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刑拘張樹森 (4300字)

字數:7175   加入書籤

A+A-


    張樹森被帶回青陽區分局的過程,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強製性。
    盡管名義上是“傳喚”,但執行任務的民警神情嚴肅,動作幹脆利落,幾乎是將他從那間破敗的家中“請”了出來,塞進了警車。
    一路上,警燈雖未閃爍,但那沉悶的氣氛和周圍村民指指點點的目光,已經足以讓這個年過半百的老光棍臉色發白,雙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
    也許是因為李鵬威等人內心早已認定他嫌疑重大,這次的“傳喚”與常規程序似乎有些不同。
    張樹森被帶回局裏後,幾乎沒有多餘的周轉時間,很快就被直接帶進了那間象征著對抗與真相的審訊室。
    審訊室內,燈光被刻意調得有些刺眼,將房間中央那把孤零零的鐵製椅子照得無所遁形。
    牆壁是冰冷的淺灰色,隔音材料包裹著四周,吸走了大部分雜音,隻剩下一種令人心慌的寂靜和壓抑。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和舊家具的氣息,更添幾分凝重。
    預審科的兩名經驗豐富的老偵查員已經就位,麵色沉靜如水。
    刑偵大隊長李鵬威更是親自坐鎮,帶著兩名他信得過的骨幹民警,共同參與審訊。
    數道或審視、或淩厲、或探究的目光,如同無形的聚光燈,齊刷刷地打在坐在椅子上的張樹森身上,讓他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雙手緊張地絞在一起。
    例行公事的身份核實和權利義務告知後,預審科的同誌按部就班地開始了初步詢問。
    但幾個回合下來,張樹森的回答雖然緊張,卻並未露出明顯的破綻,隻是反複強調自己沒有殺人。
    李鵬威有些按捺不住了,他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按在審訊桌上,目光如炬,直接切入核心,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張樹森!看著我的眼睛!我問你,2月23日,也就是案發前幾天,你是不是在郭老栓家的小賣店門口,和他發生過激烈的口角?!”
    張樹森被這突如其來的厲聲質問嚇了一跳,身體猛地一顫,眼神有些閃爍,但還是點了點頭,聲音幹澀地承認:“是……是有這麽一回事。”
    “為什麽吵架?!”李鵬威乘勝追擊,語氣咄咄逼人。
    “我……我欠了他一些煙錢,有些日子了,那天他又催我,說話有點難聽,我脾氣一上來,就……就跟他吵了幾句。”張樹森低著頭,不敢與李鵬威對視,聲音越來越小。
    “哼!吵了幾句?”李鵬威冷哼一聲,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強烈的心理壓迫感,“我看你是因此懷恨在心!所以在26日晚上,你潛入郭老栓家,將他們老兩口殘忍地殺害了!是不是?!”
    “沒有!我沒有殺人!警察同誌,我真的沒有啊!!!”張樹森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猛地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驚恐和急切,幾乎是帶著哭腔喊了出來。
    “我就是再不是人,也不可能為了幾盒煙錢就去殺人啊!那是兩條人命啊!”
    “張樹森!”李鵬威“啪”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筆錄紙都跳了一下,他臉上盡顯執法者的威嚴。
    “你看看清楚這裏是什麽地方!這裏是青陽區公安分局!我們警察辦案講的是證據!如果沒有掌握足夠的線索,會隨便把你‘請’到這裏來嗎?!我勸你不要心存任何僥幸,老實交代你的作案動機和過程!為什麽殺人!是怎麽殺的!”
    “冤枉啊!警察同誌,我冤枉啊!”張樹森的情緒幾乎崩潰,他徒勞地揮舞著雙手,試圖辯解,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冷汗,“我那晚上哪兒也沒去!我吃完飯看了會兒電視,不到九點就睡下了!我一個人住,沒人能證明,但我對天發誓,我真的沒出門,更沒殺人啊!”
