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曆史懸案(一)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A+A-


    章恒裝出一副謙虛的樣子,目光卻悄悄掠過葉青山,心裏翻湧著一片濃霧般的困惑,這家夥今天是怎麽了,實在令人費解。
    憑直覺,章恒覺得葉青山不像是在演戲。
    再說了,他一個分局局長,有什麽必要在自己這個普通小警察麵前裝模作樣呢,畢竟身份差距擺在那兒,這出“關心下屬”的戲碼,演得實在突兀。
    他到底圖什麽?
    其實答案並不複雜。
    葉青山那天沒去章恒的婚禮,根本不是什麽“手頭有重要事務”,國慶都放假了,哪來那麽多重要事,他就是單純對章恒有意見,不想去罷了。
    可後來他得知,市局一把手黃建喜不僅親自到場,還帶了好幾位領導,全程參加完婚禮、喝完喜酒才離開。
    這消息像一塊石頭砸進葉青山心裏,激起層層波瀾,他反複琢磨,越想越覺得章恒在黃局長心中的分量不一般。
    既然如此,自己有必要跟一個小警察過不去嗎?
    他思考了好幾天,終於做出決定。
    說到底,在體製內摸爬滾打這麽多年,能坐上分局局長的位置,葉青山的情商並不低,尤其是他和章恒之間並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的前提下,退一步海闊天空,這麽一想,心中那點不滿,也就漸漸散了。
    他甚至覺得,這樣還不夠,得表現出對章恒實實在在的關心才行,免得對方在黃局麵前給自己“上眼藥”。
    於是,才有了剛才那一番刻意卻自然的表演。
    此刻,葉青山依舊維持著領導關心下屬的溫和神色,語氣懇切:“小章,生活和工作上有什麽困難,盡管提,別藏著掖著。”
    “謝謝領導關心。”
    葉青山又擺出鼓勵的姿態,拍了拍章恒的肩:“你是極有天賦的人,好好幹,爭取幹出一番成績。”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章恒適時表現出識趣,起身告辭,臨走前還說了幾句感謝的話。
    可他心裏,卻完全是另一番思量。
    聽其言,觀其行。
    葉青山嘴上說得再漂亮,也不能輕易被麻痹,接下來怎麽做,才是關鍵。
    如果他真的言行一致,或許可以稍微放鬆警惕;但心中那根刺,既然已經埋下,再想拔除,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波瀾不驚。
    甚至有些寡淡,一年到頭,哪來那麽多驚天大案呢,偶爾有幾起偷盜小案,已經算是不錯的調劑。
    趁著這段時間清閑,章恒索性沉下心來學習,他從單位借來刑偵方麵的專業書籍,有時一坐就是一整天。
    那些書晦澀難懂,枯燥得讓人眼皮打架,可章恒卻讀得異常投入。
    他發現自己幾乎過目不忘,理解和學習能力也強得驚人。
    一本厚厚的大部頭,從頭到尾讀完,基本就能全盤掌握,那種知識入腦的成就感,讓他欲罷不能。
    讀了一段時間的書,章恒並不滿足,這天,他幹脆走進檔案室,翻閱起積壓的舊卷宗,還特意借了一份帶回辦公室。
    此刻,他辦公桌上攤開的,正是一樁懸案的卷宗,他正看得入神。
    卷宗很厚,顯然被很多人翻過,紙張卷邊、起毛,有些甚至微微發黃,透出歲月的痕跡。
    若論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江南省十大未破曆史懸案,十二年前發生在白雲市青陽區的“青石鎮一家六口被殺案”,絕對能占一席之地。
    那是1990年。
    青陽區下麵的青石鎮,一家六口被殘忍殺害,案子至今未破。
    十二年過去了,幾代刑偵人的心血投入,卻像石沉大海。這案子依舊迷霧重重,甚至連犯罪嫌疑人半點有用的信息都沒能鎖定。
    破不了的案子,漸漸就成了懸案,相關卷宗被送進資料室,一放就是好些年,再無人問津。
    這起案子,除了偵破難度極大、線索似有實無之外,還有一個令人發指的特點:現場極其慘烈,凶手手段異常凶殘。
    一家三代,六口人,全部被殺,而且是虐殺,法醫統計過死者身上的刀傷,總數竟達兩百多處。
    遇害者家中,除了一隻老母雞僥幸存活,凡是能喘氣的,無一幸免。
    章恒獨自安靜地翻看卷宗,辦公室裏人不多的,原本十幾個人的大間,此刻隻零星坐著三五個人,偶爾響起他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卷宗內容極為詳實,不僅有案件本身的全麵記錄,也包括曆次偵破工作中留下的所有材料,還有大量照片——死者的、案發現場的,每一張都觸目驚心。
    與其他很多現場幹淨、毫無指紋腳印的凶殺案不同,這起案子,凶手在現場留下了大量指紋與腳印。
    可偏偏,那個年代刑偵手段落後,沒有遍布的監控攝像頭,沒有DNA提取鑒定技術,最多隻能驗個血型,即便有這麽多痕跡,硬是沒能揪出真凶。
    光是看完這份卷宗,章恒就花了小半天,合上最後一頁,他心情沉重如鐵,太凶殘了,這樣的凶手,必須繩之以法。
    腦海中不斷回閃著卷宗裏的文字與畫麵,他沉默良久,一個念頭,就在這時不受控製地冒了出來:我能不能試一試呢,萬一……我能偵破它呢?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就像野火般點燃了他的興致。
    他再次翻開卷宗,某些段落,他逐字逐句地推敲;某些照片,他盯著看,一看就是好幾分鍾,仿佛要從那些靜止的圖像裏,看出凶手的影子。
    下午四點多,臨近下班,辦公室裏漸漸熱鬧起來,人也多了。
    有人注意到一直埋首資料的章恒,笑著打趣:“小章,還看卷宗呢,你不會看了一整天吧?”
    “什麽卷宗啊,能看一整天?”有同事好奇地湊過來,目光落在卷宗上時,聲音頓時揚了起來,“小章,你在看青石鎮那家六口滅門案的卷宗,那可是十多年都沒破的懸案啊!”
    一位老同誌聽見是這案子,仿佛瞬間被拉回當年的記憶裏,腦海中最鮮明的印象就是:太慘烈,凶手太凶殘。
    “小章,你別告訴我,你對這案子有興趣啊。”
    章恒抬起頭,展顏一笑,眼神卻異常明亮,“實不相瞞,我確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試一試,有人願意一起嗎?”
    “那還是算了,我可不想做無用功,白費力氣。”立刻有同事擺手拒絕。
    老劉工作經驗豐富,當年對這案子也有所了解,他連忙勸道:“小章,你們年輕人有幹勁是好事,但努力方向得選對,像這種陳年懸案,還是別浪費時間去碰了。”
    他言下之意很明白:當年那麽多人都破不了,連省廳的專家都束手無策,你一個年輕人,怎麽可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