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3700字)
字數:6161 加入書籤
還是那個人!
當第二段監控視頻在屏幕上播放時,章恒的心髒猛地一跳。
盡管畫麵依舊帶著這個時代監控設備固有的粗糙感,但相較於第一段,清晰度已然提升了不少,且拍攝路段似乎有更好的路燈照明。
雖然騎手依舊戴著那頂將頭部完全包裹的摩托車頭盔,麵容隱藏在那深色的麵罩之後,但其體態特征,卻在相對清晰的光線下暴露無遺。
章恒甚至能分辨出他上身似乎穿著一件深色的、可能是夾克或運動外套的衣服,肩膀寬闊,背脊挺直,騎行時身體微微前傾,帶著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感。
那輛半新不舊的跨騎摩托車,在視頻中也能看到更多的細節,比如車身上似乎有一些不規則的劃痕,排氣管的樣式……他將這些細節如同刻錄機般深深印入腦海。
他反複將這幾秒鍾的片段播放了不下十遍,從各個角度觀察這個幽靈般的騎手。
每一次回放,都讓凶手的形象在他腦海中變得更加立體、更加清晰——一個強壯、敏捷、冷靜得可怕的亡命之徒。
他拿起紅筆,在地圖上對應這個監控探頭的位置,再次鄭重地畫下了一個標記。
整整一個上午,章恒都沉浸在這六段來之不易的監控視頻之中。
他一幀一幀地仔細審看,不放過任何微小的細節。
六段視頻,拍攝於不同的地點,光線、角度、清晰度各異,有的畫麵甚至因為夜間和車速的原因顯得模糊不清,拖曳出長長的光影。
但無一例外,全部捕捉到了那個騎著摩托車、戴著全覆式頭盔的身影!
這無疑是一條清晰無比的逃跑軌跡。
遺憾的是,凶手自始至終都沒有摘下過頭盔,其真實麵容如同隱藏在厚重的迷霧之後,無法窺見。
然而,通過這六段視頻的反複觀看和比對,凶手的身形、體態、騎行的習慣性姿態、甚至那背包在背上略顯沉重的輪廓,都已經如同用鑿子雕刻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章恒的腦海深處。
他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源於直覺和無數次精準判斷積累起來的自信——隻要這個凶手再次出現在他的視野裏,哪怕隻是在人群中看到一個模糊的背影,他也有十足的把握,能瞬間將其辨認出來!
將所有視頻仔細保存、備份之後,章恒的目光再次落回到那張鋪滿桌麵的地圖上。
他用紅筆將六個標記點按順序連接起來,一條清晰的、由西向東的逃跑路線躍然紙上。他根據監控時間戳,仔細計算著凶手在不同路段之間的用時。
看著這條蜿蜒指向地圖東側省界的紅線,以及那越來越短的路段間隔時間所顯示出的急切,章恒輕輕地、帶著無盡惋惜地歎了一口氣。
“從這條路線和時間來看,他作案之後,沒有任何猶豫和停留,目標明確,第一時間就騎著摩托車全速逃離。照這個方向和速度……他不但早已經離開了我們白雲市的範圍,恐怕現在,已經進入了隔壁的江東省境內了。”
他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功虧一簣的無力感。茫茫人海,跨省追捕,難度何其之大。
但收獲也並非沒有。起碼,凶手詳細的體態和身形特征已經牢牢掌握。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可能是至關重要的發現——在其中的三段視頻中,那輛摩托車的車牌號碼,被監控清晰地拍攝了下來!
雖然章恒那敏銳的直覺再次告訴他,這輛摩托車極有可能是凶手為了作案而順手牽羊偷來的贓車,車牌或許也是假的或者套牌的。
但無論如何,這終究是一條實實在在的、可以追查下去的線索!絕不能輕易放棄。
心中打定主意,章恒稍作思考,拿起內部電話,將刑偵三中隊一位名叫老劉的老偵查員叫了過來。
老劉年近五十,頭發已有些花白,在分局幹了快三十年刑偵,經驗豐富,為人沉穩可靠,最關鍵的是,他做事踏實,不搞虛的,而且對章恒這位年輕的領導頗為信服。
沒過一會兒,老劉就敲門進來了,他身材不高,但眼神矍鑠,帶著老刑警特有的那種洞察力。“章隊,您找我?”
章恒沒有繞任何彎子,直接指向電腦屏幕上定格的那張帶有車牌號的監控截圖,語氣嚴肅:“老劉,現在有件非常重要且緊迫的事情要交給你去辦。”
他詳細交代道:“你帶兩個靠得住的人,立刻出發,沿著地圖上我標記的這條路線,去查這輛摩托車。 它就是‘椿樹村案’真凶作案後使用的交通工具,凶手騎著它一路向東逃竄,極有可能已經進入了江東省範圍。”
“你們的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查清這輛車的最終去向,以及使用者的相關信息!”
聽完章恒的交代,老劉心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非常想問一句:“章隊,嫌疑人張樹森不是已經招供了嗎?”
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更相信眼前這位屢創奇跡的年輕副大隊長的判斷。
而且,他內心深處也一直對張樹森是否是凶手存有一絲疑慮。
如果章恒的判斷是正確的,那意味著……分局可能正在上演一出天大的烏龍!這讓他瞬間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我明白了,章隊!” 老劉沒有任何猶豫,神色凝重地點頭,“您放心,我馬上親自帶隊出發,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這輛車的線索摸清楚!”
