天庭對其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今,星鑰既圓,感應天地,奏陳《星穹錄》,所言三界之危,天庭已悉。混鯤之事,幹係重大,爾能窺得一絲天機,足見福緣深厚,亦顯劫數將臨。”
    提到“混鯤”之名時,天地間的清輝似乎微微波動了一下,顯示出此事即便在天庭,亦非同小可。
    “然,天帝之位,統禦三界,非僅憑法力功績可輕授。需承天道,載厚德,受萬靈朝拜,曆劫而不墮其誌。”
    話音至此,略微一頓,天地間的威壓似乎更重了一分。
    “今,特降天旨:”
    “一、 擢升爾為‘九天巡察使,暫攝三界兵事,加封顯佑伯’,賜相應儀仗、符籙,權柄及於三界,可便宜行事,統籌應對歸墟、孽源及一切域外之敵。”
    “二、 命爾於九州設‘封神台’,考察三界內有功於天地、德行出眾之生靈包括人、妖、鬼、仙、神),記錄在案,以備不時之需。”
    “三、 授爾《天帝印訣》初篇與‘部分天庭權限種子’,允爾初步調動三界部分本源法則之力,穩固大禁,安撫龍脈。此乃代行天帝部分權柄之基,望爾慎用之。”
    “待爾徹底肅清內患,彌平外劫,使三界重現清明祥和,萬靈真心歸附之時,便是爾正式登臨天帝尊位,執掌淩霄之日!”
    “欽此——!”
    “轟隆!”
    天旨宣讀完畢的刹那,那橫貫天際的金色卷軸驟然化作三道流光,墜落而下!
    第一道,乃是一枚紫金色的官印和一套光華繚繞的仙官袍服、旌節儀仗,落入張潤手中,代表著“九天巡察使、顯佑伯”的正式身份與權柄,其氣息威嚴,遠超府君印信。
    第二道,則是一張非虛非實、蘊含著封神之力的圖卷虛影與建造“封神台”的法則指引,沒入金闕雲宮地基,等待張潤擇地建立。
    第三道,最為重要,乃是一篇玄奧無比的印訣和一點蘊含著至高法則信息的“光種”,直接融入張潤的識海,與星鑰核心產生共鳴!
    刹那間,張潤感到自己對三界的感知再次提升,心念微動,便可引動比之前純粹依靠星鑰更為磅礴、更為正統的天地之力!這,便是天庭權限的加持!
    “臣,張潤,領旨謝恩!必當恪盡職守,蕩平妖氛,以報天恩!”張潤手持新印,躬身行禮。
    天際清輝緩緩收斂,那至高無上的威嚴如潮水般退去。天空恢複原狀,但整個九州世界,卻已因這道天旨而徹底改變!
    張潤,雖未正式登基為天帝,但已獲準帝之權柄與名分!九天巡察使,暫攝三界兵事,這幾乎是將征伐大權完全下放!更有《天帝印訣》與權限種子,可謂一步登天,踏上了通往淩霄寶殿的最終階梯!
    消息如同颶風般傳遍三界,萬眾震撼,眾生嘩然!支持者歡欣鼓舞,潛藏者心驚膽戰,觀望者徹底堅定了方向。
    張潤手握紫金官印,感受著體內湧動的新生力量與沉重責任,目光穿透虛空,望向那依舊潛藏著混鯤祖師陰影的未知深處。
    帝途已啟,前路唯有前行!
    【天庭降旨,擢升張潤為九天巡察使,賜予準帝權柄,命其設封神台,授天帝印訣,正式開啟登臨天帝之路。】
    喜歡執掌神權之天帝的征途請大家收藏:()執掌神權之天帝的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