    接下來的審訊,陷入了一種激烈的拉鋸狀態。
    張樹森一再蒼白地辯解自己無罪,反複陳述他那無法被證實的“不在場證明”——一個獨居老光棍,吃完晚飯,看看電視,早早睡下。
    而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的刑偵實踐和普遍認知中,當警方認為你具有重大嫌疑時,提供不了不在場證明,本身就會被視為一種不利的證據,一種“心虛”的表現。
    “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和“命案必破”的壓力下,有時會變得模糊。
    與此同時,章恒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也知道張樹森被帶回並正在接受審訊的消息。
    但他並沒有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這件事上。盡管直覺一次又一次清晰地告訴他——張樹森不是凶手——但在缺乏直接證據反駁的情況下,他隻能將這份疑慮暫時壓下。
    他的思緒,更多地沉浸在對案發現場那兩個關鍵物證的分析和推演中。
    那個獨特的腳印,那根意外的短發,反複在他腦海中盤旋。
    他閉上雙眼,試圖依靠那種玄妙的直覺和嚴密的邏輯,在腦海中一次次地勾勒凶手的模糊影像:
    男性,三十歲出頭,正是一個人性情最為暴烈、體力處於巔峰的時期;身高大約一米七,不高,但足夠敏捷;體重七十公斤左右,敦實,強壯,臂力驚人,才能揮動鈍器造成那種可怕的顱骨損傷……也許常幹體力活,或者有過類似的經曆,眼神裏應該帶著一種對社會規則的漠視和潛藏的危險……
    可惜,他終究不是神仙,無法憑空“看”到凶手的具體麵容。這讓他感到一絲焦灼。
    更讓他心情沉重的是,外圍的設卡排查和大規模的走訪工作,如同石沉大海,沒有發現任何符合他推斷的“外來可疑人員”。
    這反而印證了他的另一個判斷:凶手具備很強的反偵察意識,作案後沒有停留,沒有慌亂,而是選擇了最冷靜、最快速的方式逃離了現場,甚至可能早已遠遁,離開了白雲市的地界。
    如果真是這樣,案件偵破的難度將呈幾何級數上升。
    能否在茫茫人海中揪出這個幽靈般的凶手,就連章恒自己,心中也第一次感到了些許的沒底。
    時間很快到了張樹森被帶回分局的第二天。
    按照法律規定,傳喚詢問的時間不能超過24小時。
    上午十點剛過,胡誌華副局長再次召集了案情分析會。
    還是那間熟悉的會議室,此刻坐了二三十號與案件相關的負責人和骨幹,氣氛比前一天更加微妙和緊張。
    胡誌華坐在主位,麵色凝重地主持會議開場:“同誌們,嫌疑人張樹森昨天被帶回,目前已經過去了將近20個小時。”
    “法律規定的時間不等人,李鵬威同誌這邊提出,基於目前掌握的情況,要求立即對張樹森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下麵,請鵬威同誌向大家介紹一下最新的情況和理由。”
    李鵬威此刻看上去精神煥發,頗有一種揚眉吐氣、大局已定的感覺。他挺直了腰板,清了清嗓子,聲音比平時洪亮了不止一分,帶著一種即將鎖定勝券的自信。
    “各位領導,同誌們!”他環視全場,目光在章恒臉上有意無意地多停留了半秒,“經過我們連夜突審和緊鑼密鼓的調查取證,嫌疑人張樹森的作案嫌疑,已經越來越大,證據鏈正在不斷完善!”
    他掰著手指,一條條地陳述,仿佛在宣讀勝利的宣言:
    “第一,我們在案發現場,成功比中並提取到的指紋中有屬於張樹森的,指紋清晰!而且不止一處!”
    “第二,現場雜亂的腳印中,也確認了有張樹森的鞋印,位置就在收銀台附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具備明確且強烈的作案動機! 因為債務糾紛與死者發生激烈爭吵,這是多名村民證實了的!懷恨在心,報複殺人,邏輯完全成立!”
    “第四,他至今無法提供任何有效的不在場證明! 對於一個獨居者來說,這本身就是極其可疑的!”
    說完這些,李鵬威用力一揮手臂,斬釘截鐵地總結道:“綜合以上四點,我認為證據已經足夠充分!我強烈建議,立即對張樹森采取刑事拘留的強製措施,正式立案偵查!我幾乎可以斷定,凶手就是他!”
    他的話音落下,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不少人麵露振奮,交頭接耳,顯然認為李鵬威所列出的證據已經形成了閉環,破案就在眼前。
    胡誌華給了大家幾分鍾討論的時間,然後才抬手示意安靜:“好了,大家都說說吧,對於鵬威同誌的建議,有什麽看法?暢所欲言。”
    立刻有人表態支持:
    “胡局,現場指紋和腳印都對上了,動機也明確,這幾乎就是鐵證啊!還等什麽,必須馬上刑拘!”