目送老劉雷厲風行地離開後,章恒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那條刺眼的紅線上。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江東省的區域上劃過,直覺如同無形的雷達,強烈地提示他,凶手就隱匿在那片相鄰的土地上,隻是具體藏在哪個市、哪個縣、哪個角落,目前還是一片迷霧。
“咚、咚、咚!”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了略顯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紛亂的思緒。
“請進,門沒鎖。”章恒沉聲道。
推門進來的是鄧飛亮,他進來之後,還非常謹慎地回頭將辦公室的門輕輕關上,臉上帶著一絲欲言又止的凝重。
“恒哥,”鄧飛亮走到辦公桌前,壓低聲音道,“有一個情況,我覺得必須馬上向您匯報。”
章恒從他的表情和動作就已經猜到了七八分,他微微仰靠向椅背,語氣平靜:“嗯,你說吧,是不是和張樹森有關的?”
鄧飛亮臉上閃過一絲佩服:“恒哥,您真是料事如神,一猜就中。”
他湊近了一些,聲音壓得更低,仿佛怕被門外的人聽去,“我剛剛聽到消息,說……說張樹森已經承認了他殺人的事實,連作案過程都交代了……”
聽完鄧飛亮了解到的情況,章恒臉上第一次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愕然,他甚至不自覺地坐直了身體,重複問道:“真的承認了?這……這不應該啊!”
這完全違背了他的判斷和直覺!
“恒哥,我也覺得這事透著古怪,所以特地找相熟的兄弟打聽了一下。”
鄧飛亮警惕地又瞥了一眼緊閉的房門,這才用幾乎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聽說……李隊他們那邊,為了盡快拿下口供,用了點……非常手段。”
“非常手段”這四個字,如同冰冷的針,刺入了章恒的耳中。
他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變得異常難看。
他完全明白這輕描淡寫的四個字背後,意味著怎樣的場景——長時間的輪番審訊、精神上的高壓、甚至可能是肉體上的折磨……這些都是明文禁止的,但在某些急功近利的角落,卻總是陰魂不散。
章恒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憤懣與無奈。
張樹森根本就不是真凶!他這是被屈打成招! 而那個真正的、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此刻恐怕正騎著那輛摩托車,在江東省的某個地方逍遙法外!
一股強烈的衝動湧上心頭,他幾乎想立刻衝出去,去找李鵬威當麵對質,或者直接闖進胡誌華的辦公室,陳述利害。
但理智很快壓製住了這股衝動。
他缺乏決定性的證據。
他所依賴的,是那些無法擺上台麵的監控視頻(隻能證明有人騎摩托車離開,無法直接證明是凶手),是那份玄乎的“直覺”,是對腳印和頭發的分析推斷。
在沒有抓到真凶,或者沒有找到那輛摩托車及其使用者就是凶手的鐵證之前,他拿什麽去推翻一份“白紙黑字”的認罪口供?
更何況,他已經在會議上多次明確表達過不同意見,結果呢?
算了,罷了。
章恒在心中重重地歎息一聲,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席卷全身。
他對著滿臉擔憂的鄧飛亮擺了擺手,語氣帶著幾分蕭索:“行了,這件事我知道了。你也不要再出去打聽了,更不要去摻和,他們想怎麽搞,就隨他們去吧。”
鄧飛亮還是有些不安:“恒哥,這樣的話……會不會搞出冤假錯案,讓真凶永遠逍遙法外啊?”
章恒搖了搖頭,作為一名警官大學的畢業生,他對司法程序有著清晰的認知:“那倒還不至於走到那一步,僅憑目前這些存在疑點、甚至可能來路不正的口供,證據鏈遠未達到完整、充分的程度。”
“到了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大概率會被打回來,要求補充偵查,隻是……平白浪費了這麽多寶貴的時間和人手,還讓真凶贏得了更多的逃跑時間。”
他心中默念: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既然李鵬威他們如此固執己見,急於貪功,那就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吧。
該說的,該提醒的,自己已經仁至義盡,現在,隻能冷眼旁觀,看他們最終如何收場。
很快,“椿樹村滅門案成功告破,凶手張樹森認罪”的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首先在刑偵大隊內部傳開,引發了各種熱議和“祝賀”。
不久之後,整個青陽區分局,上上下下幾乎都在談論這件事情,仿佛籠罩在頭頂的陰雲終於散去。
聽到這些議論,章恒或是麵無表情地裝作沒聽見,或是嘴角泛起一絲難以捉摸的、帶著淡淡嘲諷的笑意,完全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超然姿態。
而李鵬威和他身邊的幾個人,則是個個容光煥發,走起路來都感覺帶著風,言談舉止間充滿了立下大功的興奮與得意,仿佛已經看到了表彰大會上的鮮花和掌聲。
下午,天色有些陰沉。
幾輛閃爍著警燈的警車,浩浩蕩蕩地駛向了椿樹村,這是例行的程序——押解嫌疑人指認現場。
聽說案子“破了”,凶手就是同村的張樹森,整個椿樹村瞬間炸開了鍋。
當警車隊抵達村口時,那棵見證了無數風雨和此次慘劇的古椿樹下,已經裏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得到消息的村民。
男女老少,議論紛紛,臉上交織著好奇、恐懼、憤怒,以及一種“果然是他”的事後釋然。
更多的人,還在從四麵八方聞訊趕來,將村口那片空地擠得水泄不通……
