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神榜定序鎮乾坤
字數:2763 加入書籤
第七十五章:神榜定序鎮乾坤
混鯤祖師那充滿怨毒的嘶吼餘音尚在虛空回蕩,封神台上空卻已恢複澄澈。陽光透過尚未完全平複的法則漣漪,灑在張潤染血的玄色袞服上,映照出他雖蒼白卻無比堅定的麵容。台下萬靈,經曆方才那驚心動魄的道爭,心神激蕩未平,望向台頂那道身影的目光,已不僅僅是敬畏,更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崇敬與誓死相隨的決絕。
張潤壓下體內翻騰的氣血與星鑰本源的輕微震蕩,目光掃過台下。他看到了文判官眼中的憂急,武判官緊握神兵泛白的指節,看到了新封諸神氣息未穩卻依舊挺立的身姿,更看到了雲海間無數修行者、乃至通過神通觀禮的三界眾生眼中那劫後餘生的慶幸與燃燒的希望。
“禮,繼續。”張潤的聲音平靜響起,打破了凝固的氣氛,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將所有人的心神拉回當下。
封神儀式,不容中斷。越是經曆風雨,越需以此定鼎乾坤,安萬靈之心。
他重新坐回九龍寶座,手托巡察使印信,神念與封神台核心、與那尊銘刻律令的青銅巨鼎緊密相連。鼎內,方才匯聚的萬靈願力尚未完全平息,如同溫暖的海洋,滋養著受損的台基,也讓張潤消耗巨大的神魂得到一絲慰藉。
“承天應運,鑒察功過。封神之序,即刻再啟。”張潤開口,聲音借封神台之力,傳遍三界,“前序已封四極輔神,今,當定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正神,八萬四千群星惡煞,及山川社稷、幽冥水火諸司神職,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共維天道!”
言罷,他不再逐一唱名,而是將神念沉入封神台核心,引動《天帝印訣》與星鑰之力。隻見那青銅巨鼎轟然震動,鼎內氤氳的願力與香火如同被無形之手攪動,迅速凝聚、演化,最終化作一道金光萬丈、展開足有千丈長的巨大卷軸——封神榜虛影!
榜文之上,無有字跡,卻有無數的名諱、神職、影像如同活物般流轉閃爍,皆是巡察司三曹此前考察記錄,並經張潤以神通核準的有功有德之生靈信息。其排列順序,暗合周天星鬥運行之理,蘊含天地至道。
“神榜,定!”
張潤一聲敕令,指尖逼出一滴璀璨的金色神血,滴落榜文之上。神血融入,如同畫龍點睛,整個封神榜驟然凝固,其上名諱神職徹底穩定下來,散發出莊嚴神聖的氣息。隨即,榜文虛影分化萬千,化作一道道流光,精準地射向三界各處!
東方,某處靈山福地,一位隱居多年、曾於上古抗擊外魔有功的散仙,正自閉目清修,忽感一道神光入體,腦海中自然浮現“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神職與權責,周身氣息瞬間與東方地脈相連,神格自成!
西方,一座凡人城池的土地廟中,那尊泥塑神像驟然放出光華,原本模糊的麵容變得清晰,正是當地一位生前樂善好施、死後被百姓自發祭祀的善魂,受封為本地城隍,開始真正行使護佑一方的神權。
南海深處,一條修行數千載、從未傷及無辜的靈蛟,被神光點化,受封為南海龍王,統禦一方水族,司掌行雲布雨之事。
幽冥深處,一位因執念滯留人間多年、卻始終守護一方安寧的鬼將,被神光接引,洗去怨氣,受封為罰惡司判官,協助審理陰魂……
不僅僅是這些高階或重要的神職,更多的流光落向了三界各個角落:有兢兢業業的基層陰兵擢升為鬼差頭目,有守護山林的精靈受封為山神土地,有在抗擊魔災中犧牲的修士英魂被封為天兵將領……甚至一些原本對張潤抱有疑慮、但確實德行無虧的古老存在,也收到了相應的神職邀請,選擇權在他們自身。
這一刻,三界各處,神光此起彼伏,法則微調,秩序重塑。一種前所未有的、井然有序的神道網絡,以封神台為中心,迅速編織成型。天地間的靈氣運轉變得更加順暢,戾氣怨念被神道法則自然淨化,眾生心頭的陰霾仿佛也被驅散了不少。
封神台上,張潤能清晰地感受到,隨著神榜定序,萬神歸位,一股磅礴而有序的三界願力與氣運,正源源不斷地反饋回封神台,反饋到他自身。這力量並非讓他個人修為無限暴漲,而是極大地鞏固了他的神道根基,增強了其對三界法則的掌控力,修補著方才激戰帶來的損耗。他的氣息雖未再次突破,卻變得更加深不可測,與這片天地的聯係緊密到了極致。
“禮成——”神官的高唱聲再次響起,帶著激動與敬畏。
台下萬靈,無論是已受封者,還是觀禮者,皆心悅誠服,齊聲高呼:“拜謝府君巡察使)!定當恪盡職守,護衛乾坤!”
聲浪如潮,席卷三界。
張潤緩緩起身,目光掠過煥然一新的三界氣象,最終望向那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的虛空深處。他知道,混鯤祖師雖退,但絕不會善罷甘休。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但此刻,神榜已定,秩序初立,三界終於有了與一切劫難抗衡的根基。
他袖袍一揮,封神台光華內斂,恢複莊嚴靜謐。
“各歸其位,勤修不輟。三界安危,係於眾神。”
聲音落下,張潤的身影緩緩消失在封神台頂。接下來的路,需要他帶領著新生的神道體係,一步步去走。
【封神榜定序,萬神歸位,三界新秩序初步建立。張潤神基鞏固,但深知與混鯤的終極之戰尚未到來。】
喜歡執掌神權之天帝的征途請大家收藏:()執掌神權之天帝的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