    “是啊,而且張樹森還有前科,劣跡斑斑,在村裏口碑極差,這種人鋌而走險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同意李隊的意見,程序上完全符合規定,不能再拖延了!”
    支持立即采取行動的聲音再次占據了絕對上風。
    胡誌華微微點頭,目光在人群中掃視,最終,還是落在了始終沉默不語的章恒身上。他知道,這個年輕人心裏,一定還有不同的想法。
    “章恒同誌,”胡誌華點名了,語氣帶著複雜的期待,“你的意見呢?大家都發表了看法,你也說說。”
    刹那間,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
    章恒心中輕歎,他本不想再在這種場合下提出反對意見,但被點名了,就無法再保持沉默。他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迎向眾人,緩緩開口,聲音清晰而沉穩:
    “胡局,各位同誌。我仍然堅持我的判斷,我認為,張樹森很可能不是本案的真凶。”
    一句話,讓原本有些喧鬧的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李鵬威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不悅。
    章恒無視這些反應,繼續冷靜地陳述他的理由:“我的懷疑,主要基於目前存在的兩個無法解釋的重大疑點。”
    他豎起一根手指:“第一,作案凶器。 如果張樹森是凶手,他使用什麽工具作案?沉重的鈍器和鋒利的刀具現在在哪裏?”
    “他一個人,在深夜作案後,如何能悄無聲息地將兩件沾滿血跡和指紋的凶器處理得無影無蹤?我們幾乎搜遍了現場周邊所有可能的地方,一無所獲,這不符合一個臨時起意、激情殺人的熟人作案特征。”
    他豎起第二根手指:“第二,被劫走的現金。 據我們調查和估算,小賣部當晚至少有數千元現金被搶走,如果張樹森是凶手,這筆錢現在在哪裏?他是一個幾乎沒有什麽經濟來源的單身漢,突然獲得數千元現金,不可能不留下任何消費或存放的痕跡,但我們目前沒有發現任何與此相關的線索。”
    他放下手,總結道:“這兩個疑點無法合理解釋,我認為現在就認定張樹森是凶手,並采取刑事拘留,為時尚早,也存在巨大的風險。”
    胡誌華聽完,陷入了沉思,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章恒提出的這兩個問題,確實直指要害。
    “章副大隊長!”李鵬威的反應異常激烈,他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聲音帶著被質疑的惱怒和不容反駁的強硬。
    “你這是在吹毛求疵! 凶器和贓款,正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審訊和追查的方向!但這不能成為放過眼前這個重大嫌疑人的理由!現有的指紋、腳印、動機和無法證明的不在場,已經構成了完整的證據鏈!胡局,時間緊迫,不能再猶豫了!”
    會議室內再次出現了支持李鵬威的聲浪。
    胡誌華看著情緒激昂的眾人,又看了看麵色平靜但眼神堅定的章恒,臉上閃過一絲掙紮。
    一邊是看似確鑿的證據和急於破案的壓力,一邊是章恒屢次被驗證的直覺和確實存在的邏輯疑點。
    最終,破案的時間壓力和多數人的意見占據了上風。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右手用力向下一揮:
    “好!基於目前掌握的情況,我同意鵬威同誌的意見!立即辦理手續,對張樹森實施刑事拘留!相關疑點,必須在後續審訊和偵查中,作為重點,務必查清!散會!”
    命令已下,木已成舟。
    章恒沉默地隨著人流走出會議室。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久久地坐在椅子上,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份關於張樹森並非真凶的直覺,非但沒有減弱,反而越發強烈。
    那兩個懸而未決的疑點,如同兩根尖刺,紮在他的心頭。
    不能就這樣結案。 他對自己說。
    坐了良久,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然,猛地拿起桌上的內部電話,迅速撥通了一個號碼。
    “飛亮,叫上周康,帶上勘查箱和記錄本,樓下車裏集合。”
    “恒哥,有任務?”
    “嗯,”章恒的聲音低沉而堅定,“我們再去一趟椿樹村。 我覺得,我們一定遺漏了什麽。”
    沒有多餘的廢話,幾分鍾後,那輛熟悉的藍白色三菱越野車,再次駛出青陽區分局大院,朝著椿樹村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